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得好:“酒品看人品!”這句話自古流傳至今,成為人們評判他人品德和性格的一種方式。
而對於深諳江湖規矩的金振國來說,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在戰場上,那些勇敢無畏、舍生忘死的戰士令人欽佩;
然而,在酒桌上,如果有人能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真實的一麵,甚至願意因飲酒過度而當眾出醜,那麽這個人無疑更令人敬佩。
這種人通常豪爽大方,沒有心機。
他們為了維護兄弟之間的情誼,可以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隻有那些敢於坦誠相待,與你一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人,才真正值得我們去結交,才能堪稱為兄弟。
金振國目睹著陳大剛如此豪邁地飲酒,內心被深深觸動。
他感受到了對方想要表達的豪爽與誠心交友之意,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豪情壯誌。
狼行千裏吃肉,狗跑千裏吃屎!
而真正的壯士則應該勇敢地殺敵報國,即使最終血染沙場、身軀埋於荒野草叢之中,也絕不辜負好男兒來到世間走這一遭的意義!
他緊緊係好腰間的皮帶,端起第一碗酒,伸出右手食指蘸取幾滴酒水,輕輕灑向空中,鄭重說道:“第一碗酒,敬獻給我泱泱華夏五千年來,所有開疆拓土的列祖列宗!”
隨後,他仰頭將酒一飲而盡,接著翻轉碗底給眾人看,表示一滴未剩,贏得了大家熱烈的喝彩和掌聲。
緊接著,金振國又倒滿一碗酒,同樣按照之前的方式,先蘸取幾滴酒灑在地上。
然後莊重地說:“第二碗酒,敬獻給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中華軍民,願你們回歸天國,保佑我們堅持戰鬥到底,取得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的最終勝利!”
說完,他再次空碗示眾,展現出堅定的決心。
“第三碗酒!我敬獻給大剛兄弟和在座的各位,但願我們團結一心,生死相依,不離不棄,殺敵報國,以報國恩!”說完後,他舉起手中的海碗,仰頭一飲而盡!
然後將海碗重重地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破裂聲。
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他們不約而同地紛紛站起來。
“殺敵報國,佑我華夏!”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
“犯我強漢。雖遠必誅!”
……
在那位八路軍連長也趁機帶領下,大家一起高喊口號!
聲音震耳欲聾,酒宴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
每個人都熱血沸騰,充滿了鬥誌和決心。
陳大剛完全被金振國這一係列操作給震撼到了!
很明顯,金振國敬出的這三碗酒,不管是立意、出發點,還是最終達成的效果,都跟自己不是一個等級的,完全就是雲泥 之別啊!
他的內心深處對於這位異姓哥哥愈發敬佩起來,甚至還帶著幾分敬仰之情。
金振國稍微定了定神,趁著這個機會又猛灌了好幾大碗涼白開,然後暗自運功,把體內翻湧的酒氣使勁往下麵壓製著。
此時此刻,如果有人能看到他脫掉靴子後的樣子,一定會驚訝得合不攏嘴——隻見他的雙腿從膝蓋以下一直到腳趾尖,全都變得紅彤彤一片!
原來,這是因為他已經將酒精逼到了小腿以下,而進入腸胃中的酒精卻絲毫不會影響到五髒六腑的正常運轉。
因此,從外表看,金振國的神情與平時並無兩樣。
其實,這種超乎尋常人的行為,正是他在二十多年前一個機緣巧合下學到的!
隻是沒想到,直到今日才終於有了施展的機會。
那時的金振國年僅十一二歲,有一天中午,家裏來了一位來自四川青城山的雲遊道士,說是要到家境富裕、高門大戶的金家化緣。
金振國的父親,那時還是遠近聞名的金老太爺,擁有良田百畝,奴仆數十人。
他不僅家境殷實,而且為人豪爽大氣,樂善好施。
平日裏,他經常扶危救困,修路架橋,深受村民們的敬重和愛戴。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小村莊裏,人們的生活簡單樸實,但文化生活卻十分單調乏味。
因此,每當有走鄉串戶的貨郎、遊醫、雜耍藝人、和尚道士、乞丐、豪俠等來到莊上時,老太爺總會熱情地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並準備好菜好酒,盛情款待一番。
在觥杯交錯之間,老太爺總是喜歡與這些來訪者暢談,聽他們講述一些漢中小盆地之外的風土人情、高山大川以及各種奇聞軼事。
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軍閥混戰,他都來者不拒,當作是一種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方式。
這種豁達的心態讓他在村莊裏獨樹一幟,也讓他在晚年的時光裏找到了一份慰藉。
受此影響,金振國自小就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使得他的眼界遠遠超越了同齡人。
他偶爾還會說出一些讓人驚歎不已的話語,仿佛是一個來自不同世界的娃娃。
這些奇人囈語和驚世狂言常常讓鄉裏鄉親們感到驚詫萬分,對他更是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就這樣,金振國逐漸成為了鄉裏的傳奇人物,被譽為神童。
那天,酒足飯飽的青城山道士用布褡褳裝上金老太爺賞賜的二十斤上好的漢中大米後,突然發現站在門後的金振國正偷偷摸摸的趴在門上偷聽、觀望,於是便放下了盛滿大米的褡褳。
老道士衝著金振國招了招手喊道:“小孩兒,來來來!讓老道仔細觀望一眼!”
聽到這話的金振國趕忙跑過來,好奇的看著眼前這個穿著破爛的老頭。
隻見這青城山道士上下打量著金振國,接著又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頭和臉,嘴裏還念念有詞道:“觀其麵,察其色,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說罷,他又捏了捏金振國的肩膀和胳膊,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根骨奇佳,骨骼清奇,實乃修煉內家功夫的奇才!”
最後,老道士轉過頭去對著金老太爺笑眯眯的說道:\"此子不簡單也!成年時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當不在話下!老太爺當盡心培養才是!”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金老太爺對此獨子視為掌上明珠,最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的兒子天資聰明,有經天緯地之才!
此刻聽了這道士的一番話,心裏更是樂開了花,連忙笑著回道:“那就借道長吉言了!”
說完,金老太爺轉頭看向金振國,眼裏滿是慈愛與期待。
而此時的金振國則一臉迷茫的看著父親和道士,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麽,但心裏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金老太爺聽了這話,急忙懇求老道收下自己的孫子做個掛名弟子。
隻見那老道捋著白色的胡須笑道:“一切都緣起而生、緣盡而滅 。我和令公子隻有一次見麵的機會。罷了罷了,既然這樣,那就讓我教這小子一個雕蟲小技吧,等他成年之時或可派上用場!”
說完,道士便拉過金振國,開始傳授他如何運用氣息和內力,將體內的酒精和毒素逼到小腿部位的修身養生大法。
為了讓金老太爺放心,他當著眾人的麵,拿起八仙桌上剩下的三斤高度白酒,一口氣喝光了。
喝完後,他又撿起地上的褡褳,扛在肩上,大笑一聲,然後飄然離去 ……
自從那天之後,金振國常常在小夥伴們麵前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本事,更是把吐納運氣之功練得登峰造極!
在窯洞裏麵的熊熊火焰之中,喝酒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隻見金振國笑眯眯地重新擺上六個酒碗,依次倒滿了酒。
他對陳大剛說道:“大剛兄弟,俗話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你這麽熱情地招待我,我也要有所表示才行啊!今天,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再回敬你三碗酒!”
說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神色自若地端起酒碗,向眾人示意。
天啊!這六大碗酒加起來差不多有兩斤了,而且還有其他兄弟們的敬酒,如果全部喝完,至少需要三斤多的酒量才能撐住吧!
在陳大剛驚愕的目光中,金振國麵不改色、心跳平穩,悠然自得地連續幹掉了三碗酒!
接著,在大家如潮水般的歡呼聲和起哄聲中,陳大剛硬著頭皮喝下了第一碗酒。
第二碗酒下肚時,陳大剛明顯感到有些吃力。
他喝喝停停,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但最終還是在連續嚐試三次之後才成功喝完這一碗。
看著陳大剛臉上露出的艱難神色,金振國不禁心生憂慮。
他寬慰地說道:“賢弟,我們結拜兄弟是件大喜之事,喝酒隻要盡興即可,切不可賭酒!隨性一些便好!”
然而,此時已被酒精衝昏頭腦的陳大剛怎會甘心在自家地盤上,當著眾多手下兄弟的麵認輸呢?此刻的他隻覺得金振國的善意勸告成了一種挑釁和刺激。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毅然決然地端起酒碗,環顧四周,以響徹全屋的聲音咆哮道:“濁酒一杯論英雄!大丈夫馳騁沙場,視死如歸!區區一碗酒又有何妨!”
說完,他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
就在他將碗底倒轉過來,示意給大家時,一個響亮的酒嗝從嘴裏發了出來!
陳大剛拒絕了眾人的攙扶,努力的靠在窯洞牆壁上,強行壓下幾次口水,把上湧的烈酒壓了下去。
然後,他搖搖晃晃了幾下,終於支撐不住 ,軟軟的倒在了地上......
在眾人伺候陳大剛睡下後,所有人都一臉驚愕地看著金振國,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麽他在喝了那麽多酒之後仍然能夠談笑風生地與其他戰士們喝酒到深夜。
然而,第二天一早,窯洞外傳來了陳大剛如炸雷般的聲音:“金大哥!起來起來!我們繼續比試!”
金振國不禁皺起眉頭,心中疑惑不解,難道這小子還想拚酒?那也太沒意思了吧?
昨晚,當大家散去後,金振國悄悄地脫下了軍靴,然後從靴筒裏倒出了足有二斤多的白酒!
這些都是通過他的小腿、腳背和腳掌排出體外的酒精。
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用炭火將靴子烘幹,但整個窯洞內充滿了難聞的臭腳汗和酒精味道。
由於通風條件不佳,這種濃烈的氣味一直彌漫在窯洞內。
當那個咋咋呼呼的陳大剛掀開窯洞門簾走進去的時候,一股清新的空氣伴隨著雪花吹進了窯洞。
窯洞內撲麵而來的濁氣讓他難以忍受,他立刻轉身往外跑去,仿佛被什麽東西嚇到了一般。
緊接著,就聽見陳大剛蹲在窯洞門口,“哇哇”的嘔吐了起來……在一般人的評判標準裏,嘔吐----“出酒”是一件很沒有麵子的事情!
但對於陳大剛來說,這不僅僅是丟麵子這麽簡單,而是徹徹底底的輸家!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於是決定采取行動來挽回自己的尊嚴和麵子。
所以,陳大剛今天一大早就跑到了這裏,目的就是為了與金振國一較高下,展示自己的實力。而這個較量的方式,就是比試槍法。
陳大剛對自己的槍法充滿信心,他相信憑借自己百步穿楊的絕技,一定能夠戰勝金振國,重新贏得大家的尊重。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強者。
在距離窯洞一百米遠的雪地上,六個瓦罐並排吊在木架上,這是他們比試槍法的目標。
為了避免大風把瓦罐吹得晃來晃去,影響比賽的公正性,陳大剛特意吩咐手下在每個瓦罐內灌進了井水。
這樣一來,瓦罐的重量增加,就不會再被風吹動,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現在,一切準備就緒,隻等陳大剛和金振國開始這場槍法對決。
其實,為了確保自己在比試中獲得先機,表麵粗糙魯莽,實際心思縝密的陳大剛還是動了一點小心思。
他吩咐手下,在他站立的正前方,三個瓦罐裏麵盛滿了水,而在金振國對麵的瓦罐裏麵隻是裝了少半罐的水。
看似公平的比賽,其實暗含了不公平......
而對於深諳江湖規矩的金振國來說,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在戰場上,那些勇敢無畏、舍生忘死的戰士令人欽佩;
然而,在酒桌上,如果有人能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真實的一麵,甚至願意因飲酒過度而當眾出醜,那麽這個人無疑更令人敬佩。
這種人通常豪爽大方,沒有心機。
他們為了維護兄弟之間的情誼,可以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隻有那些敢於坦誠相待,與你一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人,才真正值得我們去結交,才能堪稱為兄弟。
金振國目睹著陳大剛如此豪邁地飲酒,內心被深深觸動。
他感受到了對方想要表達的豪爽與誠心交友之意,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豪情壯誌。
狼行千裏吃肉,狗跑千裏吃屎!
而真正的壯士則應該勇敢地殺敵報國,即使最終血染沙場、身軀埋於荒野草叢之中,也絕不辜負好男兒來到世間走這一遭的意義!
他緊緊係好腰間的皮帶,端起第一碗酒,伸出右手食指蘸取幾滴酒水,輕輕灑向空中,鄭重說道:“第一碗酒,敬獻給我泱泱華夏五千年來,所有開疆拓土的列祖列宗!”
隨後,他仰頭將酒一飲而盡,接著翻轉碗底給眾人看,表示一滴未剩,贏得了大家熱烈的喝彩和掌聲。
緊接著,金振國又倒滿一碗酒,同樣按照之前的方式,先蘸取幾滴酒灑在地上。
然後莊重地說:“第二碗酒,敬獻給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中華軍民,願你們回歸天國,保佑我們堅持戰鬥到底,取得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的最終勝利!”
說完,他再次空碗示眾,展現出堅定的決心。
“第三碗酒!我敬獻給大剛兄弟和在座的各位,但願我們團結一心,生死相依,不離不棄,殺敵報國,以報國恩!”說完後,他舉起手中的海碗,仰頭一飲而盡!
然後將海碗重重地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破裂聲。
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眾人的共鳴,他們不約而同地紛紛站起來。
“殺敵報國,佑我華夏!”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
“犯我強漢。雖遠必誅!”
……
在那位八路軍連長也趁機帶領下,大家一起高喊口號!
聲音震耳欲聾,酒宴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
每個人都熱血沸騰,充滿了鬥誌和決心。
陳大剛完全被金振國這一係列操作給震撼到了!
很明顯,金振國敬出的這三碗酒,不管是立意、出發點,還是最終達成的效果,都跟自己不是一個等級的,完全就是雲泥 之別啊!
他的內心深處對於這位異姓哥哥愈發敬佩起來,甚至還帶著幾分敬仰之情。
金振國稍微定了定神,趁著這個機會又猛灌了好幾大碗涼白開,然後暗自運功,把體內翻湧的酒氣使勁往下麵壓製著。
此時此刻,如果有人能看到他脫掉靴子後的樣子,一定會驚訝得合不攏嘴——隻見他的雙腿從膝蓋以下一直到腳趾尖,全都變得紅彤彤一片!
原來,這是因為他已經將酒精逼到了小腿以下,而進入腸胃中的酒精卻絲毫不會影響到五髒六腑的正常運轉。
因此,從外表看,金振國的神情與平時並無兩樣。
其實,這種超乎尋常人的行為,正是他在二十多年前一個機緣巧合下學到的!
隻是沒想到,直到今日才終於有了施展的機會。
那時的金振國年僅十一二歲,有一天中午,家裏來了一位來自四川青城山的雲遊道士,說是要到家境富裕、高門大戶的金家化緣。
金振國的父親,那時還是遠近聞名的金老太爺,擁有良田百畝,奴仆數十人。
他不僅家境殷實,而且為人豪爽大氣,樂善好施。
平日裏,他經常扶危救困,修路架橋,深受村民們的敬重和愛戴。
在這個相對封閉的小村莊裏,人們的生活簡單樸實,但文化生活卻十分單調乏味。
因此,每當有走鄉串戶的貨郎、遊醫、雜耍藝人、和尚道士、乞丐、豪俠等來到莊上時,老太爺總會熱情地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並準備好菜好酒,盛情款待一番。
在觥杯交錯之間,老太爺總是喜歡與這些來訪者暢談,聽他們講述一些漢中小盆地之外的風土人情、高山大川以及各種奇聞軼事。
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軍閥混戰,他都來者不拒,當作是一種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方式。
這種豁達的心態讓他在村莊裏獨樹一幟,也讓他在晚年的時光裏找到了一份慰藉。
受此影響,金振國自小就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使得他的眼界遠遠超越了同齡人。
他偶爾還會說出一些讓人驚歎不已的話語,仿佛是一個來自不同世界的娃娃。
這些奇人囈語和驚世狂言常常讓鄉裏鄉親們感到驚詫萬分,對他更是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就這樣,金振國逐漸成為了鄉裏的傳奇人物,被譽為神童。
那天,酒足飯飽的青城山道士用布褡褳裝上金老太爺賞賜的二十斤上好的漢中大米後,突然發現站在門後的金振國正偷偷摸摸的趴在門上偷聽、觀望,於是便放下了盛滿大米的褡褳。
老道士衝著金振國招了招手喊道:“小孩兒,來來來!讓老道仔細觀望一眼!”
聽到這話的金振國趕忙跑過來,好奇的看著眼前這個穿著破爛的老頭。
隻見這青城山道士上下打量著金振國,接著又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頭和臉,嘴裏還念念有詞道:“觀其麵,察其色,此子將來必成大器!”
說罷,他又捏了捏金振國的肩膀和胳膊,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根骨奇佳,骨骼清奇,實乃修煉內家功夫的奇才!”
最後,老道士轉過頭去對著金老太爺笑眯眯的說道:\"此子不簡單也!成年時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當不在話下!老太爺當盡心培養才是!”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金老太爺對此獨子視為掌上明珠,最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的兒子天資聰明,有經天緯地之才!
此刻聽了這道士的一番話,心裏更是樂開了花,連忙笑著回道:“那就借道長吉言了!”
說完,金老太爺轉頭看向金振國,眼裏滿是慈愛與期待。
而此時的金振國則一臉迷茫的看著父親和道士,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麽,但心裏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金老太爺聽了這話,急忙懇求老道收下自己的孫子做個掛名弟子。
隻見那老道捋著白色的胡須笑道:“一切都緣起而生、緣盡而滅 。我和令公子隻有一次見麵的機會。罷了罷了,既然這樣,那就讓我教這小子一個雕蟲小技吧,等他成年之時或可派上用場!”
說完,道士便拉過金振國,開始傳授他如何運用氣息和內力,將體內的酒精和毒素逼到小腿部位的修身養生大法。
為了讓金老太爺放心,他當著眾人的麵,拿起八仙桌上剩下的三斤高度白酒,一口氣喝光了。
喝完後,他又撿起地上的褡褳,扛在肩上,大笑一聲,然後飄然離去 ……
自從那天之後,金振國常常在小夥伴們麵前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本事,更是把吐納運氣之功練得登峰造極!
在窯洞裏麵的熊熊火焰之中,喝酒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隻見金振國笑眯眯地重新擺上六個酒碗,依次倒滿了酒。
他對陳大剛說道:“大剛兄弟,俗話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你這麽熱情地招待我,我也要有所表示才行啊!今天,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再回敬你三碗酒!”
說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神色自若地端起酒碗,向眾人示意。
天啊!這六大碗酒加起來差不多有兩斤了,而且還有其他兄弟們的敬酒,如果全部喝完,至少需要三斤多的酒量才能撐住吧!
在陳大剛驚愕的目光中,金振國麵不改色、心跳平穩,悠然自得地連續幹掉了三碗酒!
接著,在大家如潮水般的歡呼聲和起哄聲中,陳大剛硬著頭皮喝下了第一碗酒。
第二碗酒下肚時,陳大剛明顯感到有些吃力。
他喝喝停停,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但最終還是在連續嚐試三次之後才成功喝完這一碗。
看著陳大剛臉上露出的艱難神色,金振國不禁心生憂慮。
他寬慰地說道:“賢弟,我們結拜兄弟是件大喜之事,喝酒隻要盡興即可,切不可賭酒!隨性一些便好!”
然而,此時已被酒精衝昏頭腦的陳大剛怎會甘心在自家地盤上,當著眾多手下兄弟的麵認輸呢?此刻的他隻覺得金振國的善意勸告成了一種挑釁和刺激。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毅然決然地端起酒碗,環顧四周,以響徹全屋的聲音咆哮道:“濁酒一杯論英雄!大丈夫馳騁沙場,視死如歸!區區一碗酒又有何妨!”
說完,他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
就在他將碗底倒轉過來,示意給大家時,一個響亮的酒嗝從嘴裏發了出來!
陳大剛拒絕了眾人的攙扶,努力的靠在窯洞牆壁上,強行壓下幾次口水,把上湧的烈酒壓了下去。
然後,他搖搖晃晃了幾下,終於支撐不住 ,軟軟的倒在了地上......
在眾人伺候陳大剛睡下後,所有人都一臉驚愕地看著金振國,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麽他在喝了那麽多酒之後仍然能夠談笑風生地與其他戰士們喝酒到深夜。
然而,第二天一早,窯洞外傳來了陳大剛如炸雷般的聲音:“金大哥!起來起來!我們繼續比試!”
金振國不禁皺起眉頭,心中疑惑不解,難道這小子還想拚酒?那也太沒意思了吧?
昨晚,當大家散去後,金振國悄悄地脫下了軍靴,然後從靴筒裏倒出了足有二斤多的白酒!
這些都是通過他的小腿、腳背和腳掌排出體外的酒精。
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用炭火將靴子烘幹,但整個窯洞內充滿了難聞的臭腳汗和酒精味道。
由於通風條件不佳,這種濃烈的氣味一直彌漫在窯洞內。
當那個咋咋呼呼的陳大剛掀開窯洞門簾走進去的時候,一股清新的空氣伴隨著雪花吹進了窯洞。
窯洞內撲麵而來的濁氣讓他難以忍受,他立刻轉身往外跑去,仿佛被什麽東西嚇到了一般。
緊接著,就聽見陳大剛蹲在窯洞門口,“哇哇”的嘔吐了起來……在一般人的評判標準裏,嘔吐----“出酒”是一件很沒有麵子的事情!
但對於陳大剛來說,這不僅僅是丟麵子這麽簡單,而是徹徹底底的輸家!他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於是決定采取行動來挽回自己的尊嚴和麵子。
所以,陳大剛今天一大早就跑到了這裏,目的就是為了與金振國一較高下,展示自己的實力。而這個較量的方式,就是比試槍法。
陳大剛對自己的槍法充滿信心,他相信憑借自己百步穿楊的絕技,一定能夠戰勝金振國,重新贏得大家的尊重。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強者。
在距離窯洞一百米遠的雪地上,六個瓦罐並排吊在木架上,這是他們比試槍法的目標。
為了避免大風把瓦罐吹得晃來晃去,影響比賽的公正性,陳大剛特意吩咐手下在每個瓦罐內灌進了井水。
這樣一來,瓦罐的重量增加,就不會再被風吹動,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現在,一切準備就緒,隻等陳大剛和金振國開始這場槍法對決。
其實,為了確保自己在比試中獲得先機,表麵粗糙魯莽,實際心思縝密的陳大剛還是動了一點小心思。
他吩咐手下,在他站立的正前方,三個瓦罐裏麵盛滿了水,而在金振國對麵的瓦罐裏麵隻是裝了少半罐的水。
看似公平的比賽,其實暗含了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