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追逐了好一會,才被長孫皇後叫停。


    個個都是滿頭大汗,小兕子第一個跑到長孫皇後身邊擦汗。


    城陽公主第二個。


    總是慢半拍的晉王李治第三個。


    陶一言則自己拿出手帕擦汗。


    長孫皇後順手將陶一言的魚符繳過來,物歸原主。


    “這個叫魚符,是你的官憑。”


    “你拿一半,朝廷留一半,一定要保管好。”


    “若是搞丟了,被有心人撿到,會出大問題的。”


    長孫皇後微笑著叮囑陶一言。


    ………………


    擦完汗,眾人開始吃飯。


    “阿娘,這個好吃!”


    小兕子站起來,用勺子小心翼翼的舀起一塊半肥瘦的羊肉,放進阿娘碗裏。


    長孫皇後挾起羊肉,正待誇讚女兒幾句。


    突然,胃裏泛起一陣惡心感,一股酸水湧向喉間。


    “嘔!嘔!”


    長孫皇後彎腰幹嘔幾聲,沒有吐出任何東西。


    “阿娘!你怎麽了?”


    小兕子從凳子上跳下來,跑到阿娘身邊,小胖手輕拍阿娘的後背。


    她不知道為什麽要拍後背,隻知道自己不舒服的時候,阿娘經常給她拍那裏。


    “伯母,你沒事吧?”


    “觀音婢,你身體不舒服?”


    桌上眾人紛紛站起來,關切的看向長孫皇後。


    “阿娘!你沒事吧?”


    慢半拍的晉王李治也很擔心阿娘的身體。


    長孫皇後向眾人揮了揮手,示意沒事,不用擔心。


    “觀音婢,你這是怎麽了?”


    李世民來到長孫皇後身邊,輕輕扶住她的手臂。


    “還問?不都是你幹的好事?”


    長孫皇後白了李世民一眼,嬌嗔道。


    “哈哈哈哈!”


    李世民一陣開懷大笑。


    他現在是那麽多兒女的父親,豈有不明白怎麽回事的道理。


    他是知道原因了,但是孩子們不知道。


    “壞阿耶!壞阿耶!你為什麽要欺負阿娘?”


    小兕子握緊小拳頭,雨點般捶在阿耶大腿上。


    “嗚嗚嗚!”


    “阿耶欺負阿娘,兕子不要阿耶欺負阿娘!”


    小兕子打不動阿耶,傷心的哭了起來,眼淚像斷線的珠子,順著胖乎乎的小臉往下掉。


    陶一言看了一陣心疼。


    連忙過去把小兕子抱到一邊,慢慢哄她。


    “兕子不哭了,阿耶沒有欺負阿娘!”


    “阿娘也沒有生病,那是因為阿娘肚子裏有娃娃了。”


    小兕子聽得糊裏糊塗。


    “哥哥,阿娘肚子裏為什麽會有娃娃?”


    小兕子慢慢收住眼淚。


    “呃,這個嘛!因為阿娘成親了,所以肚子裏就會有娃娃。”


    陶一言想了想,才找到合適的話跟她解釋。


    “阿娘,兕子也要成親,兕子要生個娃娃一起玩。”


    小兕子聽了陶一言的解釋,似懂非懂的跑回阿娘身邊說道。


    “好好好!等我們兕子有麗質阿姐那麽大,就可以成親了。”


    長孫皇後溫言給小兕子解惑。


    “阿娘,你肚子裏是男娃還是女娃?”


    小兕子仰起頭瞪大眼睛看著阿娘。


    “你說呢?你想要個弟弟還是妹妹?”


    長孫皇後反問小兕子。


    小兕子掃了一眼總是慢半拍的晉王李治後,奶聲奶氣道:“不要弟弟,弟弟肯定像治哥哥一樣笨,要個妹妹。”


    “好!阿娘就給你生個妹妹!”


    長孫皇後又幫小兕子擦了擦臉上的淚痕。


    “呼!”


    陶一言長長吐了口濁氣,這關總算過了。


    小兕子這個好奇寶寶,總能問一些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


    之後,李世民安排禦醫過來把脈安胎。


    一把脈,才發現長孫皇後居然已經懷孕兩個多月。


    接著,又打發晉王李治和城陽公主各自回府。


    交代好巧兒,在長孫皇後保胎期間照顧好小兕子和陶一言。


    ………………


    大唐貞觀八年六月十六日,涼州府。


    夕陽的餘暉灑在大地上,就像給它鋪上一層金色的地毯。


    十騎快馬一路煙塵,向涼州都督府兵營疾馳而去。


    領頭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小麥色的皮膚,瘦削的臉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陶什長,這次出去戰果如何?”


    守營門的士兵沒有去搬攔門拒馬的意思。


    “籲!”


    陶一劍等人連忙拉停戰馬。


    在兩步處緊急停了下來。


    “陳老六,你個狗東西,怎麽不把拒馬拿開?”


    “你這醃臢貨,若不是都督指明要見你,老子才懶得在此等你。”


    “都督何事傳我?”


    “誰知道你?莫不是在外麵惹了什麽禍事?”


    “胡說八道,駕!”


    陶一劍縱馬從剛搬開的通道過去,來到中軍大帳外。


    親兵通報後,馬上將他請進大帳。


    “你就是陶一劍?”


    涼州都督李大亮看向進來的陶一劍問道。


    “末將斥候營什長陶一劍,見過都督。”


    陶一劍向李都督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你家可是在萬年縣程家村?”


    “末將正是程家村人氏。”


    “你家中可有親兄弟?”


    “末將從軍前,家中還有一幼弟陶一言,今年應該有七歲了。”


    “哈哈哈哈!這就對上了。你就是兵部要找的人。”


    李都督撫掌大笑。


    弄得陶一劍莫名其妙。


    “都督府剛接了兵部公文,尋找萬年縣程家村的陶一劍。”


    “本都督命你回去收拾東西,明日八百裏加急趕回長安,去兵部報到。”


    “這裏有紋銀五十兩,是本都督資助你的。”


    “如若將來富貴了,可別忘了涼州的兄弟們哦!”


    李都督親自將一個包袱遞過去。


    接了軍令,陶一劍立刻回到斥候營。


    這裏還有一個跟他有過命交情的好兄弟冷風。


    臨行前,必須把事情交代清楚。


    “冷賢弟,這次兵部緊急調為兄回長安,禍福難料。”


    “如若是好事,為兄將來必然舉薦你一起共事。”


    “如若是禍事,我們的兄弟之情,可能也就到此為止了。”


    陶一劍麵帶悲戚,向冷風拱手一禮道。


    “兄長盡管前去,如若有禍事,隻需來封書信。”


    “愚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冷風也向陶一劍回了一禮道。


    當晚,陶一劍作東,與斥候營的兄弟們大醉一場。


    第二天清晨,一騎快馬從涼州都督府軍營馳出,迎著朝陽,向長安絕塵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濃墨輕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濃墨輕筆並收藏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