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未能吸取教訓
大楚小縣令:長腿老婆找上門 作者:春山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太子昏庸,朕廢除太子,那些人必定又會群起反對。
自古以來,皇家爭奪嫡位,無不殘酷無情,血腥殘忍,手足相殺的例子比比皆是。
曆朝曆代都在總結教訓,但唯有這一點,始終未能吸取教訓。
守好基業非常艱險,後世君主務必才智卓越,手腕強硬。
三國之所以始終沒能統一,並非沒有出現過傑出的人才,而是因為國土過於遼闊。
無論是龐大的物資轉運,還是細微的人員治理,均麵臨著諸多難題。
三國曆任皇帝,全是人中翹楚,但最終仍免不了三分天下的局麵。
這計劃雖存疏漏,卻彰顯了朕的決心,朕必須更改繼承順序,以才德為首要條件。”
魏忠義看著兒子那堅定不移的目光,一時之間,竟無言以對。
數千年以來,這片古老的土地始終如一,挑戰傳統的綱常禮法,所麵臨的阻力無比巨大。
“你務必深思熟慮,大秦方興未艾,你將來有的是機會處理這事。
倘若你現在采取過於激烈的手段,恐怕會招致不良的後果。”
魏忠義歎息,沉默片刻後再道。
“我必須承認,你的計劃,在某些方麵確實讓我心動,但未免太過前衛。前進半步,可成天才。跨前一步,則成妖孽。
大秦正處於新時代,與過往的朝代迥異,因此標新立異,似乎也無可厚非。但我必須提醒你,有些事情,需要循序漸進。
你不妨先確定皇後之位,太子的冊立再等等。
等你巡狩天下,封禪歸來後,再推動不遲。
至於太子人選,我不關心,也無意插手。
我這太上皇的尊位,來得輕易,並沒有經曆過你那艱苦的奮鬥曆程,因此,我並無資格對你教誨。”
魏浩眼中閃爍感激的淚光。
“老爹,無論我什麽身份,您都有權對我教誨。”
魏忠義輕輕擺了擺手。
“你早已不是孩子,無需我日日叮囑,但大兒啊,切記,莫將心中想法輕易透露,讓人看破。立誰為後乃其次,關鍵在於繼承人。
你拋出無關緊要的誘餌,吸引他們的目光,既可達成目標,又能封堵眾人之口。
我雖為帝時日尚短,但作為臣子的歲月頗長。
朝堂之上,波詭雲譎,與皇帝息息相關。
你若是明君,群臣未必都是賢良。你必須比奸臣更狡猾,比忠臣更忠誠,如此文武才會敬畏你,畏懼你,終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今日林略才對你設陷阱,你未中計,我甚感欣慰。
他的儒家舊思,你少聽為妙。
但所言句句在理,是為你著想。
正如我所說,他給你的甜點中暗藏毒藥,是士大夫常用的伎倆,用以操控君主。
聖天子不是他們所能定論的,而是天下人的公斷。”
“孩兒受教了。”魏浩畢恭畢敬地向魏忠義深深一躬。
確實,在某些事情上,他的思慮顯得淺顯。
老爹的確非同小可,表麵看似圓滑,實則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他算是深有感觸。
無論是林略才,還是老爹,他們其實都是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
作為臣子,林略才自然期望自己能輔佐一位明君。
而老爹,則希望自己能掌控全局。
兩人都沒過錯。
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才是當前應當去做的事情。
“那些人還跪在那裏?”
“啟稟陛下,他們仍跪著。”囚無天回稟道。
魏浩再次踏入議政殿。
見魏浩去而複返,眾人欣喜若狂。
跪了這許久,已是疲憊不堪。
隻有林略才趴在地上,紋絲不動,得知魏浩到來,才抬頭:“陛下莫非是來收回成命的?若非如此,還請回去。”
“這是朕的地盤,來去自如,沒必要對任何人交代。”魏浩冷笑。
“朕告訴你,朕乃皇帝,獨斷獨行,不受任何人操控。
然而,你言之有理,立儲之事尚可緩緩,但冊封皇後,確實不容拖延。
這樣吧,朕巡遊天下之前,你們呈上奏折,看看何人更適合母儀天下。
在此之前,朕不願見你們,全部退下。”
“陛下……”
“林略才,別得寸進尺!”魏浩怒拍案桌,“朕已寬容,別逼朕,否則觸怒龍顏,別怪朕無情。”
林略才點頭從容起身,拍去衣袍上的塵埃,拱手道:“老臣是想說,陛下英明神武,大秦有陛下如此聖明的君主,實乃朝臣之幸,百姓之福。”
“放屁!”魏浩故作不悅,“全都滾。”
林略才哈哈大笑,“老臣遵旨!”
說完,邁著穩健的步伐,昂首闊步離開。
這次朝堂上的風波,算是魏浩和文武首次對各自底線的試探。
想將手下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自然免不了經受磨練。
一個健全的朝堂,應當容納各異的聲音,眾臣的表現。
然而,這次朝會結束後,爭議之聲四起。
“我始終認為,大楚女王最早追隨陛下,為陛下誕下公主,致力於天下一統大業,毅然決然投身其中,為大秦統一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馬太平緊握拳頭,聲如洪鍾。
“此次匈奴犯我疆界,正是她率領大楚兵,擊潰敵軍,千裏奔襲,將江城的敵人一掃而空。無論是從資曆還是資格來看,無人能出其右。”
這話一出,立刻引起大楚派係朝臣的共鳴。
盡管元若芷過去名聲不好,但如今又有誰敢再提起她未婚先育的舊事諷刺她?
馬太平更是以此事為例,進一步吹噓:“那時陛下尚未登基,女王也沒登基稱帝,但她卻沒對陛下有半點輕視。因此,元妃母儀天下,實乃最合適的人選!”
“荒唐!”夏國降臣不滿了,“誰人不知,元妃曾拒絕陛下,否則皇後之位早已確立,何須拖延至今?我承認,元妃智勇雙全,但她未能為大秦誕下皇子。朝堂上,不乏善戰之將,大秦也不缺勇猛女將。然而,作為陛下嬪妃,誕下皇嗣才是頭等大事。反觀趙妃,昔日為兩國和平,貢獻良多。”
“胡說八道!”
自古以來,皇家爭奪嫡位,無不殘酷無情,血腥殘忍,手足相殺的例子比比皆是。
曆朝曆代都在總結教訓,但唯有這一點,始終未能吸取教訓。
守好基業非常艱險,後世君主務必才智卓越,手腕強硬。
三國之所以始終沒能統一,並非沒有出現過傑出的人才,而是因為國土過於遼闊。
無論是龐大的物資轉運,還是細微的人員治理,均麵臨著諸多難題。
三國曆任皇帝,全是人中翹楚,但最終仍免不了三分天下的局麵。
這計劃雖存疏漏,卻彰顯了朕的決心,朕必須更改繼承順序,以才德為首要條件。”
魏忠義看著兒子那堅定不移的目光,一時之間,竟無言以對。
數千年以來,這片古老的土地始終如一,挑戰傳統的綱常禮法,所麵臨的阻力無比巨大。
“你務必深思熟慮,大秦方興未艾,你將來有的是機會處理這事。
倘若你現在采取過於激烈的手段,恐怕會招致不良的後果。”
魏忠義歎息,沉默片刻後再道。
“我必須承認,你的計劃,在某些方麵確實讓我心動,但未免太過前衛。前進半步,可成天才。跨前一步,則成妖孽。
大秦正處於新時代,與過往的朝代迥異,因此標新立異,似乎也無可厚非。但我必須提醒你,有些事情,需要循序漸進。
你不妨先確定皇後之位,太子的冊立再等等。
等你巡狩天下,封禪歸來後,再推動不遲。
至於太子人選,我不關心,也無意插手。
我這太上皇的尊位,來得輕易,並沒有經曆過你那艱苦的奮鬥曆程,因此,我並無資格對你教誨。”
魏浩眼中閃爍感激的淚光。
“老爹,無論我什麽身份,您都有權對我教誨。”
魏忠義輕輕擺了擺手。
“你早已不是孩子,無需我日日叮囑,但大兒啊,切記,莫將心中想法輕易透露,讓人看破。立誰為後乃其次,關鍵在於繼承人。
你拋出無關緊要的誘餌,吸引他們的目光,既可達成目標,又能封堵眾人之口。
我雖為帝時日尚短,但作為臣子的歲月頗長。
朝堂之上,波詭雲譎,與皇帝息息相關。
你若是明君,群臣未必都是賢良。你必須比奸臣更狡猾,比忠臣更忠誠,如此文武才會敬畏你,畏懼你,終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今日林略才對你設陷阱,你未中計,我甚感欣慰。
他的儒家舊思,你少聽為妙。
但所言句句在理,是為你著想。
正如我所說,他給你的甜點中暗藏毒藥,是士大夫常用的伎倆,用以操控君主。
聖天子不是他們所能定論的,而是天下人的公斷。”
“孩兒受教了。”魏浩畢恭畢敬地向魏忠義深深一躬。
確實,在某些事情上,他的思慮顯得淺顯。
老爹的確非同小可,表麵看似圓滑,實則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他算是深有感觸。
無論是林略才,還是老爹,他們其實都是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
作為臣子,林略才自然期望自己能輔佐一位明君。
而老爹,則希望自己能掌控全局。
兩人都沒過錯。
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才是當前應當去做的事情。
“那些人還跪在那裏?”
“啟稟陛下,他們仍跪著。”囚無天回稟道。
魏浩再次踏入議政殿。
見魏浩去而複返,眾人欣喜若狂。
跪了這許久,已是疲憊不堪。
隻有林略才趴在地上,紋絲不動,得知魏浩到來,才抬頭:“陛下莫非是來收回成命的?若非如此,還請回去。”
“這是朕的地盤,來去自如,沒必要對任何人交代。”魏浩冷笑。
“朕告訴你,朕乃皇帝,獨斷獨行,不受任何人操控。
然而,你言之有理,立儲之事尚可緩緩,但冊封皇後,確實不容拖延。
這樣吧,朕巡遊天下之前,你們呈上奏折,看看何人更適合母儀天下。
在此之前,朕不願見你們,全部退下。”
“陛下……”
“林略才,別得寸進尺!”魏浩怒拍案桌,“朕已寬容,別逼朕,否則觸怒龍顏,別怪朕無情。”
林略才點頭從容起身,拍去衣袍上的塵埃,拱手道:“老臣是想說,陛下英明神武,大秦有陛下如此聖明的君主,實乃朝臣之幸,百姓之福。”
“放屁!”魏浩故作不悅,“全都滾。”
林略才哈哈大笑,“老臣遵旨!”
說完,邁著穩健的步伐,昂首闊步離開。
這次朝堂上的風波,算是魏浩和文武首次對各自底線的試探。
想將手下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自然免不了經受磨練。
一個健全的朝堂,應當容納各異的聲音,眾臣的表現。
然而,這次朝會結束後,爭議之聲四起。
“我始終認為,大楚女王最早追隨陛下,為陛下誕下公主,致力於天下一統大業,毅然決然投身其中,為大秦統一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馬太平緊握拳頭,聲如洪鍾。
“此次匈奴犯我疆界,正是她率領大楚兵,擊潰敵軍,千裏奔襲,將江城的敵人一掃而空。無論是從資曆還是資格來看,無人能出其右。”
這話一出,立刻引起大楚派係朝臣的共鳴。
盡管元若芷過去名聲不好,但如今又有誰敢再提起她未婚先育的舊事諷刺她?
馬太平更是以此事為例,進一步吹噓:“那時陛下尚未登基,女王也沒登基稱帝,但她卻沒對陛下有半點輕視。因此,元妃母儀天下,實乃最合適的人選!”
“荒唐!”夏國降臣不滿了,“誰人不知,元妃曾拒絕陛下,否則皇後之位早已確立,何須拖延至今?我承認,元妃智勇雙全,但她未能為大秦誕下皇子。朝堂上,不乏善戰之將,大秦也不缺勇猛女將。然而,作為陛下嬪妃,誕下皇嗣才是頭等大事。反觀趙妃,昔日為兩國和平,貢獻良多。”
“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