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二忠領旨斷奸謀,豈料龐楊狡計稠。


    專力不能分剖白,幸有包公力搜求。


    話說狄王府將飛龍屍骸收殮了,做些功殮,超度亡靈。豈知王府中比不得等閑之家,外國陰魂那裏存頓得住?飛龍一死,魂魄早已渺渺茫茫不知去向。此時老太太十分煩亂慌忙。此日楊滔的夫人仍在狄府,見太太這般忙亂著急,也覺心中不安,過意不去。欲說明白,丈夫性命不保,不得不含忍在心。此是忠厚人心事每常如此。是日成殮已畢,原來汴京並無墳墓,少不得尋了一個空隙地停了棺柩。夫人回楊府,叫聲:“相公,這件事情果乃於得不好。倘若審出真情,禍事不小。”楊滔說:“夫人,不妨,無事的。下官總是一口咬定要與女兒報仇,怕他什麽!”


    此時三朝已過,至第四天,文、崔二位欽差奉旨審詢狄青。狄爺照奏主前言井無改更。楊滔一口從實女兒慘死總要伸冤。又不能用刑,兩位大人沒有法想,審過一堂又有一堂,一連審過二日,不能審明,難以複旨。是日,天子臨朝,問崔、文二臣:“狄、楊之事審得如何?”二臣同奏道:“尚未審明。陛下且限臣三天,審明複旨便了。”仁宗王說:“依卿所奏。”聖上退回宮。二大人又審了三日三堂,不獨憑據追不出,而且狄。楊的口供對質,與前日的不差分毫。這事情真乃苦差難辦的。這兩位大人商量無計可施。暫且不表。


    再說包龍圖大學士,奉旨賑饑已畢,回朝複命。此時大宋朝中奸臣屢屢聯絡不絕,所以處處年饑。包大人往各省賑饑,甚是勞忙。上年陝西賑饑,下年早稻豐撚,物阜民康。這時公務已完,又到粵東賑饑去了。所以連年不在朝中,那曉得國家許多事情動作。是年粵東公務又畢,一路回朝,渡水登山,非止一日,已到汴京。進城天時已到午後了,此時未去朝天子,先來見眾僚。到了九王府中,多去探望悉過。是日眾王爺敘會,正在談論狄、楊之事,包爺到了,一同相見坐下。食過茶一杯,各說候問之言。問起賑饑事情,包爺細細說了一回。


    眾王侯說起狄青之事,說:“包大人,你原審過多少疑案事情。單有此事,莫說崔、文難以力辦,就是大人也難以擔承了。”包爺聽了微笑道:“老千歲,如若聖上與下官審斷,少則一日,多則二日必要審明。”潞花王叫聲:“包大人,孤家也想過,若是大人在朝,何用三朝兩日就斷明了。故孤家正在思念你。今幸喜還朝,來日奏知聖上發交大人經手力辦,末知尊意如何?”又有汝南王千歲說道:“若是包大人承辦,不用一刻,必然明白了。”眾王侯你一言,我一句褒獎這位鐵麵無私之臣,感激他正直硬性。包爺便說:“列位千歲,待下官來日見駕,請旨承辦。如若聖上不準,不幹下官事了。”眾王爺說道:“自然。若然大人請旨,聖上諒必準的。”此時包爺拜別去了。


    又往探同年文大人,到府門家人投帖,文爺吩咐大開中門迎接。進中堂施禮坐下,又報崔大人到衙了。包爺、文爺一同迎出來。這包爺說:“崔年兄請了。”崔爺一見說道:“原來包年兄已回朝,失迎了。”三人一同複到中堂,殷勤告禮而坐。文、崔同說:“包大人,你多年跋涉,辛苦國務,我們常常掛念。今幸還朝,諒必賑饑公務已完了!”包爺說:“多已完了。今日回朝做個閑暇官罷了。”崔爺笑道:“包大人,你又來了,你是個能幹的人,日斷陽間,夜斷陰府,當今天子也虧得你。如非包年兄忠心為國,怎得當今陳橋認回母親?如今大人不在朝中,奸臣龐洪屢屢陷害狄青。”包爺假做不知,問道:“怎生圖害的?”文爺細將保他征西的事一一說知,又道:“如今又有奇聞一個。”包爺說:“又有何情?”崔爺說:“隻為狄青殺害了鳳姣,”一長一短說知。包爺說:“不知二位大人如何審結?”崔爺、文爺說:“不瞞年兄,我們審過幾堂,總是不明。今日又審一次,回供原是不改一字。難得年兄還朝請教高才,如何審斷才得明白?”包爺說:“二位大人,不是下官笑著你,若辦這事情,經二位大人承辦,恐審到來年也不好明白的。待下官來朝見駕,複了聖命,然後請旨承辦,管叫是非曲直明白。”崔、文二大人巴不得脫了這段苦差,聽了包爺之言,二人大喜,同聲說:“包大人,若明審此樁疑案,真乃神斷了。”包爺說:“此乃容易之事,二位不必費心。下官告別了。”文爺說:“二位大人俱在,請後堂小酌,然後起車罷!”包爺說:“不消了!”一路至府門,一拱作別而去。


    崔、文二人仍進中堂。崔爺說:“年兄,小弟前來非為別事,隻因審斷之事不明,到來商量。難得包兄一力擔承,看他如何審斷複旨的。”文爺說道:“曾記得他前時三審郭槐,用了許多擺布,也審得明明白白。今日他擔承此案,料必雲開日現,複見天明了。”崔爺笑道:“年兄,此乃你我的興頭,遇他還朝。”此時崔爺也作別回衙,二人心頭放下,不表。


    再說潞花王回到南清宮,叫聲:“母親,孩兒見崔、文二臣審詢表弟這段事情,總是不明,今幸得包拯回朝,一力擔承,來日請旨審明這段事情,必然審明的,母後且自放心。”太後帶愁說:“兒啊,包拯雖是神明,到底不知審得明白否?我兒且慢歡心。”不表南清宮之言。


    且說龐洪一間包公還朝,不覺吃了一驚,說:“不好了。倘他擔承審辦,此事就有些不妙。滿朝文武老夫多是不介懷,單有這個包黑子,老夫最是忌他。且自今以後,須要著實提防才好。”吩咐一班奸黨人眾,須小心些罷。


    話休煩絮。且說包爺一回來,便去相探交厚的各王爺。平西王那邊本也該去探望,隻因他欲擔承力辦這樁公案,若先去拜探他,猶恐旁人議論,疑著暗中相通關節,避了嫌疑。所以包爺隻做不知,別了崔。文,不往狄府,獨自回衙,夫人接見,閑文不表。


    次日五鼓黎明,各官敘集朝房內。龐洪見了包爺,隻是膽寒不安,開言叫聲:“包大人,未知何日回朝?”包爺說:“下官昨日回朝。隻因天色已晚,未曾探望得老王親,萬勿見怪。”龐洪說道:“不敢當。老夫不知包大人回朝,失於接候,多多有罪了。”包爺說:“不敢。下官又聞楊大人有女兒匹配狄王親,是老國丈作伐的麽?”龐洪說:“這是聖上執柯,命老夫代勞的。”包爺說:“但聞狄王親無故殺妻,崔、文二公審斷不明,國丈既然作伐,何不與他們辦理分明,為何坐視旁觀?這等為媒,三歲嬰兒也會做的。”國丈說:“包大人,不是老夫受執柯,乃是聖上委老夫做的。老夫不是奉差承審此案,我也管不得他們的事。”包爺冷笑道:“老國丈,你的話好糊塗。他無故殺妻不知真假,你還不知妻房要害丈夫,串同情弊,須要在媒人身上追查?老王親因何推得這等幹淨的?”包爺原是亂撞木鍾之語,國丈卻不覺觸著心虛病。包爺一看他麵色,思量又是這老頭兒作弊,正要有言,忽聞景陽鍾一響,天子坐朝,眾臣參見。


    值殿官傳旨畢,左班中閃出包爺,俯伏金階說:“臣包拯前時奉旨往陝西賑饑,繼後又往廣東賑災,如今二省百姓沾恩,歲已豐撚。公務已畢,臣今還朝,複命見駕,願吾主萬歲!”仁宗天子不見包拯,正是君臣不會已經三載。此時龍顏大悅,欽賜平身,賜坐東首。即命侍禦送上香茗一杯,說:“朕屢屢承勞包卿之力,辛勤國務,道路奔波,朕心常懷念。今幸還朝,奈無別職再以加升,隻好送些寶玩金銀,莫怪朕之不情。”包爺奏道:“微臣深感王恩,粉身難報,豈敢加爵受恩?但願清肅朝政,臣下沾恩,微臣所望。”天子大悅,道:“包爺真乃朕股肱賢弼。”


    君臣言談畢,有崔、文二臣俯伏金階說:“臣等見駕,願吾主萬歲!”天子說:“二卿審詢狄、楊之事如何?”二臣奏道:“昨天又審一堂,仍無憑據。實因事有委曲,非臣不為力辦,伏惟我主參詳。”嘉佑王一想,看看包爺說:“朕有一樁疑案事情,欲煩包卿辦理,不知卿意若何?”包爺奏道:“陛下有何難事?若可辦者,敢不丹心力辦!若難似郭槐事情,臣亦難以承辦,伏乞恩寬。”天子把狄青無故殺妻一一說明,包公思道:“原來如此。但思楊滔有女,年已如此,理該擇配,因何專候狄青至此方為匹偶?又願作偏房,要君作主,其中必有別樣心腸。臣且領旨審斷,如若狄青無故殺妻,臣不敢詢情於狄青;倘楊滔果有別端作弊,臣亦不敢置之不究。限臣三日內審明複旨便了。”今日包公還朝,承審此事。正是:


    混濁流清分水底,雲霞吹散見天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虎征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題撰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題撰人並收藏五虎征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