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何煒一聲令下,渡河到富池口西岸的突擊總隊部隊很快按部就班的動作了起來,展開戰鬥隊形開始以戰備姿態搜索前進。
考慮到日軍的反常表現,為了及時的發現日軍可能的伏擊部隊,何煒將手頭上所有的步兵部隊全部展開。
何煒以老兵最多,戰鬥力為最強的突擊總隊直屬特務連(欠一個排)在最前展開擔任先鋒,在特務連兩個排之後則是傅琛的步兵第一營,第一營的三個步兵連跟進在特務連之後,呈一線式戰鬥隊形完全展開,第一營的營部連、營屬重機槍連和營屬迫擊炮連則在其後跟進。
而突擊總隊炮兵營的山炮第一連以及戰車防禦炮連,又在第一營的戰鬥隊形之後,至於突擊總隊的直屬工兵連,則在山炮第一連和戰車防禦炮連的隊形後方跟進。
炮兵部隊的火炮騾馬和輜重較多,自衛能力相較於步兵部隊要差一些,所以何煒將其部署在了第一營之後和工兵連之前,一旦和日軍遭遇,第一營的步兵和突擊總隊的工兵便可以一前一後的及時為山炮第一連和戰車防禦炮連提供保護和支援。
一營的步兵戰鬥力自不必多說,突擊總隊的直屬工兵連雖然名為工兵,但是步兵該有的基本戰術和基本訓練也掌握的絲毫不差,準確的說,突擊總隊的工兵連應該稱之為兼具步工戰術的“戰鬥工兵連,”真打起來,工兵連也完全能當步兵連使喚。
戰車防禦炮連和山炮第一連這兩支炮兵連的行軍隊形,也全都按照最高戰備標準執行,何煒命令所有的火炮一律不許拆開馱載,全部使用挽曳方式以騾馬拖拽行軍,這樣一旦和日軍遭遇,火炮一卸下即可進入放列射擊狀態,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還擊。
第一營營屬迫擊炮連和營屬重機槍連也都秉持著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戰鬥狀態的原則,以迫擊炮炮身炮架不分離,重機槍槍身槍架不分離的方式行軍開進,而部隊中的所有步槍兵也都刺刀上槍以備不測。
當然了,何煒也沒有忘記護住退路,在渡河登陸處,他特地留下了特務連的一個步兵排和第一營營屬重機槍連的一個機槍排(兩挺zb37重機槍)看守渡河工具以及登陸點,以防止被人抄了後路的情況出現。
可以說,何煒的這支將近兩千人的臨時戰鬥群,已經竭盡所能的做好了一切應敵準備。
而何煒在將所有應敵戰備工作部署下去之後,也敢拍著胸脯說,盡管他不知道日軍此時的突然消失等異常情況的葫蘆裏麵賣的是什麽藥,但日本人要是敢對他的這支戰鬥群打埋伏亦或是有什麽其他圖謀,那最後被搞死的是誰還真就是一個未知數!
既然要搜索前進,何煒自然不可能讓部隊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在當前日軍部隊突然消失的異常情況下,何煒判斷日軍最後可能部署在兩個方向。
首先,是富池河西岸綿長河灘的某一處,其次,則是被第18師54旅丟失的防禦陣地,何煒之所以做出前一種判斷的理由很簡單,既然日軍的部隊突然消失在了原渡河地帶,那很可能是吃了大虧之後知道原渡河地帶對岸的中國軍隊不好惹,索性就改換了渡河點,準備從富池河的其它位置再一次渡河登陸。
第二種判斷,則是基於另外一種較為樸素直接的考慮,那就日本人在第一次渡河攻擊中被突擊總隊暴揍一頓後,暫時沒有在短時間內再次發起渡河攻擊的能力,需要時間進行整補,所以將部隊收攏了起來,集中在了某一處地帶休整。
而這個可以進行修整的地帶,也不是隨便選選就行,而是至少要有最基本的防禦警戒工事和臨時宿營地,甚至是繃帶所、彈藥所等後勤設施。
日軍昨夜才登陸,和第18師54旅混戰了一夜,何煒並不認為他們有充足的構築工事,一旦日軍集中收縮起來,最好的選擇就是第18師54旅遺留下來的陣地工事。
基於這兩種判斷,何煒決定先向第18師54旅遺留的陣地方向搜索過去,看看能不能在54旅的遺留陣地附近捕捉到日軍部隊,如果撲了個空,到時候再帶著部隊回身折返,改為向富池河西岸的河岸搜索。
本著這一作戰方案,乘著夏日傍晚的熱風,何煒就這樣率領著已經完全展開戰鬥隊形的臨時戰鬥群,小心仔細的開始了戰鬥搜索。
寬廣的野地中,整片大地肅然無聲,田野之間泥濘不堪,在臨時戰鬥群隊形的最前方,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已經在連長楊彪的指揮下完全按照戰備行軍搜索的隊形展開,擔負起了開路先鋒的任務。
特務連的兩個排一左一右的並列展開前進,兩個排的全副武裝官兵一邊警惕的持槍前進,一邊警戒四周的情況,四周除了風聲和蟬鳴聲外,就隻有特務連的官兵們踏著作物的響聲。
一支部隊,從最基本的步兵班排、再到步兵師,軍,在行軍作戰時都必須配備前鋒部隊,所謂前鋒部隊亦可看做一支部隊的耳目,斥候。
特務連此時所擔當的就是耳目和斥候的角色,對於一支連級單位的斥候部隊,按照一般的戰術原則,若是以行動速度較為緩慢的步兵連作為斥候部隊,那一個連的搜索正麵就隻有兩公裏,若是以騎兵連擔任搜索,則能掌握十公裏的正麵。
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雖然是步兵連,且還有一個步兵排被抽走擔任渡河點的警戒任務,少了足足一個排的兵力,但這一連的軍士和士兵幾乎都是老兵,作戰經驗豐富,經過戰火的洗禮和考驗,皆稱的上是戰技嫻熟,因此特務連十分大膽的在缺少一個排的情況下,拉開了將近兩點五公裏的搜索正麵,而特務連的所有官兵也都槍彈上膛,手榴彈開蓋,以保證一旦遭遇情況,能立刻從警戒搜索狀態轉變為“威力搜索”狀態。
特務連第二排少尉排長歐毓祥拎著二十響快慢機手槍,走在排戰鬥隊形的最中央,嫻熟的指揮著自己排裏的各班交替掩護前進。
歐毓祥這名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十二期的新排長,在經曆了圍殲日軍波田支隊前鋒的實戰曆練過後,已經褪去了從軍官學校剛剛畢業時的青澀,成長為了一名兼具軍校科班學曆和實戰經驗的優秀軍官。
歐毓祥一邊前進,一邊不時的瞭望四周的情況,當他的目光投到和第二排齊頭並進的特務連第一排的前進隊形時,歐毓祥想起了第一排排長劉永貴那個行伍出身,卻又給了自己許多幫助和經驗的老粗軍官,臉上不由得泛起了一絲笑意。
忽然,歐毓祥臉上的笑容猛的僵住,一陣極為刺耳的異樣聲響從幾百米外的一處丘陵後方出現並傳入了他的耳中,並且這突如其來的異樣聲響並不是一轉即逝,而是愈來愈大,愈來愈明顯,並最終成為了一陣陣低沉的轟鳴聲。
歐毓祥隻覺得這種轟鳴聲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很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當歐毓祥回憶起了自己記憶中這種轟鳴聲的來源後,頓時臉色一變,大吼道:“有戰車!”
幾乎在歐毓祥話音剛落的一瞬間,突然,距離特務連四百多米外的一處小丘陵後方,六輛外形小巧的日軍戰車突然衝了出來,幾十名身穿藏青色軍服的日軍緊跟在六輛戰車之後,嘰裏呱啦的亂叫著展開了攻擊戰鬥隊攻了過來。
“是機槍戰車,快散開,快散開!”
歐毓祥見自己的判斷果然沒錯,立刻大喊著命令周圍的官兵散開隱蔽。
突然出現的六輛日軍戰車,正是登陸日軍的獨立戰車中隊的六輛卡登洛伊德式輕型戰車。
土師喜太郎在將麾下的部隊收縮至第18師54旅遺留的陣地準備就地固守的同時,也將手中的獨立戰車中隊配屬了一個步兵小隊,組成了一支機動搜索力量,在富池河西岸各處反複機動搜索進行警備偵察。
巧合的是,就在何煒帶領部隊向第18師54旅的遺留陣地處搜索前進時,日軍的這支步兵與戰車組成的混合機動搜索隊也恰好向何煒所部的進軍方向搜索,結果雙方就在這裏與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撞了個正著!
日軍這支步兵與戰車混合機動搜索隊的指揮官田所少佐本就為今日第四特別陸戰隊渡河攻擊失敗一事憋著一股火,在發現了突擊總隊直屬特務連後哪裏還按捺的住,立刻捉住了這個替第四特別陸戰隊報仇的機會,毫不猶豫的下達了攻擊命令。
於是,一場發生在雙方前鋒部隊之間的混戰,就這樣突如其來的爆發。
噠噠噠
噠噠噠
六輛日軍戰車衝出之後迅速調整隊形,展開了一字橫隊迎著特務連的搜索隊形正麵衝去,六輛戰車上的英式維克斯式水冷重機槍也響了起來,噴吐出了一道道火流,向其正麵的突擊總隊特務連飛竄著打了過來。
饒是突擊總隊特務連的軍士和士兵都是行伍老兵,可畢竟是有六輛戰車和幾十名日軍步兵陡然劈麵衝了過來,而且上來就是一頓車載機槍火力的猛烈掃射,對於日軍突如其來的火力打擊,特務連的兩個排來不及躲避,結結實實的挨了日軍戰車的猛烈火力掃射,猝不及防之下就有十幾名士兵被日軍戰車的機槍火力掃倒,倒在了血泊之中。
特務連的前進隊形中頓時產生了一陣陣痛呼和悶哼,地麵上也騰起了密密麻麻的子彈打出的塵土。
感受著頭頂四處橫飛的七點七毫米重機槍彈劈裏啪啦橫飛擦出的熱流,特務連第二排排長歐毓祥見狀迅速臥倒匍匐在地,同時對周圍的本排士兵大聲喊道:“所有人快趴下,集中火力向戰車射擊,不要慌,這是機槍戰車,戰車上隻有機槍,這種戰車連鋼芯彈都扛不住,所有人不要亂!機槍快換上鋼芯彈打!步槍兵、迫擊炮都給我招呼過去!”
對於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六輛日軍戰車,歐毓祥可是一點也不陌生。
剛剛聽到日軍戰車的轟鳴聲時他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之感,在日軍戰車突然衝出前更是立刻判斷出了那轟鳴聲就是戰車的發動機聲音。
現在看到了日軍戰車的真麵目後更是立刻認出了日軍使用的是卡登-洛伊德式超輕型戰車。
歐毓祥之所以能一照麵就判斷出日軍戰車的型號,則是因為這種戰車也在中國軍隊的裝備序列之中。
早在1928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就曾經從英國購買了一批卡登洛伊德戰車,配備給相當於其私人軍隊的財政部直屬緝私大隊(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稅警總團),這批戰車後又轉隸陸軍教導一師騎兵團,進入了國軍中央軍正規軍的戰鬥序列,是以中央名義組建的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
不過隨著國軍從英國和德國引進了更為先進的戰車,這種沒有炮塔、外形低矮,隻配備有一挺水冷式重機槍的超輕型戰車也很快退出了國軍一線裝甲部隊戰鬥序列,被送進了軍校充當教學用車。
歐毓祥雖然是黃埔十二期步兵科而非是戰車兵科的學生,但步兵科的學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戰車常識,並熟記國軍部隊所裝備戰車的各種參數,他在軍校時也曾見識過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甚至還親自乘坐過這種戰車,並操作過上麵搭載的維克斯式重機槍,對於這種戰車的性能十分了解。
歐毓祥知道這種戰車的防護性能極其低下,車體根本扛不住機槍所射出的鋼芯穿甲彈,甚至連炮塔都沒有,機槍手隻能在露天的車載機槍位上射擊,所以無論是步機槍射出的鋼芯穿甲彈還是普通槍彈都有對其車體和乘員造成破壞和殺傷的可能。
所以在遭到突襲之後,歐毓祥才會迅速的做出反應,果斷的下令全排的各種火器開火射擊,歐毓祥相信,對付這種超輕型戰車,隻要自己的陣腳不亂,憑借自己手上的步兵火力集中射擊,一定可以有效的阻擊日軍戰車的衝擊。
‘趴下,聽排長的,快開火!’
“機槍班的,快把子彈換成鋼芯彈,用鋼芯彈打!”
得到了歐毓祥的組織,特務連第二排的老兵們很快穩定下來,以嫻熟的戰術動作就地匍匐散開,各班的輕機槍手和通用機槍手也按照歐毓祥的命令,開始給機槍改換射擊戰車用的鋼芯穿甲彈。
第二排60毫米迫擊炮班的炮手也開始架炮,第二排的步槍手們則在匍匐之後就直接摟火射擊,向著衝來的日軍戰車招呼了起來。
與第二排齊頭並進的特務連第一排那裏就要稍顯混亂,排長劉永貴雖然作戰經驗豐富,可他卻不似歐毓祥這等軍校出身的軍官一樣對日軍戰車的性能和缺點有所了解,反正在他看來,隻要是帶履帶的,那都是鬼子的鐵王八,至於不同種類的鐵王八有什麽區別,又各自有什麽優缺點、有什麽不同的武器配備,劉永貴這個老粗軍士出身的排長就委實是心中無數了。
以劉永貴的作戰經驗,一旦在近距離遭遇日本人的“鐵王八,”如果沒有戰車防禦炮,就隻能用集束手榴彈上去跟日本人的戰車拚命玩爆破。見日軍的戰車撲了過來,劉永貴憑借經驗的第一反應就是組織士兵用集束手榴彈搞爆破。
而劉永貴見自己的第一排有好幾名士兵倒在了日軍的戰車車載機槍火力之下後更是勃然大怒,擼起袖子親自綁好了一捆手榴彈就要帶著人硬往上衝。
幸好歐毓祥沒忘了提醒劉永貴,特地派出了傳令兵告訴他不要硬衝,這才及時的將劉永貴攔了下來,避免了第一排以人肉爆破的方式攻擊日軍戰車的情況出現。
於是,第一排也學著第二排的戰術,就地匍匐下來,開始以各種火力向日軍的戰車和步兵混合攻擊隊列攻擊。
很快,兩個排的各種火器都開了火,換上了鋼芯穿甲彈的捷克式輕機槍和mg34通用機槍紛紛怒號起來,組成了一道猛烈的機槍火力線,和正麵衝擊而來的六輛日軍戰車對射了起來。
兩個排的四門60毫米迫擊炮也以急速射的方式向跟在日軍戰車後方的日軍陸戰隊步兵射擊,步槍兵則有的向戰車射擊,有的向日軍陸戰隊步兵開火。
在後麵帶著特務連連部跟進的特務連連長楊彪也帶著連部的官兵增援過來,加入了戰鬥,麵對著日軍六輛戰車和一小隊的步兵的步兵與戰車協同攻擊,特務連以兩個步兵排的六挺捷克式輕機槍,兩挺mg34通用機槍和四門60毫米迫擊炮為核心的各種火器組成的猛烈火力,就這麽和日軍的戰車和步兵對拚了起來。
六輛日軍戰車和一個小隊的日軍海軍陸戰隊步兵瘋了一樣的一邊開火一邊向特務連衝來,特務連也毫不相讓,以猛烈的火力和日軍正麵硬碰硬的對射起來,雙方各種火器對射出的彈道互相交叉亂竄,密集的槍聲如同爆豆一樣響起,這場不期而遇的遭遇戰瞬間變得極為激烈。
不過,在遭遇戰之初吃了些虧的特務連很快就扳回了一局,歐毓祥的預想很快就化為了現實。
日軍的戰車衝的雖然猛烈,可這六輛超輕型戰車的性能畢竟實在是拉胯,特務連兩個排的輕機槍和通用機槍在換上了射擊戰車用的鋼芯穿甲彈後,很快就給了日軍以當頭一擊。
先是一輛日軍戰車十分猖狂的衝出了其戰車隊列的一字橫排戰鬥隊形,向特務連猛衝了過來,當即遭到了特務連兩個排各種火器的集中射擊,結果這輛戰車先是被密集的七點九二毫米鋼芯穿甲彈打穿了車體,戰車上的車載機槍手和車體前方的駕駛員全被鋼芯彈打成了篩子。
接著,特務連一名射擊技術高超的60毫米迫擊炮手準確的將一顆60毫米迫擊炮榴彈打在了這輛日軍戰車的車體上,劇烈的爆炸直接將這輛小戰車的上半車體炸的千瘡百孔,徹底報銷了這輛戰車的車體上方結構。
見到一輛戰車被打趴了窩,攻擊的日軍也懵了,原本見是碰到了中國軍隊的步兵,日軍的戰車兵們都以為是碰見了軟柿子,像是見了耗子的貓一樣,都給足油門加速衝了上去,準備像昨夜偷襲第18師54旅那樣再來一次大殺特殺,上演一場戰車對步兵的屠殺式戰鬥。
可當突擊總隊的特務連在原地建立起了猛烈的火力防線,以熾熱的彈雨回敬日軍之後,日軍才發現碰上的乃是一根硬骨頭。
日軍剩下的五輛戰車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硬往上衝,隻能暫收鋒芒,停止橫衝直撞式的前進。
要知道,日軍所裝備的這種卡登洛伊德式超輕型戰車,連日軍自己所裝備的九四式豆戰車都不如,放在何煒穿越前的年代,這玩意的體積甚至和一些特大號兒童汽車玩具差不多,真要不要命的頂著特務連的密集步機槍火力硬衝,搞不好還沒貼上去就被鋼芯彈給打穿了,對此,日軍戰車兵也都是心知肚明。
所以,剩下的五輛日軍戰車立刻從直接突進改為加快速度分散開,不斷的左右迂回以規避特務連密集的鋼芯穿甲彈火力射擊,同時又以車載機槍火力向特務連猛烈射擊。
跟在後麵突進的一小隊日軍陸戰隊也不敢貿然前進,也停了下來,就地匍匐,以步槍,輕機槍和擲彈筒跟特務連對射。
在特務連臨時防線的中央,特務連連長楊彪抄著一支二十響手槍,趴在地上吐出了一嘴泥土,四周塵土飛揚,到處都是日軍車載機槍和步兵手中的步機槍彈以及擲榴彈爆炸打出的揚塵。
楊彪看著四散開來的五輛日軍戰車,破口大罵道:“他娘的,這樣子不行,這鐵王八跑的太快了,傳令兵快去把情況報告總隊長,讓總隊長派戰車防禦炮連來啊!”
現在日軍的五輛戰車雖然被特務連從正麵逼退,不過其采用分散戰術之後,也很有效的分散了特務連的步機槍火力。
因此,日軍戰車雖然暫時奈何不了特務連,可特務連也沒有再次取得以步機槍和迫擊炮損毀日軍戰車的戰果。
而且,日軍戰車在分散的同時還隱隱有迂回的態勢,一旦日軍的戰車繞到特務連的後麵,那該哭的可就是他楊彪了!
至此,楊彪明白戰鬥已經不是特務連這支戰鬥前鋒能夠獨立解決的,於是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何煒求援,把戰車防禦炮連拉上來用45毫米戰車防禦炮轟死這些該死的日本戰車!
“是!”
同樣趴在地上的特務連傳令兵答了一聲,立刻連滾帶爬的後撤傳令,然而,正在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急促號聲卻從特務連的後方傳來,特務連的傳令兵立刻被號聲吸引,目光略有些呆滯的向傳來號聲的方向看去,隨即眼神又變得極為精彩,興奮的指著號聲傳來的方向對楊彪喊道:“連長,是戰防炮,戰防炮上來了!”
楊彪回過頭,順著傳令兵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五門戰車防禦炮和許多突擊總隊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的士兵已經出現在了特務連後方(突擊總隊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原編製六門炮,在半壁山對日艦的作戰中被打壞一門,故現為五門。)。
楊彪的主動求援顯然有些多餘,以何煒對於戰場情況的敏銳臨機處置能力,怎麽可能坐看特務連和日軍的戰車與步兵混戰而不派出增援?
早在特務連與日軍接火之初,何煒就立刻命令傅琛的第一營派人上前偵察情況,在知悉特務連正與一支日軍步兵與戰車混合隊伍遭遇接火後,何煒果斷的命令戰車防禦炮連增援上去,用45毫米戰車防禦炮幹掉日軍的戰車!
而此前何煒令戰車防禦炮連以騾馬拖拽行軍,以保證在遇敵時能迅速轉入戰鬥狀態等措置的作用效果在此時可謂是立竿見影。
在接到增援的命令後,戰車防禦炮連立刻快馬加鞭,以騾馬牽引五門戰車防禦炮,快速向特務連的方向狂奔疾馳增援。
在接近特務連和日軍接戰的地帶時,戰車防禦炮連的官兵們又以極快的速度解除了戰車防禦炮的牽引狀態,改為以人力推動火炮前進,最終迅速及時的增援到了特務連的位置。
“快點,快點,立刻做射擊準備。”
特務連後方三百米處,突擊總隊炮兵營直屬戰車防禦炮連的連長滿頭大汗的蹲在一門蘇式m1932式戰車防禦炮的炮盾後方,高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戰況,又扯著嗓子不斷的對周圍五門戰車防禦炮的炮組下達做射擊準備的命令。
五門戰車防禦炮的炮組官兵們陸續放下火炮,嫻熟而有序的完成了開腳架,挖駐鋤,下炮架等等放列射擊作業準備,並很快向戰車防禦炮的炮膛中裝入了45毫米穿甲彈,完成了火炮的首發裝填。
而戰車防禦炮連的連長在通過望遠鏡觀察到了日軍的戰車居然是超輕型的卡登洛伊德式戰車後,也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笑容。
“報告連長,第一排戰鬥射擊準備好!”
“報告連長,第二排戰鬥射擊準備好!”
“報告連長,第三排戰鬥射擊準備好!”
聽到各排的回報命令後,戰車防禦炮連連長放下望遠鏡,大喊道:“全連自由射擊,以最快的速度幹掉這五台鬼子的鐵王八。”
戰車防禦炮連長的命令很簡單幹脆,間接明了,甚至,這句命令都有些不符合訓練操典中的要求。
按照訓練操典中的要求,戰車防禦炮部隊的指揮官在下達射擊命令時,必須要為各炮各排指定分配射擊目標甚至是射擊時間,而戰車防禦炮連連長剛剛下達的這句自由射擊的命令,顯然違反了操典中的基本準則。
戰車防禦炮連長之所以會下達如此不符合要求的命令,當然不是他業務不精,而是他覺得如果按照操典上的要求下達命令來對付這五台“小不點戰車”,為每門火炮逐個分配射擊目標,純粹是浪費口舌,浪費時間,甚至可能會貽誤戰機,倒不如一句自由射擊的戰鬥命令來的痛快!
很快,五門蘇俄製造的m1932式戰車防禦炮的炮口就冒出了一團團炮煙,向不遠處的五輛日軍卡登洛伊德式超輕型戰車開火射擊。
日軍的卡登洛伊德式戰車,不過是英國在十幾年前開發研製生產的,早已經落後於世界主流的超輕型戰車鼻祖,裝甲板的最厚處不過隻有6mm,連機槍打出的鋼芯彈都未必能防住。
而突擊總隊戰車防禦炮連所裝備的蘇俄製造的m1932式45毫米戰車防禦炮,則是在當今世界上都稱得上是性能優秀的反坦克炮,其設計原型為德國的pak37型37毫米戰車防禦炮,其發射的穿甲彈在500米內可以穿透50毫米鋼板,用這樣的蘇俄戰車防禦炮去攻擊如此性能的英國早期超輕型戰車會取得怎樣的射擊效果自是不難想象。
五門戰車防禦炮陸續以急速射的方式開火,在短時間內就打掉了幾十發炮彈,一陣猛打猛射過後,很快就有一輛日軍戰車成為了戰車防禦炮連的第一個戰果,遭到了多顆45毫米穿甲彈的攻擊,被打斷了履帶在原地打轉,失去了機動能力。
而特務連的60毫米迫擊炮手也趁機痛打落水狗,向這輛失去了動力的日軍戰車猛打猛射,用多發60毫米迫擊炮爆破榴彈擊毀了這輛戰車。
另一輛戰車先是被穿甲彈擊穿了油箱,又被多顆榴彈打中引起了爆炸,頓時濃煙上騰,火光衝天,成了“火雞。”
還有一輛戰車的車身被多顆穿甲彈當場擊穿,被打成米篩子後直接趴窩,另外兩輛見情況不妙,立刻調頭就跑,結果立刻遭到了戰車防禦炮連的集火射擊以及特務連的密集步機槍火力攻擊,在45毫米戰車防禦炮的穿甲彈,爆破彈的連番攻擊和步機槍射出的鋼芯彈集火射擊下,這兩輛奪路而逃的戰車很快就被打的千瘡百孔,遭到擊毀。
僅僅五分鍾多的時間,在昨夜襲擊第18師54旅的戰鬥中擔任開路先鋒,射殺、碾斃了大批中國官兵的登陸日軍所轄之獨立戰車中隊,就這樣幹淨徹底的被突擊總隊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和特務連所聯手殲滅。
(本章完)
考慮到日軍的反常表現,為了及時的發現日軍可能的伏擊部隊,何煒將手頭上所有的步兵部隊全部展開。
何煒以老兵最多,戰鬥力為最強的突擊總隊直屬特務連(欠一個排)在最前展開擔任先鋒,在特務連兩個排之後則是傅琛的步兵第一營,第一營的三個步兵連跟進在特務連之後,呈一線式戰鬥隊形完全展開,第一營的營部連、營屬重機槍連和營屬迫擊炮連則在其後跟進。
而突擊總隊炮兵營的山炮第一連以及戰車防禦炮連,又在第一營的戰鬥隊形之後,至於突擊總隊的直屬工兵連,則在山炮第一連和戰車防禦炮連的隊形後方跟進。
炮兵部隊的火炮騾馬和輜重較多,自衛能力相較於步兵部隊要差一些,所以何煒將其部署在了第一營之後和工兵連之前,一旦和日軍遭遇,第一營的步兵和突擊總隊的工兵便可以一前一後的及時為山炮第一連和戰車防禦炮連提供保護和支援。
一營的步兵戰鬥力自不必多說,突擊總隊的直屬工兵連雖然名為工兵,但是步兵該有的基本戰術和基本訓練也掌握的絲毫不差,準確的說,突擊總隊的工兵連應該稱之為兼具步工戰術的“戰鬥工兵連,”真打起來,工兵連也完全能當步兵連使喚。
戰車防禦炮連和山炮第一連這兩支炮兵連的行軍隊形,也全都按照最高戰備標準執行,何煒命令所有的火炮一律不許拆開馱載,全部使用挽曳方式以騾馬拖拽行軍,這樣一旦和日軍遭遇,火炮一卸下即可進入放列射擊狀態,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還擊。
第一營營屬迫擊炮連和營屬重機槍連也都秉持著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戰鬥狀態的原則,以迫擊炮炮身炮架不分離,重機槍槍身槍架不分離的方式行軍開進,而部隊中的所有步槍兵也都刺刀上槍以備不測。
當然了,何煒也沒有忘記護住退路,在渡河登陸處,他特地留下了特務連的一個步兵排和第一營營屬重機槍連的一個機槍排(兩挺zb37重機槍)看守渡河工具以及登陸點,以防止被人抄了後路的情況出現。
可以說,何煒的這支將近兩千人的臨時戰鬥群,已經竭盡所能的做好了一切應敵準備。
而何煒在將所有應敵戰備工作部署下去之後,也敢拍著胸脯說,盡管他不知道日軍此時的突然消失等異常情況的葫蘆裏麵賣的是什麽藥,但日本人要是敢對他的這支戰鬥群打埋伏亦或是有什麽其他圖謀,那最後被搞死的是誰還真就是一個未知數!
既然要搜索前進,何煒自然不可能讓部隊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在當前日軍部隊突然消失的異常情況下,何煒判斷日軍最後可能部署在兩個方向。
首先,是富池河西岸綿長河灘的某一處,其次,則是被第18師54旅丟失的防禦陣地,何煒之所以做出前一種判斷的理由很簡單,既然日軍的部隊突然消失在了原渡河地帶,那很可能是吃了大虧之後知道原渡河地帶對岸的中國軍隊不好惹,索性就改換了渡河點,準備從富池河的其它位置再一次渡河登陸。
第二種判斷,則是基於另外一種較為樸素直接的考慮,那就日本人在第一次渡河攻擊中被突擊總隊暴揍一頓後,暫時沒有在短時間內再次發起渡河攻擊的能力,需要時間進行整補,所以將部隊收攏了起來,集中在了某一處地帶休整。
而這個可以進行修整的地帶,也不是隨便選選就行,而是至少要有最基本的防禦警戒工事和臨時宿營地,甚至是繃帶所、彈藥所等後勤設施。
日軍昨夜才登陸,和第18師54旅混戰了一夜,何煒並不認為他們有充足的構築工事,一旦日軍集中收縮起來,最好的選擇就是第18師54旅遺留下來的陣地工事。
基於這兩種判斷,何煒決定先向第18師54旅遺留的陣地方向搜索過去,看看能不能在54旅的遺留陣地附近捕捉到日軍部隊,如果撲了個空,到時候再帶著部隊回身折返,改為向富池河西岸的河岸搜索。
本著這一作戰方案,乘著夏日傍晚的熱風,何煒就這樣率領著已經完全展開戰鬥隊形的臨時戰鬥群,小心仔細的開始了戰鬥搜索。
寬廣的野地中,整片大地肅然無聲,田野之間泥濘不堪,在臨時戰鬥群隊形的最前方,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已經在連長楊彪的指揮下完全按照戰備行軍搜索的隊形展開,擔負起了開路先鋒的任務。
特務連的兩個排一左一右的並列展開前進,兩個排的全副武裝官兵一邊警惕的持槍前進,一邊警戒四周的情況,四周除了風聲和蟬鳴聲外,就隻有特務連的官兵們踏著作物的響聲。
一支部隊,從最基本的步兵班排、再到步兵師,軍,在行軍作戰時都必須配備前鋒部隊,所謂前鋒部隊亦可看做一支部隊的耳目,斥候。
特務連此時所擔當的就是耳目和斥候的角色,對於一支連級單位的斥候部隊,按照一般的戰術原則,若是以行動速度較為緩慢的步兵連作為斥候部隊,那一個連的搜索正麵就隻有兩公裏,若是以騎兵連擔任搜索,則能掌握十公裏的正麵。
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雖然是步兵連,且還有一個步兵排被抽走擔任渡河點的警戒任務,少了足足一個排的兵力,但這一連的軍士和士兵幾乎都是老兵,作戰經驗豐富,經過戰火的洗禮和考驗,皆稱的上是戰技嫻熟,因此特務連十分大膽的在缺少一個排的情況下,拉開了將近兩點五公裏的搜索正麵,而特務連的所有官兵也都槍彈上膛,手榴彈開蓋,以保證一旦遭遇情況,能立刻從警戒搜索狀態轉變為“威力搜索”狀態。
特務連第二排少尉排長歐毓祥拎著二十響快慢機手槍,走在排戰鬥隊形的最中央,嫻熟的指揮著自己排裏的各班交替掩護前進。
歐毓祥這名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十二期的新排長,在經曆了圍殲日軍波田支隊前鋒的實戰曆練過後,已經褪去了從軍官學校剛剛畢業時的青澀,成長為了一名兼具軍校科班學曆和實戰經驗的優秀軍官。
歐毓祥一邊前進,一邊不時的瞭望四周的情況,當他的目光投到和第二排齊頭並進的特務連第一排的前進隊形時,歐毓祥想起了第一排排長劉永貴那個行伍出身,卻又給了自己許多幫助和經驗的老粗軍官,臉上不由得泛起了一絲笑意。
忽然,歐毓祥臉上的笑容猛的僵住,一陣極為刺耳的異樣聲響從幾百米外的一處丘陵後方出現並傳入了他的耳中,並且這突如其來的異樣聲響並不是一轉即逝,而是愈來愈大,愈來愈明顯,並最終成為了一陣陣低沉的轟鳴聲。
歐毓祥隻覺得這種轟鳴聲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很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當歐毓祥回憶起了自己記憶中這種轟鳴聲的來源後,頓時臉色一變,大吼道:“有戰車!”
幾乎在歐毓祥話音剛落的一瞬間,突然,距離特務連四百多米外的一處小丘陵後方,六輛外形小巧的日軍戰車突然衝了出來,幾十名身穿藏青色軍服的日軍緊跟在六輛戰車之後,嘰裏呱啦的亂叫著展開了攻擊戰鬥隊攻了過來。
“是機槍戰車,快散開,快散開!”
歐毓祥見自己的判斷果然沒錯,立刻大喊著命令周圍的官兵散開隱蔽。
突然出現的六輛日軍戰車,正是登陸日軍的獨立戰車中隊的六輛卡登洛伊德式輕型戰車。
土師喜太郎在將麾下的部隊收縮至第18師54旅遺留的陣地準備就地固守的同時,也將手中的獨立戰車中隊配屬了一個步兵小隊,組成了一支機動搜索力量,在富池河西岸各處反複機動搜索進行警備偵察。
巧合的是,就在何煒帶領部隊向第18師54旅的遺留陣地處搜索前進時,日軍的這支步兵與戰車組成的混合機動搜索隊也恰好向何煒所部的進軍方向搜索,結果雙方就在這裏與突擊總隊的直屬特務連撞了個正著!
日軍這支步兵與戰車混合機動搜索隊的指揮官田所少佐本就為今日第四特別陸戰隊渡河攻擊失敗一事憋著一股火,在發現了突擊總隊直屬特務連後哪裏還按捺的住,立刻捉住了這個替第四特別陸戰隊報仇的機會,毫不猶豫的下達了攻擊命令。
於是,一場發生在雙方前鋒部隊之間的混戰,就這樣突如其來的爆發。
噠噠噠
噠噠噠
六輛日軍戰車衝出之後迅速調整隊形,展開了一字橫隊迎著特務連的搜索隊形正麵衝去,六輛戰車上的英式維克斯式水冷重機槍也響了起來,噴吐出了一道道火流,向其正麵的突擊總隊特務連飛竄著打了過來。
饒是突擊總隊特務連的軍士和士兵都是行伍老兵,可畢竟是有六輛戰車和幾十名日軍步兵陡然劈麵衝了過來,而且上來就是一頓車載機槍火力的猛烈掃射,對於日軍突如其來的火力打擊,特務連的兩個排來不及躲避,結結實實的挨了日軍戰車的猛烈火力掃射,猝不及防之下就有十幾名士兵被日軍戰車的機槍火力掃倒,倒在了血泊之中。
特務連的前進隊形中頓時產生了一陣陣痛呼和悶哼,地麵上也騰起了密密麻麻的子彈打出的塵土。
感受著頭頂四處橫飛的七點七毫米重機槍彈劈裏啪啦橫飛擦出的熱流,特務連第二排排長歐毓祥見狀迅速臥倒匍匐在地,同時對周圍的本排士兵大聲喊道:“所有人快趴下,集中火力向戰車射擊,不要慌,這是機槍戰車,戰車上隻有機槍,這種戰車連鋼芯彈都扛不住,所有人不要亂!機槍快換上鋼芯彈打!步槍兵、迫擊炮都給我招呼過去!”
對於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六輛日軍戰車,歐毓祥可是一點也不陌生。
剛剛聽到日軍戰車的轟鳴聲時他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之感,在日軍戰車突然衝出前更是立刻判斷出了那轟鳴聲就是戰車的發動機聲音。
現在看到了日軍戰車的真麵目後更是立刻認出了日軍使用的是卡登-洛伊德式超輕型戰車。
歐毓祥之所以能一照麵就判斷出日軍戰車的型號,則是因為這種戰車也在中國軍隊的裝備序列之中。
早在1928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就曾經從英國購買了一批卡登洛伊德戰車,配備給相當於其私人軍隊的財政部直屬緝私大隊(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稅警總團),這批戰車後又轉隸陸軍教導一師騎兵團,進入了國軍中央軍正規軍的戰鬥序列,是以中央名義組建的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
不過隨著國軍從英國和德國引進了更為先進的戰車,這種沒有炮塔、外形低矮,隻配備有一挺水冷式重機槍的超輕型戰車也很快退出了國軍一線裝甲部隊戰鬥序列,被送進了軍校充當教學用車。
歐毓祥雖然是黃埔十二期步兵科而非是戰車兵科的學生,但步兵科的學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戰車常識,並熟記國軍部隊所裝備戰車的各種參數,他在軍校時也曾見識過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甚至還親自乘坐過這種戰車,並操作過上麵搭載的維克斯式重機槍,對於這種戰車的性能十分了解。
歐毓祥知道這種戰車的防護性能極其低下,車體根本扛不住機槍所射出的鋼芯穿甲彈,甚至連炮塔都沒有,機槍手隻能在露天的車載機槍位上射擊,所以無論是步機槍射出的鋼芯穿甲彈還是普通槍彈都有對其車體和乘員造成破壞和殺傷的可能。
所以在遭到突襲之後,歐毓祥才會迅速的做出反應,果斷的下令全排的各種火器開火射擊,歐毓祥相信,對付這種超輕型戰車,隻要自己的陣腳不亂,憑借自己手上的步兵火力集中射擊,一定可以有效的阻擊日軍戰車的衝擊。
‘趴下,聽排長的,快開火!’
“機槍班的,快把子彈換成鋼芯彈,用鋼芯彈打!”
得到了歐毓祥的組織,特務連第二排的老兵們很快穩定下來,以嫻熟的戰術動作就地匍匐散開,各班的輕機槍手和通用機槍手也按照歐毓祥的命令,開始給機槍改換射擊戰車用的鋼芯穿甲彈。
第二排60毫米迫擊炮班的炮手也開始架炮,第二排的步槍手們則在匍匐之後就直接摟火射擊,向著衝來的日軍戰車招呼了起來。
與第二排齊頭並進的特務連第一排那裏就要稍顯混亂,排長劉永貴雖然作戰經驗豐富,可他卻不似歐毓祥這等軍校出身的軍官一樣對日軍戰車的性能和缺點有所了解,反正在他看來,隻要是帶履帶的,那都是鬼子的鐵王八,至於不同種類的鐵王八有什麽區別,又各自有什麽優缺點、有什麽不同的武器配備,劉永貴這個老粗軍士出身的排長就委實是心中無數了。
以劉永貴的作戰經驗,一旦在近距離遭遇日本人的“鐵王八,”如果沒有戰車防禦炮,就隻能用集束手榴彈上去跟日本人的戰車拚命玩爆破。見日軍的戰車撲了過來,劉永貴憑借經驗的第一反應就是組織士兵用集束手榴彈搞爆破。
而劉永貴見自己的第一排有好幾名士兵倒在了日軍的戰車車載機槍火力之下後更是勃然大怒,擼起袖子親自綁好了一捆手榴彈就要帶著人硬往上衝。
幸好歐毓祥沒忘了提醒劉永貴,特地派出了傳令兵告訴他不要硬衝,這才及時的將劉永貴攔了下來,避免了第一排以人肉爆破的方式攻擊日軍戰車的情況出現。
於是,第一排也學著第二排的戰術,就地匍匐下來,開始以各種火力向日軍的戰車和步兵混合攻擊隊列攻擊。
很快,兩個排的各種火器都開了火,換上了鋼芯穿甲彈的捷克式輕機槍和mg34通用機槍紛紛怒號起來,組成了一道猛烈的機槍火力線,和正麵衝擊而來的六輛日軍戰車對射了起來。
兩個排的四門60毫米迫擊炮也以急速射的方式向跟在日軍戰車後方的日軍陸戰隊步兵射擊,步槍兵則有的向戰車射擊,有的向日軍陸戰隊步兵開火。
在後麵帶著特務連連部跟進的特務連連長楊彪也帶著連部的官兵增援過來,加入了戰鬥,麵對著日軍六輛戰車和一小隊的步兵的步兵與戰車協同攻擊,特務連以兩個步兵排的六挺捷克式輕機槍,兩挺mg34通用機槍和四門60毫米迫擊炮為核心的各種火器組成的猛烈火力,就這麽和日軍的戰車和步兵對拚了起來。
六輛日軍戰車和一個小隊的日軍海軍陸戰隊步兵瘋了一樣的一邊開火一邊向特務連衝來,特務連也毫不相讓,以猛烈的火力和日軍正麵硬碰硬的對射起來,雙方各種火器對射出的彈道互相交叉亂竄,密集的槍聲如同爆豆一樣響起,這場不期而遇的遭遇戰瞬間變得極為激烈。
不過,在遭遇戰之初吃了些虧的特務連很快就扳回了一局,歐毓祥的預想很快就化為了現實。
日軍的戰車衝的雖然猛烈,可這六輛超輕型戰車的性能畢竟實在是拉胯,特務連兩個排的輕機槍和通用機槍在換上了射擊戰車用的鋼芯穿甲彈後,很快就給了日軍以當頭一擊。
先是一輛日軍戰車十分猖狂的衝出了其戰車隊列的一字橫排戰鬥隊形,向特務連猛衝了過來,當即遭到了特務連兩個排各種火器的集中射擊,結果這輛戰車先是被密集的七點九二毫米鋼芯穿甲彈打穿了車體,戰車上的車載機槍手和車體前方的駕駛員全被鋼芯彈打成了篩子。
接著,特務連一名射擊技術高超的60毫米迫擊炮手準確的將一顆60毫米迫擊炮榴彈打在了這輛日軍戰車的車體上,劇烈的爆炸直接將這輛小戰車的上半車體炸的千瘡百孔,徹底報銷了這輛戰車的車體上方結構。
見到一輛戰車被打趴了窩,攻擊的日軍也懵了,原本見是碰到了中國軍隊的步兵,日軍的戰車兵們都以為是碰見了軟柿子,像是見了耗子的貓一樣,都給足油門加速衝了上去,準備像昨夜偷襲第18師54旅那樣再來一次大殺特殺,上演一場戰車對步兵的屠殺式戰鬥。
可當突擊總隊的特務連在原地建立起了猛烈的火力防線,以熾熱的彈雨回敬日軍之後,日軍才發現碰上的乃是一根硬骨頭。
日軍剩下的五輛戰車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硬往上衝,隻能暫收鋒芒,停止橫衝直撞式的前進。
要知道,日軍所裝備的這種卡登洛伊德式超輕型戰車,連日軍自己所裝備的九四式豆戰車都不如,放在何煒穿越前的年代,這玩意的體積甚至和一些特大號兒童汽車玩具差不多,真要不要命的頂著特務連的密集步機槍火力硬衝,搞不好還沒貼上去就被鋼芯彈給打穿了,對此,日軍戰車兵也都是心知肚明。
所以,剩下的五輛日軍戰車立刻從直接突進改為加快速度分散開,不斷的左右迂回以規避特務連密集的鋼芯穿甲彈火力射擊,同時又以車載機槍火力向特務連猛烈射擊。
跟在後麵突進的一小隊日軍陸戰隊也不敢貿然前進,也停了下來,就地匍匐,以步槍,輕機槍和擲彈筒跟特務連對射。
在特務連臨時防線的中央,特務連連長楊彪抄著一支二十響手槍,趴在地上吐出了一嘴泥土,四周塵土飛揚,到處都是日軍車載機槍和步兵手中的步機槍彈以及擲榴彈爆炸打出的揚塵。
楊彪看著四散開來的五輛日軍戰車,破口大罵道:“他娘的,這樣子不行,這鐵王八跑的太快了,傳令兵快去把情況報告總隊長,讓總隊長派戰車防禦炮連來啊!”
現在日軍的五輛戰車雖然被特務連從正麵逼退,不過其采用分散戰術之後,也很有效的分散了特務連的步機槍火力。
因此,日軍戰車雖然暫時奈何不了特務連,可特務連也沒有再次取得以步機槍和迫擊炮損毀日軍戰車的戰果。
而且,日軍戰車在分散的同時還隱隱有迂回的態勢,一旦日軍的戰車繞到特務連的後麵,那該哭的可就是他楊彪了!
至此,楊彪明白戰鬥已經不是特務連這支戰鬥前鋒能夠獨立解決的,於是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何煒求援,把戰車防禦炮連拉上來用45毫米戰車防禦炮轟死這些該死的日本戰車!
“是!”
同樣趴在地上的特務連傳令兵答了一聲,立刻連滾帶爬的後撤傳令,然而,正在這時,一陣突如其來的急促號聲卻從特務連的後方傳來,特務連的傳令兵立刻被號聲吸引,目光略有些呆滯的向傳來號聲的方向看去,隨即眼神又變得極為精彩,興奮的指著號聲傳來的方向對楊彪喊道:“連長,是戰防炮,戰防炮上來了!”
楊彪回過頭,順著傳令兵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五門戰車防禦炮和許多突擊總隊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的士兵已經出現在了特務連後方(突擊總隊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原編製六門炮,在半壁山對日艦的作戰中被打壞一門,故現為五門。)。
楊彪的主動求援顯然有些多餘,以何煒對於戰場情況的敏銳臨機處置能力,怎麽可能坐看特務連和日軍的戰車與步兵混戰而不派出增援?
早在特務連與日軍接火之初,何煒就立刻命令傅琛的第一營派人上前偵察情況,在知悉特務連正與一支日軍步兵與戰車混合隊伍遭遇接火後,何煒果斷的命令戰車防禦炮連增援上去,用45毫米戰車防禦炮幹掉日軍的戰車!
而此前何煒令戰車防禦炮連以騾馬拖拽行軍,以保證在遇敵時能迅速轉入戰鬥狀態等措置的作用效果在此時可謂是立竿見影。
在接到增援的命令後,戰車防禦炮連立刻快馬加鞭,以騾馬牽引五門戰車防禦炮,快速向特務連的方向狂奔疾馳增援。
在接近特務連和日軍接戰的地帶時,戰車防禦炮連的官兵們又以極快的速度解除了戰車防禦炮的牽引狀態,改為以人力推動火炮前進,最終迅速及時的增援到了特務連的位置。
“快點,快點,立刻做射擊準備。”
特務連後方三百米處,突擊總隊炮兵營直屬戰車防禦炮連的連長滿頭大汗的蹲在一門蘇式m1932式戰車防禦炮的炮盾後方,高舉著望遠鏡觀察著前方的戰況,又扯著嗓子不斷的對周圍五門戰車防禦炮的炮組下達做射擊準備的命令。
五門戰車防禦炮的炮組官兵們陸續放下火炮,嫻熟而有序的完成了開腳架,挖駐鋤,下炮架等等放列射擊作業準備,並很快向戰車防禦炮的炮膛中裝入了45毫米穿甲彈,完成了火炮的首發裝填。
而戰車防禦炮連的連長在通過望遠鏡觀察到了日軍的戰車居然是超輕型的卡登洛伊德式戰車後,也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笑容。
“報告連長,第一排戰鬥射擊準備好!”
“報告連長,第二排戰鬥射擊準備好!”
“報告連長,第三排戰鬥射擊準備好!”
聽到各排的回報命令後,戰車防禦炮連連長放下望遠鏡,大喊道:“全連自由射擊,以最快的速度幹掉這五台鬼子的鐵王八。”
戰車防禦炮連長的命令很簡單幹脆,間接明了,甚至,這句命令都有些不符合訓練操典中的要求。
按照訓練操典中的要求,戰車防禦炮部隊的指揮官在下達射擊命令時,必須要為各炮各排指定分配射擊目標甚至是射擊時間,而戰車防禦炮連連長剛剛下達的這句自由射擊的命令,顯然違反了操典中的基本準則。
戰車防禦炮連長之所以會下達如此不符合要求的命令,當然不是他業務不精,而是他覺得如果按照操典上的要求下達命令來對付這五台“小不點戰車”,為每門火炮逐個分配射擊目標,純粹是浪費口舌,浪費時間,甚至可能會貽誤戰機,倒不如一句自由射擊的戰鬥命令來的痛快!
很快,五門蘇俄製造的m1932式戰車防禦炮的炮口就冒出了一團團炮煙,向不遠處的五輛日軍卡登洛伊德式超輕型戰車開火射擊。
日軍的卡登洛伊德式戰車,不過是英國在十幾年前開發研製生產的,早已經落後於世界主流的超輕型戰車鼻祖,裝甲板的最厚處不過隻有6mm,連機槍打出的鋼芯彈都未必能防住。
而突擊總隊戰車防禦炮連所裝備的蘇俄製造的m1932式45毫米戰車防禦炮,則是在當今世界上都稱得上是性能優秀的反坦克炮,其設計原型為德國的pak37型37毫米戰車防禦炮,其發射的穿甲彈在500米內可以穿透50毫米鋼板,用這樣的蘇俄戰車防禦炮去攻擊如此性能的英國早期超輕型戰車會取得怎樣的射擊效果自是不難想象。
五門戰車防禦炮陸續以急速射的方式開火,在短時間內就打掉了幾十發炮彈,一陣猛打猛射過後,很快就有一輛日軍戰車成為了戰車防禦炮連的第一個戰果,遭到了多顆45毫米穿甲彈的攻擊,被打斷了履帶在原地打轉,失去了機動能力。
而特務連的60毫米迫擊炮手也趁機痛打落水狗,向這輛失去了動力的日軍戰車猛打猛射,用多發60毫米迫擊炮爆破榴彈擊毀了這輛戰車。
另一輛戰車先是被穿甲彈擊穿了油箱,又被多顆榴彈打中引起了爆炸,頓時濃煙上騰,火光衝天,成了“火雞。”
還有一輛戰車的車身被多顆穿甲彈當場擊穿,被打成米篩子後直接趴窩,另外兩輛見情況不妙,立刻調頭就跑,結果立刻遭到了戰車防禦炮連的集火射擊以及特務連的密集步機槍火力攻擊,在45毫米戰車防禦炮的穿甲彈,爆破彈的連番攻擊和步機槍射出的鋼芯彈集火射擊下,這兩輛奪路而逃的戰車很快就被打的千瘡百孔,遭到擊毀。
僅僅五分鍾多的時間,在昨夜襲擊第18師54旅的戰鬥中擔任開路先鋒,射殺、碾斃了大批中國官兵的登陸日軍所轄之獨立戰車中隊,就這樣幹淨徹底的被突擊總隊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和特務連所聯手殲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