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滅倭還有疑慮?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學體係 作者:小刀快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來看目前的這個玻璃,你們完全可以打造好皇家品牌,然後招募加盟商,你們直接指定地方配額,然後按配額給加盟商供貨,讓他們幫你們賣。”
張寒淩話音剛落,朱標不禁反問:“那價格怎麽定呢?我們怎麽保證自己賺到足夠的錢呢?”
“哪個地方有他們的店鋪,你們就在他們附近也搞一個店鋪,隻供批發和有許可的商人,但是在某些時刻又能起到監督商人的作用,免得他們拿到你們的貨了坐地起價搞壞市場。”
“至於價格,你們現在一塊玻璃是5兩銀子,價格太低了,直接漲到20兩銀子一塊,然後低於1000塊不走貨。”
“至於他們賣多少一塊,可以建議他們零售價格按25-35兩銀子一塊嘛,但是他們接不接受你們的意見就看他們自己咯。”
“再說你們不是有店鋪監控著他們嗎,要是他們賣的貴了,你們就按照建議零售價賣,宣傳和渠道他們都幫忙打通了,錢你們照賺,何樂而不為呢?”
劈裏啪啦一頓輸出,張寒淩將能想到的應對辦法都竹筒倒豆子般說了出來,引得朱家父子連連點頭,眼神越來越亮,也發現了這種操作方式的好處。
良久之後,待朱標和朱元璋將記錄下來的方法對照一番,確認無誤之後,端起茶碗主動敬了一下張寒淩。
“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想不到這經商之事也與國家治理息息相關,要是不清楚這裏麵的條理,我們就算有再好的東西,普通百姓也是很難享受得到的。”朱元璋不吝讚歎。
“不過,這與商人打交道的事,交由標兒去做總歸不好,畢竟他代表的身份不同。那些商人背後的朝臣們自己都不出麵的情況下,咱們這邊也隻能由對等的人出麵,既不失禮數,又不墮身份。”
“那不然交給我?我雖然頂著個興華伯的名頭,但是好像一點官身都沒有,處理一下這種事也算合適。”張寒淩第一次主動攬活兒,也是有些靜極思動了。
“有先生相助,那這事兒就定然不會有問題了。標兒負責協助先生吧,不然先生也難以召集到足夠分量的商人的。”看到張寒淩主動幫忙,朱元璋不由得大喜過望,連忙表示要讓朱標協助幫忙。
“行吧行吧,反正也不是多麽麻煩的事兒,你們看著搞就完了。”
“對了,太子,你有沒有和老朱說過普及識字的問題的?那個初步的字典有沒有準備找人編撰?”
想到最近幾日的教學情況,張寒淩想看看朱元璋父子對於識字普及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標兒已經和咱說啦,不過他們現在都還沒有完全弄熟你給的那個拚音識字法,咱們討論過,準備等大家都學會了之後,讓幾個成年的皇子,去對照典籍,篩選出日常使用的文字,然後再編撰成冊,以拚音法進行標注,這樣應該就能達到目的了。”
“這個事情咱準備主要交給老五來弄,剛好磨磨年輕人心性,而他對做學問確實也比老二老三老四都有興趣。”
朱元璋把他們討論後想到的解決方案提出來,張寒淩聽後,覺得倒也不錯,漢字日常使用也就3000字左右,按他們的習慣,估計能編出個6000字的字典,足夠普通人初步使用了。
“來來來,先生看看,這是咱那日在看完電影後安排他們寫的關於學習未來知識及其使用的一些心得,咱等你們來的時候正看著呢。”
指了指桌案上的幾份奏折,朱元璋殷勤的邀請張寒淩一起看看。
“別,看他們這都長篇大論的,一份折子都快趕上磚頭的厚度了,我沒啥細看的想法,不如你直接說說他們都寫了些啥吧。”
張寒淩連連擺手拒絕,看這幾份奏折的厚度就不想看,再說奏折這東西,能批閱加評價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太子了,他也不想引起他們的懷疑。
“先生莫要有所顧慮嘛。也罷,咱都已經看過了,他們寫的無外乎都是要學習未來知識,多多發展軍備,研究新式火器,以及平滅倭國等內容,關於靠這些知識怎麽去治理國家,改善民生,倒是很少提及。”
朱元璋無奈,也隻能簡單的概述了一下他的這些個皇子寫的內容。
“也是,他們幾個都是塞王,是你考慮用來守衛邊疆才封的,多傾向於軍事也正常。不過關於軍事上的問題,暫時我覺得還是先放一放,等你們的經濟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再去考慮怎麽改製。”
“至於平滅倭國這件事,我覺得應該是理所應當的,等軍備提升了之後,就可以一戰而滅倭。”
張寒淩對於軍事上包括武器改進的事,決定先等經濟問題稍微好轉點之後再進行,同時對於滅倭之事,也表示定會上心。
“不過倭國也還算恭敬,一直尊我朝為天朝上國,就這樣滅掉他國是不是有些不妥?”
朱標雖然看了那些抗日戰爭的影片,雖然也很痛恨倭人,但是覺得也不一定需要滅掉其國,隻要保持大明的威勢,他們也必不敢輕啟戰端。
張寒淩聽到這話,突然間便安靜了下來,眼神逐漸犀利,眸底深沉:“那陛下對此事如何想的呢?是否也和太子所想一致,甚至準備在洪武二十八年宣布他們為不征之國?”
眼看張寒淩突然臉色大變,老朱父子略顯不解,畢竟在他們看來戰爭是要死人的,能威壓倭人,讓其畢恭畢敬不敢有小心思,那也是不錯的選擇。
張寒淩沉默片刻後,說道:“陛下,太子殿下,你們可知道這世上最可怕的是什麽嗎?”
老朱父子對視一眼,皆搖了搖頭,表示不知。張寒淩接著道:“最可怕的不是敵人的強大,而是我們自己忘掉曆史,或者說對敵人抱有僥幸心理!”
老朱父子聽著張寒淩的話,不禁陷入沉思。
他們意識到張寒淩說得不無道理。
雖說他們現在的大明能夠威壓四方,讓倭人唯唯諾諾毫無威脅,但後世呢?
那些電影種不就是因為後世華夏大地的衰落,導致這群狼子野心的倭人喪心病狂的嗎?
張寒淩話音剛落,朱標不禁反問:“那價格怎麽定呢?我們怎麽保證自己賺到足夠的錢呢?”
“哪個地方有他們的店鋪,你們就在他們附近也搞一個店鋪,隻供批發和有許可的商人,但是在某些時刻又能起到監督商人的作用,免得他們拿到你們的貨了坐地起價搞壞市場。”
“至於價格,你們現在一塊玻璃是5兩銀子,價格太低了,直接漲到20兩銀子一塊,然後低於1000塊不走貨。”
“至於他們賣多少一塊,可以建議他們零售價格按25-35兩銀子一塊嘛,但是他們接不接受你們的意見就看他們自己咯。”
“再說你們不是有店鋪監控著他們嗎,要是他們賣的貴了,你們就按照建議零售價賣,宣傳和渠道他們都幫忙打通了,錢你們照賺,何樂而不為呢?”
劈裏啪啦一頓輸出,張寒淩將能想到的應對辦法都竹筒倒豆子般說了出來,引得朱家父子連連點頭,眼神越來越亮,也發現了這種操作方式的好處。
良久之後,待朱標和朱元璋將記錄下來的方法對照一番,確認無誤之後,端起茶碗主動敬了一下張寒淩。
“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想不到這經商之事也與國家治理息息相關,要是不清楚這裏麵的條理,我們就算有再好的東西,普通百姓也是很難享受得到的。”朱元璋不吝讚歎。
“不過,這與商人打交道的事,交由標兒去做總歸不好,畢竟他代表的身份不同。那些商人背後的朝臣們自己都不出麵的情況下,咱們這邊也隻能由對等的人出麵,既不失禮數,又不墮身份。”
“那不然交給我?我雖然頂著個興華伯的名頭,但是好像一點官身都沒有,處理一下這種事也算合適。”張寒淩第一次主動攬活兒,也是有些靜極思動了。
“有先生相助,那這事兒就定然不會有問題了。標兒負責協助先生吧,不然先生也難以召集到足夠分量的商人的。”看到張寒淩主動幫忙,朱元璋不由得大喜過望,連忙表示要讓朱標協助幫忙。
“行吧行吧,反正也不是多麽麻煩的事兒,你們看著搞就完了。”
“對了,太子,你有沒有和老朱說過普及識字的問題的?那個初步的字典有沒有準備找人編撰?”
想到最近幾日的教學情況,張寒淩想看看朱元璋父子對於識字普及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標兒已經和咱說啦,不過他們現在都還沒有完全弄熟你給的那個拚音識字法,咱們討論過,準備等大家都學會了之後,讓幾個成年的皇子,去對照典籍,篩選出日常使用的文字,然後再編撰成冊,以拚音法進行標注,這樣應該就能達到目的了。”
“這個事情咱準備主要交給老五來弄,剛好磨磨年輕人心性,而他對做學問確實也比老二老三老四都有興趣。”
朱元璋把他們討論後想到的解決方案提出來,張寒淩聽後,覺得倒也不錯,漢字日常使用也就3000字左右,按他們的習慣,估計能編出個6000字的字典,足夠普通人初步使用了。
“來來來,先生看看,這是咱那日在看完電影後安排他們寫的關於學習未來知識及其使用的一些心得,咱等你們來的時候正看著呢。”
指了指桌案上的幾份奏折,朱元璋殷勤的邀請張寒淩一起看看。
“別,看他們這都長篇大論的,一份折子都快趕上磚頭的厚度了,我沒啥細看的想法,不如你直接說說他們都寫了些啥吧。”
張寒淩連連擺手拒絕,看這幾份奏折的厚度就不想看,再說奏折這東西,能批閱加評價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太子了,他也不想引起他們的懷疑。
“先生莫要有所顧慮嘛。也罷,咱都已經看過了,他們寫的無外乎都是要學習未來知識,多多發展軍備,研究新式火器,以及平滅倭國等內容,關於靠這些知識怎麽去治理國家,改善民生,倒是很少提及。”
朱元璋無奈,也隻能簡單的概述了一下他的這些個皇子寫的內容。
“也是,他們幾個都是塞王,是你考慮用來守衛邊疆才封的,多傾向於軍事也正常。不過關於軍事上的問題,暫時我覺得還是先放一放,等你們的經濟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再去考慮怎麽改製。”
“至於平滅倭國這件事,我覺得應該是理所應當的,等軍備提升了之後,就可以一戰而滅倭。”
張寒淩對於軍事上包括武器改進的事,決定先等經濟問題稍微好轉點之後再進行,同時對於滅倭之事,也表示定會上心。
“不過倭國也還算恭敬,一直尊我朝為天朝上國,就這樣滅掉他國是不是有些不妥?”
朱標雖然看了那些抗日戰爭的影片,雖然也很痛恨倭人,但是覺得也不一定需要滅掉其國,隻要保持大明的威勢,他們也必不敢輕啟戰端。
張寒淩聽到這話,突然間便安靜了下來,眼神逐漸犀利,眸底深沉:“那陛下對此事如何想的呢?是否也和太子所想一致,甚至準備在洪武二十八年宣布他們為不征之國?”
眼看張寒淩突然臉色大變,老朱父子略顯不解,畢竟在他們看來戰爭是要死人的,能威壓倭人,讓其畢恭畢敬不敢有小心思,那也是不錯的選擇。
張寒淩沉默片刻後,說道:“陛下,太子殿下,你們可知道這世上最可怕的是什麽嗎?”
老朱父子對視一眼,皆搖了搖頭,表示不知。張寒淩接著道:“最可怕的不是敵人的強大,而是我們自己忘掉曆史,或者說對敵人抱有僥幸心理!”
老朱父子聽著張寒淩的話,不禁陷入沉思。
他們意識到張寒淩說得不無道理。
雖說他們現在的大明能夠威壓四方,讓倭人唯唯諾諾毫無威脅,但後世呢?
那些電影種不就是因為後世華夏大地的衰落,導致這群狼子野心的倭人喪心病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