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收購萬國數據目前在努沙再也科技園建成的數據中心。”奧拉茲此時已經人在鵬城的萬國數據總部。


    收購森林城市,這完全就是一則不知何處傳來的謠言。


    阿爾法科技真正要收購的是萬國數據在大馬建成的數據中心。


    高盛那邊的顯卡很快就要交貨,價值50億美元的顯卡,得找到地方讓它運轉起來,發揮它的價值。


    要用這龐大的算力喂出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應用。


    陳元光不想浪費任何一點時間,自己建數據中心太慢,手上海量的現金不花出去變成資源,那就太浪費了。


    奧拉茲代表samad和柔佛州方麵負責招商引資的官員見過麵,並做出這未來會陸續投資一百五十億美元到柔佛州的承諾後,柔佛州對阿爾法科技是隨叫隨到。


    這次跑到鵬城也是柔佛州幫忙在中間牽線搭橋。


    全球金融設施危機在阿爾法科技停止對外提供量子計算雲服務後消停了,但人們對samad是誰的興趣沒有消失。


    這也成為最近這段時間全球各地網友們陰謀論討論的最多的事,奧拉茲就是samad在各種猜測中名列前茅。


    萬國數據的ceo黃偉不敢小看眼前這位年輕東南亞長相的男子,尤其知道對方手握百億美元現金的情況下。


    “努沙再也的數據中心對我們很重要,它關係到我們整個東南亞戰略。


    原則上我們是不會對外出售”


    奧拉茲直接打斷道:“在華國的語境裏,原則上不行就是可以,原則上可以就是不行。”


    黃偉臉色一變,旁邊的首席技術官更是一副見鬼的樣子:“奧拉茲先生在華國呆過?”


    萬國數據既然會選擇在大馬建數據中心,從選址到談判到落地,中間沒少和大馬人打交道。


    也沒少見大馬所謂的“華國通”,但沒誰能像奧拉茲這樣,一語道破他們的潛台詞。


    如此直接不加掩飾。


    奧拉茲搖頭:“沒有,如果呆過,我們應該用漢語對話,而不是英語。


    我隻是做了充足的功課。”


    一個能寫幾年個人博客,博客內容的絕大部分都是在研究加密貨幣監管法規,


    能細致到每一條監管法規變化,推測出大馬監管當局和科技部門意見不一致的人,能把準備做到這個程度並不奇怪。


    黃偉說:“奧拉茲先生如此了解,那我們也就直接一點,能賣,看價格是否合適。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努沙再也建數據中心,為的就是給整個東南亞地區的企業提供基礎設施服務。


    我們和很多公司都簽了合同,這些合同中的一部分也在履行中。


    如果把數據中心賣給你們,這就意味著這些合同我們無法履行,不僅僅是賠償那麽簡單,更會嚴重影響到萬國數據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聲譽。


    而我們重新在大馬選址,建數據中心,重新贏得客戶,中間要耽誤的時間成本也不是一般的多。


    我們無法履行合同,客戶隻能被迫轉投其他廠商,比如亞馬遜。


    本來亞馬遜在東南亞地區就耕耘多年,我們未來想把客戶爭取回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奧拉茲通篇聽下來就兩字:“加錢。”


    “開價吧,黃先生,不用拐彎抹角。


    你開價,我權限範圍內,我們簽合同,我權限範圍外,我請示samad先生。”


    坐在黃偉旁邊的首席技術官,開始一邊投ppt,一邊計算他們的投入和損失,最後得出一個金額:“30億美元。”


    相當於萬國數據成本的六倍。


    “太貴。”奧拉茲說,“我們可以不急,你剛剛提醒我了,我們可以先和亞馬遜合作。


    你們雖然號稱一共要投資12億美元,但考慮到一期才3億美元的投入,一二期加在一起最多五億美元。


    這個價格過於沒有誠意了。


    黃先生,大馬地區的數據中心很多,我們的選項也很多,但能拿出現金,而不是現金加期權形勢來買數據中心的隻有我們。


    這是買方市場,而不是賣方市場。”


    20億就是samad給出的底線,隻是在這個底線的基礎上,奧拉茲能談下來多少,他就能從裏麵抽千分之一作為獎金。


    為了自己的利益,奧拉茲自然幹勁十足。


    黃偉聽完後,心想你們剛從高盛手裏賺了五十億美元回來,我們要個三十億不過分吧?二道販子,賺五十億,撐不死你。


    不過這也就隻能想想而已,對方說的沒錯,萬國的數據中心唯一優勢就是夠新,這優勢有點過於雞肋了。


    “20億?”


    最後雙方談妥,14.53億的價格,打包收購萬國數據在努沙再也園區的數據中心項目。


    包括已經建成的數據中心一期、二期,和還沒開始動工的三期。


    另外那邊,高盛大手筆從英偉達處買ai芯片,阿爾法科技和高盛交易細節被進一步披露。


    結合阿爾法曾經提供的公有雲服務,大家都意識到,人工智能領域又將引來新的玩家。


    “我們將持續對大馬地區進行投資,大馬是整個東南亞人工智能產業的新中心。


    去年的時候穀歌說要投資了20億美元建數據中心,微軟說要投資22億美元,亞馬遜說要投資60億美元。


    各大科技巨頭都紛紛向大馬地區投資,老板有一次說,其實我們不應該做人工智能生意,而應該做能源生意。


    這麽多數據中心在大馬開始動工,可以預見的範圍內,能源才是最緊缺的資源。


    不過這不重要,因為我們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徹底改變大馬的現狀。”奧拉茲作為阿爾法科技台麵上的代言人,一躍成為大馬各種新聞報道的紅人。


    柔佛州方麵更是生怕阿爾法科技跑到吉隆坡去。


    畢竟和吉隆坡比起來,柔佛州唯一的優勢就是離獅城夠近。


    “我最近看新聞看到一種說法,說你已經是科技圈的過氣頂流,現在大馬的samad是華國的新頂流。”


    這種說法源自於,馬斯克在接受節目采訪時,高調宣布他要和陳元光聯手造車,這一決定就跟颶風一樣席卷了各路自媒體和媒體。


    本來以為至少有個好幾個月的熱度,結果samad的橫空出世,導致這事沒人提了。然後網友們就開始提過氣頂流。


    林甲知道samad就是陳元光,隻是不知道對方是怎麽做到的,更不明白對方在金融上爐火純青的手段是如何一夜之間練就。


    除非有她不知道的合作者,但架不住他們從大一時候就認識,一直到今天他們兩就沒有分開過,如果真的有這麽一號人物,林甲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聽說過。


    合理推斷就是,陳元光真的在短短半年時間培育了一個足夠給力的人工智能,協助他完成了這一切操作。


    或者是陳元光在大馬真的找到了一個在密碼學和金融領域叫samad的天縱之才。


    隻是這種可能比人工智能還更低。


    林甲內心有無數困惑隻能憋在心裏,保密的最好方式就是除了本人其他人都不知道。


    不過平時閑聊對samad這種轟動全球的人物閉口不談,那也太奇怪了。


    所以林甲在和陳元光見麵的時候談起最近見聞的時候偶爾也會聊到samad。


    陳元光明白林甲提samad的意思,她希望裝作samad和自己無關。


    以林甲的聰慧程度,陳元光不信對方猜不到自己和samad之間的關係。


    “是啊,真了不起,一百來天一百五十億美元,真是個誇張的數字。”陳元光感慨。


    林甲吐槽道:“你當年不也差不多麽。


    不過流動資產和股票市值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我現在就後悔,當年量子國盾來光甲航天推銷他們的浩瀚-i型量子計算機的時候沒有買幾台。


    那時候就五千萬rmb的售價,誰知道現在能賣到5億美元的天價。


    而且我聽說,北美那邊的科技巨頭甚至開出了更高的價碼,隻要伱有現貨能運到墨西哥,他們能開到八億刀。”


    陳元光安慰道:“你有沒有想過,阿爾法科技做的是壟斷生意。


    所以能賣到這個價格。


    如果華國放開了賣浩瀚-i,我覺得最多能賣一億美元一台。”


    “是壟斷生意啊,就跟之前switch的那個健身環剛推出的時候能漲三倍一樣。


    有的生意就是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如果不是大毛的黑客團隊在israel和swift這兩個地方的神助攻,我覺得這批量子計算機也賣不出這麽高的價格。”林甲盤算道。


    陳元光說:“沒錯,而且即便那時候光甲航天賣了,也不可能能賣給阿美利肯企業的。


    這錢不該我們賺。”


    最後這句說完後,林甲白了他一眼,潛台詞是:你不是賺到了麽?


    陳元光裝作沒看到接著說:“如果光甲航天想研究的話,我可以跟老趙那邊申請,讓他調配兩台浩瀚-i過來。


    要知道當年量子國盾在研發這量子計算機的時候我可出了大力,包括他們現在還在邀請我,希望我能為他們研發十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提供幫助。


    對我們來說,不缺買浩瀚的渠道。”


    現在不僅僅是不對外出售量子計算機,就連對內都不出售了。


    像鵝廠、百度、阿裏這些大廠,無一例外都想買浩瀚-i拖回去研究。


    阿裏和華為之前買過,還想接著再買兩台。


    在他們看來,這裏麵最關鍵的技術無非就是常溫超導體,而前沿科技一直都有常溫超導體領域的合作。


    國內企業是有途徑買到常溫超導體的。


    因此這幫國內的科技巨頭們都想逆向破解浩瀚-i,量子國盾走在前麵,不代表這條路我們不能走。


    尤其華為、阿裏和鵝廠這三家更是抱著這種想法。


    君不見國外的阿爾法雲對外提供量子計算機雲服務,每小時五千美元都有大量客戶趨之若鶩。


    他們要是能自研量子計算機,通過自家的公有雲對外提供量子加密服務,那還不得賺爆啊?


    基於這種預期,阿裏和鵝廠的股價沒少漲。


    “那十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什麽時候能研發成功?


    我看網上一些視頻,說一旦突破到十萬量子比特後,計算機產業的邏輯將徹底被改寫。


    而且現在各大主流金融機構不都跑出來說,有抗量子算法可以對抗量子計算機破譯密碼麽,說到了十萬量子比特之後,這些抗量子加密算法也會失效。”林甲說。


    陳元光搖頭:“不,現在已經失效了。


    對於ibm那種一千個量子比特的玩意來說,抗量子算法有效,但是對於以萬為單位的量子計算機來說,這些抗量子算法本質上也抵抗不了多久。


    現在破譯時間隻和算力有關,一旦願意用足夠多的浩瀚-i搭一個量子矩陣,什麽抗量子算法都沒用。


    而且現在對rsa算法的破譯速度是10秒,要是到十萬量子比特,那這個時間連1毫秒都不要。


    總之等吧,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來。


    不過我想等到了十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推出的那一天,全球的金融機構都得來找華國尋求網絡空間的庇護。


    之前是阿美利肯給這幫國家提供保護傘,現在是華國在網絡空間給這些國家提供保護傘。”


    陳元光想想這樣的未來都覺得很有意思。


    林甲說:“現在不就在做了麽?


    我看新聞裏都在說,華國在大力推貨幣橋,這次推,幾乎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國家都加入了。


    除了阿美利肯外,歐洲大部分國家、高麗和霓虹都加入到了貨幣橋組織中。


    以我的理解,swift從被大毛黑客團隊攻破的那一天起已經可以埋了。


    貨幣橋的突然爆發更是宣告了它的腦死亡已經正式進入倒計時。”


    陳元光問:“什麽是腦死亡?”


    林甲說:“人已經無法運轉,卻還靠著一些手段勉強維持身體機能,這和swift的未來不是很相似麽?”


    “確實很像。”陳元光想了想,覺得林甲的比喻很精妙。


    現在阿美利肯陷入極其危險的局麵,內部動蕩外部小弟們不聽話,老二老三老四們有的蠢蠢欲動,有的已經動了。


    更可怕的是,科技變化太快,快到你本來以為的核彈是啞彈不說,還有可能被別人反過來用在你身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