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抗日與火鍋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學體係 作者:小刀快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多時,張寒淩回來看了一下筆記本電量,基本充滿了,可以繼續播放了,便招呼這幾個已經有些麻木的家夥過來觀影。
接下來是看反圍剿、抗日和解放戰爭的電影。
首先是反圍剿的這些影片,當看到一個個出身貧農家庭的紅軍戰士,在湘江血戰時的場景,眾人緊張萬分。
當看到四渡赤水的用兵如神時,行伍出身的朱元璋也不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當看到剩餘紅軍一路向北爬雪山過草地,靠著腳板子走過了二萬五千裏時,眾人盡皆相顧無言。
當看到大決戰中有人說淮海戰役就是老百姓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時,一時之間,朱元璋滿腔豪情的同時,又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麽那麽多老百姓能如此自發的參與戰鬥。
當看到抗日相關電影時,他們既感慨在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上自將軍,下至普通士卒,竟能如此舍生忘死,奮不顧身,又對日寇的凶煞殘忍無比憤怒。
特別是看到《南京!南京!》時,裏麵關於日寇對華夏人成片有組織的屠殺的時候,朱元璋緊握雙拳,紅彤彤的眼睛幾乎冒出實質性的殺氣。
更別說意識到後世的南京就是現在的應天的時候,而現在的紫禁城也有很大部分是毀於南京保衛戰的時候,這幾位朱家的當家人,沒有一個不是殺氣騰騰的。
“他們怎麽敢的?老子要殺光他們!”
最衝動的老二朱樉甚至都看不下去後麵的內容,直接向朱元璋請命,要求立馬帶兵出海殺向倭島。
但是,當他們看到《黑太陽731》的時候,幾乎全部暴跳起身,嚇得張寒淩趕緊護住筆記本電腦,生怕他們一氣之下給砸壞了。
顯然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略微平複之後,重新坐下繼續觀看,但是從朱標含著眼淚而飽含殺氣的眼睛裏,張寒淩看到了什麽叫恨意滔天。
不過好在這一部分看完之後,張寒淩繼續讓大家先緩一緩再看。
趁著這段時間的空隙,朱元璋對朱標和幾個兒子說道:“今日咱要立下祖訓,凡有後世君主,必滅倭國,必要讓其全島寸草不生,雞犬不留。”
“當然,現在大明才慢慢恢複元氣,沒有辦法一鼓作氣渡海而滅其族,但是相應的準備可以慢慢做了。”
“標兒,等此次過後,你便安排下去,讓人去把陳友諒和張士誠那些漂泊在江海上的疍戶都收攏一下,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參與大明的海軍建設,造好戰船,練好海軍之後,咱會安排人去帶領他們去滅了倭國的。凡是滅倭國有功者,皆可去除疍戶之籍,子孫後人可上岸生活,有大功者直接封官封爵。”
聽到朱元璋的安排,朱標下麵的幾個弟弟全都形態激動,趕緊上前,想要參與進去,想要親自帶人去滅了倭國。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張寒淩讓老秦等人安排了火鍋,準備晚飯讓老朱幾人一起體驗一下。
看著搬上來的碳爐,加上沒見過的鴛鴦鍋,朱元璋和朱標等人滿臉驚奇,雖然看了一天的電影,情緒波動太大,搞得他們一點食欲都沒有。
不過等到各種火鍋菜抬上來的時候,他們發現除了羊肉和白菜之外,其他的菜居然都不怎麽認識。
指著其中的西紅柿和辣椒,朱橚大驚:“這是什麽?看上去紅豔豔的,怕不是有毒,不能吃的吧?”朱棣和朱樉一臉的讚同。
白了朱橚一眼,張寒淩說道:“這可是好東西,這個時期這兩樣都還在美洲那邊呢,還得兩三百年才會傳入大明。”
“而且,你們看,這個也是後世才傳入的玉米,這玩意兒產量很高的,大概畝產500-1500公斤,也就是1000-3000斤,合約你們現在的10-30石,最主要是這玩意兒對土地的要求沒有水稻和小麥那麽高,需水量也低,正常來講,略有小旱的地方種植最合適不過了。”張寒淩爆出一個高產作物。
“什麽?此物竟能畝產這麽多?現在大明的主糧畝產也才3石左右啊,就算此物按最低產量來,那也是產量翻三倍?”朱元璋第一時間是不可置信,不過立馬又是一陣狂喜。
有了此物,推廣下去之後,大明百姓就再也不會有饑饉之憂了啊。
“嗬!這才哪到哪兒,我也就是沒有土豆種子和番薯種子,那兩玩意兒才是真的產量驚人,最主要是他們都不挑地,鹽堿地都能種植。其中土豆的畝產2000-5000公斤,也就是4000-斤,合約你們現在的30-100石,番薯畝產也差不多。”
“你們大明真要有了這兩種作物,你們就真的可以幾百年內都不用擔心老百姓沒飯吃了,也就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啦。”張寒淩繼續爆料。
聽到張寒淩的介紹,朱元璋和朱標等人更是驚得一齊起身,趕忙圍著張寒淩,看眼神恨不得吃了他。
“那這土豆和番薯,是否也是在先生所說的美洲?這美洲在何方?我等定要去找人把這兩種神物給找回來。”朱元璋激動得都快說不出話來,還是朱標代為問道。
“土豆的話應該在美洲中部,也就是中美洲,番薯的話,也在北美洲,按曆史來看,也是約200年後傳到呂宋的,不過現在別想了,你們隻能去美洲尋找。”
“此外,現在的美洲,上麵還是部落形式的文明呢,連煉鐵都搞不定,所以去弄這些東西,應該不會有太大難度,主要的難題還是怎麽渡過大海的阻隔。畢竟美洲在倭國以東的大海對岸。”
“好了好了,不扯那個先,吃火鍋再說。至於怎麽去美洲,這些作物都是什麽樣子的,後麵我再給你們講。”張寒淩打斷討論,督促大家趕緊吃火鍋。
但是除了張寒淩之外,其他人的心思早已不在吃飯上了。
特別是看到張寒淩把玉米下到鍋裏之後,朱元璋趕忙道:“先生,既然這玉米如此重要,不如就不要吃了吧,都留作種子,後麵推廣開了再食用。”
“欸,別那麽小氣嘛,我早就考慮到了,還需要你提醒?我帶來了半斤的種子,大棚裏先種下去一半,早就收獲了,現在曬幹的玉米棒子都快堆了半個屋子,留下來的種子估計應該能有個幾百斤吧,足夠推廣使用的了。”
“另外,開春了還有剩下的一半種子,加上已經收獲留的種子,到時候我會找人種下去的,爭取今年收獲兩季,一季自然生長,一季大棚種植。不過種子可能會退化,怎麽優選種子,等以後麵積夠大了,我再教你們怎麽搞。”張寒淩擺擺手,滿不在意的說道。
“大明皇帝朱重八攜眾犬子拜謝先生,謝先生為大明生民計!”到此時,朱元璋和他的幾個兒子算是徹底的拜服了張寒淩,站成一排稽首躬身,一拜到底。
接下來是看反圍剿、抗日和解放戰爭的電影。
首先是反圍剿的這些影片,當看到一個個出身貧農家庭的紅軍戰士,在湘江血戰時的場景,眾人緊張萬分。
當看到四渡赤水的用兵如神時,行伍出身的朱元璋也不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當看到剩餘紅軍一路向北爬雪山過草地,靠著腳板子走過了二萬五千裏時,眾人盡皆相顧無言。
當看到大決戰中有人說淮海戰役就是老百姓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勝利時,一時之間,朱元璋滿腔豪情的同時,又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麽那麽多老百姓能如此自發的參與戰鬥。
當看到抗日相關電影時,他們既感慨在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上自將軍,下至普通士卒,竟能如此舍生忘死,奮不顧身,又對日寇的凶煞殘忍無比憤怒。
特別是看到《南京!南京!》時,裏麵關於日寇對華夏人成片有組織的屠殺的時候,朱元璋緊握雙拳,紅彤彤的眼睛幾乎冒出實質性的殺氣。
更別說意識到後世的南京就是現在的應天的時候,而現在的紫禁城也有很大部分是毀於南京保衛戰的時候,這幾位朱家的當家人,沒有一個不是殺氣騰騰的。
“他們怎麽敢的?老子要殺光他們!”
最衝動的老二朱樉甚至都看不下去後麵的內容,直接向朱元璋請命,要求立馬帶兵出海殺向倭島。
但是,當他們看到《黑太陽731》的時候,幾乎全部暴跳起身,嚇得張寒淩趕緊護住筆記本電腦,生怕他們一氣之下給砸壞了。
顯然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略微平複之後,重新坐下繼續觀看,但是從朱標含著眼淚而飽含殺氣的眼睛裏,張寒淩看到了什麽叫恨意滔天。
不過好在這一部分看完之後,張寒淩繼續讓大家先緩一緩再看。
趁著這段時間的空隙,朱元璋對朱標和幾個兒子說道:“今日咱要立下祖訓,凡有後世君主,必滅倭國,必要讓其全島寸草不生,雞犬不留。”
“當然,現在大明才慢慢恢複元氣,沒有辦法一鼓作氣渡海而滅其族,但是相應的準備可以慢慢做了。”
“標兒,等此次過後,你便安排下去,讓人去把陳友諒和張士誠那些漂泊在江海上的疍戶都收攏一下,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參與大明的海軍建設,造好戰船,練好海軍之後,咱會安排人去帶領他們去滅了倭國的。凡是滅倭國有功者,皆可去除疍戶之籍,子孫後人可上岸生活,有大功者直接封官封爵。”
聽到朱元璋的安排,朱標下麵的幾個弟弟全都形態激動,趕緊上前,想要參與進去,想要親自帶人去滅了倭國。
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張寒淩讓老秦等人安排了火鍋,準備晚飯讓老朱幾人一起體驗一下。
看著搬上來的碳爐,加上沒見過的鴛鴦鍋,朱元璋和朱標等人滿臉驚奇,雖然看了一天的電影,情緒波動太大,搞得他們一點食欲都沒有。
不過等到各種火鍋菜抬上來的時候,他們發現除了羊肉和白菜之外,其他的菜居然都不怎麽認識。
指著其中的西紅柿和辣椒,朱橚大驚:“這是什麽?看上去紅豔豔的,怕不是有毒,不能吃的吧?”朱棣和朱樉一臉的讚同。
白了朱橚一眼,張寒淩說道:“這可是好東西,這個時期這兩樣都還在美洲那邊呢,還得兩三百年才會傳入大明。”
“而且,你們看,這個也是後世才傳入的玉米,這玩意兒產量很高的,大概畝產500-1500公斤,也就是1000-3000斤,合約你們現在的10-30石,最主要是這玩意兒對土地的要求沒有水稻和小麥那麽高,需水量也低,正常來講,略有小旱的地方種植最合適不過了。”張寒淩爆出一個高產作物。
“什麽?此物竟能畝產這麽多?現在大明的主糧畝產也才3石左右啊,就算此物按最低產量來,那也是產量翻三倍?”朱元璋第一時間是不可置信,不過立馬又是一陣狂喜。
有了此物,推廣下去之後,大明百姓就再也不會有饑饉之憂了啊。
“嗬!這才哪到哪兒,我也就是沒有土豆種子和番薯種子,那兩玩意兒才是真的產量驚人,最主要是他們都不挑地,鹽堿地都能種植。其中土豆的畝產2000-5000公斤,也就是4000-斤,合約你們現在的30-100石,番薯畝產也差不多。”
“你們大明真要有了這兩種作物,你們就真的可以幾百年內都不用擔心老百姓沒飯吃了,也就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啦。”張寒淩繼續爆料。
聽到張寒淩的介紹,朱元璋和朱標等人更是驚得一齊起身,趕忙圍著張寒淩,看眼神恨不得吃了他。
“那這土豆和番薯,是否也是在先生所說的美洲?這美洲在何方?我等定要去找人把這兩種神物給找回來。”朱元璋激動得都快說不出話來,還是朱標代為問道。
“土豆的話應該在美洲中部,也就是中美洲,番薯的話,也在北美洲,按曆史來看,也是約200年後傳到呂宋的,不過現在別想了,你們隻能去美洲尋找。”
“此外,現在的美洲,上麵還是部落形式的文明呢,連煉鐵都搞不定,所以去弄這些東西,應該不會有太大難度,主要的難題還是怎麽渡過大海的阻隔。畢竟美洲在倭國以東的大海對岸。”
“好了好了,不扯那個先,吃火鍋再說。至於怎麽去美洲,這些作物都是什麽樣子的,後麵我再給你們講。”張寒淩打斷討論,督促大家趕緊吃火鍋。
但是除了張寒淩之外,其他人的心思早已不在吃飯上了。
特別是看到張寒淩把玉米下到鍋裏之後,朱元璋趕忙道:“先生,既然這玉米如此重要,不如就不要吃了吧,都留作種子,後麵推廣開了再食用。”
“欸,別那麽小氣嘛,我早就考慮到了,還需要你提醒?我帶來了半斤的種子,大棚裏先種下去一半,早就收獲了,現在曬幹的玉米棒子都快堆了半個屋子,留下來的種子估計應該能有個幾百斤吧,足夠推廣使用的了。”
“另外,開春了還有剩下的一半種子,加上已經收獲留的種子,到時候我會找人種下去的,爭取今年收獲兩季,一季自然生長,一季大棚種植。不過種子可能會退化,怎麽優選種子,等以後麵積夠大了,我再教你們怎麽搞。”張寒淩擺擺手,滿不在意的說道。
“大明皇帝朱重八攜眾犬子拜謝先生,謝先生為大明生民計!”到此時,朱元璋和他的幾個兒子算是徹底的拜服了張寒淩,站成一排稽首躬身,一拜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