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了中午,12支隊前進到了距離齊齊哈爾郊區一個叫達呼的屯子,達呼屯的布局是標準的集團部落模式,部落內南北兩條交叉道路將部落民居分成四個部分,十字路口上坐落著警察所派出的崗亭,監視著所有居民。部落四周是3米高的土製圍牆,周長8百米,圍牆外邊緣環繞著寬達5米深3米的大溝,整個部落隻有一個大門,人員進出都要與守軍打招呼接受檢查。
“是這裏!”耿殿君騎馬走在前邊,看到達呼屯的輪廓後很肯定的對著身邊的袁平指點道。
袁平點點頭。按照整體作戰計劃要求,12支隊到達齊齊哈爾外圍後,如果明水那邊還沒有打響,耿殿君有權做出臨機決斷,是馬上攻擊選擇好的重要軍事正治經濟目標,還是耐心等待最佳時機,但前指要求12支隊撤退時間不得晚於明水戰鬥打響前5小時。5個小時是12支隊從齊齊哈爾撤退到明水的時間。10支隊與13支隊要晚於12支隊發起戰鬥,目的就是給12支隊保證撤退之路暢通,當12支隊打完齊齊哈爾過後,撤退到明水海倫沿線時不會被敵人阻截。
計劃中明水縣城將在明日上午十點被拿下,這預示著12支隊最晚可以明日淩晨5時撤退,在此之前的時間都是可以攻擊敵人的時間。
現在是13點,如果現在就對敵分散目標發起攻擊,戰鬥時間將長達16小時,這對部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則彈藥支持不了這麽長時間的戰鬥,二則戰士們長途跋涉需要休息一下,耿殿君與袁平決定等到晚上天黑後再發起戰鬥,打他一夜,黎明撤退。
達呼屯作為備用的休憩點被耿殿君啟用,部隊需要隱藏蹤跡數小時,沒有比進入集團部落裏休整隱蔽更好的選擇了。
路邊一棵孤零零的白楊樹下,一個背著糞筐的老頭佝僂著腰,一邊裝作拾糞一邊拿眼角偷偷瞥著走進自己的一大隊人馬,眼中泛起希冀的光芒。
耿殿君也用眼角瞄著這個老頭,緩緩催馬走過他的身邊,忽然對著老頭嘀咕了一句,“這雪好白啊!三年前的今天我也路過這裏,那年的雪沒有今年白。”
老頭猛的抬起頭,抑製住激動的神情,看著耿殿君一字一句回答了一句暗語,“太君說的是,三年前的雪它是紅的。”
暗語對上了,耿殿君跳下馬來,哈哈笑著對老頭伸出手來,“綠豆同誌辛苦了,豆莢同誌和你在一起嗎?”
“在,在,不隻是豆莢同誌,還有紅豆、黃豆、黑豆同誌,他們都在達呼屯。”
代號綠豆的老頭是一年前安插在達呼屯的暗樁,平時的工作範圍是收集周邊日偽的各種情報。而他口中的豆莢和其餘代號為豆子的同誌們也是早就派到本地的情報人員,紮根差不多半年到一年半不等,為了迎接大軍打鬼子,豆子同誌們都冒充綠豆的親戚朋友來看他,趁機集中到了一起,準備給大軍帶路。
為了打好這一仗,馬遷安是下了本的,他不惜動用了隱藏多時的情報人員,這一仗打完,這些情報人員的身份極有可能曝露,馬遷安也做好了讓他們撤離的準備。
部隊進入達呼屯非常順利,沒有起什麽波折。本地靠近省城,“治安”較好,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大的匪患了,駐紮在部落裏的幾個偽警察也很放鬆,部落的大門平時都是開著的。
大隊的“太君”和蒙族部落武裝湧入部落,幾個偽警察根本不敢攔阻,待部隊入圍後迅速控製了部落裏僅有的一部電話,俘虜了偽基層政權的幾個“管事的”,部隊趁這難得的幾個小時時間,進入溫暖的屋子休息烤火吃熱食,體力迅速恢複過來。
耿殿君等一眾支隊領導沒閑著,入圍後緊接著發出命令,此部落被嚴密控製住,人員隻準進不準出。
幾個主要幹部和豆子同誌們集中在“借來的”一座富戶大院的正房中,攤開地圖最後一次研究作戰計劃,耿殿君的地圖是死的,上麵標出的待攻擊目標有一些是不切合實際的,有的路途遠,有的工事堅固,有的地形不利展不開兵力,但在地下工作者這些“活地圖”的幫助下,這些目標被一一剔除,像江橋、火車站等進出不便、平民較多的地方都被否決,最後隻剩下最適宜攻擊的三個目標:飛機場、城外駐紮的新東京聯隊第3大隊兵營、齊齊哈爾東南方的一座武器修造廠極其附屬彈藥庫。
耿殿君在布置作戰任務,手指著地圖對著幾個主官下達命令,“一大隊攻擊飛機場,二大隊攻擊兵營,三大隊攻擊修造廠,要發揮火炮和火箭筒的作用,各種火炮階梯配置,部隊趁夜盡量接近敵人,要一舉打亂他們,要他們故此失彼。另外一定要保持通訊暢通,如果戰鬥過程中失去了所有步話機,各部隊要自行突擊當麵之敵,但天亮後一定要撤回到此地集中,我們將在本地布置一條阻擊線接應回來的部隊,明白了嗎?”
“明白!”領受到任務的幾個大隊長格外興奮。
一小時後,天黑了下來,部隊整裝待發一隊一隊開出達呼屯,被嚴令呆在家中的百姓偷偷的注視著部隊出發,猜測這些沉默寡言的“皇軍”要幹什麽去。
耿殿君隨一大隊行動,袁平隨三大隊行動,參謀長隨二大隊行動,支隊幹部們誰也不願意等在屯子裏,最後屯子裏隻剩下了一個中隊,由一個副大隊長帶領著部署阻擊防線。
三支部隊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奔向自己的作戰目標。
晚8時,耿殿君接近了飛機場範圍,在夜間也不好冒充鬼子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軍部隊晚上來到飛機場,任誰都要懷疑,絕對要證實他們的身份的,不可能大搖大擺的進去。與其使用這樣的把握不大的小花招,莫不如搞偷襲來得實在。
飛機場不大,跑道旁邊停放著包裹著防寒帆布的各型飛機十餘架,看個頭有轟炸機也有運輸機,還有幾架小個頭的估計是戰鬥機。
根據情報,這個飛機場隻有一個中隊的防護力量,加上各種維護飛機正常運轉的地勤人員,飛行員隊伍,塔台指揮係統在內的形形色色的鬼子們,總數大概在300人左右。
戰士們從搭在馬匹上的包囊中拿出偽裝服,雖然這種偽裝服比較簡陋,隻是一塊披風式的大白布,但是披在身上還是能把自己隱藏在雪地中,敵人極難發現。
另一個方向上的火炮已經部署完畢,一大隊攜帶一門九二炮、三門83迫擊炮,這些射程遠的火炮被部署在繳獲的幾輛汽車附近,便於及時裝車撤退。
一些輕便的射程5百米到8百米不等的輕型迫擊炮被部署到前沿,再往前就是那些火箭筒,火箭筒手們背著火箭筒,隨著雪地上匍匐前進的戰士向前推進。
耿殿君手持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遠處的飛機場,不斷低聲下著命令,“通知炮隊,先打鬼子宿舍,後打停在機場上的飛機。”
飛機是死的,鬼子是活的,戰鬥一打響鬼子肯定會炸營跑的四處都是,炮火打人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況且耿殿君記住了馬遷安開會時說過的話,他提到鬼子的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工業能力強,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還有個關鍵點是他們擁有一支技術人才隊伍,這支隊伍對我們的威脅更大,培訓一個普通士兵容易,培養一個高級技術人才難,培養一個會操縱技術兵器的軍士難,要想擊敗鬼子,首先就要消滅他們的技術人才,耗掉他們的戰爭底蘊。
飛機場裏麵的飛行員、地勤、指揮飛機作戰的整套班子,都是鬼子“寶貴”的人才,他們比那幾架飛機值錢。在這個時間點上,大部分鬼子都應該龜縮在宿舍裏,正是集中消滅他們的時候。
爬在前邊的戰士已經爬到了鐵絲網前30米處,為避免機場探照燈掃到自己,戰士們紛紛停了下來耐心的等待攻擊命令。
耿殿君也守在步話機附近,等待著其餘兩個大隊就位,部隊領導商定的總攻時間還未到,真讓人焦心。
幾分鍾後,步話機裏傳來袁平的聲音,又過了幾分鍾傳來了參謀長的聲音,另兩個大隊業已運動到目標附近,潛伏在攻擊位置上,兩人詢問能否提前發起攻擊。
通訊係統暢通的好處就是,指揮官們隨時可以調整作戰計劃而不必拘泥戰前作出的攻擊時刻,大家都準備好了,越拖就越危險,戰機提前到達,那麽就要提前作出新的決定。
“同意提前發起攻擊!”耿殿君將手腕湊到自己的眼前,借著微光看了一下表,隨後建議到:“8點25分,也就是1分鍾後,我們同時發起戰鬥。”
“同意!”
“同意!”
袁平與參謀長的壓抑著激情的聲音傳了出來。
一大隊炮隊收到了開炮的命令,潛伏在前沿的一中隊中隊長收到了炮火為號發起進攻的命令。
“嗵!”一聲暗啞的炮彈出膛聲,九二炮率先開火,一場大戰拉開帷幕。
“是這裏!”耿殿君騎馬走在前邊,看到達呼屯的輪廓後很肯定的對著身邊的袁平指點道。
袁平點點頭。按照整體作戰計劃要求,12支隊到達齊齊哈爾外圍後,如果明水那邊還沒有打響,耿殿君有權做出臨機決斷,是馬上攻擊選擇好的重要軍事正治經濟目標,還是耐心等待最佳時機,但前指要求12支隊撤退時間不得晚於明水戰鬥打響前5小時。5個小時是12支隊從齊齊哈爾撤退到明水的時間。10支隊與13支隊要晚於12支隊發起戰鬥,目的就是給12支隊保證撤退之路暢通,當12支隊打完齊齊哈爾過後,撤退到明水海倫沿線時不會被敵人阻截。
計劃中明水縣城將在明日上午十點被拿下,這預示著12支隊最晚可以明日淩晨5時撤退,在此之前的時間都是可以攻擊敵人的時間。
現在是13點,如果現在就對敵分散目標發起攻擊,戰鬥時間將長達16小時,這對部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則彈藥支持不了這麽長時間的戰鬥,二則戰士們長途跋涉需要休息一下,耿殿君與袁平決定等到晚上天黑後再發起戰鬥,打他一夜,黎明撤退。
達呼屯作為備用的休憩點被耿殿君啟用,部隊需要隱藏蹤跡數小時,沒有比進入集團部落裏休整隱蔽更好的選擇了。
路邊一棵孤零零的白楊樹下,一個背著糞筐的老頭佝僂著腰,一邊裝作拾糞一邊拿眼角偷偷瞥著走進自己的一大隊人馬,眼中泛起希冀的光芒。
耿殿君也用眼角瞄著這個老頭,緩緩催馬走過他的身邊,忽然對著老頭嘀咕了一句,“這雪好白啊!三年前的今天我也路過這裏,那年的雪沒有今年白。”
老頭猛的抬起頭,抑製住激動的神情,看著耿殿君一字一句回答了一句暗語,“太君說的是,三年前的雪它是紅的。”
暗語對上了,耿殿君跳下馬來,哈哈笑著對老頭伸出手來,“綠豆同誌辛苦了,豆莢同誌和你在一起嗎?”
“在,在,不隻是豆莢同誌,還有紅豆、黃豆、黑豆同誌,他們都在達呼屯。”
代號綠豆的老頭是一年前安插在達呼屯的暗樁,平時的工作範圍是收集周邊日偽的各種情報。而他口中的豆莢和其餘代號為豆子的同誌們也是早就派到本地的情報人員,紮根差不多半年到一年半不等,為了迎接大軍打鬼子,豆子同誌們都冒充綠豆的親戚朋友來看他,趁機集中到了一起,準備給大軍帶路。
為了打好這一仗,馬遷安是下了本的,他不惜動用了隱藏多時的情報人員,這一仗打完,這些情報人員的身份極有可能曝露,馬遷安也做好了讓他們撤離的準備。
部隊進入達呼屯非常順利,沒有起什麽波折。本地靠近省城,“治安”較好,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大的匪患了,駐紮在部落裏的幾個偽警察也很放鬆,部落的大門平時都是開著的。
大隊的“太君”和蒙族部落武裝湧入部落,幾個偽警察根本不敢攔阻,待部隊入圍後迅速控製了部落裏僅有的一部電話,俘虜了偽基層政權的幾個“管事的”,部隊趁這難得的幾個小時時間,進入溫暖的屋子休息烤火吃熱食,體力迅速恢複過來。
耿殿君等一眾支隊領導沒閑著,入圍後緊接著發出命令,此部落被嚴密控製住,人員隻準進不準出。
幾個主要幹部和豆子同誌們集中在“借來的”一座富戶大院的正房中,攤開地圖最後一次研究作戰計劃,耿殿君的地圖是死的,上麵標出的待攻擊目標有一些是不切合實際的,有的路途遠,有的工事堅固,有的地形不利展不開兵力,但在地下工作者這些“活地圖”的幫助下,這些目標被一一剔除,像江橋、火車站等進出不便、平民較多的地方都被否決,最後隻剩下最適宜攻擊的三個目標:飛機場、城外駐紮的新東京聯隊第3大隊兵營、齊齊哈爾東南方的一座武器修造廠極其附屬彈藥庫。
耿殿君在布置作戰任務,手指著地圖對著幾個主官下達命令,“一大隊攻擊飛機場,二大隊攻擊兵營,三大隊攻擊修造廠,要發揮火炮和火箭筒的作用,各種火炮階梯配置,部隊趁夜盡量接近敵人,要一舉打亂他們,要他們故此失彼。另外一定要保持通訊暢通,如果戰鬥過程中失去了所有步話機,各部隊要自行突擊當麵之敵,但天亮後一定要撤回到此地集中,我們將在本地布置一條阻擊線接應回來的部隊,明白了嗎?”
“明白!”領受到任務的幾個大隊長格外興奮。
一小時後,天黑了下來,部隊整裝待發一隊一隊開出達呼屯,被嚴令呆在家中的百姓偷偷的注視著部隊出發,猜測這些沉默寡言的“皇軍”要幹什麽去。
耿殿君隨一大隊行動,袁平隨三大隊行動,參謀長隨二大隊行動,支隊幹部們誰也不願意等在屯子裏,最後屯子裏隻剩下了一個中隊,由一個副大隊長帶領著部署阻擊防線。
三支部隊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奔向自己的作戰目標。
晚8時,耿殿君接近了飛機場範圍,在夜間也不好冒充鬼子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軍部隊晚上來到飛機場,任誰都要懷疑,絕對要證實他們的身份的,不可能大搖大擺的進去。與其使用這樣的把握不大的小花招,莫不如搞偷襲來得實在。
飛機場不大,跑道旁邊停放著包裹著防寒帆布的各型飛機十餘架,看個頭有轟炸機也有運輸機,還有幾架小個頭的估計是戰鬥機。
根據情報,這個飛機場隻有一個中隊的防護力量,加上各種維護飛機正常運轉的地勤人員,飛行員隊伍,塔台指揮係統在內的形形色色的鬼子們,總數大概在300人左右。
戰士們從搭在馬匹上的包囊中拿出偽裝服,雖然這種偽裝服比較簡陋,隻是一塊披風式的大白布,但是披在身上還是能把自己隱藏在雪地中,敵人極難發現。
另一個方向上的火炮已經部署完畢,一大隊攜帶一門九二炮、三門83迫擊炮,這些射程遠的火炮被部署在繳獲的幾輛汽車附近,便於及時裝車撤退。
一些輕便的射程5百米到8百米不等的輕型迫擊炮被部署到前沿,再往前就是那些火箭筒,火箭筒手們背著火箭筒,隨著雪地上匍匐前進的戰士向前推進。
耿殿君手持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遠處的飛機場,不斷低聲下著命令,“通知炮隊,先打鬼子宿舍,後打停在機場上的飛機。”
飛機是死的,鬼子是活的,戰鬥一打響鬼子肯定會炸營跑的四處都是,炮火打人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況且耿殿君記住了馬遷安開會時說過的話,他提到鬼子的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工業能力強,有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還有個關鍵點是他們擁有一支技術人才隊伍,這支隊伍對我們的威脅更大,培訓一個普通士兵容易,培養一個高級技術人才難,培養一個會操縱技術兵器的軍士難,要想擊敗鬼子,首先就要消滅他們的技術人才,耗掉他們的戰爭底蘊。
飛機場裏麵的飛行員、地勤、指揮飛機作戰的整套班子,都是鬼子“寶貴”的人才,他們比那幾架飛機值錢。在這個時間點上,大部分鬼子都應該龜縮在宿舍裏,正是集中消滅他們的時候。
爬在前邊的戰士已經爬到了鐵絲網前30米處,為避免機場探照燈掃到自己,戰士們紛紛停了下來耐心的等待攻擊命令。
耿殿君也守在步話機附近,等待著其餘兩個大隊就位,部隊領導商定的總攻時間還未到,真讓人焦心。
幾分鍾後,步話機裏傳來袁平的聲音,又過了幾分鍾傳來了參謀長的聲音,另兩個大隊業已運動到目標附近,潛伏在攻擊位置上,兩人詢問能否提前發起攻擊。
通訊係統暢通的好處就是,指揮官們隨時可以調整作戰計劃而不必拘泥戰前作出的攻擊時刻,大家都準備好了,越拖就越危險,戰機提前到達,那麽就要提前作出新的決定。
“同意提前發起攻擊!”耿殿君將手腕湊到自己的眼前,借著微光看了一下表,隨後建議到:“8點25分,也就是1分鍾後,我們同時發起戰鬥。”
“同意!”
“同意!”
袁平與參謀長的壓抑著激情的聲音傳了出來。
一大隊炮隊收到了開炮的命令,潛伏在前沿的一中隊中隊長收到了炮火為號發起進攻的命令。
“嗵!”一聲暗啞的炮彈出膛聲,九二炮率先開火,一場大戰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