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於偽裝行動,金振國、陳茂德、李二蛋來到了平陸縣城,他們找到了駐防在此的師長司令部。
金振國小心翼翼地揣著那封至關重要的手諭,他身著樸素的衣服,步伐穩健而謹慎,仿佛融入了周圍的環境之中。
他們迅速找到了駐防部隊的駐地。駐防的士兵們神情嚴肅,持槍站崗,透露出一種威嚴和警惕。
金振國深吸一口氣,走上前去,要求拜見最高首長 。
說罷,遞過去一張蓋有第一戰區陸軍司令部印章的手諭。士兵們接過手諭,仔細核對後,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恢複了嚴肅。
他們帶領金振國進入了駐防營地,一路上,金振國保持著沉著冷靜的姿態,心中暗自慶幸手諭的真實性沒有引起懷疑。
營地內部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金振國環顧四周,觀察著駐防部隊的布局和人員情況。
他與指揮官進行了簡短而機密的交流 ,再次拿出了衛立煌將軍的手諭。
“茲有我部金振國一行,執行特殊任務,令所經駐地防區,務必盡其所能提供幫助,不得延誤!中原戰區司令官:衛立煌”
“你怎麽能證明自己的身份呢?”接待自己的是一位上校團長。
金振國從腰間拔出一把黃銅刀鞘的匕首,那是在黃埔軍校畢業時,被授予的鐫刻有自己名字的“中正劍”。
駐防部隊的指揮官神情凝重地聽著,驗看了他的信物,笑著與金振國握了握手道:“特殊時期,多有冒昧,還望金兄多多包涵啊!”然後點了點頭,示意將全力配合金振國的行動。
金振國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但他知道,這次偽裝行動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小心謹慎。
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完成任務,不辜負衛立煌的信任。
“我需要六把駁殼槍,二百發子彈,三套老百姓的衣服!”金振國說道。
沒過多久,隻見六隻被黃油紙嚴嚴實實地包裹著的,散發著幽藍色光芒的駁殼槍(民間俗稱王八盒子)被士兵小心翼翼地用托盤端了上來。
要知道,這種王八盒子可是正兒八經的德國原產貨啊!它不僅裝機彈夾的容量高達二十發之多,而且還能實現點射和連發兩種射擊模式自由切換!
如果打連發,簡直就是一把小型衝鋒槍啊!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兒性能極其穩定可靠,基本不會出現卡殼的情況,更不用擔心會輕易損壞或者出現槍械故障啥的。
也正因如此,這款駁殼槍才成為了抗日戰場上備受廣大將士喜愛和追捧的一款經典名槍。
“按說我不該多問,金兄將於何往啊?”這位姓李的團長笑著問道。
“我們沒有具體任務,因為聽說在我中條山地區,活躍著很多日偽特務,他們已經滲透到了我們軍民之間很多地方展開情報收集,我想去會會他們!”金振國笑道。
“我們還想到他們的後方去,瞅準機會搞他們,給鬼兒子們製造點混亂!”陳茂德吊兒郎當的擦拭著手中的駁殼槍。
“哎呀!你們是特種兵啊!久仰久仰!”李團長起身作揖道。
金振國從李團長的口中得知,最近一段時間,在平陸縣城出現了很多收購糧食的糧販子,他們是從山西運城的鹽池趕來的!
在過去的年份裏,這些糧販子總是喜歡采用以物易物的方法來進行貿易活動。
他們會將日本侵略者所掌控區域內的食鹽,從運城鹽池中運往中條山以南的地帶。
傳統價格是以每斤食鹽換取十斤小麥、八斤高粱或小米作為交換條件。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近來這些商人們似乎突然變得慷慨起來,他們居然主動降低價格,隻需要用一斤食鹽就能換取八斤小麥。
更聽聞就在今日,隻需付出五斤小麥就能換得一斤食鹽!
現在的平陸縣城,出現了屯鹽的高潮!甚至周邊地區,也有人拉著大量的糧食來換鹽!
金振國深知,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食鹽都被各級政府視為嚴格管控之物,同時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正因如此,食鹽一直以來都由政府獨家壟斷經營,如果有人私自販賣食鹽,則犯下了\"販賣私鹽罪\",甚至可能麵臨殺頭的風險。
\"李團長,您認為這其中是否存在問題呢?\"金振國問道。
\"我當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啊!但畢竟買賣雙方都是心甘情願的,而且老百姓也確實得到了實惠。因此,我們實在難以多言啊!\"李團長苦笑著搖了搖頭。
“金營長,依我看呐,這肯定是那幫小鬼子耍的陰謀詭計!”
李二蛋蹭地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伸手將腰間別著的兩把嶄新駁殼槍又往裏推了推。
要知道,像他這樣的大頭兵以前隻能拿著那種都快被淘汰掉的“漢陽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套筒子,那玩意兒性能可差得很哩!
而現在自己腰裏別著的這種威風凜凜的王八盒子,可是隻有連級以上的軍官才有資格配備使用的呢!想到這裏,李二蛋心裏不禁湧起一股自豪之情。
“金營長您們既然來了,何不暗地裏偵查一下呢?千萬不要著了鬼子的道啊!”李團長借湯下麵的提出了要求。
金振國默默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下來。
在平陸縣通往中條山埡口的大道上,幾個揮汗如雨的人在路上挖著壕溝。
“李二蛋,還是你這個城固娃兒哈(壞)呀!竟然想出來這麽個餿主意!”
陳茂德看了一眼正撅著屁股挖溝的李二蛋笑罵道。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收拾地主老財家的大馬車的!”李二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壞壞的笑道。
原來,經過他們三個人的分析,這些糧販子肯定是為鬼子服務的!
因為,運城鹽湖的食鹽是自然形成的,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現在,鹽湖被鬼子霸占著,他們用這些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來我們國統區大量換取糧食,那絕對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所以,他們決定在這裏把那些收購糧食的車隊幹翻幾個,再伺機采取行動!
由於鬼子霸占了山西運城鹽湖這一重要的軍事及民用資源,使得周邊地區軍民的吃鹽問題變得異常困難。
常言說得好:“三天不吃鹽,腿杆打閃閃!”
如果人體缺乏足夠的鹽份,不但精神萎靡,還會身體發軟無力、生病等影響正常生活。
當金振國等人北出秦嶺時,他們在西安古老的城牆下,首次目睹了駱駝的身影!
那個時候,在陝西關中以及河南等中原地域,時常能遇見運輸駝隊的身影!這些駝隊多數是從青海的青海湖等盛產湖鹽的地方長途跋涉而來。
由於路途遙遠,本應作為化工原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食鹽價格變得極為高昂,幾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鬼子想兩頭通吃?也想得太美了吧!
在李二蛋的精心策劃和有條不紊地指揮下,他們迅速的行動了起來。
首先,目光瞄向了附近麥田中正辛勤勞作的老農,借來了幾把鋤頭和鐵鍬。
接著,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挖掘工作中,齊心協力地在路中央挖出了一條寬度足有四十公分、深度超過三十多公分的壕溝。
完成這一步後,李二蛋又馬不停蹄地組織大家將路麵上堆積著的那厚厚的十幾公分浮灰趕了過來,並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全部倒入剛剛挖好的壕溝裏。
緊接著,為了讓這個偽裝更加逼真,他們還特意在上麵踩踏出幾十個錯落有致的腳印,確保整個路麵看上去與其它地方毫無二致,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炎炎烈日之下,整個黃土地仿佛被一隻巨大的蒸籠籠罩著,熱氣不斷升騰、彌漫,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炙熱的火爐之中。
陽光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使得這片原本就幹燥貧瘠的土地變得更加燥熱難耐。遠遠望去,黃土地上金黃的麥浪微微起伏,熱浪滾滾而來,讓人幾乎無法睜開眼睛。
金振國他們打發走了那幾個老農,三人分散開來,假裝在自己的田地裏麵勞作著。
遠遠地,三輛馬車緩緩地向他們駛來。這三輛馬車看上去十分壯觀,高大的騾子邁著穩健的步伐,不時發出清脆的響鼻聲。
馬車上整齊地碼放著一個個碩大的麻袋,鼓鼓囊囊的,仿佛裏麵裝滿了珍寶。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麻袋裏裝的肯定是農民們剛剛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新收獲的小麥、高粱等糧食。
每輛馬車旁邊都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趕車人,他手持馬鞭,神情專注地駕馭著騾子。而在馬車的兩側,還各有兩名苦力模樣的人緊緊相隨。
他們一個個身材魁梧,肌肉結實,一左一右地守護著馬車,似乎在保護著車上珍貴的貨物。
這樣算下來,三輛馬車總共是九個人,他們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隊伍,共同完成著這次運輸任務。
他們的馬車離那道隱藏在灰土下麵的壕溝越來越近,車上的那幾個人卻一路說說笑笑,渾然不知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那匹高大威猛的騾子,力大無窮,拖著橡膠輪子的大馬車,在下坡路上疾馳如飛。由於慣性的作用,車子兩旁的人不得不跟著小跑起來。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第一輛馬車的騾子的兩隻後蹄突然踏進了壕溝裏,隻聽清脆的“哢嚓”一聲,騾子的後腿應聲而斷!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騾子發出一陣淒慘的叫聲,它痛苦地掙紮著,身體傾斜著倒在了溝沿上。
就在這時,第二輛裝滿數千斤糧食的馬車,借著慣性風馳電掣般地衝向前方。
趕車的那個身材矮小的黑衣人見狀,驚得大叫一聲,從騾子頭上猛地飛身而出,重重地跌落在一丈以外的道路中央。
“哢嚓、哢嚓!”緊接著又是兩聲清脆的響聲傳來——車軲轆竟然斷成了兩截!整個車子失去平衡,向前傾斜著插入地麵!
好幾個重達兩百多斤的麻袋也順勢滾落下來,恰好砸在騾子的背上!
可憐那騾子,遭受如此重創,發出一陣令人心碎的嘶鳴,它試圖掙脫麻袋的重壓,但卻徒勞無功,隻能在麻袋下苦苦掙紮……
緊接著,第二輛馬車猶如脫韁野馬一般衝了下來!那個肥胖的車夫竭盡全力地拉扯著騾子的韁繩,但這根本無濟於事。
數千斤的重量如同洶湧的洪流,推動著騾子向前猛衝,速度絲毫沒有減緩。
眼看著局勢失控,那趕車的胖子也急中生智,大叫一聲後,竟展現出令人驚歎的矯健身手。他猛地側身翻轉,如飛鳥般輕盈地躍下了疾馳的馬車!
然而,可憐的騾子卻沒那麽幸運了。它被慣性帶著繼續向前衝去,直到馬車的兩個扶手深深插入前方馬車的麻袋裏,才勉強停下。
而此時,後方的麻包像是瀑布一樣接二連三地砸向騾子的頭部和頸部。
隻聽見騾子在麻包堆下發出幾聲痛苦的掙紮聲,隨後便一動不動,氣息全無!
“八嘎!”隨著一聲怒喝響起,那個剛剛跳下馬車的肥胖車夫,用他那充滿鄙夷和仇視的目光,惡狠狠地盯著眼前的一切。
這句話如同一把鋒利的劍,瞬間刺破了周圍的寧靜氛圍,也讓金振國他們三人都意識到這個看似普通的車夫竟然是個日本鬼子!
他們開始還擔心在路上挖坑會不會誤傷正經的商人呢?現在看來,那簡直是多餘了!
與此同時,第三輛馬車由於距離出事地點較遠,沒有遭受到損傷。
它宛如一個沉穩的小山,穩穩地停在了馬路中央,仿佛在向世人炫耀著自己堅不可摧的力量。
車轅上懸掛的銅鈴輕輕搖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似乎在嘲笑其他兩輛馬車的不幸遭遇。
這輛馬車就成了鬼子們唯一碩果僅存的戰利品了。
九個罵罵咧咧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仔細地打量著兩輛車的狀況。
第一輛車的輪子全部報廢,而且騾子的後腿已經折斷,失去了畜力,趕馬車的人也摔傷了。
而第二輛馬車雖然看似完好無損,但實際上拉車的騾子卻已被麻袋砸死!
那個罵人者可能是這個車隊的頭目,他可能突然意識到,緊急情況下用日語罵人,很可能會暴露自己的身份。
他急忙抬頭四下張望了一圈,遠遠地看見有三個在麥田裏麵收拾麥草的老農。
“喂!老鄉!”鬼子用手團成喇叭狀,用漢語喊了起來。
李二蛋聞訊回過頭來,金振國和陳茂德按照事先的約定,裝聾作啞!
金振國小心翼翼地揣著那封至關重要的手諭,他身著樸素的衣服,步伐穩健而謹慎,仿佛融入了周圍的環境之中。
他們迅速找到了駐防部隊的駐地。駐防的士兵們神情嚴肅,持槍站崗,透露出一種威嚴和警惕。
金振國深吸一口氣,走上前去,要求拜見最高首長 。
說罷,遞過去一張蓋有第一戰區陸軍司令部印章的手諭。士兵們接過手諭,仔細核對後,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但隨即恢複了嚴肅。
他們帶領金振國進入了駐防營地,一路上,金振國保持著沉著冷靜的姿態,心中暗自慶幸手諭的真實性沒有引起懷疑。
營地內部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金振國環顧四周,觀察著駐防部隊的布局和人員情況。
他與指揮官進行了簡短而機密的交流 ,再次拿出了衛立煌將軍的手諭。
“茲有我部金振國一行,執行特殊任務,令所經駐地防區,務必盡其所能提供幫助,不得延誤!中原戰區司令官:衛立煌”
“你怎麽能證明自己的身份呢?”接待自己的是一位上校團長。
金振國從腰間拔出一把黃銅刀鞘的匕首,那是在黃埔軍校畢業時,被授予的鐫刻有自己名字的“中正劍”。
駐防部隊的指揮官神情凝重地聽著,驗看了他的信物,笑著與金振國握了握手道:“特殊時期,多有冒昧,還望金兄多多包涵啊!”然後點了點頭,示意將全力配合金振國的行動。
金振國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但他知道,這次偽裝行動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小心謹慎。
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完成任務,不辜負衛立煌的信任。
“我需要六把駁殼槍,二百發子彈,三套老百姓的衣服!”金振國說道。
沒過多久,隻見六隻被黃油紙嚴嚴實實地包裹著的,散發著幽藍色光芒的駁殼槍(民間俗稱王八盒子)被士兵小心翼翼地用托盤端了上來。
要知道,這種王八盒子可是正兒八經的德國原產貨啊!它不僅裝機彈夾的容量高達二十發之多,而且還能實現點射和連發兩種射擊模式自由切換!
如果打連發,簡直就是一把小型衝鋒槍啊!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兒性能極其穩定可靠,基本不會出現卡殼的情況,更不用擔心會輕易損壞或者出現槍械故障啥的。
也正因如此,這款駁殼槍才成為了抗日戰場上備受廣大將士喜愛和追捧的一款經典名槍。
“按說我不該多問,金兄將於何往啊?”這位姓李的團長笑著問道。
“我們沒有具體任務,因為聽說在我中條山地區,活躍著很多日偽特務,他們已經滲透到了我們軍民之間很多地方展開情報收集,我想去會會他們!”金振國笑道。
“我們還想到他們的後方去,瞅準機會搞他們,給鬼兒子們製造點混亂!”陳茂德吊兒郎當的擦拭著手中的駁殼槍。
“哎呀!你們是特種兵啊!久仰久仰!”李團長起身作揖道。
金振國從李團長的口中得知,最近一段時間,在平陸縣城出現了很多收購糧食的糧販子,他們是從山西運城的鹽池趕來的!
在過去的年份裏,這些糧販子總是喜歡采用以物易物的方法來進行貿易活動。
他們會將日本侵略者所掌控區域內的食鹽,從運城鹽池中運往中條山以南的地帶。
傳統價格是以每斤食鹽換取十斤小麥、八斤高粱或小米作為交換條件。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近來這些商人們似乎突然變得慷慨起來,他們居然主動降低價格,隻需要用一斤食鹽就能換取八斤小麥。
更聽聞就在今日,隻需付出五斤小麥就能換得一斤食鹽!
現在的平陸縣城,出現了屯鹽的高潮!甚至周邊地區,也有人拉著大量的糧食來換鹽!
金振國深知,無論在哪一個朝代,食鹽都被各級政府視為嚴格管控之物,同時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正因如此,食鹽一直以來都由政府獨家壟斷經營,如果有人私自販賣食鹽,則犯下了\"販賣私鹽罪\",甚至可能麵臨殺頭的風險。
\"李團長,您認為這其中是否存在問題呢?\"金振國問道。
\"我當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啊!但畢竟買賣雙方都是心甘情願的,而且老百姓也確實得到了實惠。因此,我們實在難以多言啊!\"李團長苦笑著搖了搖頭。
“金營長,依我看呐,這肯定是那幫小鬼子耍的陰謀詭計!”
李二蛋蹭地一下從地上站了起來,伸手將腰間別著的兩把嶄新駁殼槍又往裏推了推。
要知道,像他這樣的大頭兵以前隻能拿著那種都快被淘汰掉的“漢陽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套筒子,那玩意兒性能可差得很哩!
而現在自己腰裏別著的這種威風凜凜的王八盒子,可是隻有連級以上的軍官才有資格配備使用的呢!想到這裏,李二蛋心裏不禁湧起一股自豪之情。
“金營長您們既然來了,何不暗地裏偵查一下呢?千萬不要著了鬼子的道啊!”李團長借湯下麵的提出了要求。
金振國默默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下來。
在平陸縣通往中條山埡口的大道上,幾個揮汗如雨的人在路上挖著壕溝。
“李二蛋,還是你這個城固娃兒哈(壞)呀!竟然想出來這麽個餿主意!”
陳茂德看了一眼正撅著屁股挖溝的李二蛋笑罵道。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收拾地主老財家的大馬車的!”李二蛋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壞壞的笑道。
原來,經過他們三個人的分析,這些糧販子肯定是為鬼子服務的!
因為,運城鹽湖的食鹽是自然形成的,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現在,鹽湖被鬼子霸占著,他們用這些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來我們國統區大量換取糧食,那絕對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所以,他們決定在這裏把那些收購糧食的車隊幹翻幾個,再伺機采取行動!
由於鬼子霸占了山西運城鹽湖這一重要的軍事及民用資源,使得周邊地區軍民的吃鹽問題變得異常困難。
常言說得好:“三天不吃鹽,腿杆打閃閃!”
如果人體缺乏足夠的鹽份,不但精神萎靡,還會身體發軟無力、生病等影響正常生活。
當金振國等人北出秦嶺時,他們在西安古老的城牆下,首次目睹了駱駝的身影!
那個時候,在陝西關中以及河南等中原地域,時常能遇見運輸駝隊的身影!這些駝隊多數是從青海的青海湖等盛產湖鹽的地方長途跋涉而來。
由於路途遙遠,本應作為化工原料和生活必需品的食鹽價格變得極為高昂,幾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鬼子想兩頭通吃?也想得太美了吧!
在李二蛋的精心策劃和有條不紊地指揮下,他們迅速的行動了起來。
首先,目光瞄向了附近麥田中正辛勤勞作的老農,借來了幾把鋤頭和鐵鍬。
接著,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挖掘工作中,齊心協力地在路中央挖出了一條寬度足有四十公分、深度超過三十多公分的壕溝。
完成這一步後,李二蛋又馬不停蹄地組織大家將路麵上堆積著的那厚厚的十幾公分浮灰趕了過來,並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全部倒入剛剛挖好的壕溝裏。
緊接著,為了讓這個偽裝更加逼真,他們還特意在上麵踩踏出幾十個錯落有致的腳印,確保整個路麵看上去與其它地方毫無二致,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炎炎烈日之下,整個黃土地仿佛被一隻巨大的蒸籠籠罩著,熱氣不斷升騰、彌漫,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炙熱的火爐之中。
陽光無情地炙烤著大地,使得這片原本就幹燥貧瘠的土地變得更加燥熱難耐。遠遠望去,黃土地上金黃的麥浪微微起伏,熱浪滾滾而來,讓人幾乎無法睜開眼睛。
金振國他們打發走了那幾個老農,三人分散開來,假裝在自己的田地裏麵勞作著。
遠遠地,三輛馬車緩緩地向他們駛來。這三輛馬車看上去十分壯觀,高大的騾子邁著穩健的步伐,不時發出清脆的響鼻聲。
馬車上整齊地碼放著一個個碩大的麻袋,鼓鼓囊囊的,仿佛裏麵裝滿了珍寶。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麻袋裏裝的肯定是農民們剛剛用辛勤勞動換來的新收獲的小麥、高粱等糧食。
每輛馬車旁邊都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趕車人,他手持馬鞭,神情專注地駕馭著騾子。而在馬車的兩側,還各有兩名苦力模樣的人緊緊相隨。
他們一個個身材魁梧,肌肉結實,一左一右地守護著馬車,似乎在保護著車上珍貴的貨物。
這樣算下來,三輛馬車總共是九個人,他們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隊伍,共同完成著這次運輸任務。
他們的馬車離那道隱藏在灰土下麵的壕溝越來越近,車上的那幾個人卻一路說說笑笑,渾然不知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一場可怕的災難!
那匹高大威猛的騾子,力大無窮,拖著橡膠輪子的大馬車,在下坡路上疾馳如飛。由於慣性的作用,車子兩旁的人不得不跟著小跑起來。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第一輛馬車的騾子的兩隻後蹄突然踏進了壕溝裏,隻聽清脆的“哢嚓”一聲,騾子的後腿應聲而斷!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騾子發出一陣淒慘的叫聲,它痛苦地掙紮著,身體傾斜著倒在了溝沿上。
就在這時,第二輛裝滿數千斤糧食的馬車,借著慣性風馳電掣般地衝向前方。
趕車的那個身材矮小的黑衣人見狀,驚得大叫一聲,從騾子頭上猛地飛身而出,重重地跌落在一丈以外的道路中央。
“哢嚓、哢嚓!”緊接著又是兩聲清脆的響聲傳來——車軲轆竟然斷成了兩截!整個車子失去平衡,向前傾斜著插入地麵!
好幾個重達兩百多斤的麻袋也順勢滾落下來,恰好砸在騾子的背上!
可憐那騾子,遭受如此重創,發出一陣令人心碎的嘶鳴,它試圖掙脫麻袋的重壓,但卻徒勞無功,隻能在麻袋下苦苦掙紮……
緊接著,第二輛馬車猶如脫韁野馬一般衝了下來!那個肥胖的車夫竭盡全力地拉扯著騾子的韁繩,但這根本無濟於事。
數千斤的重量如同洶湧的洪流,推動著騾子向前猛衝,速度絲毫沒有減緩。
眼看著局勢失控,那趕車的胖子也急中生智,大叫一聲後,竟展現出令人驚歎的矯健身手。他猛地側身翻轉,如飛鳥般輕盈地躍下了疾馳的馬車!
然而,可憐的騾子卻沒那麽幸運了。它被慣性帶著繼續向前衝去,直到馬車的兩個扶手深深插入前方馬車的麻袋裏,才勉強停下。
而此時,後方的麻包像是瀑布一樣接二連三地砸向騾子的頭部和頸部。
隻聽見騾子在麻包堆下發出幾聲痛苦的掙紮聲,隨後便一動不動,氣息全無!
“八嘎!”隨著一聲怒喝響起,那個剛剛跳下馬車的肥胖車夫,用他那充滿鄙夷和仇視的目光,惡狠狠地盯著眼前的一切。
這句話如同一把鋒利的劍,瞬間刺破了周圍的寧靜氛圍,也讓金振國他們三人都意識到這個看似普通的車夫竟然是個日本鬼子!
他們開始還擔心在路上挖坑會不會誤傷正經的商人呢?現在看來,那簡直是多餘了!
與此同時,第三輛馬車由於距離出事地點較遠,沒有遭受到損傷。
它宛如一個沉穩的小山,穩穩地停在了馬路中央,仿佛在向世人炫耀著自己堅不可摧的力量。
車轅上懸掛的銅鈴輕輕搖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似乎在嘲笑其他兩輛馬車的不幸遭遇。
這輛馬車就成了鬼子們唯一碩果僅存的戰利品了。
九個罵罵咧咧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仔細地打量著兩輛車的狀況。
第一輛車的輪子全部報廢,而且騾子的後腿已經折斷,失去了畜力,趕馬車的人也摔傷了。
而第二輛馬車雖然看似完好無損,但實際上拉車的騾子卻已被麻袋砸死!
那個罵人者可能是這個車隊的頭目,他可能突然意識到,緊急情況下用日語罵人,很可能會暴露自己的身份。
他急忙抬頭四下張望了一圈,遠遠地看見有三個在麥田裏麵收拾麥草的老農。
“喂!老鄉!”鬼子用手團成喇叭狀,用漢語喊了起來。
李二蛋聞訊回過頭來,金振國和陳茂德按照事先的約定,裝聾作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