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朋友好,我是拉克絲,這期節目非常有意思,因為我們要全程以第一視角觀察整個神舟-光甲號的回收過程。


    而我在和神舟-光甲號的一線設計人員溝通過之後,我了解到這次和上次發射不同的一點在於,降落後的回收過程將全程由光甲航天研發的機械狗來完成。


    這也是光甲航天在去年收購了一大批機器人公司後的首個產物,將應用在火箭著陸回收上”


    這一幕出現以前,你很難想象阿美利肯五角大樓官員們聚在一起,觀看來自華國b站的一個up主視頻。


    要是這一幕被記者拍下來偷偷發給紐約時報,拉克絲估計會懷疑自己視頻是不是真的拍的這麽好,好到能讓老美逐幀研究的地步。


    然後又以此為素材,再水一期視頻。


    負責播放視頻的事務官,很快把前麵不重要的部分跳過,直接進入到火箭著陸後的畫麵。


    畫麵可以清晰看到,四隻機械狗陸續出現,灰色的外觀,動作非常流暢。


    在座的阿美利肯gf部官員們,腦海中隻閃過了一個念頭,那就是流暢。


    “華國的機械狗技術和兩年前相比又進步了。”


    “大家別著急,接著往下看。”


    接著就是四隻機械狗走到火箭回收艙周圍,伸出一隻機械臂把連接降落傘的繩子給一刀割斷。


    “大家看,這裏機械狗的動作幾乎沒有半點停頓,這展現出這款機械狗精準的畫麵識別和高精度控製能力。


    要知道繩子非常細,傳統動作捕捉很難捕捉到這樣的細節。


    這段視頻發給洛克希德·馬丁的工程師看過之後,他們認為這說明了華國在圖像識別上有了新的算法,才能讓整個切斷繩子的過程沒有半點停頓。”


    如果說這讓他們感到有些驚訝的話,那麽後續的過程就是驚悚了。


    四隻機械狗分布在火箭四個角上,然後通過事先預留好的位置固定住,每隻機械狗四隻腳變一隻。


    相當於這四隻機械狗加上火箭回收艙一期構成了一隻大狗,火箭回收艙是它的身體,而四隻機械狗是它的四肢。


    然後一路帶著火箭回收艙經過了複雜的路況,從戈壁一路上山下坡,回到了位於酒泉的發射基地。


    當然這個過程有所加速,但展現出來的能力對阿美利肯來說是恐怖片。


    “整個過程展現了華國的機械狗在平衡以及協同作戰上有著極高的水平。


    根據波士頓動力的意見,他們認為過去華國展現出來的機械狗技術,隻是路線優勢和低成本優勢,它更適合應用在反恐和治安領域,在實際戰爭中和無人機相比並沒有什麽優勢。


    但這個視頻中展現出來的複雜路麵適應能力已經能夠達到實戰水平了。


    它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的山地,以割繩子展現出來的精準圖形識別能力,決定了它在巷戰過程中大概率會有優秀表現。


    如果按照視頻所展現出來的技術,波士頓動力認為,他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追趕上,而且需要和外部的機構合作,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公司提供算法上的協助。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專家們認為,在戰爭中限製這種電子狗的最好方式就是電磁幹擾,要想通過堆人的方式是不現實的。”


    華國網友們會覺得這次火箭發射是2026年農曆新年到來以前的一次獻禮,阿美利肯不這麽認為。


    因為這次展現的機械狗,核心就兩點,精準的圖形識別和複雜路況適應。


    機械狗這玩意很敏感,很容易運營在軍事上。


    在所有敏感地帶,以華國的生產製造能力,也就是爆兵能力,用無人機和機械狗海洋很容易就淹沒對手。


    老中可以不自己下場,光是給抵抗之弧、大毛這些勢力提供零部件,阿美利肯也受不了。


    你說我賣軍事武器,不啊,我賣的是民用設備,都是玩具。


    阿美利肯對此高度緊張,認為這樣的技術將改變現有局勢。


    “他們還想做全世界的生意,不想被世界主要國家孤立,那麽他們就不會這樣做。


    “沒錯,我們得給白宮一份準確的報道,這份準確的報道將為白宮後續的地緣局勢運作提供決策依據。”


    華國展現出來的機械狗,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畢竟想要這樣180度轉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葛來儀直接在《外交學人》雜誌上發文,


    這篇報道出來後,大家算是明白了。


    為什麽說又,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


    類似東京特搜部、高麗龍山基地同效果的存在,耕耘多年,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阿美利肯官方的發聲機器。


    “春晚能不能換成火箭直播啊?反正也是聽個響,與其看越來越沒有意思的春晚,不如讓光神再給我們整個新花樣。”


    “我簡直不敢想象光甲航天收購了8家機器人公司就整出了這玩意,你敢想象機器狗還能變形組合的嗎?


    這玩意讓我想到了變形金剛和高達,space能不能整個大黃蜂出來玩玩?要是可以,我一定買。”


    “看了光甲航天的機器人回收之後,我感覺馬斯克說不定要收購波士頓動力了。


    和人去回收相比,幾個機器狗扛著就回基地了,這可要酷得多。”


    “我倒是好奇,機器狗都先進到這個地步了,那未來戰場上還會有人類嗎?”


    “你是不是忘了,應該隻有華國的機器狗這麽先進吧,我看了知乎上一些專業回答,普遍表示哪怕是波士頓動力,在複雜地形和精準識別上都沒辦法做到這個水平。”


    “我感覺這次的火箭發射重要就是在炫機器狗呢?我也覺得它在軍事上的作用最大,在春節到來前給歐美亮亮肌肉呢?”


    “我現在就好奇,space的車會造成什麽樣子。不會直接整個大號機器狗出來吧?


    或者八腳蜘蛛,那樣我肯定買。”


    華國網友們的討論同樣熱烈,在春節前一天,百度在申海和光甲航天召開新聞發布會。


    百度在搜索引擎領域節節敗退,被騰訊的犀鳥ai打的抬不起頭,在年輕用戶群體裏,百度的市場份額已經和犀鳥ai實現了黃金交叉。


    也就是說,犀鳥ai的市場份額一路增長,百度的市場份額一路下降,首次完成交匯,犀鳥ai實現反超。


    也就在中老年群體裏,百度依然還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可問題是中老年群體,大家本來就不咋用電腦了,再有優勢也沒用啊。


    所以百度打算乘著自己手裏還有充分現金流的時候allin到無人駕駛賽道。


    本身他們的蘿卜快跑就有優勢,華國放開無人駕駛的出租車之後,滴滴、阿裏和華為紛紛下場。


    當然各家下場模式也不同,滴滴自然是親自下場,華為是和五菱宏光合作,號稱給車企賦能,阿裏找的是上汽合作。


    騰訊沒有自己下場,但騰訊雲和滴滴進行了深度合作,也算是下場了。


    總之大家都在爭奪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賽道,百度有優勢,但優勢不明顯。


    “相信大家都看了神舟-光甲號的發射、回收全過程的一些視頻片段,我看了之後才意識到,光甲航天在無人化上已經走了這麽遠。


    現在連火箭落地後的回收過程都不用人完成。


    我也很高興百度在其中也提供了幫助,機器狗的底層導航數據是由百度高精度地圖提供的。


    陸奇加入光甲航天擔任分管人工智能研發的副總裁之後,百度和光甲航天圍繞人工智能將有大量合作。”


    robin在發布會上意氣風發,他這場發布會找了林甲來給他站台,要和光甲航天簽一個戰略合作協議。


    robin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戰略合作協議,重塑百度的品牌形象,至少不能讓用戶再認為隻有華為的智能駕駛是最強的,百度也絲毫不差。


    百度想做的不僅是無人駕駛打車,還想和華為一樣給車企賦能。


    所以品牌形象很重要,百度在品牌形象上是負麵資產,那光甲航天是比華為還要牛逼的正麵形象。


    “我們將在未來三年內,由光甲航天為百度發射1000顆光學衛星上太空,共同組建百度天擎光學網絡,加速l5級別自動駕駛的到來。


    我們也願意給業內同行們分享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


    衛星發射價格打下來之後,車企們都開始來談合作,動作最快的是百度。


    對車企們來說,搞衛星網絡提高自動駕駛的精度和準確度,肯定是好事,但好事不代表能賺錢。


    尤其是無人駕駛打車廣泛普及之後,車企們都很猶豫,猶豫未來汽車市場是否還會擴大。


    很簡單的道理,無人駕駛打車的出行成本肯定是比買車便宜的,上車之後你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甚至還推出了主打價格的特惠車,主打舒適的尊享型和主打豪華的車型,總有能滿足你需求的無人駕駛汽車。


    華為和五菱合作搞的無人駕駛,更是把價格喪心病狂地打到了1公裏5毛錢,整個車連駕駛位都沒有,一共就4個座位。


    一旦華為的調度網絡進一步成熟,那這個成本還會降低。


    這樣的發展,讓車企們非常猶豫,因為看上去消費者買車的意願隻會越來越弱,大家都不買車了,那車企現在花大價錢去搞衛星網絡提高自動駕駛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車企們不相信自己搞自動駕駛能比百度、阿裏和華為更強,這不現實。


    所以做自動駕駛的互聯網公司,在這方麵的意願要比車企還更強。


    動作最快的自然是,被騰訊逼的走投無路的百度。


    “我們將和光甲航天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一起探索自動駕駛技術的邊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