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啊!”
“殺進去!”
一營主攻部隊官兵震天的喊殺聲幾乎壓過了日軍的輕重機槍射擊聲和擲榴彈爆炸的巨響,在一陣密集而短促的槍聲手榴彈爆炸之後,隨著一營主攻部隊突入了日軍第一線陣地,戰鬥形態瞬間從野戰攻堅變為了短兵相接的壕內近戰。
一營的官兵們迅猛的沿著前鋒攻擊部隊在日軍陣地上撕開的幾個突破口湧入了日軍陣地,在高亢的戰鬥口號中,和日軍展開了血腥的白刃戰,近戰,肉搏戰。
在一營突破、衝入日軍戰壕後,在壕內一直苦苦死戰的日軍也毫不相讓,守備在壕內的是日本海軍吳鎮守府第五特別陸戰隊的三個步兵中隊和重機關槍中隊,超過半數的官兵都參加過淞滬會戰,麵對突入陣地的第一營,自然不可能慌了陣腳,而是發起了迅猛的反擊。
在各級軍官和下士官的帶領下,日軍第一線陣地中的陸戰隊員也嘶吼著,喊殺著,揮舞著指揮刀,端著三八式步槍和瑞士造sig1920式衝鋒槍迎著突入的一營官兵殺了過去。
“板載!”
“板載!”
日軍陸戰隊員鬼哭狼嚎的喊殺聲很快和一營主攻部隊的呐喊交匯在了一起,遭到一營主攻部隊的日軍陸戰隊雖然處於下風,但在拚死作戰的氣勢和心理上卻絲毫不比一營主攻部隊差。
這些日軍陸戰隊的老兵既有近戰搏殺的勇氣,也有死打死拚的銳氣,而其勇氣和銳氣的來源,則是這些陸戰隊老兵的豐富作戰經驗與日軍陸戰隊較為精良的武器裝備。
毫不猶豫向一營主攻部隊衝去的日軍陸戰隊官兵都萬分堅信,憑借著其在淞滬會戰中的豐富作戰經驗、優秀的拚刺技術以及每個陸戰步兵分隊裝備的兩支瑞士造sig1930衝鋒槍所帶來的近戰自動火力優勢,一定能將向來不善於近戰,體力羸弱又缺乏近戰自動火力的中國軍隊打垮!
兩軍的人潮很快就在戰壕中對撞在一起,裹成了一團,可是雙方甫一交手,氣勢洶洶的日軍陸戰隊員就被一營的官兵給了當頭一擊,日軍陸戰隊員們預想中迅速打垮突入陣中之敵的場麵並沒有出現,反而很多日軍還不等衝上去和一營的官兵們拚近戰,就被一營官兵密集的火力打的死傷連連,積屍累累。
陣地中的日軍第五特別陸戰隊的官兵和不久前在渡河攻擊戰中被打的全軍覆沒的第四特別陸戰隊犯下了一個同樣的錯誤,他們都在用此前的作戰經驗來評估突入日軍陣地的一營官兵,認為一營官兵和他們以前所交手過的中國軍隊一樣,拚刺技術不足且缺乏近戰火力。
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第五特別陸戰隊引以為傲,自恃為強大近戰火力的衝鋒槍在一營官兵麵前完全不夠看。
日軍的每個陸戰分隊裝備有兩支瑞士sig1920衝鋒槍,其衝鋒槍火力確實不弱,但是,與日軍陸戰分隊同級別的突擊總隊步兵班衝鋒槍裝備數卻是五支(注1),突擊總隊步兵班的衝鋒槍火力足足是日軍陸戰隊步兵分隊的兩倍多。
陣地中的日軍陸戰隊不僅是拚衝鋒槍火力拚不過一營的官兵,就是拚刺和步機槍火力也完全拚不過一營官兵。
在狹窄的戰壕中,日軍陸戰隊步槍手所裝備的三八式步槍那127.6cm的修長長度並未帶來所謂一寸長一寸強的白刃戰優勢,反而卻因長度過長而大大影響了日軍步槍手拚刺出槍的靈活性。
相反,突入陣地的一營步槍手所裝備的捷克式vz24短步槍卻在拚刺中卻充分發揮出了短步槍的靈活優勢,無論出槍,還是格擋,都要比三八式來的便捷的多。
而一營主攻部隊所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和mg34通用機槍也表現出了極佳的性能,身強力壯的一營機槍手們拎著機槍提把,配合著衝鋒槍手和步槍手在戰壕內猛烈開火,將衝來的日軍陸戰隊員成片的掃倒。
這場壕內近戰的勝利天平,在戰鬥一開始就已經傾斜向攻入日軍陣地的一營官兵。
雙方混戰在一起後,炮聲、槍聲、哨子聲、喊殺聲和刺刀碰撞的聲音幾乎響徹了整個陣地。
在日軍第一線戰壕中央處,一營長傅琛怒吼著,一邊沿著日軍陣地中的交通壕前進,一邊扣動著花機關的扳機向前方掃射,手中花機關槍的圓形槍筒前端槍口處“嗵嗵”地連續噴吐出火舌,一串串七點六三毫米手槍彈就像是刀子一般向前方掃射而去。
在一陣陣慘叫聲中,前方交通壕中的數名日軍陸戰隊員被打倒在地,橫七豎八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隨著傅琛手中花機關衝鋒槍彈匣內子彈的告罄,槍機發出了啪塔一聲輕響,傅琛趕忙蹲下,靠在交通壕內壁沉穩的換彈。
“八嘎!”
傅琛的衝鋒槍火力一停,又有四名穿著藏青色戰鬥服的日軍陸戰隊士兵端著三八式步槍嚎叫著衝了過來,傅琛的傳令兵見狀立刻舉起二十響盒子炮手槍,將手槍放平後扣住扳機不放,掃出一排子彈,周圍的幾名一營士兵也紛紛舉起步槍和衝鋒槍開火射擊,將衝來的四名日軍陸戰隊員打成了渾身血洞的篩子。
“打的好!”
傅琛為花機關裝好新彈匣,看著前方七扭八歪的日軍屍體不住的叫好。
話音剛落,傅琛的傳令兵大呼道:“敵人又上來了!”
一陣嘰裏呱啦的喊殺聲中,又有十幾名殺紅了眼的日軍端著衝鋒槍和步槍蜂擁著衝了過來,幾名日軍衝鋒槍手衝在最前踩過了還在冒著白煙的自家戰友屍體,猛衝過來的同時端起瑞士造sig1920式衝鋒槍猛烈的掃射。
半蹲著的傅琛和傳令兵看日軍衝來,立刻一個前撲趴在了交通壕底部,密集的衝鋒槍子彈嗖嗖的從傅琛頭頂上飛過。
周圍幾名一營的士兵猝不及防,沒能及時躲避,立刻被打倒幾個,悶哼痛呼著倒在了傅琛的身邊。
傅琛見狀怒火中燒,舉起花機關就要打,正在這時,傅琛的背後突然傳來了一陣密集連續,像是撕布機一樣的綿密槍聲。
隻見一名身形高大的一營軍士,在幾名步槍手的掩護下端著一挺輕機槍戰鬥狀態下換用了50發彈鏈盒的mg34通用機槍衝殺了過來。
軍士大聲喊殺,一手拎著mg34通用機槍的提把,一手抓著機槍握把扣動扳機,同時擺動槍聲向迎麵攻來的日軍掃射。
mg34通用機槍“嗵嗵”地連續噴吐出火舌,槍管下的兩腳架隨著機槍的連續咆哮不斷的擺動,一道道火流像鋒利的刀子一般射出,飛向衝來的日軍,衝來的十幾名日軍瞬間被密集的機槍彈雨覆蓋,交通壕也被密集射出的七點九二毫米重型尖頭彈打的塵土飛揚,在交通壕的壕底和崖壁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彈孔。
頓時,彈雨如幕,血霧四散,在一片慘叫聲中,十幾名日軍被幹淨利落的掃倒在戰壕中,隨即,幾名挺著刺刀的一營士兵衝了上去,對著躺在地上哀嚎的幾名日軍士兵一陣猛戳.
同樣的場景不斷的發生在日軍交通壕中的各處,試圖以近戰將突入戰壕的一營官兵反擊下去的日軍陸戰隊完全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在與一營的肉搏,白刃殺的激戰酣鬥中撞了個頭破血流,傷亡慘重,而一營的官兵卻越戰越勇,將自身的猛烈火力和優良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一營的官兵們完全執行了何煒所製定的戰術要求,各個班排皆以班和伍為基本單位,班長指揮各個班內的各個伍,而班內的士兵又聽從於自己伍長的指揮,各個步槍伍,機槍伍互相配合作戰,很快就將與之對搏的三個日軍陸戰隊步兵中隊打的傷亡慘重。
在以衝鋒槍,刺刀和機槍拚掉了日軍一波波潮水的反擊過後,一營官兵們迅速擴大戰果,用機槍、衝鋒槍和手榴彈、刺刀開路,沿著交通壕突擊,一麵用猛烈的火力清掃驅逐戰壕中的日軍陸戰隊,一麵用手榴彈清理攻擊分布在交通壕中的各處碉堡和機槍巢。
在混戰了近半個小時後,陣地中的日軍陸戰隊在擁有壓倒性火力優勢和優良戰術素養的一營攻擊部隊的強力攻勢下雖然竭力抵抗,在交通壕中與一營攻擊部隊逐段戰壕,逐個碉堡的反複爭奪拚殺。
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日軍終究還是未能抵擋住一營的攻勢,陣地中的三個日軍陸戰隊步兵中隊和一個重機槍中隊在慘烈的壕內拚殺中損失了超過半數的兵力,主要布防在碉堡和機槍巢中的重機槍中隊幾乎被一營全殲消滅,從官兵到機槍全被第一營打死、炸壞在碉堡和機槍巢中。
三個步兵中隊也全被打殘,有一些小隊、分隊甚至全部被打光,饒是陣地中的日軍以老兵為主,可在戰鬥力量損失過半的情況下也根本不可能從已經在日軍陣地中站穩腳跟的第一營陣地中奪回陣地。
最終,這場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以一營的勝利而告終,而丟掉陣地的日軍殘部,隻能撤出反擊未果的第一線陣地,沿著幾道交通壕和開闊地,向後方的第二道防線塹壕撤退。
看到第一線陣地中的日軍倉皇狼狽的被第一營打的撤退,在指揮所中緊密觀察戰況的何煒與周圍的官兵全都大聲歡呼叫好。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亮了起來,何煒即便不用望遠鏡,也可以清楚看到被趕出陣地的約二百多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員組成的藏青色人流正急速的向後方的日軍二線陣地撤退機動。
見日軍吃癟撤退,何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拿起通往山炮一連的送話器,興奮的吼道:“看沒看到撤退的日軍,給我開火轟擊,用你們炮兵的麵積射戰術幹掉那些潰退的日軍,現在鬼子的炮兵已經被我們打掉了,我允許你們用掉所有的炮彈,不能讓他們撤到第二線陣地,給我他娘的來回轟他們的退路。”
“是!”
電話中傳來了山炮一連連長興奮而洪亮的應答聲,隨即,在半分鍾多過後,山炮一連的陣地上再次傳來了隆隆的炮聲。
何煒所說的麵積射實則是一種專門來攻擊移動中步兵的炮兵射擊戰術,簡單的說,就是將成建製的炮兵部隊展開後,使用各炮對目標區域的某一個距離進行集中射擊,並逐次的增加射擊距離,在各個射擊距離上反複集火射擊以在目標區域中形成反複移動的彈幕和成麵積的殺傷區域,從而對移動中的步兵部隊進行殺傷。
山炮一連的射擊反應速度很快,6門94式75毫米山炮非常迅速的以急速射的方式開火,開始了對後撤日軍陸戰隊的追擊射擊。
炮彈在尖銳的呼嘯聲中準確的砸在了第一線陣地日軍的後撤之路上,第一輪落彈就十分刁鑽的打在了日軍後撤部隊的前方,咣咣的爆炸聲響成了一片。
而緊跟著的第二輪、第三輪落彈,則從日軍後撤部隊的前方迎著日軍打了過來,形成了與日軍後撤部隊對向而行的彈幕,在快速移動的彈幕轟擊下,倉皇後撤的兩百多名日軍陸戰隊員根本無處可逃,很快就全都陷入了山炮一連麵積射的彈幕之中。
日軍陸戰隊的後撤的必經之路上,到處都是75毫米山炮的落彈,火光四濺,硝煙彌漫,炮彈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和到處橫飛的彈片在日軍的後撤隊形中肆虐,無論是沿著交通壕機動撤退的日軍,還是在開闊地上狂奔的日軍,全都未能幸免。
密集的彈片在日軍的隊形中肆虐,像是割麥子一樣將日軍陸戰隊員成排、成群的打倒在地,亦或是被炸的粉身碎骨後被氣浪和衝擊波高高的拋飛出去。
在何煒允許打光炮彈的命令下,山炮一連的6門94式山炮也近乎達到了火炮的理論極限射速,一發發炮彈在麵積射戰術下形成的滾動彈幕,完全的將日軍第一線陣地與第二線陣地之間的區域覆蓋,兩百多名後撤的日軍,也就此徹底湮滅在了炮火之中。
在長達兩分鍾的高強度炮擊後,何煒手中通往炮兵陣地的電話中,傳來了山炮一連連長興奮的爆喝聲:“總隊長,我連前進觀測所報告,後撤之日軍已被我全部消滅,已被我全部消滅!”
何煒聽到報告,隨即舉起了望遠鏡,在炮擊地帶的硝煙,濃霧和揚塵被風吹散後,映入他眼簾的,是遍地冒著煙兒的大小不一的彈坑,血肉模糊的屍體以及被炸壞的槍械和鋼盔,何煒在整片被炮擊地帶中除卻大約二十多個踉踉蹌蹌狼狽逃竄的身影外,再也找不到更多的活人。
顯然,山炮一連的這輪麵積射,已成功的將第一線陣地中撤出的日軍絕大部分消滅!
“報告總隊長,我連已遵照您的命令將炮彈全部打光,現我連各炮除卻一發在必要時用於毀炮的榴彈外,所有殺傷榴彈和榴霰彈已全部打光!”
山炮一連連長雖然在報告彈藥已告罄,不過語氣中也滿是激動和興奮,這輪麵積射的射擊效果,顯然也超出了他的預期,而何煒在接到彈藥告罄的報告後,對著電話連說了三個字:“好!好!好!”
同一時刻,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土師喜太郎也在與何煒觀察著同一片區域,可何煒是樂了,土師喜太郎卻是目眥欲裂,剛剛他也目睹了第一線陣地近戰的混戰全過程,對於當麵這支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也有了更為切實的認識。
所以,在看到第一線陣地的部隊不支後撤時,土師喜太郎根本沒有阻攔,因為他知道,當麵中國軍隊的戰鬥素質根本不比自己手下這些參加過淞滬會戰的老兵差,火力甚至還要更強,第一線陣地的部隊不撤下來隻能是落得個被拚光耗死的結果。
可就在第一線陣地的守軍即將回撤到二線陣地時,當麵中國軍隊的炮兵居然爆發出了這麽一輪如此猛烈的火力,愣是在土師喜太郎的全程目睹下將回撤部隊幾乎打了個幹淨。
看著第一線陣地和第二線陣地之間的慘烈景象,土師喜太郎已經沒有心思去為對麵中國軍隊指揮官的反應速度之快和炮兵射擊之準確而感歎,更沒有時間為自己麾下那些參加過淞滬會戰的陸戰隊精銳的近乎全滅而悲憤。
因為,仗打到現在,他手下最為精銳的第五特別陸戰隊下屬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重機槍中隊,一個炮兵中隊以及第四特別陸戰隊都已經全部覆滅,步兵精銳和炮兵部隊都已被中國軍隊全殲。
現在他在第二線陣地中能掌握,控製住的部隊,隻有三個用輜重兵和勤雜兵臨時編成的三個中隊和一些通信兵,總兵力加起來也不過隻有六百多人。
土師喜太郎深知,如果對付普通的中國軍隊,靠著用輜重兵和勤雜兵組成的臨時戰鬥部隊或許還能抵抗一二,可如果是和當麵的這支中國軍隊交戰,是絕對守不住陣地的。
看著陣地前方的硝煙、揚塵和遍地的屍體,土師喜太郎仿佛看到了自己和自己所剩不多部下的結局,頓時,土師喜太郎的心境變得無比悲涼。
(本章完)
“殺進去!”
一營主攻部隊官兵震天的喊殺聲幾乎壓過了日軍的輕重機槍射擊聲和擲榴彈爆炸的巨響,在一陣密集而短促的槍聲手榴彈爆炸之後,隨著一營主攻部隊突入了日軍第一線陣地,戰鬥形態瞬間從野戰攻堅變為了短兵相接的壕內近戰。
一營的官兵們迅猛的沿著前鋒攻擊部隊在日軍陣地上撕開的幾個突破口湧入了日軍陣地,在高亢的戰鬥口號中,和日軍展開了血腥的白刃戰,近戰,肉搏戰。
在一營突破、衝入日軍戰壕後,在壕內一直苦苦死戰的日軍也毫不相讓,守備在壕內的是日本海軍吳鎮守府第五特別陸戰隊的三個步兵中隊和重機關槍中隊,超過半數的官兵都參加過淞滬會戰,麵對突入陣地的第一營,自然不可能慌了陣腳,而是發起了迅猛的反擊。
在各級軍官和下士官的帶領下,日軍第一線陣地中的陸戰隊員也嘶吼著,喊殺著,揮舞著指揮刀,端著三八式步槍和瑞士造sig1920式衝鋒槍迎著突入的一營官兵殺了過去。
“板載!”
“板載!”
日軍陸戰隊員鬼哭狼嚎的喊殺聲很快和一營主攻部隊的呐喊交匯在了一起,遭到一營主攻部隊的日軍陸戰隊雖然處於下風,但在拚死作戰的氣勢和心理上卻絲毫不比一營主攻部隊差。
這些日軍陸戰隊的老兵既有近戰搏殺的勇氣,也有死打死拚的銳氣,而其勇氣和銳氣的來源,則是這些陸戰隊老兵的豐富作戰經驗與日軍陸戰隊較為精良的武器裝備。
毫不猶豫向一營主攻部隊衝去的日軍陸戰隊官兵都萬分堅信,憑借著其在淞滬會戰中的豐富作戰經驗、優秀的拚刺技術以及每個陸戰步兵分隊裝備的兩支瑞士造sig1930衝鋒槍所帶來的近戰自動火力優勢,一定能將向來不善於近戰,體力羸弱又缺乏近戰自動火力的中國軍隊打垮!
兩軍的人潮很快就在戰壕中對撞在一起,裹成了一團,可是雙方甫一交手,氣勢洶洶的日軍陸戰隊員就被一營的官兵給了當頭一擊,日軍陸戰隊員們預想中迅速打垮突入陣中之敵的場麵並沒有出現,反而很多日軍還不等衝上去和一營的官兵們拚近戰,就被一營官兵密集的火力打的死傷連連,積屍累累。
陣地中的日軍第五特別陸戰隊的官兵和不久前在渡河攻擊戰中被打的全軍覆沒的第四特別陸戰隊犯下了一個同樣的錯誤,他們都在用此前的作戰經驗來評估突入日軍陣地的一營官兵,認為一營官兵和他們以前所交手過的中國軍隊一樣,拚刺技術不足且缺乏近戰火力。
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第五特別陸戰隊引以為傲,自恃為強大近戰火力的衝鋒槍在一營官兵麵前完全不夠看。
日軍的每個陸戰分隊裝備有兩支瑞士sig1920衝鋒槍,其衝鋒槍火力確實不弱,但是,與日軍陸戰分隊同級別的突擊總隊步兵班衝鋒槍裝備數卻是五支(注1),突擊總隊步兵班的衝鋒槍火力足足是日軍陸戰隊步兵分隊的兩倍多。
陣地中的日軍陸戰隊不僅是拚衝鋒槍火力拚不過一營的官兵,就是拚刺和步機槍火力也完全拚不過一營官兵。
在狹窄的戰壕中,日軍陸戰隊步槍手所裝備的三八式步槍那127.6cm的修長長度並未帶來所謂一寸長一寸強的白刃戰優勢,反而卻因長度過長而大大影響了日軍步槍手拚刺出槍的靈活性。
相反,突入陣地的一營步槍手所裝備的捷克式vz24短步槍卻在拚刺中卻充分發揮出了短步槍的靈活優勢,無論出槍,還是格擋,都要比三八式來的便捷的多。
而一營主攻部隊所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和mg34通用機槍也表現出了極佳的性能,身強力壯的一營機槍手們拎著機槍提把,配合著衝鋒槍手和步槍手在戰壕內猛烈開火,將衝來的日軍陸戰隊員成片的掃倒。
這場壕內近戰的勝利天平,在戰鬥一開始就已經傾斜向攻入日軍陣地的一營官兵。
雙方混戰在一起後,炮聲、槍聲、哨子聲、喊殺聲和刺刀碰撞的聲音幾乎響徹了整個陣地。
在日軍第一線戰壕中央處,一營長傅琛怒吼著,一邊沿著日軍陣地中的交通壕前進,一邊扣動著花機關的扳機向前方掃射,手中花機關槍的圓形槍筒前端槍口處“嗵嗵”地連續噴吐出火舌,一串串七點六三毫米手槍彈就像是刀子一般向前方掃射而去。
在一陣陣慘叫聲中,前方交通壕中的數名日軍陸戰隊員被打倒在地,橫七豎八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隨著傅琛手中花機關衝鋒槍彈匣內子彈的告罄,槍機發出了啪塔一聲輕響,傅琛趕忙蹲下,靠在交通壕內壁沉穩的換彈。
“八嘎!”
傅琛的衝鋒槍火力一停,又有四名穿著藏青色戰鬥服的日軍陸戰隊士兵端著三八式步槍嚎叫著衝了過來,傅琛的傳令兵見狀立刻舉起二十響盒子炮手槍,將手槍放平後扣住扳機不放,掃出一排子彈,周圍的幾名一營士兵也紛紛舉起步槍和衝鋒槍開火射擊,將衝來的四名日軍陸戰隊員打成了渾身血洞的篩子。
“打的好!”
傅琛為花機關裝好新彈匣,看著前方七扭八歪的日軍屍體不住的叫好。
話音剛落,傅琛的傳令兵大呼道:“敵人又上來了!”
一陣嘰裏呱啦的喊殺聲中,又有十幾名殺紅了眼的日軍端著衝鋒槍和步槍蜂擁著衝了過來,幾名日軍衝鋒槍手衝在最前踩過了還在冒著白煙的自家戰友屍體,猛衝過來的同時端起瑞士造sig1920式衝鋒槍猛烈的掃射。
半蹲著的傅琛和傳令兵看日軍衝來,立刻一個前撲趴在了交通壕底部,密集的衝鋒槍子彈嗖嗖的從傅琛頭頂上飛過。
周圍幾名一營的士兵猝不及防,沒能及時躲避,立刻被打倒幾個,悶哼痛呼著倒在了傅琛的身邊。
傅琛見狀怒火中燒,舉起花機關就要打,正在這時,傅琛的背後突然傳來了一陣密集連續,像是撕布機一樣的綿密槍聲。
隻見一名身形高大的一營軍士,在幾名步槍手的掩護下端著一挺輕機槍戰鬥狀態下換用了50發彈鏈盒的mg34通用機槍衝殺了過來。
軍士大聲喊殺,一手拎著mg34通用機槍的提把,一手抓著機槍握把扣動扳機,同時擺動槍聲向迎麵攻來的日軍掃射。
mg34通用機槍“嗵嗵”地連續噴吐出火舌,槍管下的兩腳架隨著機槍的連續咆哮不斷的擺動,一道道火流像鋒利的刀子一般射出,飛向衝來的日軍,衝來的十幾名日軍瞬間被密集的機槍彈雨覆蓋,交通壕也被密集射出的七點九二毫米重型尖頭彈打的塵土飛揚,在交通壕的壕底和崖壁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彈孔。
頓時,彈雨如幕,血霧四散,在一片慘叫聲中,十幾名日軍被幹淨利落的掃倒在戰壕中,隨即,幾名挺著刺刀的一營士兵衝了上去,對著躺在地上哀嚎的幾名日軍士兵一陣猛戳.
同樣的場景不斷的發生在日軍交通壕中的各處,試圖以近戰將突入戰壕的一營官兵反擊下去的日軍陸戰隊完全沒有達到目的,反而在與一營的肉搏,白刃殺的激戰酣鬥中撞了個頭破血流,傷亡慘重,而一營的官兵卻越戰越勇,將自身的猛烈火力和優良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一營的官兵們完全執行了何煒所製定的戰術要求,各個班排皆以班和伍為基本單位,班長指揮各個班內的各個伍,而班內的士兵又聽從於自己伍長的指揮,各個步槍伍,機槍伍互相配合作戰,很快就將與之對搏的三個日軍陸戰隊步兵中隊打的傷亡慘重。
在以衝鋒槍,刺刀和機槍拚掉了日軍一波波潮水的反擊過後,一營官兵們迅速擴大戰果,用機槍、衝鋒槍和手榴彈、刺刀開路,沿著交通壕突擊,一麵用猛烈的火力清掃驅逐戰壕中的日軍陸戰隊,一麵用手榴彈清理攻擊分布在交通壕中的各處碉堡和機槍巢。
在混戰了近半個小時後,陣地中的日軍陸戰隊在擁有壓倒性火力優勢和優良戰術素養的一營攻擊部隊的強力攻勢下雖然竭力抵抗,在交通壕中與一營攻擊部隊逐段戰壕,逐個碉堡的反複爭奪拚殺。
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日軍終究還是未能抵擋住一營的攻勢,陣地中的三個日軍陸戰隊步兵中隊和一個重機槍中隊在慘烈的壕內拚殺中損失了超過半數的兵力,主要布防在碉堡和機槍巢中的重機槍中隊幾乎被一營全殲消滅,從官兵到機槍全被第一營打死、炸壞在碉堡和機槍巢中。
三個步兵中隊也全被打殘,有一些小隊、分隊甚至全部被打光,饒是陣地中的日軍以老兵為主,可在戰鬥力量損失過半的情況下也根本不可能從已經在日軍陣地中站穩腳跟的第一營陣地中奪回陣地。
最終,這場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以一營的勝利而告終,而丟掉陣地的日軍殘部,隻能撤出反擊未果的第一線陣地,沿著幾道交通壕和開闊地,向後方的第二道防線塹壕撤退。
看到第一線陣地中的日軍倉皇狼狽的被第一營打的撤退,在指揮所中緊密觀察戰況的何煒與周圍的官兵全都大聲歡呼叫好。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亮了起來,何煒即便不用望遠鏡,也可以清楚看到被趕出陣地的約二百多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員組成的藏青色人流正急速的向後方的日軍二線陣地撤退機動。
見日軍吃癟撤退,何煒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拿起通往山炮一連的送話器,興奮的吼道:“看沒看到撤退的日軍,給我開火轟擊,用你們炮兵的麵積射戰術幹掉那些潰退的日軍,現在鬼子的炮兵已經被我們打掉了,我允許你們用掉所有的炮彈,不能讓他們撤到第二線陣地,給我他娘的來回轟他們的退路。”
“是!”
電話中傳來了山炮一連連長興奮而洪亮的應答聲,隨即,在半分鍾多過後,山炮一連的陣地上再次傳來了隆隆的炮聲。
何煒所說的麵積射實則是一種專門來攻擊移動中步兵的炮兵射擊戰術,簡單的說,就是將成建製的炮兵部隊展開後,使用各炮對目標區域的某一個距離進行集中射擊,並逐次的增加射擊距離,在各個射擊距離上反複集火射擊以在目標區域中形成反複移動的彈幕和成麵積的殺傷區域,從而對移動中的步兵部隊進行殺傷。
山炮一連的射擊反應速度很快,6門94式75毫米山炮非常迅速的以急速射的方式開火,開始了對後撤日軍陸戰隊的追擊射擊。
炮彈在尖銳的呼嘯聲中準確的砸在了第一線陣地日軍的後撤之路上,第一輪落彈就十分刁鑽的打在了日軍後撤部隊的前方,咣咣的爆炸聲響成了一片。
而緊跟著的第二輪、第三輪落彈,則從日軍後撤部隊的前方迎著日軍打了過來,形成了與日軍後撤部隊對向而行的彈幕,在快速移動的彈幕轟擊下,倉皇後撤的兩百多名日軍陸戰隊員根本無處可逃,很快就全都陷入了山炮一連麵積射的彈幕之中。
日軍陸戰隊的後撤的必經之路上,到處都是75毫米山炮的落彈,火光四濺,硝煙彌漫,炮彈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和到處橫飛的彈片在日軍的後撤隊形中肆虐,無論是沿著交通壕機動撤退的日軍,還是在開闊地上狂奔的日軍,全都未能幸免。
密集的彈片在日軍的隊形中肆虐,像是割麥子一樣將日軍陸戰隊員成排、成群的打倒在地,亦或是被炸的粉身碎骨後被氣浪和衝擊波高高的拋飛出去。
在何煒允許打光炮彈的命令下,山炮一連的6門94式山炮也近乎達到了火炮的理論極限射速,一發發炮彈在麵積射戰術下形成的滾動彈幕,完全的將日軍第一線陣地與第二線陣地之間的區域覆蓋,兩百多名後撤的日軍,也就此徹底湮滅在了炮火之中。
在長達兩分鍾的高強度炮擊後,何煒手中通往炮兵陣地的電話中,傳來了山炮一連連長興奮的爆喝聲:“總隊長,我連前進觀測所報告,後撤之日軍已被我全部消滅,已被我全部消滅!”
何煒聽到報告,隨即舉起了望遠鏡,在炮擊地帶的硝煙,濃霧和揚塵被風吹散後,映入他眼簾的,是遍地冒著煙兒的大小不一的彈坑,血肉模糊的屍體以及被炸壞的槍械和鋼盔,何煒在整片被炮擊地帶中除卻大約二十多個踉踉蹌蹌狼狽逃竄的身影外,再也找不到更多的活人。
顯然,山炮一連的這輪麵積射,已成功的將第一線陣地中撤出的日軍絕大部分消滅!
“報告總隊長,我連已遵照您的命令將炮彈全部打光,現我連各炮除卻一發在必要時用於毀炮的榴彈外,所有殺傷榴彈和榴霰彈已全部打光!”
山炮一連連長雖然在報告彈藥已告罄,不過語氣中也滿是激動和興奮,這輪麵積射的射擊效果,顯然也超出了他的預期,而何煒在接到彈藥告罄的報告後,對著電話連說了三個字:“好!好!好!”
同一時刻,日軍的最高指揮官土師喜太郎也在與何煒觀察著同一片區域,可何煒是樂了,土師喜太郎卻是目眥欲裂,剛剛他也目睹了第一線陣地近戰的混戰全過程,對於當麵這支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也有了更為切實的認識。
所以,在看到第一線陣地的部隊不支後撤時,土師喜太郎根本沒有阻攔,因為他知道,當麵中國軍隊的戰鬥素質根本不比自己手下這些參加過淞滬會戰的老兵差,火力甚至還要更強,第一線陣地的部隊不撤下來隻能是落得個被拚光耗死的結果。
可就在第一線陣地的守軍即將回撤到二線陣地時,當麵中國軍隊的炮兵居然爆發出了這麽一輪如此猛烈的火力,愣是在土師喜太郎的全程目睹下將回撤部隊幾乎打了個幹淨。
看著第一線陣地和第二線陣地之間的慘烈景象,土師喜太郎已經沒有心思去為對麵中國軍隊指揮官的反應速度之快和炮兵射擊之準確而感歎,更沒有時間為自己麾下那些參加過淞滬會戰的陸戰隊精銳的近乎全滅而悲憤。
因為,仗打到現在,他手下最為精銳的第五特別陸戰隊下屬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重機槍中隊,一個炮兵中隊以及第四特別陸戰隊都已經全部覆滅,步兵精銳和炮兵部隊都已被中國軍隊全殲。
現在他在第二線陣地中能掌握,控製住的部隊,隻有三個用輜重兵和勤雜兵臨時編成的三個中隊和一些通信兵,總兵力加起來也不過隻有六百多人。
土師喜太郎深知,如果對付普通的中國軍隊,靠著用輜重兵和勤雜兵組成的臨時戰鬥部隊或許還能抵抗一二,可如果是和當麵的這支中國軍隊交戰,是絕對守不住陣地的。
看著陣地前方的硝煙、揚塵和遍地的屍體,土師喜太郎仿佛看到了自己和自己所剩不多部下的結局,頓時,土師喜太郎的心境變得無比悲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