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來到了 1938 年的3月份。


    這一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破了風陵渡的寧靜,他們占領了這個戰略要地之後,並沒有停下侵略的步伐。


    相反,他們更加囂張地架起了大炮,將炮口對準了黃河對岸的潼關,開始了瘋狂的轟擊。


    一時間,整個潼關古城被籠罩在了濃密的硝煙之中,原本繁華熱鬧的街道變成了一片廢墟,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和熊熊燃燒的火焰。


    無辜的百姓們在炮火中四處逃竄,哭喊聲、求救聲此起彼伏,整個場麵慘不忍睹。


    在這關鍵時刻,抗日軍隊的指揮官們臨危不懼,果斷采取了一係列有效的防禦措施。他們組織士兵挖掘戰壕,修築工事,加強對城牆的防守。


    同時,英勇的遊擊隊員趁著夜色,劃著羊皮筏子深入敵後,對敵人進行騷擾和襲擊,打亂了敵人的部署。


    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肩負著重要使命。他冒著槍林彈雨,從隴海鐵路義無反顧地來到潼關城樓。


    他的到來如同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前方將士們疲憊而堅毅的麵容。他親自向每一位英勇無畏的戰士表示慰問,並傳達了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官蔣介石對他們堅定支持的信息。


    這種關懷和鼓勵如同一股強大的力量注入到全體軍民心中,激發起他們更高昂的鬥誌和頑強的抗戰精神。


    在全體軍民齊心協力、眾誌成城的努力下,潼關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經受住了敵人一波又一波凶猛的炮擊。敵人試圖通過皮劃艇搶灘登陸,但都被堅決的打了回去。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軍民們緊密合作,展現出無比堅韌和勇敢的品質。他們以血肉之軀構築起一道鋼鐵防線,守護著祖國的土地和尊嚴。


    蔣緯國的到來成為了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源泉之一,讓他們明白背後有著堅實的後盾和無盡的支持。


    在這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時刻裏,全體軍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主義的真諦,為國家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讚歌。而蔣緯國也因其勇敢行為贏得了軍民們的敬仰和尊重,成為了抗戰曆史中的一段佳話。


    日軍占領了風陵渡後,還架起大炮轟擊隴海鐵路!當時的隴海鐵路是中國東西交通的大動脈,負責著內陸縱深地帶的各種軍事物資、糧食給養、補充兵員的輸送。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確保潼關和隴海線的安全就變得極為重要!


    由於有限的中國空軍在“武漢空戰”中,與敵同歸於盡,全部玉碎!


    所以,隴海線等重要地點都沒有空中掩護!那些年,隴海線上白天不敢過火車,火車都是夜晚開行,而且開行的時候熄滅了燈光,在黑暗中前行。


    除此而外,火車還需要忽停忽開,忽快忽慢、虛虛實實,鬥智鬥勇,讓日軍的炮手無法判斷火車的方位。


    當年,中國軍隊有一種從德國購買的超級大炮,叫做“三十二倍十五榴”,因為這種威力巨大的大炮是32倍口徑的150毫米榴彈炮,所以有這樣一個拗口的名字。


    它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40裏,彈頭重五十多公斤,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大炮。


    三十年代初,中國從德國購買了24門這樣的大炮。


    這樣的大炮讓中國軍隊珍愛有加,馮玉祥、白崇禧等高級將領也專程來參觀,喜不自禁。


    為了這 24 門超級大炮,國家專門成立了一個炮團,並對其進行了嚴格訓練和精心部署。這些大炮猶如鋼鐵巨獸般矗立在戰場上,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一·二八\"事變爆發後,緊張的氣氛彌漫在整個上海灘上空。而此時,這批神秘而強大的\"三十二倍十五榴\"也終於迎來了它們的首戰。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炮彈如雨點般砸向敵艦,其中一發炮彈精準地擊中了日本海軍司令部長官所乘坐的旗艦!


    這一擊猶如雷霆萬鈞,瞬間打破了敵軍的防線。敵人被打得措手不及,驚慌失措。


    然而,這僅僅隻是個開始。接下來的戰鬥中,\"三十二倍十五榴\"繼續發威,不斷轟炸著日軍的目標。


    第二天,它們將目光瞄準了日軍的飛機場,一輪猛烈的炮擊過後,來不及起飛的多架敵機葬身火海 ,機場陷入一片混亂。


    此後的幾天裏,這些超級大炮更是屢建奇功,擊沉了多艘日軍軍艦,為我方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戰略優勢。


    1937年11月5日,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裝備有“三十二倍十五榴”的中國炮團被迫撤退。


    可是,麻煩來了,他們在經過一座公路橋時,前麵通過的友軍部隊為了阻擊日軍,在橋上橋下埋設了很多地雷,超級大炮無法通過。


    團長彭孟緝急得團團轉 ,他說:“中國隻此火力巨大之炮團,既不能留給日本鬼子,還不能就地炸毀 ,怎麽辦?”


    後來,通過層層請示,萬般無奈,戰士們隻有含著熱淚,把這16門超級大炮推入河中。


    1938年,日軍攻占了山西中條山,占領了風陵渡,中國軍隊的情報反映,日軍將大量的橡皮艇和架橋器材運抵風陵渡。


    站在風陵渡,就能夠望到潼關,日軍此行的目的,就是準備進入陝西。


    危急時刻,參謀總長白崇禧想起了那些被推入河中的超級大炮,他立即向蔣申請,命人在河中打撈,沿著隴海線將這些超級大炮運往潼關。


    陝西民眾看到超級大炮,興奮不已,鄉紳們和堅守潼關的中國軍隊部隊請求“三十二倍十五榴”轟擊日軍。


    3月23日黎明,日軍開始渡河進攻潼關。


    風陵渡上,黃河西岸的中國守軍在日軍密集的炮火的覆蓋下,隻能默默忍受著敵人無情的轟炸和襲擊,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或還擊。


    日軍的炮彈如雨點般落下,爆炸聲響徹雲霄,讓潼關整個戰場都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在如此猛烈的炮火掩護下,四五十艘橡皮艇滿載著日軍士兵,向著潼關方向迅速劃來。


    這些橡皮艇如同鬼魅一般,靈活地穿梭於黃河的波濤之間,每一艘都滿載著凶殘的侵略者。


    他們手持武器,目光凶狠,嘰哩哇啦的呼喊著,那一麵麵鮮豔的膏藥旗在黃河的波濤上麵起起伏伏,十分刺眼!


    而此時,日軍的橡皮艇已經距離岸邊僅僅隻有幾十米之遙!


    更讓人感到壓迫的是,後續還有更多的日軍船隻源源不斷地從遠處劃來,加入到這場進攻之中。


    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中國守軍們雖然心急如焚,麵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他們手中的步槍和輕重機槍一直在怒吼著,但是根本壓製不住敵人如潮水般撲過來的士兵!


    就在此危急時刻,“三十二倍十五榴”終於發話了!


    數枚炮彈如流星般劃過天際,帶著刺耳的呼嘯聲,狠狠地砸向了日軍的炮兵陣地。


    瞬間,爆炸產生的巨大衝擊波掀起了滾滾濃煙,仿佛一朵朵蘑菇雲騰空而起。


    緊接著,一聲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此起彼伏,連成一片,震耳欲聾。整個炮兵陣地上,火焰熊熊燃燒,形成了一片壯觀的火海……


    站在遠處眺望,隻見那些被炮彈炸飛的日本鬼子,身體在空中扭曲著,像一片片輕飄飄的樹葉,被狂風卷起,又猛地拋向高空。


    他們的慘叫聲和呼喊聲在火海中回蕩,令人毛骨悚然。


    黃河東岸,原本喧囂的日本鬼子炮火突然間變得鴉雀無聲,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嚇破了膽!


    緊接著,在炮兵精準的指令下,我方軍隊的\"三十二倍十五榴\"火炮發出低沉的怒吼,炮手們果斷地按下炮管進行俯射!


    黃河寬闊的河麵上,瞬間掀起數十米高的滔天巨浪,如同憤怒的巨龍騰空而起!


    日軍的橡皮艇在這驚濤駭浪中失去了控製,仿佛玩具一般被輕易拋向天空,然後又重重地砸回水麵。


    有些則在河中瘋狂打轉,完全無法前進,就像是在滾燙的開水中掙紮的螞蟻,四處亂竄……


    中國守軍見狀,無不歡欣鼓舞,士氣如虹,紛紛從藏身之處衝出來,如猛虎下山般湧向河邊。


    他們手持輕重機槍,長槍短槍一起向河中的日軍猛烈開火,密集的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


    原本渾濁的河麵上,漂浮起了無數幹癟的橡皮艇和一具具密密麻麻、蒼蠅一樣的屍體......


    勝利的歡呼聲在岸邊回蕩,戰士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


    抗戰以來,從來沒有過出現過對日本鬼子這樣壓倒性的打擊和勝利!


    他們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成功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扞衛了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為了改變在潼關火炮對決中的劣勢,日軍為了對付“三十二倍十五榴”,專門製造了一批280毫米的巨炮,運往風陵渡。


    由於這種巨炮的炮彈重量是“三十二倍十五榴”的四倍,自信滿滿的鬼子以為這種巨無霸的大炮可以摧毀中國的“三十二倍十五榴”!


    沒想到,日本的巨炮有致命的缺陷,盡管它的摧毀力很強,但是炮彈因為太重而射程受到限製,沒有中國超級大炮的射程遠。


    而且,日本巨炮那龐大無比的身軀,仿佛是一座移動的鋼鐵堡壘,但它也有著致命的弱點——由於炮彈過於沉重,裝填炮彈和發射速度變得異常緩慢。


    每當這門巨炮準備開火時,周圍的人們都能感受到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炮彈被艱難地裝入炮膛,然後被點燃發射出去。


    然而,每一次的發射並不僅僅帶來了強大的火力,同時還燃起了巨大的火光和濃密的硝煙。


    這些火光和硝煙即使在白天也像閃電一般耀眼奪目,瞬間照亮了整個戰場。


    這種強烈的光亮使得巨炮成為了一個明顯的目標,完全暴露在我方的視野之中。


    因此,日軍不惜長途跋涉、曆盡千辛萬苦將巨炮從遙遠的日本本土運往山西風陵渡的行為,實際上卻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風險。


    於是,當日軍的巨炮剛剛發出第一顆炮彈時,中國的超級大炮便已經鎖定了目標,並以驚人的精確度展開了反擊。


    每一次中國超級大炮的轟擊,都像是一場驚心動魄的交響樂演奏。炮彈如流星般劃過天際,準確無誤地落在日軍的大炮陣地上,引發了一連串毀滅性的爆炸。


    日軍士兵們在這樣猛烈的攻擊下無處藏身,傷亡慘重。


    後來,日軍似乎失去了繼續炮擊的意願。


    他們想出了一個奇怪的策略,找來了幾個聲音特別響亮、還會說中文的日本人。這些人手持著喇叭,站在黃河東岸,麵向西岸大聲呼喊。


    他們喊道:\"大家別再打了!相互傷害並沒有任何意義啊!更何況,你們的炮位我們可是一清二楚……\"


    這些鬼子實在是可笑至極!打不過,就想來講和,妄圖維持暫時的戰場平衡!


    \"不打你們也行!給老子滾回你們那彈丸之地的日本老家去!\"我方士兵毫不示弱,同樣以喊話回應。


    話音剛落,中國軍隊的一排普通炮彈如猛禽般呼嘯而過,準確地落在了喊話的日軍中間。


    瞬間,那些剛剛還在叫囂的日軍全部變成了啞巴、灰飛煙滅……


    炮彈爆炸產生的煙塵彌漫開來,仿佛是對敵人的嘲諷和蔑視。


    而我方士兵則以堅定的目光注視著對岸,決心保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這場潼關保衛戰雖然暫告段落,但戰士們知道,真正的勝利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犧牲。他們將繼續堅守崗位,為國家和人民而戰。


    “三十二倍十五榴”的每發炮彈都是從德國進口的。


    自從 “德意日邪惡軸心國”的建立,德國已經與日本建立戰略協作關係,就停止了對中國的軍事援助。


    所以,超級大炮的炮彈打一發就少一發,越打越無法補充了。


    但是,日本鬼子卻不知道我軍彈藥的情況!


    雖然,最後傲立在潼關城樓上的“三十二倍十五榴”隻是作為一種威懾存在,也讓欺軟怕硬的鬼子嚇破了膽!


    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戰敗投降、抗日戰爭結束,他們再也沒有組織起一次有效對潼關天塹的進攻。


    陝西“愣娃”創造了沒讓日寇鐵蹄踏上陝西省半步的奇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雨如磐中條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城老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城老道並收藏風雨如磐中條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