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辦好這家罐頭廠,王子棟還特意從蓉城請了兩個退休的技術人員,雖然因為原材料和資金的問題,黃橘罐頭廠的規模不算大。


    但是王子棟為了口碑,堅持用最好最新鮮的水果,再加上有蓉城的技術員幫忙調製口感,黃橘罐頭廠在百節市和宣唐縣都占據了一定市場。


    去年過年的時候,王子棟又專門定製了一批喜慶的外包裝,主打過年期間送禮的選擇,這批產品一經上市,就取得了一眾好評,銷量上也是節節攀升。


    目前,唯一困擾黃橘罐頭廠繼續發展的,反倒是原材料不足和運輸成本過高的問題。


    沒辦法,為了保證罐頭廠的生產,王子棟不得不從外地購進水果,其中涉及到的損耗和運輸成本十分高,這也造成了黃橘罐頭廠雖然在當地的銷量不錯,但是利潤卻不夠理想。


    不過,這也隻是王子棟眼裏的不理想,在黃都鄉的其他幹部眼裏,罐頭廠簡直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單單隻是一個罐頭廠的收入,就超過了黃都鄉每年財政收入的兩倍。


    王子棟也沒有擔憂罐頭廠未來的發展問題,畢竟這些問題等到黃都鄉的柑橘進入掛果期後,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而且,眼見鄉裏的罐頭廠這麽紅火,剛開始一些不願意種植柑橘的農戶也主動加入了進來,現在黃都鄉除了保證基本的主糧用地,漫山遍野都是柑橘樹。


    為了增加當地老百姓的收入,王子棟還特意組織了鄉裏的閑散勞動力,有規模有組織的送他們南下打工。


    雖然王子棟知道這些人去了南方也隻能從事最低端的工作,但是沒有辦法,現在整個華夏隻有那邊的經濟最為活躍。


    王子棟雖然通過開辦罐頭廠,解決了一部分勞動力崗位的問題,但是相比起全鄉一萬多人口,那隻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南下打工,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是相比起待在家鄉,那邊的收入卻是不低。這也是黃都鄉這種貧困地區,原始積累階段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如果這些出去的人,能有一部分學到一點技術,或者存到一點本錢,以後回來才能為黃都鄉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有了王子棟帶領的政府部門出麵宣傳,雖然當地人對去那麽遠的地方打工依然充滿了顧慮,但是王子棟這幾年在黃都鄉的所作所為,讓群眾對他的信任度極高。


    既然王書記說去南方打工能掙到錢,大夥就聽他的。據統計,單單隻是兩年時間,黃都鄉就有超過三千人次南下打工。這差不多占據了黃都鄉中青年人口的一半。


    因此,黃都鄉也成為整個通州市最早開始有組織有規模的進行勞務輸出的政府機構。


    通過這兩年的發展,黃都鄉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爺爺不疼奶奶不愛的窮鄉僻壤了,不僅居民收入有了提升,而且因為黃橘罐頭廠的存在,政府財政收入這塊兒也有了很大提升。


    聽說黃都鄉的幹部職工,過年的時候還每人領了兩百塊的績效獎金。雖然從90年開始,物價上漲幅度就不停的攀升,但是兩百塊,這也是普通公務員兩個月的工資了。


    有些鄉鎮別說獎金,就連幹部們的基本工資都不一定都發齊,聽說了黃都鄉這件事後,一個個眼睛都紅了。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眼下的黃都鄉還處於起步階段,一旦當地的柑橘成熟,那才是真正的一飛衝天。


    因此,到黃都鄉任職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捷徑,就連王子棟的位置,也不是沒有人惦記。


    最近縣裏就有不少聲音傳了出來,說王子棟太年輕了,政治上不成熟,有一點小成績就翹尾巴,居然敢隨意把鄉裏的財政亂揮霍。


    而且還整天大談經濟發展,不搞政治建設,這是走資本主義路線。最好還是應該調到一個艱苦點的位置磨礪磨礪。


    傳這話的人不在少數,畢竟,這兩年縣裏的最大功績就是成為政務公開全國試點縣,而這項政策的創始人也是王子棟,現在黃都鄉又成了宣唐縣的經濟重鎮,風頭都讓他一個人出完了。


    而且這個人還那麽年輕,相比之下,顯得其他人好像都是平庸之輩似的。


    所以,這則流言剛一出來,一些有心人就刻意大肆傳播,雖然大家都知道,僅僅隻是一則流言,不一定能取得什麽效果,但是能看到王子棟吃癟,也算一件好事。


    王子棟雖然沒有身處縣城,但是架不住他在官場還是有幾個交好的朋友,這個消息還是傳到了他的耳朵裏。


    剛聽到這個消息,王子棟還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突然之間,怎麽就有這種聲音出來了呢?要知道王子棟可是宋書記的秘書出身,不管兩人之間具體的關係如何,在外人看來,兩人都是一體的。


    有宋書記在,按理說這種聲音不會出現才對,就算有人想讓自己挪位置,光靠這,也起不了什麽作用啊。


    直到這天,王子棟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是宋書記打來的,和以往的意氣風發不同,今天的宋書記話語裏卻充滿了失落。


    “子棟,我可能要調走了,前兩天,省委組織部找我談話了,省委有意調我回蓉城,你也要早做打算。”


    從宋書記話裏的語氣,王子棟聽得出來,宋書記的下一站肯定不是什麽好位置,要不然他也不至於這麽情緒外露。


    “宋書記,你先別急,也許事情還有轉機呢。有薛省長在,您回了蓉城一定可以大展宏圖的。”王子棟語氣肯定的安慰了一句。


    “哎,薛省長也不容易。算了,總之,你自己好自為之吧。最近縣裏的氣氛不太對,你也要多注意點。”宋顯誌知道王子棟是好意,隻是有些事情,薛省長也無能為力。


    這次省委組織部的考察來得很突然,宋顯誌為此還專門和薛省長請示匯報過,這才得知,遇到這種事情的並不僅僅隻是自己一個人,薛省長的好幾個心腹都都被挪位置了。


    自己還算好的了,級別不高,不像其他幾人那麽顯眼,所以隻是被人順手踢到一個清閑位置而已。


    想起自己三年前來宣唐時的意氣風發,現在卻是被上麵領導的一句話,就隻能灰溜溜的離開,宋顯誌一時也覺得有些心灰意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從世家子到封疆大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樂未央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樂未央央並收藏官場:從世家子到封疆大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