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蜂半場落後墊底的76人9分。
眼看這戰績就奔著東部倒數第一去了。
這時最高興的人是誰?
76人嗎?
不,最高興的人是大鳥伯德。
在保羅-喬治的交易中,他可是跟黃蜂完成了首輪簽互換。
黃蜂戰績墊底,就意味黃蜂有更大幾率獲得狀元簽。
可這是黃蜂的狀元簽嗎?
不,這是他們步行者隊的狀元簽。
所以看到黃蜂半場能輸給76人這爛隊9分,伯德滿意的給自己點了一根雪茄,又倒了杯葡萄酒,抿了一口……
嘖嘖,老子眼光就是這麽犀利獨到!
聽說nba評委會馬上要討論今年常規賽的各個獎項了,這最佳總經理的人選……哎,怪不好意思的,可誰讓咱那麽強呢?
一個泡椒+二輪簽+16首輪簽就換來三主力+16、18首輪……
唉,都是往事了,不提了不提了……
等等!
胡這麽一個在意選秀權的人為什麽會這麽舍得?
是泡椒真的值這麽大代價?
還是他判斷今年的選秀大會是個小年,裏麵沒有他能看上眼的新秀?
伯德這麽一想,頓時感覺杯中的紅酒都沒嫩個味了。
他決定好好觀察一下黃蜂的下半場比賽,如果還像上半場那樣沒有競爭力,那裏麵說不定就有些貓膩了……
下半場比賽很快開始,胡浩南依然是讓馬龍落在了低位,對位的依然是76人最強防守人——羅伯特-考文頓。
馬龍這次強攻依然失敗了。
格瑞斯看了,心生有萬千疑惑。
雖說她離開職業賽場一段時間,但開拓者的比賽直播,她一場都沒有落下。
現在馬龍一對一表現,跟印象中的相差不少。
不過她很快就想明白了。
在開拓者,對手的防守重心優先在利拉德等核心球員身上,即便到了輪換陣容,伊戈達拉的防守優先級也往往在馬龍之上。
大樹底下好乘涼,馬龍需要麵對的防守壓力會小很多,自然能有更出色的發揮。
現在情況不同了,來到黃蜂,馬龍就像是走出溫室區的孩子。
馬龍作為黃蜂隊的核心球員,需要麵對的是對方最優秀的防守人,表現下滑也是在所難免。
這也是一隻雛鷹成長為雄鷹所必須經曆的一個過程。
格瑞斯現在明白胡浩南為什麽從一開始就讓馬龍跟隨科比進行訓練了。
不過格瑞斯也發現,馬龍完全可以采取更靈活的進攻方式。
比如馬龍接到傳球後,可以搶在考文頓貼防到位前,利用自己的靈活性進行擺脫……
格瑞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胡浩南,胡浩南聽後回道:“讓他自己在比賽中領悟吧。”
一個注定要拿來擺(練)爛(兵)的賽季,讓球員在一次次挫折中領悟出來的東西才是最深刻的。
球場上……
馬龍也在想辦法。
考文頓的力量和臂展給他製造了太多麻煩,但他也發現考文頓的啟動速度並不快,轉身靈活度也不如自己……
科比的聲音猶在耳旁響起:一個對手,他可能比你高大,比你強壯,不要慌張,注意觀察,就像曼巴蛇盯著自己的獵物,發現弱點,然後攻擊它……
第三節2分24秒,林書豪運球到前場,跟另外四名隊友正好形成1-2-2攻擊陣型。
這也是三角進攻的常用攻擊陣型。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建立進攻三角。
雖然理論上隻要三名球員不站在一條平行線上,就會形成一個三角。
但三角進攻中的進攻三角卻因為目的不同也分為多種方式。
比如有以奧尼爾、加索爾等高大內線球員為進攻三角頂點的大進攻三角。
有以高大內線球員作為策應而形成的極具隱蔽性的移動三角。
還有有計劃給外線球員製造內線強攻機會的換位三角……
本場夏洛特黃蜂隊練習的就是這一種換位三角進攻方式。
這種進攻方式始現於禪師的公牛時代,禪師運用這種戰術,創造性的讓邁克爾-喬丹利用“運球轉身後仰跳投”的中鋒技術動作進行“內線強攻”的整體進攻戰術打法。
這套進攻方式可以說囊括了三角進攻戰術中所有內攻外聯、內外接合的進攻形式。
也有不少球迷將這稱之為禪師三角。
它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把三角進攻中的“頂點”換成了“外線小個球員”,以“外線小個球員”擔當內線強攻和策應助攻的“戰術中樞”。
……
黃蜂場上五人分別是林書豪、馬龍、泡椒、大錘和比永博。
這幾乎是胡浩南手裏的最強陣容。
大錘突然拉到底角,給後麵插入進來的馬龍騰出位置。
與此同時,林書豪運球向馬龍這側移動,與馬龍和大錘形成進攻三角。
另外站在弱側的兩人——泡椒和比永博則自成體係。
這就像是一場“3+2”遊戲。
當馬龍到達腰位,林書豪擊地把球交給馬龍後,馬龍就成為進攻三角的頂點。
如果對手包夾馬龍,馬龍就會作為軸心進行策應,打出低位策應、內外接合的整體進攻戰術。
但現在,他他需要做的就是擊潰防守人——考文頓。
畢竟三角進攻想要達成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三角頂點”接球並進行一對一籃下強攻。
馬龍這次沒有任何遲疑,在接到林書豪傳球後,第一時間往底角轉身,不給考文頓上身體的機會。
馬龍這招收到效果。
考文頓也是經驗豐富,第一時間轉身往籃下移動,試圖截斷馬龍攻擊籃筐路線。
馬龍觀察到這一點,做出攻擊籃筐姿態,實際卻是調整重心和腳步,突然往底線撤步,後仰出手。
考文頓發現馬龍真正意圖的時候,為時已晚。
他伸長的手臂也隻成為馬龍瞄準籃筐的標杆。
馬龍投出的籃球越過考文頓,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後,落進籃筐。
進球後的馬龍對著底角的攝像頭,用力的握緊了拳頭,一聲怒吼,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又用力捶了捶自己的胸口……
胡浩南也起身為馬龍打進這球而感到高興,他用力地拍了拍手掌。
這一球,他仿佛看到的不是馬龍,而是身披8號球衣的科比在打球……
隻不過像這樣的進攻,科比每個夜晚都要重複許多次,而對於馬龍來說,這或隻是個開始!
還真如胡浩南所料,這球讓馬龍找到了針對考文頓的方法。
僅僅一回合後,幾乎是在同樣的位置,馬龍接到籃球後,利用半轉身往籃下運球,隨即卻是突然換手往另側運球,時刻擺出要攻擊籃筐的姿態,卻是一個左側撤步,在罰球線附近完成中距離投籃命中……
而罰球線附近的中投恰恰也是科比喜歡的進攻方式。
“馬龍,簡直在像科比一樣打球!”巴克利在鏡頭前激動的說道。
站在場邊的胡浩南這次沒有鼓掌,說實話,這可能是胡浩南執教以來進攻效率最低的一個賽季。
但不知為何,看著這低效的進攻方式,胡浩南的內心卻也是如此的激蕩澎湃。
為什麽說“也”呢?
看看現場球迷的反應就知道了……
這場比賽,由於此前的戰績下滑,上座率已經跌到了七成。
但這七成的觀眾所製造出的噪音卻像是能掀開時代華納中心球館的穹頂……
眼看這戰績就奔著東部倒數第一去了。
這時最高興的人是誰?
76人嗎?
不,最高興的人是大鳥伯德。
在保羅-喬治的交易中,他可是跟黃蜂完成了首輪簽互換。
黃蜂戰績墊底,就意味黃蜂有更大幾率獲得狀元簽。
可這是黃蜂的狀元簽嗎?
不,這是他們步行者隊的狀元簽。
所以看到黃蜂半場能輸給76人這爛隊9分,伯德滿意的給自己點了一根雪茄,又倒了杯葡萄酒,抿了一口……
嘖嘖,老子眼光就是這麽犀利獨到!
聽說nba評委會馬上要討論今年常規賽的各個獎項了,這最佳總經理的人選……哎,怪不好意思的,可誰讓咱那麽強呢?
一個泡椒+二輪簽+16首輪簽就換來三主力+16、18首輪……
唉,都是往事了,不提了不提了……
等等!
胡這麽一個在意選秀權的人為什麽會這麽舍得?
是泡椒真的值這麽大代價?
還是他判斷今年的選秀大會是個小年,裏麵沒有他能看上眼的新秀?
伯德這麽一想,頓時感覺杯中的紅酒都沒嫩個味了。
他決定好好觀察一下黃蜂的下半場比賽,如果還像上半場那樣沒有競爭力,那裏麵說不定就有些貓膩了……
下半場比賽很快開始,胡浩南依然是讓馬龍落在了低位,對位的依然是76人最強防守人——羅伯特-考文頓。
馬龍這次強攻依然失敗了。
格瑞斯看了,心生有萬千疑惑。
雖說她離開職業賽場一段時間,但開拓者的比賽直播,她一場都沒有落下。
現在馬龍一對一表現,跟印象中的相差不少。
不過她很快就想明白了。
在開拓者,對手的防守重心優先在利拉德等核心球員身上,即便到了輪換陣容,伊戈達拉的防守優先級也往往在馬龍之上。
大樹底下好乘涼,馬龍需要麵對的防守壓力會小很多,自然能有更出色的發揮。
現在情況不同了,來到黃蜂,馬龍就像是走出溫室區的孩子。
馬龍作為黃蜂隊的核心球員,需要麵對的是對方最優秀的防守人,表現下滑也是在所難免。
這也是一隻雛鷹成長為雄鷹所必須經曆的一個過程。
格瑞斯現在明白胡浩南為什麽從一開始就讓馬龍跟隨科比進行訓練了。
不過格瑞斯也發現,馬龍完全可以采取更靈活的進攻方式。
比如馬龍接到傳球後,可以搶在考文頓貼防到位前,利用自己的靈活性進行擺脫……
格瑞斯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胡浩南,胡浩南聽後回道:“讓他自己在比賽中領悟吧。”
一個注定要拿來擺(練)爛(兵)的賽季,讓球員在一次次挫折中領悟出來的東西才是最深刻的。
球場上……
馬龍也在想辦法。
考文頓的力量和臂展給他製造了太多麻煩,但他也發現考文頓的啟動速度並不快,轉身靈活度也不如自己……
科比的聲音猶在耳旁響起:一個對手,他可能比你高大,比你強壯,不要慌張,注意觀察,就像曼巴蛇盯著自己的獵物,發現弱點,然後攻擊它……
第三節2分24秒,林書豪運球到前場,跟另外四名隊友正好形成1-2-2攻擊陣型。
這也是三角進攻的常用攻擊陣型。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建立進攻三角。
雖然理論上隻要三名球員不站在一條平行線上,就會形成一個三角。
但三角進攻中的進攻三角卻因為目的不同也分為多種方式。
比如有以奧尼爾、加索爾等高大內線球員為進攻三角頂點的大進攻三角。
有以高大內線球員作為策應而形成的極具隱蔽性的移動三角。
還有有計劃給外線球員製造內線強攻機會的換位三角……
本場夏洛特黃蜂隊練習的就是這一種換位三角進攻方式。
這種進攻方式始現於禪師的公牛時代,禪師運用這種戰術,創造性的讓邁克爾-喬丹利用“運球轉身後仰跳投”的中鋒技術動作進行“內線強攻”的整體進攻戰術打法。
這套進攻方式可以說囊括了三角進攻戰術中所有內攻外聯、內外接合的進攻形式。
也有不少球迷將這稱之為禪師三角。
它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把三角進攻中的“頂點”換成了“外線小個球員”,以“外線小個球員”擔當內線強攻和策應助攻的“戰術中樞”。
……
黃蜂場上五人分別是林書豪、馬龍、泡椒、大錘和比永博。
這幾乎是胡浩南手裏的最強陣容。
大錘突然拉到底角,給後麵插入進來的馬龍騰出位置。
與此同時,林書豪運球向馬龍這側移動,與馬龍和大錘形成進攻三角。
另外站在弱側的兩人——泡椒和比永博則自成體係。
這就像是一場“3+2”遊戲。
當馬龍到達腰位,林書豪擊地把球交給馬龍後,馬龍就成為進攻三角的頂點。
如果對手包夾馬龍,馬龍就會作為軸心進行策應,打出低位策應、內外接合的整體進攻戰術。
但現在,他他需要做的就是擊潰防守人——考文頓。
畢竟三角進攻想要達成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三角頂點”接球並進行一對一籃下強攻。
馬龍這次沒有任何遲疑,在接到林書豪傳球後,第一時間往底角轉身,不給考文頓上身體的機會。
馬龍這招收到效果。
考文頓也是經驗豐富,第一時間轉身往籃下移動,試圖截斷馬龍攻擊籃筐路線。
馬龍觀察到這一點,做出攻擊籃筐姿態,實際卻是調整重心和腳步,突然往底線撤步,後仰出手。
考文頓發現馬龍真正意圖的時候,為時已晚。
他伸長的手臂也隻成為馬龍瞄準籃筐的標杆。
馬龍投出的籃球越過考文頓,在空中劃出一道拋物線後,落進籃筐。
進球後的馬龍對著底角的攝像頭,用力的握緊了拳頭,一聲怒吼,覺得這樣還不過癮,又用力捶了捶自己的胸口……
胡浩南也起身為馬龍打進這球而感到高興,他用力地拍了拍手掌。
這一球,他仿佛看到的不是馬龍,而是身披8號球衣的科比在打球……
隻不過像這樣的進攻,科比每個夜晚都要重複許多次,而對於馬龍來說,這或隻是個開始!
還真如胡浩南所料,這球讓馬龍找到了針對考文頓的方法。
僅僅一回合後,幾乎是在同樣的位置,馬龍接到籃球後,利用半轉身往籃下運球,隨即卻是突然換手往另側運球,時刻擺出要攻擊籃筐的姿態,卻是一個左側撤步,在罰球線附近完成中距離投籃命中……
而罰球線附近的中投恰恰也是科比喜歡的進攻方式。
“馬龍,簡直在像科比一樣打球!”巴克利在鏡頭前激動的說道。
站在場邊的胡浩南這次沒有鼓掌,說實話,這可能是胡浩南執教以來進攻效率最低的一個賽季。
但不知為何,看著這低效的進攻方式,胡浩南的內心卻也是如此的激蕩澎湃。
為什麽說“也”呢?
看看現場球迷的反應就知道了……
這場比賽,由於此前的戰績下滑,上座率已經跌到了七成。
但這七成的觀眾所製造出的噪音卻像是能掀開時代華納中心球館的穹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