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的最後一場比賽,開拓者客場擊敗菲尼克斯太陽。
一場毫無懸念的勝利!
兩天後,玫瑰花園球館又響起了漫天的歡呼聲。
近兩萬名球迷又見證了一場勝利。
“主裁判吹響了比賽結束的哨音,開拓者主場以101-97又一次擊敗了爵士。”
“胡浩南的球隊在這一場比賽中打出了不可思議的攻防,他們又一次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證明了自己的強大!他們不知不覺中已經取得了7連勝!而從他們在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 勢頭來看,他們的勝利還將繼續!”
“如今聯盟中能比開拓者連勝次數更多的也隻有一支球隊,那就是衛冕冠軍邁阿密熱火,他們已經取得了9連勝!”
……
“布魯斯-胡——神奇教練!他總是能引導我們走向勝利!”
賽後波特蘭郵報刊登了這麽一篇報道,在競技體育中,沒有什麽能比勝利更有說服力的了。
當你帶隊取得一場又一場勝利,那麽就沒有人會再去說你的壞話。
即使心中不爽,也隻能放在心中,你去抨擊一名連勝中的主教練?那還不是往槍口上撞!
所以不僅僅是波特蘭郵報,還有波特蘭僑報,乃至主流媒體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都在用不同的篇幅來歌功頌德般讚揚開拓者取得的勝利。
尤其是紐約時報,他們幾乎把胡浩南當成了一個勝利的代名詞,新任主教練伍德森更是躺著也中槍,因為紐約時報裏寫道:想想如果我們得到了胡浩南會怎麽樣?當胡浩南和安東尼聯手,然後在麥迪遜花園球館上上演一場場騎兵衝鋒的讓人心潮澎湃的進攻場麵,那才是麥迪遜花園該有的風采,那才稱得上一場真正的籃球盛宴……
伍德森看後隻能默默的感歎一聲:紐約實在是居大不易,實在是太難伺候了,他都把尼克斯帶到東部第二了,你們還不滿足?
當然紐約時報的這篇評論也引起了波特蘭球迷的不爽,啥意思,隻有麥迪遜花園球館才稱得上是籃球盛宴?我們玫瑰花園球館就不是?
於是就在一天後,布魯克林籃網來訪的比賽中,籃網也跟著中槍。
由於近期沒有開拓者與尼克斯的比賽,球迷把情緒發泄在了籃網球員身上——滿場的噓聲,滿場打敗ny的呼喊聲。
不過對於開拓者球員來說,這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當球迷們帶著情緒來看球,對於對手的憤怒就會加倍的轉換成對於自家球員的愛!
對對手恨得越凶,對自家球員就愛得越深!
而受到鼓舞的開拓者眾將士也用一場堪稱屠殺的勝利滿足了球迷們的願望。
三節過後,開拓者已經領先25分。
到了第四節沒過兩分鍾已經進入到垃圾時間。
胡浩南更犯難了,他們家就是小鬼當家,人家垃圾時間都是替補練兵,他練什麽?練老將麽?
最後把貝弗利推了上去。
沒過一會兒,又把羅伊推了上去——沒辦法,球迷們點名要看羅伊打球,那就滿足吧。
於是羅伊隻要一拿球,現場就是一陣歡呼。
當羅伊命中本賽季第一個三分球的時候,球迷們更是直接高喊mvp……那場麵讓人一下回到五年前。
最終開拓者又殺出一場122-105的高分,全隊8人上雙,上場球員全部有得分進賬。
深厚的板凳深度成為開拓者贏球的保障!
開拓者這邊接連勝利讓馬刺感到了壓力。
尤其是波波維奇,他需要球隊用勝利來鞏固西部第二的位置,但吉諾比利在與雄鹿比賽中的受傷讓他又不知白了多少胡須。
波波維奇不得不讓倫納德在進攻中承擔更多的進攻責任。
從比賽表現中看,效果還不錯。
當鄧肯下場休息,倫納德開始更多的扮演一個終結者的角色,他跳得不夠高,速度也算不上快,但憑借結實的身體,紮實的基本功以及那一雙超長的臂展,他總是可以在防守下完成出手 ,並保持一個相當高的成功率。
從某種程度上看,倫納德就像是小前鋒位置上的石佛。
兩人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都有著紮實的基本功,都有著樸實無華但極為實用的球風,更重要的是,石佛呆呆的,倫納德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麵癱。
別管對手在他頭上得多少分,也別管他在對方頭上得多少分,你很難從他麵容上看到喜或者怒。
真正做到了喜怒不形於色。
更有趣的是,有一次espn的駐隊記者試著讓倫納德笑一個,倫納德執拗不過,就笑了,那樣子,怎麽形容呢,大概是……比哭還難看。
不管怎麽說,當倫納德開始在比賽中發揮更大作用,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波波維奇的臉上。
不過有一點不可改變的是,馬刺的任務已經從追趕西部第一的雷霆,變成了提防被開拓者趕超。
2月6日,開拓者105-99再勝達拉斯小牛。
這場比賽,胡浩南一共派上了11個人,又是全部有得分入賬,其中5人得分上雙,利拉德得到全場最高的28分,同時還有4籃板5助攻。
他在關鍵時刻的穩定發揮成為拿下比賽的關鍵所在。
現在放眼聯盟,已經沒有人再把利拉德當成一個新秀來看待。
同時利拉德的表現也讓整個聯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大齡新秀的即戰力價值。
一名22歲的新秀在很多職業經理人眼中往往意味著即戰力,而非潛力值,他們更喜歡那些20左右的年輕球員——他們才更具有真正的培養價值,更有可塑性。
這就是當初利拉德在選秀時,單就實力而言,幾乎就是穩穩的前三人選,但最終落到了第六順位,原因便在於他的年齡。
看看前麵一個個93年出生的球員——濃眉哥、吉爾克裏斯特、比爾……到了利拉德這裏直接來到了三年前——1990年……整整三年的青春時光,放在nba這樣係統的培養體係中,這些93年生的潛力球星們又能進化出怎樣的能力來?
這是他們當初偏向選擇潛力球星的真實心態,但現實卻是,這大半個賽季下來,利拉德成為那個一支獨秀的那個人,光彩連狀元郎濃眉哥都要為之側目,再看看新奧爾良又衝著下一個狀元簽去了,而開拓者已經穩居西部第三,更有追趕西部第二的趨勢。
到時候,一邊是早早經過季後賽洗禮的利拉德,一邊是還在爛隊苦苦支撐連季後賽門檻都邁不過去的狀元郎,誰的成長會更快呢?
所以,這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潛力值真的那麽重要嗎?
是追逐肉眼可見的即戰力,還是追求不知能兌現多少的潛力,都成為所有經理人必須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場毫無懸念的勝利!
兩天後,玫瑰花園球館又響起了漫天的歡呼聲。
近兩萬名球迷又見證了一場勝利。
“主裁判吹響了比賽結束的哨音,開拓者主場以101-97又一次擊敗了爵士。”
“胡浩南的球隊在這一場比賽中打出了不可思議的攻防,他們又一次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來證明了自己的強大!他們不知不覺中已經取得了7連勝!而從他們在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 勢頭來看,他們的勝利還將繼續!”
“如今聯盟中能比開拓者連勝次數更多的也隻有一支球隊,那就是衛冕冠軍邁阿密熱火,他們已經取得了9連勝!”
……
“布魯斯-胡——神奇教練!他總是能引導我們走向勝利!”
賽後波特蘭郵報刊登了這麽一篇報道,在競技體育中,沒有什麽能比勝利更有說服力的了。
當你帶隊取得一場又一場勝利,那麽就沒有人會再去說你的壞話。
即使心中不爽,也隻能放在心中,你去抨擊一名連勝中的主教練?那還不是往槍口上撞!
所以不僅僅是波特蘭郵報,還有波特蘭僑報,乃至主流媒體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都在用不同的篇幅來歌功頌德般讚揚開拓者取得的勝利。
尤其是紐約時報,他們幾乎把胡浩南當成了一個勝利的代名詞,新任主教練伍德森更是躺著也中槍,因為紐約時報裏寫道:想想如果我們得到了胡浩南會怎麽樣?當胡浩南和安東尼聯手,然後在麥迪遜花園球館上上演一場場騎兵衝鋒的讓人心潮澎湃的進攻場麵,那才是麥迪遜花園該有的風采,那才稱得上一場真正的籃球盛宴……
伍德森看後隻能默默的感歎一聲:紐約實在是居大不易,實在是太難伺候了,他都把尼克斯帶到東部第二了,你們還不滿足?
當然紐約時報的這篇評論也引起了波特蘭球迷的不爽,啥意思,隻有麥迪遜花園球館才稱得上是籃球盛宴?我們玫瑰花園球館就不是?
於是就在一天後,布魯克林籃網來訪的比賽中,籃網也跟著中槍。
由於近期沒有開拓者與尼克斯的比賽,球迷把情緒發泄在了籃網球員身上——滿場的噓聲,滿場打敗ny的呼喊聲。
不過對於開拓者球員來說,這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當球迷們帶著情緒來看球,對於對手的憤怒就會加倍的轉換成對於自家球員的愛!
對對手恨得越凶,對自家球員就愛得越深!
而受到鼓舞的開拓者眾將士也用一場堪稱屠殺的勝利滿足了球迷們的願望。
三節過後,開拓者已經領先25分。
到了第四節沒過兩分鍾已經進入到垃圾時間。
胡浩南更犯難了,他們家就是小鬼當家,人家垃圾時間都是替補練兵,他練什麽?練老將麽?
最後把貝弗利推了上去。
沒過一會兒,又把羅伊推了上去——沒辦法,球迷們點名要看羅伊打球,那就滿足吧。
於是羅伊隻要一拿球,現場就是一陣歡呼。
當羅伊命中本賽季第一個三分球的時候,球迷們更是直接高喊mvp……那場麵讓人一下回到五年前。
最終開拓者又殺出一場122-105的高分,全隊8人上雙,上場球員全部有得分進賬。
深厚的板凳深度成為開拓者贏球的保障!
開拓者這邊接連勝利讓馬刺感到了壓力。
尤其是波波維奇,他需要球隊用勝利來鞏固西部第二的位置,但吉諾比利在與雄鹿比賽中的受傷讓他又不知白了多少胡須。
波波維奇不得不讓倫納德在進攻中承擔更多的進攻責任。
從比賽表現中看,效果還不錯。
當鄧肯下場休息,倫納德開始更多的扮演一個終結者的角色,他跳得不夠高,速度也算不上快,但憑借結實的身體,紮實的基本功以及那一雙超長的臂展,他總是可以在防守下完成出手 ,並保持一個相當高的成功率。
從某種程度上看,倫納德就像是小前鋒位置上的石佛。
兩人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都有著紮實的基本功,都有著樸實無華但極為實用的球風,更重要的是,石佛呆呆的,倫納德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麵癱。
別管對手在他頭上得多少分,也別管他在對方頭上得多少分,你很難從他麵容上看到喜或者怒。
真正做到了喜怒不形於色。
更有趣的是,有一次espn的駐隊記者試著讓倫納德笑一個,倫納德執拗不過,就笑了,那樣子,怎麽形容呢,大概是……比哭還難看。
不管怎麽說,當倫納德開始在比賽中發揮更大作用,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波波維奇的臉上。
不過有一點不可改變的是,馬刺的任務已經從追趕西部第一的雷霆,變成了提防被開拓者趕超。
2月6日,開拓者105-99再勝達拉斯小牛。
這場比賽,胡浩南一共派上了11個人,又是全部有得分入賬,其中5人得分上雙,利拉德得到全場最高的28分,同時還有4籃板5助攻。
他在關鍵時刻的穩定發揮成為拿下比賽的關鍵所在。
現在放眼聯盟,已經沒有人再把利拉德當成一個新秀來看待。
同時利拉德的表現也讓整個聯盟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大齡新秀的即戰力價值。
一名22歲的新秀在很多職業經理人眼中往往意味著即戰力,而非潛力值,他們更喜歡那些20左右的年輕球員——他們才更具有真正的培養價值,更有可塑性。
這就是當初利拉德在選秀時,單就實力而言,幾乎就是穩穩的前三人選,但最終落到了第六順位,原因便在於他的年齡。
看看前麵一個個93年出生的球員——濃眉哥、吉爾克裏斯特、比爾……到了利拉德這裏直接來到了三年前——1990年……整整三年的青春時光,放在nba這樣係統的培養體係中,這些93年生的潛力球星們又能進化出怎樣的能力來?
這是他們當初偏向選擇潛力球星的真實心態,但現實卻是,這大半個賽季下來,利拉德成為那個一支獨秀的那個人,光彩連狀元郎濃眉哥都要為之側目,再看看新奧爾良又衝著下一個狀元簽去了,而開拓者已經穩居西部第三,更有追趕西部第二的趨勢。
到時候,一邊是早早經過季後賽洗禮的利拉德,一邊是還在爛隊苦苦支撐連季後賽門檻都邁不過去的狀元郎,誰的成長會更快呢?
所以,這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潛力值真的那麽重要嗎?
是追逐肉眼可見的即戰力,還是追求不知能兌現多少的潛力,都成為所有經理人必須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