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到達勘察加半島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學體係 作者:小刀快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此刻的張寒淩,帶著船隊算是徹底放飛了。
好在到達勘察加半島之前還是在鄂霍茨克海灣內,海灣內的海情還算比較好,風浪不大,大家一路上悠閑極了。
每天除了釣釣魚,就是開船趕路了。
本來張寒淩還想搞點娛樂活動的,比如把撲克搞出來,象棋弄幾套。
但是發現沒有太好的材料,除了木頭啥也沒有。
一路行駛了五天左右,順風順水之下,勘察加半島出現在視線中。
這次航線基本沒有偏移,直接就能在船上看到勘察加半島的主體和南端靠海的區域。
“這地方有野人的,駐守這裏的人要注意安全哦~!”張寒淩對邊上的眾人輕聲說道。
“不過這裏西邊其實是比較平坦的,種植作物其實挺合適,不過太過寒冷,需要選擇比較耐寒的作物。”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裏每年都會封凍,海麵都會凍起來,時間大概有四五個月,所以條件對比圖古羅那邊更惡劣一點。”
“所以留在這裏的人數不能太多,資源不豐富的條件下,短期內不太容易養活太多人。所以我打算在這裏隻留兩艘船,人數的話30人上下吧。”
跟大家介紹完勘察加半島的一些基本情況之後,張寒淩把準備留人計劃也說了出來。
這個補給點其實隻能算是臨時補給點,並不打算建成城市,以後老朱那邊安排人來的話,也就建設成千戶衛所就可以了,人數幾千人,縣城大小規模就足夠了。
隨著船隻順利靠岸,張寒淩也在觀察這個時代這個時間點的勘察加半島。
堪察加半島位於亞洲東北部,西臨鄂霍次克海,東瀕太平洋和白令海,長1250公裏,麵積37.23萬平方公裏。
從麵積上看,都相當於日本大小了,而且南北長度確實很長。
整座半島上有22座活火山,因此地殼活動很是頻繁,所以不太適合建設比較大的城市。
島上還有許多噴泉和溫泉,度假其實是很好的一個去處。
沿半島西海岸為狹長平原,稱西堪察加低地。
東部多為山地,活火山也多分布在東部。
中南部是半島森林區,廣布以落葉鬆占優勢的針葉樹及樺樹、白楊等。
北部為森林苔原和苔原。森林占半島麵積的40%。
“這地方也就靠我們這邊的海岸邊有一片大一些的平坦地帶,往南端去森林比較多。”
“所以我才說補給點在南端會好一些,隻要伐木之後就能有相對合適的空間來建立補給點了。因為這裏森林多點,資源會相對豐富,動植物都比較多,能養活在此駐紮的人。”
“西海岸的那片平原地區,以後要利用起來,種植主食要靠那塊地方的。”
“這個地方的野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苔原區域,都是極地野人,輕易不會南下,但是偶爾也會遇到,你們要是遇到了就直接抓了或者殺了,不要讓他們回去報信,至少短期內南端的補給點要保密。”
“走走走,帶上工具,大家上岸先去整理出補給點的範圍吧。”
張寒淩率先下到小船上,準備登岸。
五月的勘察加,青綠色才露出萌芽,沒有什麽大型動物的蹤跡,隻有不遠處樹林中幾隻跟水獺類似的小動物。
看到近處沒有什麽明顯的危險,大家一聲鼓噪,甩開膀子直接開幹。
主要是砍伐樹木,剛好離開圖古羅時,王波也已經提前安排了特林城衛所的士兵押送了一批工具到圖古羅那邊。
所以,在勘察加這邊伐木的速度比在那邊快了不少,兩三百人隻花了一整天時間,就整理出來數十畝的區域。
有這麽大的麵積,也足夠建立補給點了,還能留出很大的範圍作為緩衝區。
搭好營帳,簡單的吃了個晚飯,大家分別聚集在各自的火堆旁,嘰嘰喳喳議論著在這邊看到的新奇事物。
包括那水獺樣的動物,張寒淩說那玩意兒是旱獺,一樣可以抓來吃,解決補給點的肉食需求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這半島上旱獺非常多。
再就是這邊的泥土居然也是黑土,不過挖下去一點點深,就接觸到凍土了,敲也敲不開。
而張寒淩等人現在也在想著,怎麽去解決凍土層這麽淺的問題,畢竟這對補給點建設時候打地基會很有影響。
“不如先挖到凍土層,然後拿火烤,看能不能烤化,然後再直接打地基。”
“那樣隻能燒化表層的一些凍土的,等上麵化了,下麵還是凍土,而且這個時候就不好烤了。”
“那搞錘子啊,這樣的話地基最多打到地底不到兩米深,經不住大風的。”
“你說的這也就罷了,你要明白,凍土是會季節性化凍的,等我們打好地基,後麵要是下麵的化凍了,地基就會下沉,房子就不穩了。”
“臥槽~那不是說這裏沒法子建房子了啊?”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發現沒啥太好的辦法,於是達成一致般地全都看向了張寒淩,等著他拿主意。
“確實不好搞,這樣,先盡量建一些木頭房子吧,然後去周邊找一下有沒有山包,看看有沒有比較安全的山洞。做兩手準備吧。”
張寒淩也有些無奈,要是有足夠的鋼鐵和鑽機,加上混凝土,在這樣的地方建房子其實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當前水平顯然沒法達到,還是搞點山洞作為後備基地吧。
“好了,明天就按計劃來,老四,白三寶你們今晚就把留下來的人選出來吧。”
“明天天亮了我們幫他們把房子框架搭好,然後找到備用山洞,後天我們就走,不能再混日子了,要努力起來哇小夥子們!”
動員了一下大家,張寒淩也覺得這一路實在是太磨蹭了。
但是這每個補給點都是很有必要建立的啊,不說以後再有渡洋船隊有停靠需要。
就說這些補給點都是在大陸重要的戰略節點上,為了以後控製這些區域的領土,就必然要花費時間去經營。
要不是人手不夠,時間不夠,工具不夠,張寒淩都恨不得每個補給點都完全建好,人數都確保破千了之後才會走。
不過,為了盡快找到那幾樣好東西,他也隻能充分相信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智慧,指明了大方向之後,剩下的就交給他們了。
當然,各種方麵的因素都可以克服,心理上的問題依舊還是讓張寒淩略顯擔心的。
但是也沒有辦法了,總歸是有些人是要犧牲的,隻有等老朱派遣大批人馬來了,才能盡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好在到達勘察加半島之前還是在鄂霍茨克海灣內,海灣內的海情還算比較好,風浪不大,大家一路上悠閑極了。
每天除了釣釣魚,就是開船趕路了。
本來張寒淩還想搞點娛樂活動的,比如把撲克搞出來,象棋弄幾套。
但是發現沒有太好的材料,除了木頭啥也沒有。
一路行駛了五天左右,順風順水之下,勘察加半島出現在視線中。
這次航線基本沒有偏移,直接就能在船上看到勘察加半島的主體和南端靠海的區域。
“這地方有野人的,駐守這裏的人要注意安全哦~!”張寒淩對邊上的眾人輕聲說道。
“不過這裏西邊其實是比較平坦的,種植作物其實挺合適,不過太過寒冷,需要選擇比較耐寒的作物。”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裏每年都會封凍,海麵都會凍起來,時間大概有四五個月,所以條件對比圖古羅那邊更惡劣一點。”
“所以留在這裏的人數不能太多,資源不豐富的條件下,短期內不太容易養活太多人。所以我打算在這裏隻留兩艘船,人數的話30人上下吧。”
跟大家介紹完勘察加半島的一些基本情況之後,張寒淩把準備留人計劃也說了出來。
這個補給點其實隻能算是臨時補給點,並不打算建成城市,以後老朱那邊安排人來的話,也就建設成千戶衛所就可以了,人數幾千人,縣城大小規模就足夠了。
隨著船隻順利靠岸,張寒淩也在觀察這個時代這個時間點的勘察加半島。
堪察加半島位於亞洲東北部,西臨鄂霍次克海,東瀕太平洋和白令海,長1250公裏,麵積37.23萬平方公裏。
從麵積上看,都相當於日本大小了,而且南北長度確實很長。
整座半島上有22座活火山,因此地殼活動很是頻繁,所以不太適合建設比較大的城市。
島上還有許多噴泉和溫泉,度假其實是很好的一個去處。
沿半島西海岸為狹長平原,稱西堪察加低地。
東部多為山地,活火山也多分布在東部。
中南部是半島森林區,廣布以落葉鬆占優勢的針葉樹及樺樹、白楊等。
北部為森林苔原和苔原。森林占半島麵積的40%。
“這地方也就靠我們這邊的海岸邊有一片大一些的平坦地帶,往南端去森林比較多。”
“所以我才說補給點在南端會好一些,隻要伐木之後就能有相對合適的空間來建立補給點了。因為這裏森林多點,資源會相對豐富,動植物都比較多,能養活在此駐紮的人。”
“西海岸的那片平原地區,以後要利用起來,種植主食要靠那塊地方的。”
“這個地方的野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苔原區域,都是極地野人,輕易不會南下,但是偶爾也會遇到,你們要是遇到了就直接抓了或者殺了,不要讓他們回去報信,至少短期內南端的補給點要保密。”
“走走走,帶上工具,大家上岸先去整理出補給點的範圍吧。”
張寒淩率先下到小船上,準備登岸。
五月的勘察加,青綠色才露出萌芽,沒有什麽大型動物的蹤跡,隻有不遠處樹林中幾隻跟水獺類似的小動物。
看到近處沒有什麽明顯的危險,大家一聲鼓噪,甩開膀子直接開幹。
主要是砍伐樹木,剛好離開圖古羅時,王波也已經提前安排了特林城衛所的士兵押送了一批工具到圖古羅那邊。
所以,在勘察加這邊伐木的速度比在那邊快了不少,兩三百人隻花了一整天時間,就整理出來數十畝的區域。
有這麽大的麵積,也足夠建立補給點了,還能留出很大的範圍作為緩衝區。
搭好營帳,簡單的吃了個晚飯,大家分別聚集在各自的火堆旁,嘰嘰喳喳議論著在這邊看到的新奇事物。
包括那水獺樣的動物,張寒淩說那玩意兒是旱獺,一樣可以抓來吃,解決補給點的肉食需求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這半島上旱獺非常多。
再就是這邊的泥土居然也是黑土,不過挖下去一點點深,就接觸到凍土了,敲也敲不開。
而張寒淩等人現在也在想著,怎麽去解決凍土層這麽淺的問題,畢竟這對補給點建設時候打地基會很有影響。
“不如先挖到凍土層,然後拿火烤,看能不能烤化,然後再直接打地基。”
“那樣隻能燒化表層的一些凍土的,等上麵化了,下麵還是凍土,而且這個時候就不好烤了。”
“那搞錘子啊,這樣的話地基最多打到地底不到兩米深,經不住大風的。”
“你說的這也就罷了,你要明白,凍土是會季節性化凍的,等我們打好地基,後麵要是下麵的化凍了,地基就會下沉,房子就不穩了。”
“臥槽~那不是說這裏沒法子建房子了啊?”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發現沒啥太好的辦法,於是達成一致般地全都看向了張寒淩,等著他拿主意。
“確實不好搞,這樣,先盡量建一些木頭房子吧,然後去周邊找一下有沒有山包,看看有沒有比較安全的山洞。做兩手準備吧。”
張寒淩也有些無奈,要是有足夠的鋼鐵和鑽機,加上混凝土,在這樣的地方建房子其實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當前水平顯然沒法達到,還是搞點山洞作為後備基地吧。
“好了,明天就按計劃來,老四,白三寶你們今晚就把留下來的人選出來吧。”
“明天天亮了我們幫他們把房子框架搭好,然後找到備用山洞,後天我們就走,不能再混日子了,要努力起來哇小夥子們!”
動員了一下大家,張寒淩也覺得這一路實在是太磨蹭了。
但是這每個補給點都是很有必要建立的啊,不說以後再有渡洋船隊有停靠需要。
就說這些補給點都是在大陸重要的戰略節點上,為了以後控製這些區域的領土,就必然要花費時間去經營。
要不是人手不夠,時間不夠,工具不夠,張寒淩都恨不得每個補給點都完全建好,人數都確保破千了之後才會走。
不過,為了盡快找到那幾樣好東西,他也隻能充分相信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智慧,指明了大方向之後,剩下的就交給他們了。
當然,各種方麵的因素都可以克服,心理上的問題依舊還是讓張寒淩略顯擔心的。
但是也沒有辦法了,總歸是有些人是要犧牲的,隻有等老朱派遣大批人馬來了,才能盡可能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