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局中之人
三國:開局接盤劉備,再造大漢王朝 作者:長弓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85章局中之人
荀攸見夏侯淵一臉愁容歸營,忙問道:“莫非劉琦不肯放人?”
夏侯淵苦笑道:“此子愛財如命,豈有不放人的道理?隻是他未如軍師所料行事,恐計劃要落空。”
荀攸問道:“劉琦究竟有何條件?”
夏侯淵將劉琦之言說了一遍,一時間患得患失,不知該高興還是失望。
荀攸聽罷,撫須笑道:“將軍不必憂慮,劉琦雖未按吾計行事,其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也!”
夏侯淵愕然道:“他隻要貳佰伍拾萬錢,並未要挾我退兵,如何相同?”荀攸言道:“自臘月最後一次運糧,軍中所剩錢糧迄今合計約有三百萬,劉琦恰好提出這些,本意也是要我等退兵。”
“哦?”夏侯淵猛地來了精神,抱拳道:“願聞其詳。”
荀攸言道:“劉琦以錢糧換人,看似要錢,實則是逼將軍退兵。其隻限期一日,將軍若要按時交割,隻能將錢糧全部送去,若無糧草,如何能在箕穀屯兵?而留五十萬糧草,恰好供我軍退兵,既讓將軍能贖人,也不會逼迫太甚,可謂恰到好處。”
“原來如此!”夏侯淵轉憂為喜,忽然蹙眉道:“劉琦如何知道我軍糧草精細數目?”
荀攸歎道:“敵軍細作極多,賢侄前去太白道埋伏,劉琦便知消息,吾料彼時便已設下此計,當真令人防不勝防。”
“查,一定要全軍徹查,不可因此壞了軍機大事。”夏侯淵驚怒不已,傳令再次全軍排查,讓荀攸準備錢糧運至山下,與劉琦交換人質。
荀攸出帳,心中卻暗歎,劉琦知道錢糧準確數目,隻怕還是從夏侯威口中泄露,夏侯威涉世未深,以劉琦詭詐,隻需旁敲側擊便可套出軍情。
不過這樣也正中下懷,讓劉琦自以為得計,才好將計就計,一舉反敗為勝,扭轉戰局。
將錢糧裝車完畢,荀攸便調五萬後勤兵馬退出箕穀,做出撤兵之勢。
次日夏侯淵運送錢糧上山,還在那山穀處與劉琦會麵,查點糧草數目,核算錢財之後,接回夏侯威。
夏侯威滿臉慚愧,跪在中軍帳中,請求責罰,甚至不惜一死要為自己明誌。
荀攸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此事全怪我防備不密,走漏消息,與小將軍無關。”夏侯威言道:“但錢糧皆被劉琦帶走,軍中無糧,運送又來不及,父親不可因我一人而誤國家大事。”
“吾兒真大丈夫也!”夏侯淵對兒子的氣節十分滿意,慨然道:“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此事不提也罷,先行退兵,為父自有對策,叫你一雪前恥。”
糧草已經如數交割,多說無益,夏侯威一聲歎息,羞慚退出帳外,躲進後營誰也不見。
當日夏侯淵傳令拔營退回箕穀大寨,人馬又退一批,次日全軍拔營,依次退出箕穀,隻留五千精兵守住赤崖閣道,以防劉琦追趕。
果然如荀攸所料,曹軍剛撤退,劉琦便迫不及待下山,將大營紮在箕穀,一麵分兵來取斜穀赤崖,一麵往太白道進兵,準備與趙雲聯絡。
斥候將消息報知,荀攸言道:“趙雲已攻破散關,正圍攻陳倉,劉琦此時再無後顧之患,必會強攻赤崖棧道,明日便可用計,殺他個措手不及。”
夏侯淵滿臉激動,握拳道:“劉琦小兒,一向自詡智計多謀,耍弄對手,豈料此次已為吾局中之人,盤中之子?”
壓抑許久之後,荀攸也禁不住情緒激動,言道:“劉琦將糧草屯於拔仙台上,隻需燒毀大營,奪回山嶺,便可補給糧草,敵軍無糧,必退漢中,將軍一鼓作氣進兵,扭轉戰局全在此舉,丞相若聞訊,必定大喜。”
夏侯淵抱拳道:“全仗軍師妙計。”
荀攸歎道:“先前也是我太過謹慎,若非將軍執意出兵,攻至山下,反傷黃忠,又豈能有今日之局?”
夏侯淵馬上傳令下去,分散於斜穀各處暫住的各營人馬準備,隻等斜穀中火起,便依次向前,折返殺回箕穀,奮勇向前,全力反攻。
夏侯威正在營中進食,聽聞將令大驚,營中眾將也莫名所以,以為將令有誤,忙找夏侯淵來問話。
夏侯淵大笑道:“吾兒豈知為父妙計?可笑劉琦小兒自以為是,某此次定叫他身敗名裂,叫汝一雪前恥,若能擒殺此兒,丞相北征歸來時,一統天下指日何待。”
箕穀重新豎起營寨,滿山穀盡是營帳,飄揚著漢軍旗號,人馬每日進出,絡繹不絕。
遠處高山之上,正有幾雙眼睛盯著穀中動靜,馮楷正奉命埋伏於左右山僻中,準備襲擊大營。
夏侯淵留都尉郭淮助戰,雖說年紀尚輕,但頗知軍事,夏侯淵對其十分器重,此次折損將領極多,留其建功,正為將來提拔領兵做準備。
馮楷看劉琦又派一支軍進入太白道,憂心道:“劉琦這兩日不斷向陳倉派兵,極可能趙雲已在攻城,若郝昭守不住,我等前功盡棄矣!”郭淮笑道:“將軍多慮了,郝昭善守,陳倉有三萬守軍,足抵十萬大軍。這兩日敵軍防備鬆懈,隻要你我攻城,殺退劉琦,直取漢中,趙雲便不得不退。”
“伯濟所言極是!”馮楷點頭,拍著郭淮肩膀大笑道:“那郝昭與你同鄉,又是你舉薦於夏侯將軍,此番攻守皆立大功,年輕人前途無量。”
郭淮抱拳道:“全仗夏侯將軍器重,也多勞馮將軍提攜。”
馮楷對這個不驕不躁的年輕人很是滿意,二人下山,將消息傳至各處,命伏兵早些休息,三更造飯,四更齊至箕穀會齊。
是夜三更過後,月色微明,夜風尚寒,曹軍早已整裝待發,隨馮楷、郭淮悄然下山,分五隊靠近箕穀周圍。
自曹軍退兵後,隻要守住兩個山口,便不會再有敵軍來犯,漢軍便放鬆警惕,晚上隻有一隊人馬巡邏,主要為防失火。
馮楷心知此戰重要,不敢有絲毫大意,親自潛行到營外查探,果然漢軍早已睡下,全無防備,不由大喜道:“丞相洪福,真乃天助我也!”
遂命人向東麵峽穀放出火號,等對麵響應後,馬上分兵出動,直奔漢軍大營掩殺過去。
荀攸見夏侯淵一臉愁容歸營,忙問道:“莫非劉琦不肯放人?”
夏侯淵苦笑道:“此子愛財如命,豈有不放人的道理?隻是他未如軍師所料行事,恐計劃要落空。”
荀攸問道:“劉琦究竟有何條件?”
夏侯淵將劉琦之言說了一遍,一時間患得患失,不知該高興還是失望。
荀攸聽罷,撫須笑道:“將軍不必憂慮,劉琦雖未按吾計行事,其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也!”
夏侯淵愕然道:“他隻要貳佰伍拾萬錢,並未要挾我退兵,如何相同?”荀攸言道:“自臘月最後一次運糧,軍中所剩錢糧迄今合計約有三百萬,劉琦恰好提出這些,本意也是要我等退兵。”
“哦?”夏侯淵猛地來了精神,抱拳道:“願聞其詳。”
荀攸言道:“劉琦以錢糧換人,看似要錢,實則是逼將軍退兵。其隻限期一日,將軍若要按時交割,隻能將錢糧全部送去,若無糧草,如何能在箕穀屯兵?而留五十萬糧草,恰好供我軍退兵,既讓將軍能贖人,也不會逼迫太甚,可謂恰到好處。”
“原來如此!”夏侯淵轉憂為喜,忽然蹙眉道:“劉琦如何知道我軍糧草精細數目?”
荀攸歎道:“敵軍細作極多,賢侄前去太白道埋伏,劉琦便知消息,吾料彼時便已設下此計,當真令人防不勝防。”
“查,一定要全軍徹查,不可因此壞了軍機大事。”夏侯淵驚怒不已,傳令再次全軍排查,讓荀攸準備錢糧運至山下,與劉琦交換人質。
荀攸出帳,心中卻暗歎,劉琦知道錢糧準確數目,隻怕還是從夏侯威口中泄露,夏侯威涉世未深,以劉琦詭詐,隻需旁敲側擊便可套出軍情。
不過這樣也正中下懷,讓劉琦自以為得計,才好將計就計,一舉反敗為勝,扭轉戰局。
將錢糧裝車完畢,荀攸便調五萬後勤兵馬退出箕穀,做出撤兵之勢。
次日夏侯淵運送錢糧上山,還在那山穀處與劉琦會麵,查點糧草數目,核算錢財之後,接回夏侯威。
夏侯威滿臉慚愧,跪在中軍帳中,請求責罰,甚至不惜一死要為自己明誌。
荀攸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此事全怪我防備不密,走漏消息,與小將軍無關。”夏侯威言道:“但錢糧皆被劉琦帶走,軍中無糧,運送又來不及,父親不可因我一人而誤國家大事。”
“吾兒真大丈夫也!”夏侯淵對兒子的氣節十分滿意,慨然道:“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此事不提也罷,先行退兵,為父自有對策,叫你一雪前恥。”
糧草已經如數交割,多說無益,夏侯威一聲歎息,羞慚退出帳外,躲進後營誰也不見。
當日夏侯淵傳令拔營退回箕穀大寨,人馬又退一批,次日全軍拔營,依次退出箕穀,隻留五千精兵守住赤崖閣道,以防劉琦追趕。
果然如荀攸所料,曹軍剛撤退,劉琦便迫不及待下山,將大營紮在箕穀,一麵分兵來取斜穀赤崖,一麵往太白道進兵,準備與趙雲聯絡。
斥候將消息報知,荀攸言道:“趙雲已攻破散關,正圍攻陳倉,劉琦此時再無後顧之患,必會強攻赤崖棧道,明日便可用計,殺他個措手不及。”
夏侯淵滿臉激動,握拳道:“劉琦小兒,一向自詡智計多謀,耍弄對手,豈料此次已為吾局中之人,盤中之子?”
壓抑許久之後,荀攸也禁不住情緒激動,言道:“劉琦將糧草屯於拔仙台上,隻需燒毀大營,奪回山嶺,便可補給糧草,敵軍無糧,必退漢中,將軍一鼓作氣進兵,扭轉戰局全在此舉,丞相若聞訊,必定大喜。”
夏侯淵抱拳道:“全仗軍師妙計。”
荀攸歎道:“先前也是我太過謹慎,若非將軍執意出兵,攻至山下,反傷黃忠,又豈能有今日之局?”
夏侯淵馬上傳令下去,分散於斜穀各處暫住的各營人馬準備,隻等斜穀中火起,便依次向前,折返殺回箕穀,奮勇向前,全力反攻。
夏侯威正在營中進食,聽聞將令大驚,營中眾將也莫名所以,以為將令有誤,忙找夏侯淵來問話。
夏侯淵大笑道:“吾兒豈知為父妙計?可笑劉琦小兒自以為是,某此次定叫他身敗名裂,叫汝一雪前恥,若能擒殺此兒,丞相北征歸來時,一統天下指日何待。”
箕穀重新豎起營寨,滿山穀盡是營帳,飄揚著漢軍旗號,人馬每日進出,絡繹不絕。
遠處高山之上,正有幾雙眼睛盯著穀中動靜,馮楷正奉命埋伏於左右山僻中,準備襲擊大營。
夏侯淵留都尉郭淮助戰,雖說年紀尚輕,但頗知軍事,夏侯淵對其十分器重,此次折損將領極多,留其建功,正為將來提拔領兵做準備。
馮楷看劉琦又派一支軍進入太白道,憂心道:“劉琦這兩日不斷向陳倉派兵,極可能趙雲已在攻城,若郝昭守不住,我等前功盡棄矣!”郭淮笑道:“將軍多慮了,郝昭善守,陳倉有三萬守軍,足抵十萬大軍。這兩日敵軍防備鬆懈,隻要你我攻城,殺退劉琦,直取漢中,趙雲便不得不退。”
“伯濟所言極是!”馮楷點頭,拍著郭淮肩膀大笑道:“那郝昭與你同鄉,又是你舉薦於夏侯將軍,此番攻守皆立大功,年輕人前途無量。”
郭淮抱拳道:“全仗夏侯將軍器重,也多勞馮將軍提攜。”
馮楷對這個不驕不躁的年輕人很是滿意,二人下山,將消息傳至各處,命伏兵早些休息,三更造飯,四更齊至箕穀會齊。
是夜三更過後,月色微明,夜風尚寒,曹軍早已整裝待發,隨馮楷、郭淮悄然下山,分五隊靠近箕穀周圍。
自曹軍退兵後,隻要守住兩個山口,便不會再有敵軍來犯,漢軍便放鬆警惕,晚上隻有一隊人馬巡邏,主要為防失火。
馮楷心知此戰重要,不敢有絲毫大意,親自潛行到營外查探,果然漢軍早已睡下,全無防備,不由大喜道:“丞相洪福,真乃天助我也!”
遂命人向東麵峽穀放出火號,等對麵響應後,馬上分兵出動,直奔漢軍大營掩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