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製造物美價廉,對除華國外的民眾來說這還隻是一個隱約的概念,價廉他們知道,物美他們還沒建立起這樣的共識。


    因為西方媒體的選擇性報道,導致大部分國外民眾對華國製造到底有多好,缺乏一個理性的認識。


    但在金融界來說,這就是不爭的事實。


    甚至在很多原本屬於高端的製造業,華國人也把價格打到了白菜價。


    光甲航天的空間站不過是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萊特,所有和華國相關的商品,都是如此便宜,以至於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是如此強勁。


    這是過去數十年來,整個國際產業經濟循環中所麵臨的現實。


    大家本來會認為,華國往製造業上遊攀登的過程中,隨著技術含量的增加,華國的高端製造業產品也會享受更高的溢價,有著一個比較高的價格。


    然而我們發現好像並沒有,即便有著非常高的技術含量,不用打價格戰也能擁有不錯的競爭力,華國企業卻依然會選擇一個非常低的價格去爭奪市場。


    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華國企業前所未有的饑餓,不高烈度競爭他們就會馬上立刻麵臨倒閉的風險。


    但是在商業航天領域,光甲航天並沒有麵臨類似的困境,光甲航天的對手隻有自己。


    spacex和光甲的業務重疊很少,更重要的是spacex和光甲之間的客戶重疊度也很少。


    但光甲卻仍然和其他華國企業一樣,給了非常低的價格。


    我很好奇,這是為什麽,所有華國企業家這麽選擇的背後本質是什麽?”


    尼古拉的問題非常尖銳,也非常深奧,這也是當前所有發達國家擔憂的問題。


    華國產業升級,大家原本的利潤將清零,因為哪怕是零利潤,都無法和華國競爭。


    華國的產業優勢從過去的勞動力優勢已經變成了規模工業生產優勢。


    這是華國獨有的優勢,全球國家裏唯獨隻有阿美利肯曾經擁有,阿三有可能在未來擁有。


    陳元光挑了挑眉,“老實說,這是一個非常多人好奇的問題,也有各路專家做過解答。


    我隻能談談我的看法,以及為什麽我會做出這樣的定價策略。


    我認為所有華國企業家不約而同做出類似的決策,是因為華國製造業發展起來的時間有限,企業還不知道要怎麽去獲得超額利潤。


    加上在阿美利肯製定的全球貿易體係中,華國企業往往要付出比其他國家企業更多的努力才能站穩腳跟。


    阿美利肯正在不遺餘力地把產業搬遷到華國以外的地方,並且在號召他們的盟友也跟著這麽做。


    建立在這樣的現狀下,華國企業沒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讓他們放鬆。


    最後就是,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就應該利用技術優勢攫取超額利潤,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剝削。


    是先發工業國剝削後發國家們的一種手段,華國作為曾經的被剝削對象,當我們在這場長跑中取得優勢後,我們會潛意識裏不想剝奪後發國家們。


    這是我對這件事的一些思考。


    至於我個人的定價策略,則是建立在,光甲航天沒有盈利壓力,沒有業績壓力,我們需要盡快把規模做大。


    所以我們會定一個相對低的價格,隻要不會虧本,我覺得都沒有問題。


    我們本來也要把空間站送上太空,多送一個艙段,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多難的事情。


    20億美元在我的心理價位中是相對合適的。


    這個價格也能很好地把大量競爭對手擋在門外。”


    陳元光說完後,尼古拉迅速反問道:“所以根本願意還是從競爭角度出發?”


    陳元光說:“沒錯,企業最終目的還是存活下來,盈利隻是手段,它不是最終的目標。”


    尼古拉說:“剛剛你所提到的一個觀點很有意思,先發工業國依靠技術優勢剝削後發國家。


    其實很少有阿美利肯的企業家會從這個角度思考,或者說阿美利肯人就很少去談剝削這種詞。


    它太socialism了。


    你認為現在華國在經濟全球化中還處於被剝削者的地位嗎?”


    陳元光說:“在某些領域依然是,比如先進生物醫藥、高端儀器、進口石油等領域,它的定價依然帶有一些人為刻意操控的色彩在其中。”


    “如果按照你所說,過去華國被剝削最厲害的領域一定是半導體,過去受限於技術和阿美利肯的一些政策,華國在這方麵不僅產業發展受限,貿易上都受到了不小的限製。


    拓撲半金屬是否就是基於對現狀的不滿,所以才啟動了這個項目?”尼古拉問。


    陳元光想了想:“不是,拓撲半金屬更像是意外,它是因為先有lk-99,然後我有一個很厲害的思路,覺得可以在常溫超導領域做一點東西出來。


    拓撲半金屬是常溫超導的附屬品。


    它更像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陳元光說完後尼古拉在電話那頭一拍腦袋:


    “這樣的意外對華盛頓來說可就不那麽美妙了。


    我想華盛頓的人聽到後一定會很懊惱,因為這個意外造成了他們的戰略全麵失敗。


    更是讓聯邦的科技領先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中。”


    尼古拉是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的負責人,毫無疑問他是挪威人、歐洲人。


    作為一名歐洲人,顯然樂於看到阿美利肯吃癟。


    “過去我們一直在買矽穀的科技公司,像矽穀的big7我們幾乎全部都有大量持股。”尼古拉接著說。


    big7就是矽穀最著名的那幾個科技巨頭。


    “我們一共管理資產規模在1.6萬億美元,如此龐大的規模在過去十年間,我們一直在增加對阿美利肯公司的股權持有,從三成上升到了一半。


    而在過去一年時間裏,我們首次開始下降阿美利肯企業的持股占比。


    因為我們發現和華國企業相比,阿美利肯的創新很空,像是看上去美麗的泡沫。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拓撲半金屬帶來的影響,我們意識到阿美利肯的科技baquan並沒有像他們宣稱的那麽牢固。


    萊特,如果不是華國股市合適的標的物太少,光甲航天不上市、華為不上市,監管不夠嚴格,我們把資產從阿美利肯股市轉移到華國股市裏來的比例還會更高。”


    尼古拉還想吐槽一下大歐洲:


    “歐洲人和阿美利肯人相比,工作不夠努力,野心不夠大,監管更多,而且時刻都在規避風險。


    我倒也不是說阿美利肯做的有多好,比如有很多ai技術,但沒有監管。然而歐洲是沒有ai卻有很多監管。


    這是不是很滑稽?


    然而和華國人比起來,阿美利肯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又遠遠不夠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