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蘇家飯桌上。


    蘇家程大娘子廚藝非凡,每一道菜都很精致,大周人喜好素食,菜肴也是以素食為主。


    桌上依次擺放著藍田玉、碧澗羹、山海兜、傍林鮮、還有玉井飯。


    這藍田玉乃是兩個去皮青瓜切塊蒸熟後,加入醬油製成。


    碧澗羹是芹菜用湯焯過,配上芝麻和苦酒熬製的湯,散發著獨特的香氣。


    一旁的山海兜是用魚肉、蝦肉與綠豆粉皮攪拌在一起製成的,看著就令人垂涎欲滴。


    傍林鮮是用夏季的竹筍,雞湯蒸煮煨熟製作,味道極其鮮美。


    最後的玉井飯,乃是把蓮藕削節作塊,采新蓮子去皮,待飯水稍少時投入其中,飯熟後加醬油攪拌而成。


    蘇軾與家人分享著,河工營趣事以及麵見文彥博的所見所聞。


    蘇洵近日同樣公務繁忙,一邊吃飯,一邊聽著大兒子講述。


    “父親,您說那徐公明是不是故意的?竟讓我去盯著河工營的茅廁、飲水和病號,簡直大材小用。河工營那幫河工整日幹活,身上臭烘烘的。


    孩兒帶著一幫人,整天在河溝裏盯著他們有沒有去茅房上廁所、有沒有喝生水、有沒有生病的河工。這工作普通的書吏便能完成,我卻足足盯著他們大半個月,如今感覺身上都是一股味道。


    二弟整日跟在徐公明身邊,作為他的秘書,統管河工營全局工作,這才像是當官的樣子,哪像我被這些瑣碎事纏身。”


    蘇軾一邊說,一邊誇張地揮舞著手臂抱怨著。


    蘇軾的妹妹蘇珍,聽到哥哥慘兮兮的抱怨,不由得捂嘴偷笑。


    她微微歪著頭,眼睛亮晶晶的。


    不知自家大哥哥如何得罪了這徐郎君,竟惹得他如此捉弄。


    蘇洵有些頭疼地看著自家跳脫的大兒子。


    他整日跟在知州曾鞏身旁,負責濟州機要文書,自然知道徐子建安排那些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


    徐子建分配給蘇軾的工作雖看起來有些繁瑣,但自家兒子向來跳脫,安排這件事恐怕也有磨礪他性子的緣由。


    因此,蘇洵對於自家大兒子的說法不置可否。


    他夾起一塊山海兜放到嘴裏,看向一旁靜靜吃飯的二兒子蘇轍問道:“轍兒,你對於徐郎君對你家大哥的安排有何看法?”


    蘇洵說話間,手中的筷子輕輕放下。


    蘇轍沉思了一會,說道:“父親,大哥說他負責的事情無關輕重,這點孩兒不認同。孩兒跟在徐郎君身邊,徐郎君每天到河工營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大哥巡查回來的記錄。


    他十分關心河工的身體狀況,甚至還自己親自開了藥方,命人煮好給那些淋雨受凍的河工們驅寒健身。


    大哥雖然每天去河工營巡查十分勞累,但實際上徐公明才是整個河工營每天休息最晚的那個人。


    我記得徐公明曾經說過,河工營的衛生疫病管控十分重要,若是有河工沒有注意衛生,隨意喝了生水,極易引發疫病,導致整個工程進度受影響。”


    “原來我的工作也是這麽重要的,還以為那徐公明故意糟踐我呢。”


    蘇軾撓了撓頭,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


    “大哥,你可別亂說。那徐子建豈是這種人?他每日要統籌水渠的修建進度、民工的糧食分配以及處理各項異常。說實話,小弟跟在徐公明身邊也就負責打打雜,做一些文書工作。


    整個河工營都被徐子建安排得井井有條。下麵蘇吏呈上來的文書,徐郎君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利弊與貓膩,簡直就像個積年老吏。他每天都要巡查整個河工營,哪有功夫算計你。”


    蘇轍跟在徐子健背後當了大半個月秘書,可謂感慨良多。


    這大半個月的秘書生涯讓他獲益匪淺。


    徐子建對整個河工營事無巨細、舉重若輕的掌控力以及明察秋毫的決斷力都是值得他學習的。


    唯一讓人氣惱的是,這徐子建明明年紀比他還小,處理公務的能力卻讓人望其項背,真是讓人絕望!蘇轍說著,無奈地搖了搖頭。


    “你們兄弟在河工營裏辛苦忙活了大半個月,也算是學了不少東西了!日後你們也是要為官的,可要記住這次實習的經驗,日後必有所獲!”


    蘇洵看向兩個兒子,鼓勵道。


    他一邊說,一邊微微點頭,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說起為官之道,那個徐公明的手段,倒是值得你們兄弟學習!他在第一次和文相公見麵的時候,就明察秋毫地發現了河渠司官員貪腐問題。


    後來更是從河工之中,發掘了高家兄弟負責河渠修築工作。這份識人之明,屬實難得!


    還有那炸河道的決策更是夠果決,本來濟州遇到這百年不遇洪水,即便水渠出事,也怪不到他頭上。不過他卻能臨危不亂,將風險提前解決。


    曾知州也說了,若是沒有徐子建,這濟州水渠怕是修不成了!”


    “父親,徐公明的手段,我們在河工營第二天就見識到了!夥房的吏員明目張膽,打算貪汙徐公明用來給河工們加油水的肥豬,結果被徐公明人贓並獲。


    七八個書吏如同釣竿上的魚餌,被吊在濟水邊上‘祭河神’。這手段直接把河工營的書吏們膽子都嚇破了,後麵河渠工程中再也沒有人敢伸手了!”


    蘇軾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神情很是激動。


    “那徐郎君手段如此凶狠,不怕將整個河渠司的官員都得罪了?”程氏有些咋舌,沒想到平日裏對誰都彬彬有禮的徐郎君竟然也有凶蠻的一麵。


    “母親,徐子建倒是並非故意折騰那些書吏。正所謂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那些糧食和肉食都是要分給兩萬河工的,若是被那些貪官汙吏給貪了去。河工們吃不飽,自然沒力氣幹活。那個水渠如何能修好?


    前幾日洪水肆虐。就是靠的徐郎君主持修建這排水渠。才保得一方百姓平安。否則咱家可能也被淹了。”


    蘇轍搖了搖頭解釋道。


    “父親大人。大哥哥和二哥哥這次參與修建水渠,不知道朝廷是否會嘉獎眾人。”


    蘇軫微微歪著頭,眼神中充滿了好奇。


    “說起功勞,那徐郎君可謂高風亮節,他將你們每個人的功跡都寫在奏章中,唯獨漏了他自己的。希望借著這次機會幫你們揚名!”


    蘇洵作為曾鞏的掌書記官,自然了解徐子建奏章中寫了什麽。


    一想到此,他不由得看了自家女兒一眼,感慨道:


    “聽說徐郎君前兩日,在文相公麵前得到青睞,還出了好大風頭。


    徐家一向和我蘇家親近,若是這徐公明能夠娶了咱家女兒,親上加親豈不美哉?”


    蘇洵一邊說一邊微微揚起嘴角,眼神中露出一絲期待。


    俗話說得好,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不順眼。


    這蘇洵倒好,一眼便相中了徐子建。


    正在喝湯的書珍聽到父親調侃的話,臉色泛紅,微微低下頭,豎起耳朵,用勺子輕輕攪動著碗裏的湯。


    蘇軾聽了父親的話,很是同意地附和道:“父親此言甚好!那日,公明賢弟十分得文相公看重,還打算將他收為入門弟子,被公明賢弟婉言拒絕了,真是可惜了!


    公明賢弟人品,家世和才學都很不錯。絕對不會埋沒了我家小妹。若是徐公明成了我妹夫。我看他以後還敢讓我喊他公明兄否?”


    蘇軾一邊說,一邊得意大笑起來。


    蘇轍同樣對父親的提議,讚同地點了點頭,隨後微微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那徐郎君少年封爵,前途遠大,恐怕盯上他的人家可不少。


    父親隻不過是個八品掌書記官,徐子建小小年紀,便有個都水監的差遣。


    最重要的是徐子建現在年齡太小了,根本就沒到娶親的時候。


    程大娘子聽到丈夫以及大兒子關於女兒婚事的討論,不由得臉色一沉,輕輕歎了口氣。


    “別說了!咱家軫兒可是有婚約的!當年我就已經和汴京的表哥程家,訂下了婚約!這婚姻若是沒有什麽變故的話,是不能反悔的。”


    程大娘子麵容有些苦澀。


    女兒蘇軫一直對徐子建懷有情意,她是知道的,尋思著過幾年待丈夫遷轉後便將此事澆滅。


    本以為徐子建即便再優秀,也要上了考場五六年方才有一點成就。


    可誰知道?


    徐子建不能以常理度之,僅憑一篇策論便封了男爵。


    而原本因為害羞而小臉微紅的蘇軫,聽到自己有婚約後,頓時臉色變得煞白,眼眶泛紅!


    沒想到,她自己剛剛萌生的初戀,就這麽被現實無情打斷了。


    家族婚約是不能隨便取消的,蘇軫自然知道。


    原本以為是上天安排的緣分,讓徐郎君救下自己。


    沒想到終究是,有緣無分。


    蘇軫不由得想起徐子建寫的那首《木蘭辭》。


    人生若隻如初見……


    老天爺!


    兩個注定不能在一起的人,為什麽要安排相遇呢!


    少女含淚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的唐朝女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唐朝女友並收藏重生古代:庶子的開掛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