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線無關,如果您感興趣,就當成是書外現實中的思考)


    在1889年1月3日,尼采開始顯露出一些精神狀況不穩的征兆。經常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尼采當天在卡羅·阿爾伯托廣場看見一匹馬被馬夫鞭打,突然上前抱住馬的脖子痛哭道:“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啊!”,接著便癱倒在地上,最終在1900年,尼采在精神瘋狂中逝世。


    尼采將自己視為太陽,可前提是,太陽隻有在直視天地間一切黑暗的時候才是太陽。隻有在照耀黑暗的時候才是太陽。湮滅後的太陽隻會是宇宙塵埃。不再敢於向黑暗發光的太陽也不會是光明之物。


    也斷沒有湮滅後,望著黑暗宇宙說“我曾經一直都發過光啊!!”。因為這樣的執念也不可能讓黑暗中出現哪怕是一顆星辰。更不能讓自己重新燃起。


    當年白居易認為自己佛法非常高深,每到一個地方都喜歡與遠近有名的大禪師討論參學。


    有一個禪師對他說:“佛法就是告訴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聽了不以為然的說:“這些三歲小孩都知道。人人都知道。”


    禪師說:“三歲的小孩都知道,八十歲的老翁都做不到。”意為一切都要行動,落實。隻有真正落實在現實中的哲學和佛法,才是對人類有進步作用的。要是人人早就都做到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天下事會有這麽多好壞禍福麽?


    王陽明悟道之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人人知道的東西都可以讓自己成為聖人。可是為什麽世界上聖人幾百年都出不了一個呢?因為心裏知道是知道,能拋卻心中重擔去追求它卻難於登天。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能把自己的知識和行動追尋的一模一樣,舉手投足就自然能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想,尼采不是沒能破山中賊,他畢竟受了現實和命運太多影響。忘記了心中之太陽隻是孜孜不倦的照耀。有時候是沉默的,有時候是發光至死的。如果他明白的話,一定會樂觀的活下去。而不是被人們的孤立而逼瘋。


    對他而言,心中之賊何嚐不是幹脆因為受難而發瘋了渾噩了事。


    打破現實中的絕望並不難,打敗心中的絕望才難。這種絕望是伴隨許多人一生的,除去那些終生不懈不屈的人以外。有些人能在二十歲打敗八十歲的困難。八十歲卻打不敗二十歲的困難了。因為他的當下不一定能超越自己的過去。他的將來還可能因為衰老而敗於自己的如今。唯有不懈的人,能如教員所說那般“自信人生兩百年”,臨終的最後一秒,也想奮力站起來,繼續和一開始的自己角逐賽跑。


    甚至於若人死後有靈魂,他會爆發出比活著時更豪邁憤怒的呐喊。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而且,太陽的壽命畢竟是一百億年,直到湮滅都會發出熱量,我們倘使承認尼采確實做到了勝似太陽一般照耀世人。也應該意識到他最終是在搏鬥中被心中的黑洞吞噬了光芒。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天辟地見蒼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8119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81194並收藏開天辟地見蒼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