1937 年8月,位於隴海鐵路線關鍵位置的寶雞,展現出一幅熱火朝天、喧鬧紛雜的景象。


    從東部戰場撤退回來的軍隊士兵們。他們的臉上流露出深深的疲倦和不堪重負的神情。


    而源源不絕運往東部前線以支持戰鬥的糧食、槍支和彈藥等軍需物資則堆積得像山一樣高。


    與此同時,從四川、甘肅、寧夏等地區調來的各路人馬也如同江河入海一般紛紛匯集於此。


    這個本來平靜安寧的小城市突然間變得擁擠不堪、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街道小巷處處可見身穿軍裝的軍人以及忙碌不停的後勤人員,他們有的行色匆忙,仿佛有急事在身;


    有的在大聲吆喝著,有的在指揮著紛亂的交通。整個城市都彌漫著一種緊張而又熱烈的氛圍。


    師長王耀武和副師長張靈甫站在混亂不堪的火車站站台上,心急如焚地注視著周圍嘈雜喧鬧、人頭攢動的景象。


    他們心中充滿焦慮:究竟何時才能帶領手下士兵登上前往上海的列車呢?


    因為此刻的華夏大地,戰火紛飛,四處彌漫著硝煙。


    此刻,淞滬會戰已然步入了最為激烈、緊張且殘酷無比的階段!


    戰場之上硝煙彌漫、戰火紛飛;敵我雙方皆傾盡全力地投入戰鬥之中,殺得難解難分、天昏地暗!


    每一刻都有士兵倒下,但沒有人退縮不前;每一處都是生死較量,但沒有人畏懼怯懦!


    上海的土地被鮮血染紅,而戰士們的怒吼與槍炮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要衝破雲霄,震撼天地!


    這場戰爭已不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對決,更是意誌和信念的角力!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誰就能取得勝利!


    然而,在如此慘烈的戰況下,勝負變得撲朔迷離起來,難以預料……


    而作為這場戰役的關鍵一環,充滿血性的中國軍人王耀武和張靈甫,他們所率領的部隊肩負著重要使命,但眼下卻被交通問題所困擾,無法及時抵達戰場。


    與此同時,首都南京也陷入了極度危險之中,局勢岌岌可危,宛如一顆搖搖欲墜的累卵。


    敵人很快就會兵臨首都城下,虎視眈眈,每一刻都可能發起猛攻。


    麵對如此艱難複雜的局麵,王耀武和張靈甫倍感壓力巨大。他們深知時間緊迫,必須盡快趕到上海投入戰鬥,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


    然而現實卻讓他們無可奈何,隻能在這紛亂的車站裏苦苦等待,盼望著那列能將他們帶往前線的列車早日到來。


    突然之間,一陣刺耳的轟鳴聲傳來,一架日本敵機如鬼魅般劃破雲層,徑直朝著火車站的方向猛撲過來!


    人群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驚恐萬分地四處逃竄!


    \"敵機來啦!兩位將軍快點隱蔽啊!\" 有人扯著嗓子大喊道。


    話音未落,隻見兩個警衛排的士兵訓練有素地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緊密地護衛在兩位師長身旁。


    同時高高舉起手中的衝鋒槍,黑洞洞的槍口齊刷刷地瞄準了那架俯衝而下的敵機。


    然而,麵對這緊張的局麵,王耀武和張靈甫卻顯得鎮定自若。


    他們用手穩穩地按在腰間的手槍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輕蔑與不屑,似乎對頭頂上方的威脅毫不在意!


    兩人昂首挺胸,目光堅定地望向天空,仿佛在告訴敵人:“老子怕了你 ,就是孬種!”


    在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中,那架輕盈敏捷的日本偵察機竟然肆無忌憚地在高空中盤旋了一圈,並囂張地拋下一團潔白如雪的傳單。


    隨後,它還故意左右搖晃著機翼,仿佛在向地麵的人們打招呼示威一般,然後揚長而去……


    沒過多久,就有士兵將撿到的傳單送到了兩位將軍麵前。


    他們定睛一看,隻見傳單上赫然寫著:“警告全體中國軍人!在我們偉大天皇——日照大神的庇護之下,強大無比的大日本皇軍很快就會攻克上海,不出三個月,整個中國都將被我們徹底征服……”


    張靈甫副師長看著手中的傳單,氣得渾身發抖,他瞪大了眼睛,臉上充滿了憤怒和不甘。


    突然,他猛地將傳單撕成了碎片,仿佛要把心中的怒火全部發泄出來。


    一旁的王耀武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冷笑。


    他不緊不慢地從口袋裏掏出一根火柴,輕輕一劃,火焰瞬間燃起。


    王耀武先將撕碎的傳單湊近火苗,看著它們一點點的在化為灰燼。


    緊接著,他又用那燃燒的紙片點著了一支“哈德門”香煙,深吸一口,緩緩吐出煙霧。


    這時,張靈甫怒目圓睜,咬牙切齒地說道:“倭寇!竟敢如此挑釁?有種就放馬過來吧!老子絕對不會讓你們得逞的!”


    說完,他緊緊握起拳頭,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的堅毅和決絕。


    整個火車站彌漫著緊張而壓抑的氣氛,仿佛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當時的寶雞還屬於我國戰略縱深的大後方,日本的轟戰機一時半會還到不了這裏。


    所以,狡猾的日本鬼子就用偵察機進行騷擾、偵查和輿論攻勢,企圖打擊和瓦解我後方軍民的戰鬥意誌!


    經過數日漫長地等待後,整編 51 師全體官兵終於如願以償地登上了前往淞滬戰區的火車。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日軍似乎對 51 師的行蹤了如指掌,他們派遣偵察機一路尾隨跟蹤。


    當列車抵達浦口時,按照行程安排,需要在此換乘渡輪才能渡江繼續前行。


    然而,不出所料,這次出現的,卻是日軍的轟戰機!


    轟戰機如同幽靈般準時出現,瞬間將整個渡口變成了一片熊熊燃燒的火海!


    幸運的是,此時夜幕已深,江邊早已實施了嚴格的燈火管製措施。


    漆黑的夜色使得日軍飛行員難以準確瞄準目標,那些致命的炸彈最終沒有落在渡輪之上。


    這一場有預謀的“精準轟炸”,其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讓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蘇州火車站是軍火補給點,每列火車至少得停留2小時。


    停留這麽長時間,又給日軍轟炸創造了很多機會......


    冒著敵機的狂轟亂炸,王耀武的部隊也更換了新的裝備,原來老舊的“漢陽造”全部換成了嶄新的“中正式”。


    8 月 28 日清晨,陽光灑向大地,王耀武率領著他的部隊踏上了前往蘇州的征程。


    部隊乘坐的列車到達蘇州時,又遭日軍飛機轟炸掃射,這次不僅第51師出現了一定傷亡,連車站房屋都被炸毀了不少。


    一路風塵仆仆,終於抵達目的地。


    然而,他們並沒有時間停歇,因為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


    一下車,王耀武便馬不停蹄地帶領全體官兵火速趕往嘉定。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日軍的轟炸機卻如影隨形,一路“護送”著他們......


    51師行軍中那些心驚肉跳的經曆,讓王耀武心眼兒暴增。


    接到統帥部增援令後,他的做法倒是相當穩健!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王耀武當機立斷,命令全師放棄運兵車,改為晝伏夜行。


    白天,士兵們躲在隱蔽處休息,養精蓄銳;夜晚,則趁著夜色悄然前行。


    這種特殊的行軍方式雖然增加了行程的難度和危險性,但也最大程度地保證了隊伍的安全。


    就這樣,他們艱難地跋涉著,一步步向著楊樹浦邁進。


    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困苦,可戰士們毫無怨言。在王耀武的指揮下,大家齊心協力,互相扶持,共同戰勝重重困難。


    盡管行軍效率受到了影響,但他們依然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因為他們知道,隻有盡快趕到楊樹浦,才能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取得戰爭的勝利。


    而這漫長的路途,將成為他們磨礪意誌、鍛煉品質的最好見證。


    他急行軍搜索前進,到嘉定前線後立即整頓,再聯係友軍;然後才衝進戰場。


    這時候,有遠東第一都市稱呼的上海正是殺氣騰騰、硝煙彌漫!


    日軍軍艦將炮口對岸邊狂轟,頭頂隆隆飛過的轟炸機的機翼下麵,塗有紅色的“膏藥”,機群排成縱隊的向上海\/市政大樓發起俯衝後。


    大樓圓頂瞬間升起了滾滾濃煙。昔日繁華化作殘垣火海,車來車往、人頭攢動的景象像泡沫一樣瞬間消失。


    賓館和辦公樓都被打造成了堡壘,所有的低層窗戶都被堵得嚴嚴實實,門口的沙袋則堆得像柴火堆一般……


    他們接替了胡宗南由羅店至施相公廟的防線,全師與日軍當即展開戰鬥。


    當時日軍的裝備比我們中國軍隊好得多,他們上有飛機,下有戰車,而中國軍隊卻隻有步槍、機槍、手榴彈。


    從裝備上來說,日軍處於絕對優勢,可是中國軍隊士氣高昂,看見遠處日軍戰車上的膏藥旗就眼中冒火,不管是當官的、當兵的,沒有過一個臨陣怕死脫逃的。


    白天日軍的飛機輪番轟炸,王耀武便在夜晚帶領幾個衛士親臨前線指揮。


    當時子彈在頭上絲絲飛過,炮彈在身邊爆炸,士兵們一個又一個地倒了下去,可王耀武卻還是帶著士兵們在彈雨中穿梭來去。


    一些新兵初次親臨戰場,心中不免有些膽怯,可看到王耀武那樣鎮定,也就不那麽害怕了。


    就這樣在上海和日軍打了3個來月。


    11月底,王耀武奉命從上海撤退,參加保衛首都南京。


    51師在南京城外9公裏的上方鎮安營紮寨,日軍的海陸空軍迅速從上海追擊到南京......


    一天,王耀武率各團團長去查看陣地,突然被日軍包圍,五十一師各團營迅速趕去增援。


    突圍後,王率部撤退到雨花台、水西門外。


    當時負責南京防衛的是唐生智,為弄清敵我雙方態勢及唐生智的防守意圖,王耀武帶領幾個衛士乘汽車去南京城裏唐生智的司令部。


    可司令部門前隻有幾個衛兵守衛,裏麵卻已人去樓空,原來唐生智已棄城逃之夭夭!


    王耀武率領幾個隨從倉皇上了汽車,意欲返回駐地,這時潰兵擁擠,汽車根本無法行進。


    王於是命丟掉汽車徒步西行,到了城邊,發現城門已經出不去了!


    這時,王耀武遇到老朋友宋希濂部一個排長。


    不得已,王耀武隻好拔出刻有自己名字的“中正劍“證明了自己的身份。


    這位排長見到身裝將軍呢王耀武和“中正劍“,不敢遲疑。


    情急之下,這位排長叫過來幾個士兵,讓他們解下各自的綁腿,再連帶結成一根繩子。


    在日本鬼子即將趕過來時,他們一行人終於用軟繩縋城而下,樣子實在是狼狽不堪。


    到了長江岸邊,工兵營預先給王耀武準備的一隻小船早已在江邊等候,王耀武匆匆上船渡往北岸。


    站在長江北岸,王耀武看著江上漂浮的死人如秋天的落葉順流而下,而長江南岸追擊中國軍隊的日軍,還不停地向爭渡的潰兵射擊......


    1938年初,日本侵略軍於侵占山東大片地區之後,沿津浦路南下,企圖與由南京北上的日軍在徐州會師。


    這時駐防徐州的是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他命令所部阻擊南下的日軍,在徐州東北50餘公裏的台兒莊與日軍板垣、磯容師團展開大規模的戰鬥。


    4月初,王耀武奉命率部馳援在台兒莊地區與日軍苦戰的中國守軍。


    王迅速率部趕往前線,在徐州以西的碭山縣三義寨與阻擊中國援軍的日軍發生激戰,王部一團長戰死。


    王耀武的弟弟---第一營營長王哲恩因作戰不力險些被王耀武槍決!


    台兒莊大戰打了一個多月,日軍受到重創!


    王耀武的部隊終於得到了休整的機會。


    當他靜下心來,認真總結這多半年來受到的日本飛機的“特殊”關照時,不禁懷疑。


    自己難道是著了日本間諜的道?


    自己手下,那些營級以上軍官,可都是黃埔軍校出來的。王耀武對他們祖宗八代的背景都熟悉,他們可是真正的有血性的中國軍人!不可能與日本間諜有勾連啊?


    那是......


    “對啊!漢中天主教堂!”王耀武腦中突然閃過一道亮光!“問題肯定就出在這漢中天主教堂裏!”


    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他王耀武可是個赫赫有名、威震八方的大將軍啊!


    日本人當然清楚地知道這一點,為了萬無一失地贏得淞滬會戰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他們必定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要在他行軍途中將其置於死地!


    畢竟,像他這樣英勇善戰、智謀過人的將領,如果不能盡早鏟除,必將成為日軍前進道路上最大的阻礙和威脅。


    所以說,無論如何,日本人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除掉他這個心腹大患!


    想到這裏,王耀武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終於發現了這個潛在的危險。


    同時,他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倍小心謹慎,絕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


    想到這裏,他毫不猶豫地伸出手,緊緊握住辦公桌上那部黑色的電話。


    他的眼神堅定而決絕,仿佛已經下定決心要將這個驚人的發現傳遞出去。


    他深知這通電話的重要性,如果漢中天主教堂真的是日本間諜的窩點,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必須爭分奪秒,搶在敵人采取進一步行動之前向上級匯報情況!


    手指輕輕地撥動了電話的轉盤 ,每一個數字都像是糾纏在心上一般沉重。


    隨著電話那頭傳來嘟嘟聲,他的心跳也愈發急促起來。


    終於,電話接通了,對方傳來一聲低沉的問候:“喂?”


    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


    但內心的激動還是難以掩飾:“我是王耀武!有緊急情況要報告給蔣委員長和軍統的戴笠先生!”


    接著,他詳細地講述了自己所懷疑的關於漢中天主教堂的線索,以及對其可能是日本間諜窩點的猜測與分析。


    說完後,他靜靜地等待著對方的回應,心中默默祈禱著希望他們能夠重視這個消息,並及時采取措施打擊潛伏在暗處的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如磐中條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城老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城老道並收藏風雨如磐中條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