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邊,呂永昌輕輕嘖了一聲,隨後猛地扭頭看向身邊的莫澤陽。


    “五十萬量子比特還是少了些。”


    “第三代量子計算機有思路了嗎?”


    莫澤陽:“???”


    雖然心裏槽點滿滿,但他還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實驗室那邊已經在進行相關研究了。”


    “如果問題不大的話,可能明年就能見到了吧。”


    呂永昌滿意地點了點頭,再次將目光投向麵前的大屏幕。


    沉默片刻後,他輕輕歎了口氣。


    “可惜了。”


    莫澤陽眼神動了動,好奇地問道:“可惜什麽?”


    呂永昌深呼吸了一口氣,隨後用力地將其歎了出來:“通訊問題。”


    “你是說……超距通訊技術?”畢竟是搞量子計算機技術的,莫澤陽在聽到呂永昌這句話的第一時間就明白了話裏的要點。


    “你準備靠量子技術實現超距通信?”


    “這玩意兒可不好弄啊!”


    莫澤陽的語氣中滿是唏噓。


    呂永昌默默地點了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他也徹底意識到了為什麽量子通訊技術是一級文明的天花板。


    人類對量子通訊技術有過大量的研究。


    甚至還將其實現了商用化。


    但這些量子通訊技術,並不是通過量子的超距糾纏效應進行通信,而是借助了量子的糾纏分發和隱形傳輸,利用了量子不確定性原理和波函數坍塌原理。


    造成的效果,自然是讓信息傳遞更為快速,更為保密。


    換句話說,目前的量子通訊技術,並不是係統中的量子通訊技術。


    想到這邊,呂永昌再次歎了口氣。


    “難搞也得搞啊!”


    “想要邁入星際文明,沒有超距通訊,簡直就像是瞎子一樣。”


    莫澤陽深有體會地點了點頭:“就像月宮計劃一樣。”


    “我沒記錯的話,現在的月宮計劃隻進行了1%左右的進度吧?”


    呂永昌滿臉苦澀地點了點頭。


    沒辦法。


    目前的月宮項目,材料全部由批量生產的玄女一號和玄女二號運輸。


    即便和原先相比,運輸效率大大加強。


    但按照目前的運輸效率,想要徹底將月球作為人類的後備能源庫,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除了運輸效率問題,最大的一個問題,還是建造效率。


    月球的環境注定了不能派遣大量人工去進行基建。


    一方麵是物資問題,大量工人的氧氣和食物消耗,就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方麵,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工人,可適應不了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


    因此,目前月宮計劃的推進,完全靠著數十名宇航員和一些自動化程序。


    “話說回來。”莫澤陽眼中滿是疑惑,“為什麽不在月球上造一台量子計算機,讓人工智能去接手呢?”


    麵對莫澤陽的疑問,呂永昌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伸手指了指一條橫跨主控室的黑色數據傳輸線。


    “看到了嗎?”


    “雖然零可以通過網絡或者電磁波將自己發送到任何一台量子計算機上,但就目前地月之間的信息傳輸效率和穩定程度,不說花費時間多少,一旦零的核心數據丟失……”


    莫澤陽抬手打斷了呂永昌的話語:“停!”


    “你說的這些原因我都知道!”


    “我的意思是,為什麽不再造一個人工智能呢?”


    呂永昌歎了口氣後搖了搖頭:“這個方法我早就想過了。”


    “雖然這麽說不好,但零的成功,99%得歸功於偶然因素。”


    “說實話,我到現在都沒有搞懂零核心數據庫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代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陽衰變:全球災民求我帶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太陽衰變:全球災民求我帶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