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貴妃娘娘,老婆子聽說那奏折上寫的正是關於治理黃河之策。最近朝堂正因黃河改道之事議論紛紛,官家也為此心煩,於是便詢問劉謙的看法。


    那劉謙不敢妄言,便將京東路一個很有名的姓徐的小子的文章提了出來。陛下聽後,甚感興趣,於是命張忠權把濟州知府夾帶過來的文章呈上。官家聽了那兩篇文章的內容,龍顏大悅,便跑到曹皇後寢宮和她討論那兩篇文章。”


    蔡嬤嬤對事情的經過了如指掌,詳細地講述了出來。


    “到底是什麽文章?有必要去找曹丹書那賤人討論?我榮芳華的文采可不差,官家非要去找那賤人,真是豈有此理!”容貴妃憤憤不平地說道。


    蔡嬤嬤聞言解釋道:“娘娘,並非您文采比不過曹皇後,而是寫那文章的人和曹皇後家有關係。”


    “哦?說來聽聽,我倒要看看是哪個小子壞了我的好事。”


    “貴妃娘娘可還記得一個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康家庶子之事?”


    “本宮自然記得。當時康王兩家為此丟了好大的臉麵,而那康家庶子因為寫了兩首詩,竟被官家封為文林郎,真是走了狗屎運。”


    “聽你這麽說,莫非那兩篇文章正是那康家庶子所寫?”


    “不錯,那康家庶子寫了兩篇好文章,引得官家龍顏大悅。而且那康家庶子和曹家國舅交好,也算是曹家的人,因此官家才跑過去和曹皇後商討那兩篇文章。”


    “好啊,如此說來竟是那該死的康家庶子幫了曹丹書那賤人!那個王老夫人怎麽會生出這麽蠢的女兒,連個庶子都收拾不了!總有一天本宮要將這幫人通通收拾了。”


    容貴妃惡狠狠地說道。


    ……


    而在濟州城外,正在查看工程進度的徐子建突然莫名其妙地打了個噴嚏。


    一旁的徐文關切地問道:“徐郎君,您沒事吧?莫不是感染了風寒?要不您到院中休息一下吧?”


    徐子建摸了摸鼻子,搖了搖頭說:“我沒事,哪有那麽脆弱。書院這邊進度怎麽樣了?還順利吧?”


    徐文點了點頭:“徐郎君,書院這邊工程進度很快。按照您給我的圖紙,不到五天已經建好了一半多,六間教室、一個藏書館以及飯堂基本上已經建好,剩下的學生宿舍、夫子宿舍還有操場預計 4 天內便可完成。”


    徐子建滿意地點了點頭:“我圖紙上弄的自來水管道以及排水渠是否有同步進行?”


    “回稟徐郎君,按照圖紙上的,自來水管我們已經安排木匠定做了,預計再過兩天便可開始安裝。至於排水渠也同樣安排了,濟水村的村民正在挖掘中,保證在開學之前完成。”


    徐子建拍了拍徐文的肩膀誇讚道:“做的很好,你這邊有什麽困難可以向我提出來,我幫你解決。”


    徐文猶豫了一下,說道:“徐郎君,咱們的書院建設經費快用完了。您看要不要少請點人。”


    徐文原本和濟水村村佬們約定招募 100 個村民來幫忙建造書院,結果濟水村的村民卻來了兩三百人。


    濟水村的村民都知道,再有一兩個月就到了濟州的雨季,若是老天不長眼,搞不好濟水村的田地又要被淹。


    到時候若是沒有糧食,可是要餓死人的,如今難得有個打零工掙錢的機會,基本上家裏有空餘人手的村民,每家每戶都來人了。


    徐文有些為難地向徐子建解釋著。


    徐子建毫不在意說道:“這濟水村,每隔一兩年都要經受洪水的侵襲,大家都不容易。來都來了,那就先安排人家幹活吧,沒關係,飯管夠,錢照給。我回頭再給你拿200貫。能幫一個算一個!”


    這也是書院修繕工程能如此快的原因。


    能不快嗎?招了快三倍的人手。


    徐子建手頭的錢也不是太充裕了,看來掙錢計劃得提上日程了。


    兩人正在書院工地上走著,突然一個身穿粗布麻衣的婦女,帶著個衣著有些破爛六七歲的小男孩,抱著幾根竹子從一旁走過。


    那小孩抱著一根三四米長的竹竿晃晃悠悠地跟在母親身後。


    徐子建皺著眉頭問道:“徐文,怎麽回事?怎麽工地上會有小孩?不怕把人給弄傷了嗎?”


    前方的婦女聽到徐子建質問徐文的話,連忙拉著一旁的男孩跪下來向徐子建懇求道:“這位小郎君,請不要趕我們走,我家括哥兒年紀還小,吃的不多,半個饅頭就行,他也是能幹活的。”


    一旁的徐文求情道:“徐郎君,這沈夫人的丈夫前兩年濟州發洪水被水衝走了,就剩孤兒寡母的,我也不忍心趕他們走,就留下來讓他們搬點竹子和木材。您看要不……”


    徐子建哭笑不得地說道:“我有那麽不近人情嗎?沈大娘子,你們先起來吧。放心,我不會趕你們走,每一個努力活著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徐子建轉過頭對徐文吩咐道:“徐文,把他們分派到書院廚房幫忙洗洗菜。這些搬搬抬抬的東西還是交給大人們,別把小孩弄傷了。”


    沈大娘子身旁的那個小孩聞言恭敬地朝徐子建行了個大禮,感謝道:“沈括多謝徐郎君恩德,此生沒齒難忘。”


    徐子建見小男孩舉止得體、說話禮貌,便好奇地問道:“這位小郎君,聽你說話的樣子似乎讀過書。”


    沈大娘子見徐子建對自家兒子感興趣,急忙回答道:“回稟徐郎君,我家括哥兒當年他爹還在的時候,在閩仲書院啟蒙讀過兩年。”


    “哦,原來是在這書院裏讀過書的小前輩呀!不如讓這沈小哥進來跟我做個同學吧。咱們書院的副山長可都來自嶽麓書院哦。”


    徐子健點了點頭建議道。


    嶽麓書院可是濟州裏頂尖的書院,沈家母子自然也是聽過的。


    沈大娘子眼中先是一亮,隨後變得有些黯然,有些羞愧地說道:“徐郎君,書院有嶽麓書院來的教授做夫子,我們家裏窮,可支付不起束修。


    您看可不可以讓我家括兒在教室外旁聽?您放心,我家括哥兒很乖的,一定不會打擾教授講課的。”


    徐子建搖了搖頭,接著說道:“沈大娘子不必如此,我在建這個書院之前已經跟你們濟水村的族老談好,凡是濟水村附近的貧困孩童可以免費入學三年。


    要是成績好的話,我們書院可以繼續免費培養成績優異的學生。這位小郎君自然也是可以過來入學的。”


    沈家母子原本看見徐子建搖頭心裏有些失望,隨後聽到徐子建說可以免費入學三年,連忙再次朝徐子建下跪磕頭道:“多謝徐郎君,我家括哥兒一定會好好讀書,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沈大娘子的兒子沈括更是激動地朝徐子建連磕三個頭,大聲說道:“多謝徐郎君恩典。”


    徐子建隻得無奈將兩母子扶了起來,寬慰道:“沈大娘子,盡管在書院住下來。”


    他又對滿頭都是泥的沈括鼓勵道:“沈小郎君不必多禮,咱們以後都是同窗,我也要在這書院學習,送你兩句話:厄難難奪淩雲誌,不死總有出頭日。”


    辭別了沈家母子,徐子建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古代就是有這點不好,動不動就磕頭。


    他也不知道這沈括以後到底是不是撰寫《夢溪筆談》的那位科學家,先培養一下吧。


    是人才的話以後總會用的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唐朝女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唐朝女友並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