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發準備與航海路線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學體係 作者:小刀快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事情就交給你們了,你們去找樸德須吧,動員一下他,許以一些好處,讓他們在前麵拚命就行,我們人數不多,都是很重要的,去當個督軍就行了。”
“再有一點,趁著這段時間,去看看東部的牧場吧,那邊應該有不少馬,讓我們的人裏會騎射的人去搞一些。”
“免得到時候打的焦灼起來,浪費時間不說還打亂了我們節奏。遇到難打的,直接派騎兵小隊衝就完了。”張寒淩想到這島上還有很大麵積的牧場,也會有一些矮腳馬,還算適合在這樣的小島上短途作戰的。
安排好這些廝殺爭搶的事,張寒淩也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精神一直比較緊繃,搞得身心疲憊。
出來上海縣上任,張寒淩是沒有把現代的那些物品帶在身上的,不過為了確保自身安危,還是做了很多準備的。
特別是加強了對赤腳醫生手冊的利用,抄錄下來大量的各種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和藥方。
想到用不了多久就要北上穿越勘察加半島,然後越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張寒淩覺得多做一些準備才行。
隨行這些人總數也就不到四百人,船隻也就十艘不到,抗風險能力並不強。
但是一般的風浪或是天災,想來還是可以應對的,最擔心的就是長時間的航行,要是在過程中出現瘟疫或者疾病,就很容易造成大減員。
所以長期的海上航行,首先要預防的就是敗血症,那麽多準備點蔬菜幹,多醃製一些橘子蜜餞啥的帶上,多裝上一些茶磚,都是很有必要的。
剛好這島上除了海貨以外,還真有很大片的橘子產區,所以張寒淩已經提前安排人去大量采集各種水果了,主要還是風幹了保存起來準備帶出海。
此外,蔬菜脫水也是一個難題,要想保存得更久,蔬菜裏麵的水分一定要越少越好。
脫水蔬菜是經過人工加熱脫去蔬菜中大部分水分後而製成的一種幹菜。
脫水後的蔬菜比鮮菜體積小、重量輕、入水便會複原,基礎的營養物質也能正常保留,特別是其中的維生素也能得以保存,是很適合長期航海食用的。
但是,這個時期很少能見到脫水蔬菜,所以整個脫水工藝很不成熟,因此張寒淩還不得不好好研究了幾天蔬菜脫水的步驟。
這裏需要考慮的主要是人工脫水的辦法,畢竟自然風幹也算是脫水的辦法之一,可是要花費太長時間了。
人工脫水的主要步驟包括選料、修整、煮燙、水冷、烘幹、封悶等。
在濟州島這塊,蔬菜的選料其實沒多少可選的。
主要就是當地的一些蘿卜、白菜、生薑、竹筍、黃花菜、蘑菇等肉質肥厚、組織致密、粗纖維少的新鮮飽滿蔬菜。
將這些蔬菜脫水前必須用清水衝洗幹淨,並除除去柄、幹葉和棍,放在沒有太陽直射的地方晾幹。
然後用鋒利的刀具將蘿卜等根莖切成片狀、丁狀或條狀,其餘的分類捆把,做到整齊一致,便於煮燙。
接下來就是煮燙,不同蔬菜煮燙時間依據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菜葉變得透亮或原料略軟為度。
煮燙過度,養分損失大,且複水能力下降。
煮燙過程應始終保持鍋中的水處於沸騰狀態,蔬菜下鍋後要不斷翻動,使之充分受熱均勻。隨後就是水冷,將煮燙好的蔬菜出鍋後應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漬散熱。
並不斷衝入新的冷水,待盆中水溫與衝入水的溫度基本一致時,將蔬菜撈出,瀝幹水分後便可入房烘烤。
隨後便可進入最重要的步驟——烘幹。
蔬菜在烘幹時,要將溫度控製在32c—42c,讓其幹燥。
定時每隔30分鍾進入烘房檢查溫度,同時不斷翻動烘盤裏的蔬菜,使之加快幹燥速度。
一般經過11—16小時,蔬菜當中的水分含量就可降至20%左右時以下,這時就可準備進行封裝了。
封裝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容易,畢竟現代的封裝基本都是真空封裝,這個時代沒有真空抽氣的機器,也是很頭疼的。
有鑒於此,張寒淩想到了一個好東西,那就是油紙。
用動物油脂浸潤的紙張封裝這些蔬菜更好,可以讓裏麵的水分更進一步降低,延長保存時間。
當然,防水防潮的問題一定要注意,畢竟在海上漂著,要是放一起被海水打濕了,直接就天塌了。
時間就在朱棣等人訓練水手和收集資源的過程中一點點流逝,轉眼便過了一個多月。
“這些人都可以熟練駕駛船隻了嗎?”看著下方三百多士兵,張寒淩對身旁的朱棣問道。
“差不多了,近海肯定沒有問題的,遠海就說不準了。”朱棣有些拿不定主意,畢竟不知道張寒淩要跑到哪裏去。
“近海也可以吧,反正是沿著大陸架走,離海岸不會太遠,最多也就百來公裏。”說著,張寒淩掏出畫了已經不知道多少版的航海路線圖。
“你們看,這次的航海路線就按這個圖來,上麵哪些地方可以作為補給點,我也已經給標了出來。”將圖攤開,眾人上前圍觀,不過多數都是不明所以。
“咦!?老師,這個北邊是我大明的奴兒幹都司,再往北就是一片冰天雪地了,這個地方我聽開平王說過。”
“原來再往北,沿著海邊走,可以到這個地方啊,這裏離您標的美洲大陸隻隔了這麽小的一道海峽,要過去也不難啊。”朱棣指著圖上的白令海峽有些驚奇地說道。
“好了好了,這個地圖問題不大,上麵的位置基本都比較準確,所以隻要不偏航,我們過去那邊大陸應該是很簡單的,時間也不會很久,估計三四個月就能到。”想到這一個月下來,光研究地圖比例,重複畫地圖畫了十幾版,張寒淩就有點手軟。
當然,整個過程中會經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島嶼,很可能會讓人產生誤判,所以張寒淩有種此行不會太順利的預感。
但是事已至此,不去也得去,不然實在心有不甘。
“對了,那些訓練我們士兵的老水手,記得多帶幾個,算了,都帶上吧,以防萬一。”張寒淩覺得不保險,多帶幾個老水手才有些安全感。
“他們都是本島土著,不一定願意跟我們走啊。”
朱棣有些為難,畢竟這一去幾個月,說不定回都回不來,這些土著肯定是不會願意去的。
要是用強的話說不準他們半路把船隊故意帶偏那就廢了,所以朱棣也感覺不太好辦。
“咋?四哥你是覺得他們不願意嘛?這還不簡單,以大明親王的身份,許諾他們的家人都能加入大明,成為明人,估計要不了多久,父皇就會派大軍過來的。”
“讓他們從蠻夷升級成為明人,這應該是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他們裏麵肯定有人願意賭一把的。”老五朱橚在外麵跑了這麽久,對這些藩屬國的土著內心的想法多少也有一些了解,趕緊站出來出主意。
不出意外地,在場眾人竟都讚同地點了點頭,甚至還包括本地土著樸德須這些人。
“再有一點,趁著這段時間,去看看東部的牧場吧,那邊應該有不少馬,讓我們的人裏會騎射的人去搞一些。”
“免得到時候打的焦灼起來,浪費時間不說還打亂了我們節奏。遇到難打的,直接派騎兵小隊衝就完了。”張寒淩想到這島上還有很大麵積的牧場,也會有一些矮腳馬,還算適合在這樣的小島上短途作戰的。
安排好這些廝殺爭搶的事,張寒淩也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精神一直比較緊繃,搞得身心疲憊。
出來上海縣上任,張寒淩是沒有把現代的那些物品帶在身上的,不過為了確保自身安危,還是做了很多準備的。
特別是加強了對赤腳醫生手冊的利用,抄錄下來大量的各種常見疾病的治療方法和藥方。
想到用不了多久就要北上穿越勘察加半島,然後越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張寒淩覺得多做一些準備才行。
隨行這些人總數也就不到四百人,船隻也就十艘不到,抗風險能力並不強。
但是一般的風浪或是天災,想來還是可以應對的,最擔心的就是長時間的航行,要是在過程中出現瘟疫或者疾病,就很容易造成大減員。
所以長期的海上航行,首先要預防的就是敗血症,那麽多準備點蔬菜幹,多醃製一些橘子蜜餞啥的帶上,多裝上一些茶磚,都是很有必要的。
剛好這島上除了海貨以外,還真有很大片的橘子產區,所以張寒淩已經提前安排人去大量采集各種水果了,主要還是風幹了保存起來準備帶出海。
此外,蔬菜脫水也是一個難題,要想保存得更久,蔬菜裏麵的水分一定要越少越好。
脫水蔬菜是經過人工加熱脫去蔬菜中大部分水分後而製成的一種幹菜。
脫水後的蔬菜比鮮菜體積小、重量輕、入水便會複原,基礎的營養物質也能正常保留,特別是其中的維生素也能得以保存,是很適合長期航海食用的。
但是,這個時期很少能見到脫水蔬菜,所以整個脫水工藝很不成熟,因此張寒淩還不得不好好研究了幾天蔬菜脫水的步驟。
這裏需要考慮的主要是人工脫水的辦法,畢竟自然風幹也算是脫水的辦法之一,可是要花費太長時間了。
人工脫水的主要步驟包括選料、修整、煮燙、水冷、烘幹、封悶等。
在濟州島這塊,蔬菜的選料其實沒多少可選的。
主要就是當地的一些蘿卜、白菜、生薑、竹筍、黃花菜、蘑菇等肉質肥厚、組織致密、粗纖維少的新鮮飽滿蔬菜。
將這些蔬菜脫水前必須用清水衝洗幹淨,並除除去柄、幹葉和棍,放在沒有太陽直射的地方晾幹。
然後用鋒利的刀具將蘿卜等根莖切成片狀、丁狀或條狀,其餘的分類捆把,做到整齊一致,便於煮燙。
接下來就是煮燙,不同蔬菜煮燙時間依據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以菜葉變得透亮或原料略軟為度。
煮燙過度,養分損失大,且複水能力下降。
煮燙過程應始終保持鍋中的水處於沸騰狀態,蔬菜下鍋後要不斷翻動,使之充分受熱均勻。隨後就是水冷,將煮燙好的蔬菜出鍋後應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漬散熱。
並不斷衝入新的冷水,待盆中水溫與衝入水的溫度基本一致時,將蔬菜撈出,瀝幹水分後便可入房烘烤。
隨後便可進入最重要的步驟——烘幹。
蔬菜在烘幹時,要將溫度控製在32c—42c,讓其幹燥。
定時每隔30分鍾進入烘房檢查溫度,同時不斷翻動烘盤裏的蔬菜,使之加快幹燥速度。
一般經過11—16小時,蔬菜當中的水分含量就可降至20%左右時以下,這時就可準備進行封裝了。
封裝在這個時代其實也不容易,畢竟現代的封裝基本都是真空封裝,這個時代沒有真空抽氣的機器,也是很頭疼的。
有鑒於此,張寒淩想到了一個好東西,那就是油紙。
用動物油脂浸潤的紙張封裝這些蔬菜更好,可以讓裏麵的水分更進一步降低,延長保存時間。
當然,防水防潮的問題一定要注意,畢竟在海上漂著,要是放一起被海水打濕了,直接就天塌了。
時間就在朱棣等人訓練水手和收集資源的過程中一點點流逝,轉眼便過了一個多月。
“這些人都可以熟練駕駛船隻了嗎?”看著下方三百多士兵,張寒淩對身旁的朱棣問道。
“差不多了,近海肯定沒有問題的,遠海就說不準了。”朱棣有些拿不定主意,畢竟不知道張寒淩要跑到哪裏去。
“近海也可以吧,反正是沿著大陸架走,離海岸不會太遠,最多也就百來公裏。”說著,張寒淩掏出畫了已經不知道多少版的航海路線圖。
“你們看,這次的航海路線就按這個圖來,上麵哪些地方可以作為補給點,我也已經給標了出來。”將圖攤開,眾人上前圍觀,不過多數都是不明所以。
“咦!?老師,這個北邊是我大明的奴兒幹都司,再往北就是一片冰天雪地了,這個地方我聽開平王說過。”
“原來再往北,沿著海邊走,可以到這個地方啊,這裏離您標的美洲大陸隻隔了這麽小的一道海峽,要過去也不難啊。”朱棣指著圖上的白令海峽有些驚奇地說道。
“好了好了,這個地圖問題不大,上麵的位置基本都比較準確,所以隻要不偏航,我們過去那邊大陸應該是很簡單的,時間也不會很久,估計三四個月就能到。”想到這一個月下來,光研究地圖比例,重複畫地圖畫了十幾版,張寒淩就有點手軟。
當然,整個過程中會經過一些大大小小的島嶼,很可能會讓人產生誤判,所以張寒淩有種此行不會太順利的預感。
但是事已至此,不去也得去,不然實在心有不甘。
“對了,那些訓練我們士兵的老水手,記得多帶幾個,算了,都帶上吧,以防萬一。”張寒淩覺得不保險,多帶幾個老水手才有些安全感。
“他們都是本島土著,不一定願意跟我們走啊。”
朱棣有些為難,畢竟這一去幾個月,說不定回都回不來,這些土著肯定是不會願意去的。
要是用強的話說不準他們半路把船隊故意帶偏那就廢了,所以朱棣也感覺不太好辦。
“咋?四哥你是覺得他們不願意嘛?這還不簡單,以大明親王的身份,許諾他們的家人都能加入大明,成為明人,估計要不了多久,父皇就會派大軍過來的。”
“讓他們從蠻夷升級成為明人,這應該是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他們裏麵肯定有人願意賭一把的。”老五朱橚在外麵跑了這麽久,對這些藩屬國的土著內心的想法多少也有一些了解,趕緊站出來出主意。
不出意外地,在場眾人竟都讚同地點了點頭,甚至還包括本地土著樸德須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