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現在的吃貨們
美食:我的小店,名震全球 作者:熟睡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才還隻有幾個人被吸引過來,現在倒好一下子又湧進來些人,這次裏麵也有好多外國人,小雯跟其他同事就傻了眼。
“陶翻譯,這、來活了啊!”
跑來找陶靜開工,就看見陶靜坐在那兒,捧著個焦色的包子正樂得吃得開心。
經過高溫烤製過的包子外皮已經變得脆脆的,輕輕一咬能夠聽到“哢呲哢呲”的脆響,但是麵皮的內裏卻還是柔韌勁兒十足。
因為烤得透徹,所以肉餡兒的每一寸都熱乎乎的,肉裏麵的油也還在滋啦作響,那種無敵的香氣還在不住地往外冒。
“好吃,肯定不是老爸自己包的。”
跟剛剛蒸出來的包子完全不同的風格,光是這包子的麵皮帶來的口感就讓年輕的陶靜特別喜歡,畢竟這種咬起來外麵脆脆的,裏麵還帶著些韌勁兒的感覺讓人很是著迷。
這烤過的包子最是精妙的地方其實還是在那油湯上麵,蒸出來的味道固然是香,可烤出來的效果那可就跟外麵的燒烤那般,越是出油了那味道越是好吃,這包子也是同理。
滿滿的大肉餡配著油香,那吃起來的過癮程度比漢堡還要好上不少,越是吃到最後,這一口一口咬下去的幅度反而是越來越小。
不是吃飽了,隻是不舍得繼續吃了,畢竟就這麽一個寶貝疙瘩,那真真的是吃一口少一口,吃完再上哪找?所以定然是要好好地,慢慢地品嚐。
這邊陶靜還沉浸在包子的美味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除了小雯在身後之外,還有不少人在其身後圍觀,什麽小家電展?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烤包子哪裏買的?
“陶翻譯!”
小雯最終還是沒忍住,過來圍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嗯?哦,小雯咋了?誒?哪來這麽多人?”
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品嚐包子上麵,陶靜仿佛已經忘記了自己還在工作,猛地被人叫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急忙又把手裏僅剩下的兩口包子給塞進了嘴裏,引來眾人一片羨慕。
“姑娘,你們這剛才吃的包子哪裏買的?貴不?”
“進貨你們的烤箱,能不能送幾個包子?”
“人家賣小家電的,你問人家送不送包子?我不像他這麽沒眼力見,我想給你們當代理商,能不能順便推薦下這個包子的進貨渠道?”
“這麽大包子不會是自己做的吧?姑娘你可真是好手藝啊!”
一群人嘰嘰喳喳,陶靜突然感覺自己一個頭兩個大,隻能幫著小雯一起應付。
剛才光顧著吃了,真是沒有注意到,原本應該是人最少的時候,反而在他們展台前硬是聚集了那麽多人,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固然是比不上那些出名的廠商外的人數,但這也是小雯他們從未見過的。
倒也別說,這一搞,還真有幾個有意向的代理商表達了合作的意願,甚至也有外國的,有些代理商倒是實誠,說如果沒有那特別香的包子,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小雯他們的公司,這烤包子算是立了大功。
傍晚時分,陶斌文在家哼著小曲正在打掃衛生,中午他把樓老板的包子給自己女朋友送去了,原本對方看著大包子還有點納悶,就一個包子,倒也不用專門送上門吧?
可考慮到陶斌文平常還是會給些小驚喜,女朋友覺得可能這包子裏麵有什麽文章,就用蒸鍋重新加熱吃了。
結果自不必說,還沒吃呢就被香味兒饞得團團轉,最後蒸出來的效果倍兒香,吃一口下去就被誇了十幾句的好吃,那是真的從頭誇到尾,不帶一絲其他的情緒。
女兒陶靜雖然還沒下班回家,但也打電話問了包子是哪買的,說是很多人想買,陶斌文隻能說是個朋友臨著出差前包給他們幾個老友的,總不能說是在九珍街買的。
雖然覺得奇怪,陶靜倒也沒追著問下去,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不過也就在當天,九珍街關於夏燈節的裝飾工作也正式開始。
首當其衝的就是在馬路的兩頭安裝了兩個超級大的夏燈節招牌,工人們的工作效率很快,第一天就基本都安裝完成了。
下班的方萬喜要去超市,正好路過這大招牌,抬著頭看了半天,眼鏡都差點掉在地上。
往年夏燈節裝飾都會充滿各種夏天跟燈籠的元素,紅燈籠掛在路邊,頗有一種在夏天過年的感覺,還有各種賣鮮花的,賣夏天衣服的,反正賣的都是些相當接地氣的東西。
後來漸漸地有大廠家參加,日用百貨什麽的那就更齊全了,最後連推銷互聯網app的都有。
今年這招牌上除了燈籠,方萬喜竟然還看見了一堆吃的,畫得倒都是挺可愛,是那種卡通風格的,有烤串、火鍋、餃子、小麵、缽缽雞等等圖案,要不是他確定看到了“夏燈節”三個字,他還以為這是又走進哪條美食街了。
“看來今年的主題是吃的?”
嘀咕著,方萬喜盤算著,下周五開始持續三天,早點下班在街上逛逛,到點去舟小鋪,簡直是完美,再也不用坐在店裏跟瓜子大眼瞪小眼了。
與此同時,金安跟馬辰林在馬路的另一頭也看著招牌陷入了沉思。
“這是準備用美食吸引人了吧?不過隔壁不遠就是美食街,誰來這兒?”
金安雙手插兜,站在招牌下麵。
“你不懂現在的吃貨們,哪裏有好吃的哪裏就有他們,你知道東西好吃,你就是把店開在沙漠中間,他們都能翻越千山萬水來吃一頓,還要給你拍個視頻做個直播。”
一旁的馬辰林深諳互聯網之道,現在就連街邊的小賣鋪都要有互聯網思維了,不少小店主靠拍視頻把自己的小店搞火了,還能再賺一份流量錢。
“那人多了,肯定會發現舟小鋪的嘛……這怎麽辦?”
皺著眉頭,金安似乎已經看到了將來要排隊吃飯的自己。
“陶翻譯,這、來活了啊!”
跑來找陶靜開工,就看見陶靜坐在那兒,捧著個焦色的包子正樂得吃得開心。
經過高溫烤製過的包子外皮已經變得脆脆的,輕輕一咬能夠聽到“哢呲哢呲”的脆響,但是麵皮的內裏卻還是柔韌勁兒十足。
因為烤得透徹,所以肉餡兒的每一寸都熱乎乎的,肉裏麵的油也還在滋啦作響,那種無敵的香氣還在不住地往外冒。
“好吃,肯定不是老爸自己包的。”
跟剛剛蒸出來的包子完全不同的風格,光是這包子的麵皮帶來的口感就讓年輕的陶靜特別喜歡,畢竟這種咬起來外麵脆脆的,裏麵還帶著些韌勁兒的感覺讓人很是著迷。
這烤過的包子最是精妙的地方其實還是在那油湯上麵,蒸出來的味道固然是香,可烤出來的效果那可就跟外麵的燒烤那般,越是出油了那味道越是好吃,這包子也是同理。
滿滿的大肉餡配著油香,那吃起來的過癮程度比漢堡還要好上不少,越是吃到最後,這一口一口咬下去的幅度反而是越來越小。
不是吃飽了,隻是不舍得繼續吃了,畢竟就這麽一個寶貝疙瘩,那真真的是吃一口少一口,吃完再上哪找?所以定然是要好好地,慢慢地品嚐。
這邊陶靜還沉浸在包子的美味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除了小雯在身後之外,還有不少人在其身後圍觀,什麽小家電展?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烤包子哪裏買的?
“陶翻譯!”
小雯最終還是沒忍住,過來圍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嗯?哦,小雯咋了?誒?哪來這麽多人?”
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品嚐包子上麵,陶靜仿佛已經忘記了自己還在工作,猛地被人叫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急忙又把手裏僅剩下的兩口包子給塞進了嘴裏,引來眾人一片羨慕。
“姑娘,你們這剛才吃的包子哪裏買的?貴不?”
“進貨你們的烤箱,能不能送幾個包子?”
“人家賣小家電的,你問人家送不送包子?我不像他這麽沒眼力見,我想給你們當代理商,能不能順便推薦下這個包子的進貨渠道?”
“這麽大包子不會是自己做的吧?姑娘你可真是好手藝啊!”
一群人嘰嘰喳喳,陶靜突然感覺自己一個頭兩個大,隻能幫著小雯一起應付。
剛才光顧著吃了,真是沒有注意到,原本應該是人最少的時候,反而在他們展台前硬是聚集了那麽多人,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固然是比不上那些出名的廠商外的人數,但這也是小雯他們從未見過的。
倒也別說,這一搞,還真有幾個有意向的代理商表達了合作的意願,甚至也有外國的,有些代理商倒是實誠,說如果沒有那特別香的包子,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小雯他們的公司,這烤包子算是立了大功。
傍晚時分,陶斌文在家哼著小曲正在打掃衛生,中午他把樓老板的包子給自己女朋友送去了,原本對方看著大包子還有點納悶,就一個包子,倒也不用專門送上門吧?
可考慮到陶斌文平常還是會給些小驚喜,女朋友覺得可能這包子裏麵有什麽文章,就用蒸鍋重新加熱吃了。
結果自不必說,還沒吃呢就被香味兒饞得團團轉,最後蒸出來的效果倍兒香,吃一口下去就被誇了十幾句的好吃,那是真的從頭誇到尾,不帶一絲其他的情緒。
女兒陶靜雖然還沒下班回家,但也打電話問了包子是哪買的,說是很多人想買,陶斌文隻能說是個朋友臨著出差前包給他們幾個老友的,總不能說是在九珍街買的。
雖然覺得奇怪,陶靜倒也沒追著問下去,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不過也就在當天,九珍街關於夏燈節的裝飾工作也正式開始。
首當其衝的就是在馬路的兩頭安裝了兩個超級大的夏燈節招牌,工人們的工作效率很快,第一天就基本都安裝完成了。
下班的方萬喜要去超市,正好路過這大招牌,抬著頭看了半天,眼鏡都差點掉在地上。
往年夏燈節裝飾都會充滿各種夏天跟燈籠的元素,紅燈籠掛在路邊,頗有一種在夏天過年的感覺,還有各種賣鮮花的,賣夏天衣服的,反正賣的都是些相當接地氣的東西。
後來漸漸地有大廠家參加,日用百貨什麽的那就更齊全了,最後連推銷互聯網app的都有。
今年這招牌上除了燈籠,方萬喜竟然還看見了一堆吃的,畫得倒都是挺可愛,是那種卡通風格的,有烤串、火鍋、餃子、小麵、缽缽雞等等圖案,要不是他確定看到了“夏燈節”三個字,他還以為這是又走進哪條美食街了。
“看來今年的主題是吃的?”
嘀咕著,方萬喜盤算著,下周五開始持續三天,早點下班在街上逛逛,到點去舟小鋪,簡直是完美,再也不用坐在店裏跟瓜子大眼瞪小眼了。
與此同時,金安跟馬辰林在馬路的另一頭也看著招牌陷入了沉思。
“這是準備用美食吸引人了吧?不過隔壁不遠就是美食街,誰來這兒?”
金安雙手插兜,站在招牌下麵。
“你不懂現在的吃貨們,哪裏有好吃的哪裏就有他們,你知道東西好吃,你就是把店開在沙漠中間,他們都能翻越千山萬水來吃一頓,還要給你拍個視頻做個直播。”
一旁的馬辰林深諳互聯網之道,現在就連街邊的小賣鋪都要有互聯網思維了,不少小店主靠拍視頻把自己的小店搞火了,還能再賺一份流量錢。
“那人多了,肯定會發現舟小鋪的嘛……這怎麽辦?”
皺著眉頭,金安似乎已經看到了將來要排隊吃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