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聽課
我和係統在古代當躺狗 作者:平安的平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來有理虧,說話都沒什麽底氣,隻一個勁的說行。
李玉蓉從懷裏拿出半吊錢,“姑父,小姑說家裏沒人做飯,你拿點錢去別家買著吃 或者與人搭夥都行。”
漢子“呐呐”兩聲,半晌才問,“你小姑還哭著嗎?”
“有叔才嬸子和花姨陪她講話,心裏要舒坦不少。”李玉蓉手腳利索的把被子卷起來,雖然開春,但晚上寒氣重,蓋著薄被熬不過。
三人沒在許家吃飯,裝了一車廂的東西,就當著許家眾人的麵走了。
許老大媳婦端著碗往屋裏瞅了半天,想著許來有一個大男人,吃飯肯定不方便,就招呼道:“來有,你媳婦不在,你一個人也省得做飯了,來我們屋裏吃。”
許來有拒絕道:“我自己燒火做口飯,不麻煩大嫂了。”
許老大媳婦又往肚子扒了口飯,心想這幾兄弟真是走遠了,她還想著把孩子送到秀水村去念書,到時托老四媳婦的親家幫忙照料一下,如今這種情況,怕是不成仇家都算美事了。
也不知道自家男人腦子咋想的,跟他沒關係的事非得攪和進去,也不說句公道話。
不過事已至此,後悔也沒法子了,沒看到李家當著村裏人的麵搬行李,不就是明著告訴村裏人,你們許家做了不地道的事。
許老太倒是想扯張虎皮蓋住自己,隻是防風不防雨,明裏是一麵,暗裏又是一麵。
她坐在堂屋裏補衣裳,聽見二房傳來老二媳婦的大嗓門,聲音大的村口都能聽見。
許老太不滿,家醜不可外揚,被村裏人聽到了不是讓人看笑話嗎?
隻是如今分家,幾個兒媳手裏捏著錢匣子,腰杆子硬挺,一點都不怕她這個婆婆,婦人冷笑道:“娘管好大哥屋裏的事吧。”
她扭頭看向三丫繼續罵道:“這麽大的人,什麽都不會做,要你有什麽用?沒用的東西,養你還不如養一條狗呢,狗看到家裏著火都會汪汪叫幾聲。”
三丫隻知道抹著眼淚喊娘,不懂怎麽一切都變了。
她在許老太那裏自幼沒得到一點愛和喜歡,轉頭看見一樣遭遇的許玉瑤就不免有一種同情和認可。
但從去年開始,這個跟她一樣可憐的孩子在許老太那裏漸漸能到幾個笑臉。
三丫起先並不清楚為什麽,她追著爹娘問,娘說,四丫舅舅家有錢,小嬸又生了一個小弟弟,愛屋及烏,對四丫自然也喜歡。
如此那些同情便猶如尖刀般紮上自己,三丫在懵懵懂懂中想,如果沒有這個弟弟就好了。
大人的偏心和愛是會讓人嫉妒的。
四蛋不僅僅是覺得大福搶了自己的地位,更多是一種嫉妒和怨恨,在爹娘對小叔日複一日的不滿下心生恨意。
人性本惡。
……
四月的倒春寒格外陡峭,早上出了太陽,下午就冷的人牙齒打顫。
沈蟬在美和抗凍中選擇了後者,換上了臃腫的夾棉襖衣,才打傘在細雨中出門。
又是一月一度的交稿日,李叔夜最近在外麵忙,跑腿的活便移交到沈蟬手裏。
莊圓是個會識字打算盤趕車的全能選手,地裏的牛要耕地,東家又買了一頭油黑發亮的騾子,打了一個車廂,不管是出門還是買東西都很方便。
見沈蟬身後沒有跟著一個小尾巴,莊圓問道:“夫人,棠小姐呢?”
“去學堂聽課了,不用管她。”
書院的學生都是小秀才,李玉棠自然是聽不懂的,不過喬先生給她布置了其他課業。
先生解春秋,她默背論語;學生寫文章,她就臨帖練字。
不過幾天時間,學堂裏的人便都知道了李玉棠的存在,大家夥一開始還以為她是喬先生的千金,不過得知她姓李後,便猜想是喬先生的親戚,後來有人說看見李玉棠父親跟先生下棋閑談,更加坐實了這一想法。
講堂裏。
喬先生收起書和戒尺走了,李玉棠挺直的背一下子彎了下去,趴在桌子上歎息。
米琮戳了戳她,“玉棠,你背的怎麽樣了?先生昨天還說要考你《論語》呢。”
李玉棠又長歎了一聲,“已經考過了。”
米琮精神一振,“有沒有挨打?”
“沒有。”李玉棠轉身趴在他桌案上,“米棕師兄,你背《孟子》花了多久?”
“忘了,反正挺久的。”米棕興致勃勃,“你這麽快就學到《孟子》了?”
“沒有。”李玉棠苦著臉,“先生說叫我先把四書背下來,以後再學釋義。”
米棕同情的看著她,“那你可慘了,先生念書厲害,兩天時間便能背下一本。”
李玉蓉猛得抬頭拍大腿,深有同感,“我才學五天的《論語》,先生就考我,幸好我以前在家背過,不然肯定要挨板子了。”
米棕靠她近了一些,開始嘀咕喬先生不當人的做法,比如要求背書幾天背好,在比如課上釋義隻講一遍,隨後就挑幾個人考,他小聲總結,“先生總以為我們跟他一樣聰明,我要是有他那樣的腦子,我早就考上舉人了。”
李玉棠點頭如搗蒜,“就是就是。”
“喬先生念書這麽厲害,還長的這麽俊,也不知道有沒有娶媳婦。”
李玉棠肯定道:“這還用想,先生都二十多歲,肯定娶媳婦了,孩子都滿地跑了呢。”
米棕一想也是,“我還沒見過師母,也不知道長什麽樣。”
聊到興頭上,兩人並未發現已經敲鍾,齊楚年在旁邊咳了好幾聲。
米棕扭頭關懷道:“今年倒春寒厲害,你別是著涼了。”
李玉棠也隨著他的動作扭頭,隻是一眼,就拿書站了起來,聲音放大,“先生好。”
米棕身子僵直,腳比腦子更快,他抱著書起身,看著麵無異色的喬先生欲哭無淚。
喬先生並沒未說話,書和戒尺放在桌上,語氣溫和,“書院規定可背過?”
米棕垂著頭,喪氣道:“背過。”
喬先生輕輕“嗯”了一聲。
米棕結結巴巴開始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嚴己,禁喧……”
也沒有多長,就百來個字,米琮背的後背發涼。
李玉棠嚇的心口直跳,完了完了。
李玉蓉從懷裏拿出半吊錢,“姑父,小姑說家裏沒人做飯,你拿點錢去別家買著吃 或者與人搭夥都行。”
漢子“呐呐”兩聲,半晌才問,“你小姑還哭著嗎?”
“有叔才嬸子和花姨陪她講話,心裏要舒坦不少。”李玉蓉手腳利索的把被子卷起來,雖然開春,但晚上寒氣重,蓋著薄被熬不過。
三人沒在許家吃飯,裝了一車廂的東西,就當著許家眾人的麵走了。
許老大媳婦端著碗往屋裏瞅了半天,想著許來有一個大男人,吃飯肯定不方便,就招呼道:“來有,你媳婦不在,你一個人也省得做飯了,來我們屋裏吃。”
許來有拒絕道:“我自己燒火做口飯,不麻煩大嫂了。”
許老大媳婦又往肚子扒了口飯,心想這幾兄弟真是走遠了,她還想著把孩子送到秀水村去念書,到時托老四媳婦的親家幫忙照料一下,如今這種情況,怕是不成仇家都算美事了。
也不知道自家男人腦子咋想的,跟他沒關係的事非得攪和進去,也不說句公道話。
不過事已至此,後悔也沒法子了,沒看到李家當著村裏人的麵搬行李,不就是明著告訴村裏人,你們許家做了不地道的事。
許老太倒是想扯張虎皮蓋住自己,隻是防風不防雨,明裏是一麵,暗裏又是一麵。
她坐在堂屋裏補衣裳,聽見二房傳來老二媳婦的大嗓門,聲音大的村口都能聽見。
許老太不滿,家醜不可外揚,被村裏人聽到了不是讓人看笑話嗎?
隻是如今分家,幾個兒媳手裏捏著錢匣子,腰杆子硬挺,一點都不怕她這個婆婆,婦人冷笑道:“娘管好大哥屋裏的事吧。”
她扭頭看向三丫繼續罵道:“這麽大的人,什麽都不會做,要你有什麽用?沒用的東西,養你還不如養一條狗呢,狗看到家裏著火都會汪汪叫幾聲。”
三丫隻知道抹著眼淚喊娘,不懂怎麽一切都變了。
她在許老太那裏自幼沒得到一點愛和喜歡,轉頭看見一樣遭遇的許玉瑤就不免有一種同情和認可。
但從去年開始,這個跟她一樣可憐的孩子在許老太那裏漸漸能到幾個笑臉。
三丫起先並不清楚為什麽,她追著爹娘問,娘說,四丫舅舅家有錢,小嬸又生了一個小弟弟,愛屋及烏,對四丫自然也喜歡。
如此那些同情便猶如尖刀般紮上自己,三丫在懵懵懂懂中想,如果沒有這個弟弟就好了。
大人的偏心和愛是會讓人嫉妒的。
四蛋不僅僅是覺得大福搶了自己的地位,更多是一種嫉妒和怨恨,在爹娘對小叔日複一日的不滿下心生恨意。
人性本惡。
……
四月的倒春寒格外陡峭,早上出了太陽,下午就冷的人牙齒打顫。
沈蟬在美和抗凍中選擇了後者,換上了臃腫的夾棉襖衣,才打傘在細雨中出門。
又是一月一度的交稿日,李叔夜最近在外麵忙,跑腿的活便移交到沈蟬手裏。
莊圓是個會識字打算盤趕車的全能選手,地裏的牛要耕地,東家又買了一頭油黑發亮的騾子,打了一個車廂,不管是出門還是買東西都很方便。
見沈蟬身後沒有跟著一個小尾巴,莊圓問道:“夫人,棠小姐呢?”
“去學堂聽課了,不用管她。”
書院的學生都是小秀才,李玉棠自然是聽不懂的,不過喬先生給她布置了其他課業。
先生解春秋,她默背論語;學生寫文章,她就臨帖練字。
不過幾天時間,學堂裏的人便都知道了李玉棠的存在,大家夥一開始還以為她是喬先生的千金,不過得知她姓李後,便猜想是喬先生的親戚,後來有人說看見李玉棠父親跟先生下棋閑談,更加坐實了這一想法。
講堂裏。
喬先生收起書和戒尺走了,李玉棠挺直的背一下子彎了下去,趴在桌子上歎息。
米琮戳了戳她,“玉棠,你背的怎麽樣了?先生昨天還說要考你《論語》呢。”
李玉棠又長歎了一聲,“已經考過了。”
米琮精神一振,“有沒有挨打?”
“沒有。”李玉棠轉身趴在他桌案上,“米棕師兄,你背《孟子》花了多久?”
“忘了,反正挺久的。”米棕興致勃勃,“你這麽快就學到《孟子》了?”
“沒有。”李玉棠苦著臉,“先生說叫我先把四書背下來,以後再學釋義。”
米棕同情的看著她,“那你可慘了,先生念書厲害,兩天時間便能背下一本。”
李玉蓉猛得抬頭拍大腿,深有同感,“我才學五天的《論語》,先生就考我,幸好我以前在家背過,不然肯定要挨板子了。”
米棕靠她近了一些,開始嘀咕喬先生不當人的做法,比如要求背書幾天背好,在比如課上釋義隻講一遍,隨後就挑幾個人考,他小聲總結,“先生總以為我們跟他一樣聰明,我要是有他那樣的腦子,我早就考上舉人了。”
李玉棠點頭如搗蒜,“就是就是。”
“喬先生念書這麽厲害,還長的這麽俊,也不知道有沒有娶媳婦。”
李玉棠肯定道:“這還用想,先生都二十多歲,肯定娶媳婦了,孩子都滿地跑了呢。”
米棕一想也是,“我還沒見過師母,也不知道長什麽樣。”
聊到興頭上,兩人並未發現已經敲鍾,齊楚年在旁邊咳了好幾聲。
米棕扭頭關懷道:“今年倒春寒厲害,你別是著涼了。”
李玉棠也隨著他的動作扭頭,隻是一眼,就拿書站了起來,聲音放大,“先生好。”
米棕身子僵直,腳比腦子更快,他抱著書起身,看著麵無異色的喬先生欲哭無淚。
喬先生並沒未說話,書和戒尺放在桌上,語氣溫和,“書院規定可背過?”
米棕垂著頭,喪氣道:“背過。”
喬先生輕輕“嗯”了一聲。
米棕結結巴巴開始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嚴己,禁喧……”
也沒有多長,就百來個字,米琮背的後背發涼。
李玉棠嚇的心口直跳,完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