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玄的臉上明顯出現了片刻的錯愕,他猜到了皇帝今天過來的目的,但是卻沒有猜得準確。
雖然他早已告別朝堂,但是朝中發生的大小事件都會落入他的耳中,包括此前皇帝突然像是變了個人似的,開始爭奪朝權,與首輔寧嵩明來暗去地鬥得不亦樂乎。
後來,瞎了眼的岑溪年竟然被皇帝找人治好了,重返了朝堂擔任了太傅一職,崔玄就知道,皇帝早晚都會找上他的。
如今的大武朝看似依舊威風八麵,但其實早已風雨飄搖、不複往昔。
邊關戰事吃緊,大月氏和西遼以及南番等諸國虎視眈眈,然而朝中黨爭日漸激烈,卻無人在意疆土之失。
如果皇帝真的洗心革麵想要重拾皇權,他崔玄便是一個絕對不會被錯過的棋子。
他已經想好了,如果皇帝來請他出山鎮守邊關時他要用何種說辭來推卻,可是怎麽都沒想到,林止陌開口竟然不是讓他去邊關,而是鎮守三省。
崔玄很快恢複了平靜,淡淡說道:“老臣年歲已高,恐負陛下所托,恕老臣難以從命。”
林止陌猜到他會拒絕,當下也不泄氣,而是搖頭道:“莫要急著拒絕,先聽朕說完。”
崔玄看了他一眼,緩緩點頭,指著亭中石凳道:“陛下請坐下說。”
林止陌也不矯情,幹脆落座,並沒有在意石凳幹不幹淨,這讓崔玄又是看得微微一怔。
崔玄不是沒見過弘化帝,但是記憶中的皇帝可沒有這麽好說話,今天他竟然不光是在門外等了足足一上午,甚至等到下雨依然不走,並且紋絲不動。
這還是以前那個昏庸無能且脾氣暴躁的皇帝麽?
林止陌眼睛直視著崔玄,真誠地說道:“漢陽王知道朕如今的處境,便不贅述了,隻是朕的個人榮辱不算什麽,但三省百姓深受天災之害,又飽受貪腐之苦,已是民不聊生,亟待有人還他們一片澄澈晴空!”
崔玄不為所動,搖頭道:“老臣雖同情,但無能為力,陛下恕罪。”
林止陌接著說道:“朕設三省巡按監查賑災,但仍有貪腐之事出現,甚至有人刺殺巡按禦史季傑,膽大妄為,肆無忌憚!如今,三省盡在寧黨之手,若要清腐肅政,非重典不可行,非重臣不可鎮,而朕觀滿朝文武,能勝任者唯漢陽王一人!”
說到這裏他忽然站起身來,無比嚴肅地說道:“為三省災民計,朕再次懇請崔王叔,出山救救百姓們吧!”
崔玄沉默了。
他不是被林止陌的這番說辭感動,而是被他那一聲“崔王叔”勾起了許多年的一段回憶。
那時候的弘化帝還是個孩子,整日在宮中橫行霸道無所不為,但每次見到他時都會乖乖地站住,然後叫一聲“崔王叔”。
崔玄眼中的場景似乎起了一種玄妙的變化,眼前的這個俊秀英朗的青年在慢慢變回成了那個眼中藏著倔強的少年,唯一不變的還是那一個恭敬的稱呼。
但很快他就清醒了過來,沉吟片刻,問道:“三省肅政,非一人之功,若老臣率重兵前去接管鎮壓,必生內亂,反之,又行難奏效,敢問陛下,可有良策應對?”
好家夥,開口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林止陌心中苦笑,還好,崔玄說的這個問題他早就考慮過,也和岑溪年反複探討過。
他想了想說道:“朕以姬氏皇族之名,聚天下善士,建慈善總會,以天下人助天下人,雖然此事試行不久,但大武百姓已漸漸知曉,崔王叔若是願意替朕清腐肅政,我慈善總會願意登高一呼,自有百姓應之,貪官汙吏又如何?他們焉敢與三省千萬災民相抗?屆時崔王叔率兵肅政,兵馬未動,民心已歸,何愁此事不成?”
崔玄的心中砰的一跳,詫異地看向林止陌。
大武慈善總會一事他當然也早就知道了,也知道目前具體操辦的人是皇太妃安靈熏和晉陽公主姬楚玉,另外還有一眾勳貴的子嗣們,可說都一群手眼通天的主。
不說他們的名頭能號召多少天下人來捐助錢糧,便是他們自己的資產和人脈就已經夠賑濟三省災民了。
錢糧的事情不用擔心,那麽就是三省各地的貪官了。
崔玄知道那些人與寧黨多少有關係,要想撬動這個龐然大物絕非容易之事,可剛才皇帝說了兩個字——民心!
民心啊,這是天下間最寶貴的東西,隻要能聚集民心,別說是區區貪官汙吏,說得大不敬一些,連皇權都能輕易顛覆了去。
隻是……
崔玄忽然又想到了數年前他在見到那一襲白布,以及白布下遮蓋著的麵容。
那是一張天底下他最為熟悉的臉,也是他最親最疼愛的兒子,那是崔玄這一輩子最為驕傲的事情,甚至比他得到軍神這個名頭還要驕傲。
他的愛子十五歲入軍中,十七歲率千人闖敵營,殺敵六千,全身而退,成為了大武朝中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傳奇故事。
然而在十幾年後,他那愛子甚至還沒來得及留下一個子嗣,便遇刺身亡,沒了。
這成了他心頭永遠的痛,也因此讓他對這個腐敗的朝堂徹底失去了信心。
想到這裏他嗤笑一聲,搖了搖頭道:“民心?嗬……那又能如何?”
林止陌從他的那雙昏黃的老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悲傷,情知自己觸動了老人心中那道深深的傷痕。
但是他不會就此放棄,因為他知道崔玄的心裏還是有著一顆尚未熄滅的火苗,自己努力一下,或許還是可以將他吹得再次旺起來的。
雨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停住了,風輕柔地吹過涼亭,空氣中帶著一種好聞的青草味道,是濕潤的。
林止陌走到涼亭外,看了一眼四周的環境,又看向涼亭的亭柱,說道:“崔王叔,你這花園景致極佳,若是這涼亭添副對聯便更為完美了。”
崔玄被他跳脫的思維弄得有點恍惚,下意識的問道:“對聯?”
林止陌露齒一笑:“正是,不如……朕送一副給崔王叔,如何?”
雖然他早已告別朝堂,但是朝中發生的大小事件都會落入他的耳中,包括此前皇帝突然像是變了個人似的,開始爭奪朝權,與首輔寧嵩明來暗去地鬥得不亦樂乎。
後來,瞎了眼的岑溪年竟然被皇帝找人治好了,重返了朝堂擔任了太傅一職,崔玄就知道,皇帝早晚都會找上他的。
如今的大武朝看似依舊威風八麵,但其實早已風雨飄搖、不複往昔。
邊關戰事吃緊,大月氏和西遼以及南番等諸國虎視眈眈,然而朝中黨爭日漸激烈,卻無人在意疆土之失。
如果皇帝真的洗心革麵想要重拾皇權,他崔玄便是一個絕對不會被錯過的棋子。
他已經想好了,如果皇帝來請他出山鎮守邊關時他要用何種說辭來推卻,可是怎麽都沒想到,林止陌開口竟然不是讓他去邊關,而是鎮守三省。
崔玄很快恢複了平靜,淡淡說道:“老臣年歲已高,恐負陛下所托,恕老臣難以從命。”
林止陌猜到他會拒絕,當下也不泄氣,而是搖頭道:“莫要急著拒絕,先聽朕說完。”
崔玄看了他一眼,緩緩點頭,指著亭中石凳道:“陛下請坐下說。”
林止陌也不矯情,幹脆落座,並沒有在意石凳幹不幹淨,這讓崔玄又是看得微微一怔。
崔玄不是沒見過弘化帝,但是記憶中的皇帝可沒有這麽好說話,今天他竟然不光是在門外等了足足一上午,甚至等到下雨依然不走,並且紋絲不動。
這還是以前那個昏庸無能且脾氣暴躁的皇帝麽?
林止陌眼睛直視著崔玄,真誠地說道:“漢陽王知道朕如今的處境,便不贅述了,隻是朕的個人榮辱不算什麽,但三省百姓深受天災之害,又飽受貪腐之苦,已是民不聊生,亟待有人還他們一片澄澈晴空!”
崔玄不為所動,搖頭道:“老臣雖同情,但無能為力,陛下恕罪。”
林止陌接著說道:“朕設三省巡按監查賑災,但仍有貪腐之事出現,甚至有人刺殺巡按禦史季傑,膽大妄為,肆無忌憚!如今,三省盡在寧黨之手,若要清腐肅政,非重典不可行,非重臣不可鎮,而朕觀滿朝文武,能勝任者唯漢陽王一人!”
說到這裏他忽然站起身來,無比嚴肅地說道:“為三省災民計,朕再次懇請崔王叔,出山救救百姓們吧!”
崔玄沉默了。
他不是被林止陌的這番說辭感動,而是被他那一聲“崔王叔”勾起了許多年的一段回憶。
那時候的弘化帝還是個孩子,整日在宮中橫行霸道無所不為,但每次見到他時都會乖乖地站住,然後叫一聲“崔王叔”。
崔玄眼中的場景似乎起了一種玄妙的變化,眼前的這個俊秀英朗的青年在慢慢變回成了那個眼中藏著倔強的少年,唯一不變的還是那一個恭敬的稱呼。
但很快他就清醒了過來,沉吟片刻,問道:“三省肅政,非一人之功,若老臣率重兵前去接管鎮壓,必生內亂,反之,又行難奏效,敢問陛下,可有良策應對?”
好家夥,開口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林止陌心中苦笑,還好,崔玄說的這個問題他早就考慮過,也和岑溪年反複探討過。
他想了想說道:“朕以姬氏皇族之名,聚天下善士,建慈善總會,以天下人助天下人,雖然此事試行不久,但大武百姓已漸漸知曉,崔王叔若是願意替朕清腐肅政,我慈善總會願意登高一呼,自有百姓應之,貪官汙吏又如何?他們焉敢與三省千萬災民相抗?屆時崔王叔率兵肅政,兵馬未動,民心已歸,何愁此事不成?”
崔玄的心中砰的一跳,詫異地看向林止陌。
大武慈善總會一事他當然也早就知道了,也知道目前具體操辦的人是皇太妃安靈熏和晉陽公主姬楚玉,另外還有一眾勳貴的子嗣們,可說都一群手眼通天的主。
不說他們的名頭能號召多少天下人來捐助錢糧,便是他們自己的資產和人脈就已經夠賑濟三省災民了。
錢糧的事情不用擔心,那麽就是三省各地的貪官了。
崔玄知道那些人與寧黨多少有關係,要想撬動這個龐然大物絕非容易之事,可剛才皇帝說了兩個字——民心!
民心啊,這是天下間最寶貴的東西,隻要能聚集民心,別說是區區貪官汙吏,說得大不敬一些,連皇權都能輕易顛覆了去。
隻是……
崔玄忽然又想到了數年前他在見到那一襲白布,以及白布下遮蓋著的麵容。
那是一張天底下他最為熟悉的臉,也是他最親最疼愛的兒子,那是崔玄這一輩子最為驕傲的事情,甚至比他得到軍神這個名頭還要驕傲。
他的愛子十五歲入軍中,十七歲率千人闖敵營,殺敵六千,全身而退,成為了大武朝中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傳奇故事。
然而在十幾年後,他那愛子甚至還沒來得及留下一個子嗣,便遇刺身亡,沒了。
這成了他心頭永遠的痛,也因此讓他對這個腐敗的朝堂徹底失去了信心。
想到這裏他嗤笑一聲,搖了搖頭道:“民心?嗬……那又能如何?”
林止陌從他的那雙昏黃的老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悲傷,情知自己觸動了老人心中那道深深的傷痕。
但是他不會就此放棄,因為他知道崔玄的心裏還是有著一顆尚未熄滅的火苗,自己努力一下,或許還是可以將他吹得再次旺起來的。
雨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停住了,風輕柔地吹過涼亭,空氣中帶著一種好聞的青草味道,是濕潤的。
林止陌走到涼亭外,看了一眼四周的環境,又看向涼亭的亭柱,說道:“崔王叔,你這花園景致極佳,若是這涼亭添副對聯便更為完美了。”
崔玄被他跳脫的思維弄得有點恍惚,下意識的問道:“對聯?”
林止陌露齒一笑:“正是,不如……朕送一副給崔王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