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撿不完根本撿不完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學體係 作者:小刀快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午時分的兀的河源頭,潺潺清流劃過眾人的腳板,一絲涼意隨著逐漸升高的朝陽慢慢消退。
極北之地的陽光透過密林,氣溫慢慢升高形成輕柔水汽彌散在林間。
清晨的鬆柏林裏,丁達爾效應極為明顯,靜謐的環境中,大家竟一時無聲,生怕聲響驚破了這難得的美景。
近百人都下水開摸了,為了狗頭金,一個個都興頭十足。
“嘿~老三,你說這玩意兒是不是金子?陽光照射下金光燦燦的。”
一個年歲二十左右的小兵悄聲問了旁邊稍顯年長的士兵一聲。
“這~有點像,聽說黃金是軟的,要不咬一口試試?”
旁邊的老兵也有些拿不準,自從幾年前從老爹那邊承襲軍戶身份之後,家裏除了餓不著,銀子什麽的基本上毛都見不到,更何況這麽大塊的黃金。
“好,那俺試試。”
“噫!你看,能留下牙印,應該是真的呢!哈哈,發財了發財了!”年輕小兵壓低聲音,興奮地低吼。
“擦,你小子真是走了狗屎運,快送去給殿下啊,老子也得趕緊去找找還有沒有,你在哪兒找到的?”老兵嫌棄地瞥了小兵一眼,兩眼放光地讓小老弟給自己指位置。
“那邊,大概三十步的位置,還沒人路過那裏,你快去,說不定還有,俺先去找殿下了!哈哈!”
“滾吧滾吧!”老兵趕跑小兵,趕緊往那邊挪過去。
張寒淩和朱棣這邊,幾人相距五六米細細地在腳底下摸著,偶爾撿起幾塊碎石頭,出水一看隻是普通的卵石,嫌棄地丟到一旁。
“殿下殿下,俺找到金子了。”這時,那撿到狗頭金的小兵尋到此處。
人還沒到,捧著塊金子就趕忙喊了起來。
眾人聽到聲音,盡皆手頭一頓,頭彩讓人搶去了啊。
“啥?真有啊?快拿來看看~”朱棣也趕緊招手,讓其快點過來。
“臥槽,這麽大一塊,這不得有個十來斤啊?都快趕上人頭大小了,幹脆叫人頭金得了。”
張寒淩也湊過來,,看了眼眼前的狗頭金,比劃了一下大小,一時有些震驚。
“殿下,您看,應該是真金子,俺咬了一口,能留下牙印的。”
小兵殷勤的奉上狗頭金,帶著討好的聲音找朱棣報功。
“哈哈,老子還不知道是不是真金子啊?拿起來掂量掂量就知道了。”
朱棣顛了顛手裏的狗頭金,也是非常震驚,畢竟在大明還沒遇到過這麽大一坨金子呢。
這個年代的大明,黃金每年的開采量也就1.25噸,也就差不多4萬兩左右,加上民間私下流通的,以及部分黃金加工為金飾,中央財政每年能收儲的黃金總量一般不高於2萬兩。
再加上開采後的黃金基本都是熔煉成一斤左右的金塊,所以即使是皇家眾人,也是沒有見過很大塊的黃金的。
“殿下,這塊金子是俺們找到的第一塊,有點開門紅的意味。俺願意全部獻給殿下,不要半分提成!”
這小兵看張寒淩和朱棣都這麽震驚地看著這塊狗頭金,趕忙一通忠心表上去。
“謔,小崽子不錯啊,人情世故懂的不少哇。”
張寒淩回過神,聽到這話,不禁笑著看向這小兵。
“好,既然是第一塊,那就不給你分了,不過也不讓你吃虧,咱許你一艘戰艦艦長的職位,等同於陸上的遊擊將軍,如何?”
朱棣想到這次回去之後,老朱肯定會讓他們繼續出海,到時候的船隊可以不會還這麽小了。
到時候讓這家夥也在船隊裏,當一艘船的老大也算可以。
手下這批人也就兩三百人,多建兩三隻船隊,基本上就都能分到每艘船上當主力了。
“啊?這~小的謝過殿下天恩!哈哈,俺也能成遊擊將軍啦!”
小兵一聽還有這好處,頓時比撿到狗頭金還興奮,恨不得馬上就上船當老大。
“讓你當船老大是可以的,但是你這次航行下來,一定要好好跟老船工們去學,除了操船的本事,還得學會怎麽辨認方向、觀察海況、預測天氣等,要是不合格,到時候出問題了看咱把不把你丟海裏喂魚就是了。”
朱棣見此,一盆冷水潑下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小的一定好好學好好學!哈哈,俺這就再去找。”
小兵忙不迭地保證,也識趣地準備回去繼續再找金子。
“看不出來誒,這地方狗頭金這麽大的。如此來看的話,這河裏怕是底下鋪著一層金沙呢。”
張寒淩適時地接過這塊金子,招來白三寶,讓他拿上岸親自去守著。
白三寶苦著臉抱著金子上岸去了,他也想下水找狗頭金啊,這都是撿錢啊。
“行了行了,別苦著個臉了。跟著咱們幹就完了,金子不金子的算個啥,等你跟著去找到好東西了,回來陛下怕不是要給你封爵的,金子還有那麽重要嗎?”
張寒淩看著他苦哈哈的嘴臉,小聲寬慰道,一時說的白三寶咧嘴直笑。
哈哈,就知道跟著興華伯和燕王殿下走不會錯,這不都有望封爵了嗎?
真要有那麽一天,那才真是光宗耀祖了哇,要知道這年代封爵的可是號稱與國同休的啊。
不理會白三寶的傻笑,張寒淩趕緊招呼朱棣,快去趕緊的摸啊,這麽大的狗頭金都出了,下麵肯定還有好貨。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也有其他人摸到金塊了,紛紛上交過來。
張寒淩和朱棣也分別摸到兩三塊小金子,大概半斤到一斤的重量,就這也讓兩人興奮不已。
等到時間推移到下午時分,眾人也就往上遊摸了以兩千米的距離,看這到源頭處怕不是還有五六千米。
而現在匯聚在白三寶那邊的金塊,拿裝魚的大筐子裝著,看起來怕是一兩百斤了,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由此也可以想象這個金礦的含金量,最主要是這金礦屬於淺層金礦,礦床都露出地麵來了,河流衝刷都能帶出來這麽多。
稍微預計了一下,張寒淩考慮要摸到源頭處,怕是還要一天到兩天,總的黃金應該不會少於六百斤,當然,這是指現代的一斤500克,明朝時期的一斤可是16兩的。
六百斤的黃金,算下來就是克,合計都六千兩了,抵得上現在大明一年黃金儲量的一半多了。
朱棣不時地往岸上的筐子中掃視過去,眼神裏充滿了希望和興奮,已經在幻想回去了之後老朱會怎麽誇獎他這個好大兒了,到時候也能讓大哥開心不少。
極北之地的陽光透過密林,氣溫慢慢升高形成輕柔水汽彌散在林間。
清晨的鬆柏林裏,丁達爾效應極為明顯,靜謐的環境中,大家竟一時無聲,生怕聲響驚破了這難得的美景。
近百人都下水開摸了,為了狗頭金,一個個都興頭十足。
“嘿~老三,你說這玩意兒是不是金子?陽光照射下金光燦燦的。”
一個年歲二十左右的小兵悄聲問了旁邊稍顯年長的士兵一聲。
“這~有點像,聽說黃金是軟的,要不咬一口試試?”
旁邊的老兵也有些拿不準,自從幾年前從老爹那邊承襲軍戶身份之後,家裏除了餓不著,銀子什麽的基本上毛都見不到,更何況這麽大塊的黃金。
“好,那俺試試。”
“噫!你看,能留下牙印,應該是真的呢!哈哈,發財了發財了!”年輕小兵壓低聲音,興奮地低吼。
“擦,你小子真是走了狗屎運,快送去給殿下啊,老子也得趕緊去找找還有沒有,你在哪兒找到的?”老兵嫌棄地瞥了小兵一眼,兩眼放光地讓小老弟給自己指位置。
“那邊,大概三十步的位置,還沒人路過那裏,你快去,說不定還有,俺先去找殿下了!哈哈!”
“滾吧滾吧!”老兵趕跑小兵,趕緊往那邊挪過去。
張寒淩和朱棣這邊,幾人相距五六米細細地在腳底下摸著,偶爾撿起幾塊碎石頭,出水一看隻是普通的卵石,嫌棄地丟到一旁。
“殿下殿下,俺找到金子了。”這時,那撿到狗頭金的小兵尋到此處。
人還沒到,捧著塊金子就趕忙喊了起來。
眾人聽到聲音,盡皆手頭一頓,頭彩讓人搶去了啊。
“啥?真有啊?快拿來看看~”朱棣也趕緊招手,讓其快點過來。
“臥槽,這麽大一塊,這不得有個十來斤啊?都快趕上人頭大小了,幹脆叫人頭金得了。”
張寒淩也湊過來,,看了眼眼前的狗頭金,比劃了一下大小,一時有些震驚。
“殿下,您看,應該是真金子,俺咬了一口,能留下牙印的。”
小兵殷勤的奉上狗頭金,帶著討好的聲音找朱棣報功。
“哈哈,老子還不知道是不是真金子啊?拿起來掂量掂量就知道了。”
朱棣顛了顛手裏的狗頭金,也是非常震驚,畢竟在大明還沒遇到過這麽大一坨金子呢。
這個年代的大明,黃金每年的開采量也就1.25噸,也就差不多4萬兩左右,加上民間私下流通的,以及部分黃金加工為金飾,中央財政每年能收儲的黃金總量一般不高於2萬兩。
再加上開采後的黃金基本都是熔煉成一斤左右的金塊,所以即使是皇家眾人,也是沒有見過很大塊的黃金的。
“殿下,這塊金子是俺們找到的第一塊,有點開門紅的意味。俺願意全部獻給殿下,不要半分提成!”
這小兵看張寒淩和朱棣都這麽震驚地看著這塊狗頭金,趕忙一通忠心表上去。
“謔,小崽子不錯啊,人情世故懂的不少哇。”
張寒淩回過神,聽到這話,不禁笑著看向這小兵。
“好,既然是第一塊,那就不給你分了,不過也不讓你吃虧,咱許你一艘戰艦艦長的職位,等同於陸上的遊擊將軍,如何?”
朱棣想到這次回去之後,老朱肯定會讓他們繼續出海,到時候的船隊可以不會還這麽小了。
到時候讓這家夥也在船隊裏,當一艘船的老大也算可以。
手下這批人也就兩三百人,多建兩三隻船隊,基本上就都能分到每艘船上當主力了。
“啊?這~小的謝過殿下天恩!哈哈,俺也能成遊擊將軍啦!”
小兵一聽還有這好處,頓時比撿到狗頭金還興奮,恨不得馬上就上船當老大。
“讓你當船老大是可以的,但是你這次航行下來,一定要好好跟老船工們去學,除了操船的本事,還得學會怎麽辨認方向、觀察海況、預測天氣等,要是不合格,到時候出問題了看咱把不把你丟海裏喂魚就是了。”
朱棣見此,一盆冷水潑下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小的一定好好學好好學!哈哈,俺這就再去找。”
小兵忙不迭地保證,也識趣地準備回去繼續再找金子。
“看不出來誒,這地方狗頭金這麽大的。如此來看的話,這河裏怕是底下鋪著一層金沙呢。”
張寒淩適時地接過這塊金子,招來白三寶,讓他拿上岸親自去守著。
白三寶苦著臉抱著金子上岸去了,他也想下水找狗頭金啊,這都是撿錢啊。
“行了行了,別苦著個臉了。跟著咱們幹就完了,金子不金子的算個啥,等你跟著去找到好東西了,回來陛下怕不是要給你封爵的,金子還有那麽重要嗎?”
張寒淩看著他苦哈哈的嘴臉,小聲寬慰道,一時說的白三寶咧嘴直笑。
哈哈,就知道跟著興華伯和燕王殿下走不會錯,這不都有望封爵了嗎?
真要有那麽一天,那才真是光宗耀祖了哇,要知道這年代封爵的可是號稱與國同休的啊。
不理會白三寶的傻笑,張寒淩趕緊招呼朱棣,快去趕緊的摸啊,這麽大的狗頭金都出了,下麵肯定還有好貨。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也有其他人摸到金塊了,紛紛上交過來。
張寒淩和朱棣也分別摸到兩三塊小金子,大概半斤到一斤的重量,就這也讓兩人興奮不已。
等到時間推移到下午時分,眾人也就往上遊摸了以兩千米的距離,看這到源頭處怕不是還有五六千米。
而現在匯聚在白三寶那邊的金塊,拿裝魚的大筐子裝著,看起來怕是一兩百斤了,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由此也可以想象這個金礦的含金量,最主要是這金礦屬於淺層金礦,礦床都露出地麵來了,河流衝刷都能帶出來這麽多。
稍微預計了一下,張寒淩考慮要摸到源頭處,怕是還要一天到兩天,總的黃金應該不會少於六百斤,當然,這是指現代的一斤500克,明朝時期的一斤可是16兩的。
六百斤的黃金,算下來就是克,合計都六千兩了,抵得上現在大明一年黃金儲量的一半多了。
朱棣不時地往岸上的筐子中掃視過去,眼神裏充滿了希望和興奮,已經在幻想回去了之後老朱會怎麽誇獎他這個好大兒了,到時候也能讓大哥開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