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以為自己是鋼鐵俠,從戰衣裏走出來之後,世界聚焦於我。


    結果特斯拉x遠比他要更吸引眼球。


    媒體鏡頭都沒有多少對準他的。


    陳元光在他之後登場,差不多的變形金剛。


    隻是和馬斯克真人走出來相比,是一台銀白色的機器人走出。


    諾獎委員會的主席維丁親自上前迎接。


    “萊特,瑞典由衷地歡迎你。


    你沒有辦法本人來到現場真是可惜。”


    陳元光哪怕以機器人的身份都願意跑到斯德哥爾摩來領獎,屬於是給足了瑞典麵子。


    人家通過這種方式幫諾貝爾獎吸引眼球,某種意義上甚至變成了兩極角力的角鬥場。


    有什麽比這個更能彰顯瑞典中立地位的嗎?


    雖說很多國家已經壓根就不認為瑞典是中立。


    這些種種導致瑞典方麵對陳元光很有好感。


    “確實很遺憾。”機器人的嘴巴處動了動,聲音清晰傳遞到維丁的耳中。


    “我相信萊特你未來還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等到那時候,希望世界已經和平到,能夠讓你來現場領獎。”


    機器元光不置可否,“那可能需要有世界政府才行。


    世界政府的首都還得放在燕京。”


    維丁沒有再接話,這潛台詞不就是在說人類進入到東方主導的新時代嗎?


    對白人來說,這樣的未來顯然無法接受。


    維丁把陳元光引導到他的位置上。


    所有現場媒體的鏡頭都對準了剛剛離開的汽車人和機器元光。


    像萬裏之外的東大,抖音全程直播這次的頒獎典禮。


    陳元光登場的時候,後台觀看峰值突破了五千萬,突破了抖音有史以來直播人數在線的最高數。


    抖音直播間畫麵一分為二,一邊是在拍汽車人,另外一邊在拍機器人。


    “怎麽樣贏了嗎?”


    “贏麻了”


    “沒看出什麽差別來”


    “從流暢度本身來說光神和馬斯克的變形金剛沒啥區別”


    “沒贏就是輸”


    “還真是”


    “這機器身體是不是相當於仙俠裏的身外化身?”


    “說實話這機器身體還真帥,走路的過程也不像其他公司的機器人那麽卡逼”


    “這機器人的腿部一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剛性結構,剛性結構做不到這種靈活度”


    “老美真尼瑪惡心人,這種時候都沒辦法本人去現場。”


    “我覺得這是諾獎的恥辱”


    諾貝爾獎一共五種,頒獎儀式按照順序舉行。


    儀式主持人,諾貝爾基金會主席維丁走到舞台中央,他需要做頒獎前的致辭:


    “希望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就能夠激起年輕科學家的興趣和進取之心,能夠激發他們在科學領域的研究。


    我們希望科學不僅僅是重要的,同時也是有趣的和有意義的。”


    他致辭完之後是陸續挨個頒獎。


    陳元光和眾多諾獎頒獎典禮坐在第一排的時候,他旁邊的獲獎者都拿出手機希望和他一起合照留念。


    對他們來說,獲獎本身很值得紀念,能和陳元光在這個時刻合影留念同樣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


    更別說,來現場的還是機器人。


    “萊特,能和你合張影嗎?”坐在萊特旁邊的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物學和醫學獎得主米勒,袋鼠國生物學家。


    他和庫珀因發現t細胞和b細胞共享今年的諾獎。


    “當然。”陳元光很客氣。


    在合影的時候,米勒笑的很開心,“世界是你們的,我已經老了。”他是31年生人,足足有95歲高齡。


    不過倒也算不上年紀最大的諾獎得主。


    因為19年的時候,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約翰·古迪納夫,可是以97歲的高齡摘得諾獎。


    因此想要拿諾獎,除了貢獻之外,活的夠久也很重要。


    “教授,謝謝。”陳元光很客氣。


    “五年前,萊維特和我的郵件裏提到,他說他在東大發現了一個天才,但是這位天才居然能拒絕他的邀請.”米勒想要和陳元光多聊幾句,作為人生已經快要步入終點的老人,最喜歡的就是回憶過去。


    五年前也是過去。


    坐在他旁邊的庫珀打斷道:“米勒,我還想和萊特合影呢。”


    整個過程台下的觀眾們目光集中的最多的也是他,至於馬斯克,沒多少人在意。


    觀眾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陳元光的位置被安排在最邊上,所有人領獎之後回到自己座位上都要先經過陳元光。


    而每一位領獎的獲獎者,在經過陳元光的時候,都要停下來和陳元光一起合影留念。


    以至於維丁還專門提醒後續頒獎的各個分委員會主席們道:“跟他們說,結束之後我們會預留充分的時間讓大家合影留念。


    沒有必要現在特意去和萊特合影。”


    我知道你們很急,但先別急。


    這種趣事引發了正在觀看直播的觀眾們的熱議。


    “什麽是頂流啊”


    “光神這影響力諾獎不頒發給他真是諾獎的損失”


    “我也想和光神合影留念”


    第五個才是物理學獎,今年特意安排陳元光壓軸。


    然後是諾獎委員會物理學主席安德斯·伊爾巴克為陳元光進行頒獎致辭。


    陳元光絕對是21世紀以來最出名的獲獎者。


    “萊特博士的發現為科學開辟了新的可能,常溫超導被譽為現代物理學的聖杯。


    這也將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對物質世界探索最重要的進展之一,體現了人類科學道路上永不停止的精神。


    你的發現對於科學未來的影響以及擴展人類認知邊界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起身準備把諾貝爾獎頒給陳元光。


    機器元光走上台去,從古斯塔夫手中接過諾獎。


    抖音的彈幕正在瘋狂刷光字。


    “各位晚上好,首先感謝諾獎頒發給我,頒發給常溫超導。


    等到運用常溫超導材料的產品已經大規模問世之後才頒發給我,諾獎委員會顯然足夠謹慎。


    諾貝爾獎是1901年設置的,離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時間。這一百多年的諾獎頒獎史來說,今天應該是人種最多元的一天,除了男人、女人還有機器人。


    對於以機器人的身份來接受這次頒獎,我感到很高興也很悲哀。


    我很高興我是第一個以機器人身份來領獎的諾獎得主,也許未來會陸續有其他得主,發現與其自己坐幾千公裏的飛機去現場領獎,不如讓機器人代為領獎好了。


    未來如果有不想去現場領獎的獲獎者,歡迎和光甲航天聯係,我們提供服務,幫你可以以機器人的身份遠程領獎。


    而悲哀是因為,在這個時代,哪怕是瑞典這樣的中立國家,也無法保證科學家的人身安全,阿美利肯試圖對我的所作所為,導致我在領獎的今天沒有辦法帶著我的夫人一起來到斯德哥爾摩,共同分享這一榮譽時刻。


    在2026年的最後一天,我希望未來人類社會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和平,核武器塑造了過去八十年的和平世界。


    戰爭隻被局限在很小的範圍內。


    而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裏,我希望靠著我們的努力,共同塑造未來一百年的和平。”


    東大各大媒體的直播間裏,彈幕狂刷:


    “聽著心酸”


    “老美不是人”


    “這是諾獎的恥辱”


    “要不是瑞典之前不當人,也不至於不信你啊”


    “東大應該自己辦個類似的獎項”


    “更厲害的武器?我怎麽感覺光神在爆料呢”


    陳元光的話在經過翻譯說完之後,在座一片嘩然。


    你這話的意思,不就是我們得研發出比核武器威力更大的武器,才能帶來和平嗎?


    這樣的話潛台詞是否代表著,你已經幫助東大研發成功了這類武器呢?


    這導致在場的觀眾們竊竊私語,全部都在圍繞著陳元光的潛台詞展開討論。


    “萊特的意思是否說明了,東大已經研發出威力巨大的武器,足夠保證阿美利肯不敢隨便出手的武器?”坐在馬斯克邊上的是lv集團的掌門人。


    在他看來,馬斯克是專業人士,對方能給他一個相對準確的回答。


    “我不知道。”馬斯克顯得很焦慮。


    因為他壓根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台上陳元光還在講話。


    “關於最近在東大申海流行的機器人無人駕駛,這次我在諾獎頒獎典禮現場所用到的機器人,這些都證明了機器人技術已經突破了一個關鍵瓶頸。


    它將承擔越來越多原本屬於人類的職能。


    我今天站在這裏,希望未來人類即便爆發戰爭,也是機器人代替我們去戰鬥。


    希望人類文明能夠在和平中延續下去。


    我則將會為這個目標努力,為帶領人類社會進入太空時代奮鬥。”


    從頒獎典禮結束到晚上晚宴開始,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


    在這個間隙,圍在陳元光身邊的都是各國政要。


    大家都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萊特,你認為怎麽樣能阻止戰爭?”


    “更強大的武器,這才能阻止戰爭的發生。


    核武器已經幫我們爭取到了漫長的和平時間。


    但這個安全閥好像越來越不夠用了。


    我們需要新的武器。”陳元光說


    “可這會造成新的問題。


    之前我們說,三戰結束之後,人類要重新回到石器時代,用木棍和石頭來打仗。


    如果有更強大的武器,那人類可能要直接消失。”


    陳元光說:“不,到那時候,沒人會願意發動戰爭。”


    “不,萊特,這樣的武器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掌握的,少數國家掌握之後,也改變不了,這些少數國家去吞噬沒有掌握這類武器的國家的利益。”


    陳元光說:“這就需要在座各位努力。”


    見陳元光不肯透露信息,大家都急了。


    歐洲在這方麵本來就特別畸形,屬於是s2賽季結束之後從心理層麵到生理層麵都被閹割慘了的勢力。


    大哥法蘭西最廣為人知的特點是投降,最擅長投降。


    二哥德意誌,談戰爭色變,壓根不敢往這方麵做嚐試。


    唯一武德稍微充沛那麽一點點的英格蘭還跑路了。


    “所以東大是研發出來了什麽新武器嗎?”有人憋不住了,直接問道。


    “我隻能說天基武器是個不錯的想法。”陳元光說完之後,大家都顯得憂心忡忡。


    政要們很明白天基武器是什麽。


    在中文裏叫天基武器,用英文來說,就是軌道空對地武器。


    這個概念前大毛和阿美利肯存在的時候就提過。


    甚至包括nazi都提過一個叫silbervogel的項目,通過地球軌道上設置軌道鏡來聚焦太陽光束,對地麵形成精準打擊。


    後來阿美利肯更是鼓吹所謂從天而降的鎢棒,精準摧毀目標。


    “我們不是簽了《外層空間條約》和《第二階段戰略武器限製條約》,這些協議禁止在太空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使用動能轟擊的武器,不會違反這些條約。”另外的政要冷冰冰地提醒道,因為他就是負責簽這個條約的。


    華國疑似研究成功天基武器的消息,在當天諾獎頒獎晚宴開始前就同步給了阿美利肯。


    阿美利肯方麵非常重視。


    這玩意存在很多技術難點,他們過去說要搞,實際上嚐試過之後就停止研發了。


    洛克希德·馬丁也好,nasa也好,光是做了一些預備性質的研究,發現不可行之後就選擇了放棄。


    但現在東大說自己搞成功了,華盛頓方麵很緊張。


    因為這玩意可是可以精準打擊到華盛頓這幫官員的。


    之前西大斬首這個斬首那個,縱橫捭闔,牛氣衝天。


    換現在,東大有可能來斬首他們了,他們一下就開始神經緊張起來。


    因為很明顯,要是他們掌握了這技術,肯定會用,把他們的思維放到東大上,白宮的官員們怎麽想怎麽覺得不安全。


    外麵媒體都在密集報道這次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覺得有太多可以報道的地方了。


    不管是馬斯克和陳元光的變形金剛之爭。


    還是陳元光在如此重要的場合,直接指責西大威脅他的人身安全。


    又或者是陳元光發言中提到的更重要的武器。


    這些都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鴉一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鴉一號並收藏去未來搞點黑科技很正常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