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妖妃她帶著皇帝飛升了5
快穿:當狐狸精拿了惡女洗白劇本 作者:甜桃桃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臣們戰戰兢兢、驚恐萬分。
一個個恨不得把頭挨著地,生怕趙淵說的是反話,待會兒自己這人頭就得落地。
趙淵:???
這群朝臣平日不是那麽能說會道嗎?
今天他戲台子搭上了,怎麽沒有一個人出來跟他搭台子?
等了會兒,趙淵見無人開口,他語氣便略有些不悅的開口,“杜卿,朕記得三日前,你曾上奏說開鑿葦河渠事關重大,想讓朕停修長樂宮,將民工暫先遷至葦河?”
被他點名的“杜卿”——杜雲。
當朝一品大人,主管水利土木修建,在外頭威風赫赫的杜雲杜司空,當即身子就是一顫。
糟了糟了!
皇上今天要拿他開刀啊!
可……
杜雲蒼老的臉皺起,一咬牙,一狠心,“回皇上,葦河渠一旦修建成功,灌溉農田將數以千頃,必定能讓糧食增產,讓附近百姓不再挨餓,還能成為大宴又一糧倉!”
“皇上,大宴沒有那麽多民工可使!”
這些年大宴年年打仗,死傷無數青壯年,人口已經嚴重不足。
實在經不起折騰了!
跟葦河渠比起來,長樂宮隻是一個富麗堂皇、除了給皇帝享樂以外沒有任何用處的宮殿!
杜雲也不想觸怒趙淵。
可既然趙淵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他不為別的,為了大宴長治久安,為了困苦的百姓,他也得提上一嘴。
大不了~
皇帝把他給殺了唄。
反正聽皇帝喊他這語氣就不太妙,還不如拚一把呢。
“嗯。”
趙淵點點頭,語氣是難得的溫和,“你說得對。是朕之前想錯了,長樂宮就不修了。”
反正那玩意兒修起來,又不能讓自己成仙。
再說!
現在皇祖母可還在後宮待著,他要是敢亂來……
他都四十六了,可不想再嚐試一下戒尺打手心會有多疼!
眾臣:???
不對勁!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他們家這位慣來獨斷專行的皇帝,竟然聽得進勸了,而且還會自己認錯?
等等!
今日皇帝難得好說話啊~
“啟奏皇上!”
掌管刑部的尚書令抓緊時機迅速開口。
“講。”
“臣私以為,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故,臣以為當修改嚴苛律令,以德禦民,方為萬世之本!”
說完,刑部尚書不敢抬頭,眼觀鼻鼻觀心,心髒跳得飛快。
好半晌,才聽一道天籟自上傳來。
“準。”
趙淵也沒意見。
大宴刑律嚴苛他不是不知道,隻是他前些年懶下來,懶得改動而已。
“你們擬好章程,再上折子給朕。”
趙淵又說。
刑部尚書眼睛都快瞪出來了,喜笑顏開道:“臣,遵旨!”
好好好!
皇帝今天太好說話了!
見又成功一個,一群老狐狸低垂著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都有了些想法。
“皇上,臣有奏。國庫空虛,遊牧之地地廣人稀,羊、馬畜生卻甚是豐富,臣認為可開兩地之貿市……”
“皇上,臣也有奏……”
開什麽玩笑?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不趁著皇帝心情好,讓他點頭同意,錯過良機,下次想再單獨提,那……麻煩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於是朝臣開始暢所欲言。
你一個提議,我一個建議。
趙淵坐在龍椅上看著,嘴角微微一抽。
咋?
現在這麽多話了?
剛才一句都不說,當悶葫蘆那架勢呢?
他揉了揉額角,很是不耐煩處理這些事,但想到舒姣那句“大宴百姓,才是大宴國運的重要支撐”,他又覺得自己可以了!
他愛百姓!
絕對不是為了成仙!
好不容易等把這些朝政要務處理完,趙淵又把幾個朝堂重臣留下,開口就提了兩個字,“改製。”
朝臣:!!!
皇上!
少折磨他們吧!
他們一個個都六七十歲的老骨頭了,怎麽到這關頭還來個大雷呢?
幾個人不敢吱聲,互相對視。
——你上。
——你怎麽不上?
——你剛才在朝上不是那麽多話要說嗎?現在你的機會來了!快說。
——我尊老,您先說。
“行了,你們先好好想想。”
趙淵不耐煩看他們眉眼官司,“德喜,去把太子給朕叫來。”
德喜領命而去。
不多時,太子趙治就出現在眾人麵前。
他身形修長,看著便很是儒雅隨和,笑得又斯文,“兒臣見過父……父皇您的臉?”
在看清楚趙淵的臉時,太子傻眼了。
你誰?
我父皇呢?
我那麽大一個老當益壯、不惑之年的父皇呢?
你把他藏哪兒去了!
聞言,朝臣也不禁有些好奇,偷偷的抬起眼看趙淵,皆是被趙淵那張年輕十來歲的臉給驚住了。
陛下,您這是背著他們吃仙丹了?
“朕怎麽了?少管朕的事。”
趙淵不太待見他,覺得這兒子全身上下沒一點兒像他的。
但趙治是皇長子,腦子還算可以,至少治國沒什麽大問題,所以趙淵才把他提成了太子。
趙淵又道:“朕知道,朕打仗多年,大宴上下民生不穩。法律嚴苛就改、稅收過多就減、勞民傷財事就不做……這些,你們給朕拿個章程出來。”
他隻需要拍板做決定就行。
要是怎麽改革需要他方方麵麵去想,那手底下養的這群人是幹什麽的?
光吃白幹飯了?
眾人聞言更是一驚,就連趙治都忍不住用驚詫的目光看向趙淵。
他這親爹是受什麽刺激……發癲了?
這是要從暴政,轉向仁政的意思?
他爹不是在釣魚吧?
等把他們這群不支持暴政的家夥釣出來,一網打盡?
麵對眾人疑惑的眼神,趙淵麵不改色,“太子。”
“兒臣在。”
“你熟讀儒家經義,又精通法治,就跟他們商量著辦吧。三日之內,朕要看到結果。”
說完,趙淵甩手就走。
留下趙治和幾個朝臣麵麵相覷,半晌都沒人開口說上一句話。
趙治:親爹啊!你不怕孤跟這幾個朝臣聯手,把你給架空了?
朝臣:皇上啊!臣發誓,臣絕對沒有想投靠太子的意思。臣清清白白,隻忠誠於您啊!!!
一個個恨不得把頭挨著地,生怕趙淵說的是反話,待會兒自己這人頭就得落地。
趙淵:???
這群朝臣平日不是那麽能說會道嗎?
今天他戲台子搭上了,怎麽沒有一個人出來跟他搭台子?
等了會兒,趙淵見無人開口,他語氣便略有些不悅的開口,“杜卿,朕記得三日前,你曾上奏說開鑿葦河渠事關重大,想讓朕停修長樂宮,將民工暫先遷至葦河?”
被他點名的“杜卿”——杜雲。
當朝一品大人,主管水利土木修建,在外頭威風赫赫的杜雲杜司空,當即身子就是一顫。
糟了糟了!
皇上今天要拿他開刀啊!
可……
杜雲蒼老的臉皺起,一咬牙,一狠心,“回皇上,葦河渠一旦修建成功,灌溉農田將數以千頃,必定能讓糧食增產,讓附近百姓不再挨餓,還能成為大宴又一糧倉!”
“皇上,大宴沒有那麽多民工可使!”
這些年大宴年年打仗,死傷無數青壯年,人口已經嚴重不足。
實在經不起折騰了!
跟葦河渠比起來,長樂宮隻是一個富麗堂皇、除了給皇帝享樂以外沒有任何用處的宮殿!
杜雲也不想觸怒趙淵。
可既然趙淵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他不為別的,為了大宴長治久安,為了困苦的百姓,他也得提上一嘴。
大不了~
皇帝把他給殺了唄。
反正聽皇帝喊他這語氣就不太妙,還不如拚一把呢。
“嗯。”
趙淵點點頭,語氣是難得的溫和,“你說得對。是朕之前想錯了,長樂宮就不修了。”
反正那玩意兒修起來,又不能讓自己成仙。
再說!
現在皇祖母可還在後宮待著,他要是敢亂來……
他都四十六了,可不想再嚐試一下戒尺打手心會有多疼!
眾臣:???
不對勁!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他們家這位慣來獨斷專行的皇帝,竟然聽得進勸了,而且還會自己認錯?
等等!
今日皇帝難得好說話啊~
“啟奏皇上!”
掌管刑部的尚書令抓緊時機迅速開口。
“講。”
“臣私以為,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故,臣以為當修改嚴苛律令,以德禦民,方為萬世之本!”
說完,刑部尚書不敢抬頭,眼觀鼻鼻觀心,心髒跳得飛快。
好半晌,才聽一道天籟自上傳來。
“準。”
趙淵也沒意見。
大宴刑律嚴苛他不是不知道,隻是他前些年懶下來,懶得改動而已。
“你們擬好章程,再上折子給朕。”
趙淵又說。
刑部尚書眼睛都快瞪出來了,喜笑顏開道:“臣,遵旨!”
好好好!
皇帝今天太好說話了!
見又成功一個,一群老狐狸低垂著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裏都有了些想法。
“皇上,臣有奏。國庫空虛,遊牧之地地廣人稀,羊、馬畜生卻甚是豐富,臣認為可開兩地之貿市……”
“皇上,臣也有奏……”
開什麽玩笑?
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不趁著皇帝心情好,讓他點頭同意,錯過良機,下次想再單獨提,那……麻煩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於是朝臣開始暢所欲言。
你一個提議,我一個建議。
趙淵坐在龍椅上看著,嘴角微微一抽。
咋?
現在這麽多話了?
剛才一句都不說,當悶葫蘆那架勢呢?
他揉了揉額角,很是不耐煩處理這些事,但想到舒姣那句“大宴百姓,才是大宴國運的重要支撐”,他又覺得自己可以了!
他愛百姓!
絕對不是為了成仙!
好不容易等把這些朝政要務處理完,趙淵又把幾個朝堂重臣留下,開口就提了兩個字,“改製。”
朝臣:!!!
皇上!
少折磨他們吧!
他們一個個都六七十歲的老骨頭了,怎麽到這關頭還來個大雷呢?
幾個人不敢吱聲,互相對視。
——你上。
——你怎麽不上?
——你剛才在朝上不是那麽多話要說嗎?現在你的機會來了!快說。
——我尊老,您先說。
“行了,你們先好好想想。”
趙淵不耐煩看他們眉眼官司,“德喜,去把太子給朕叫來。”
德喜領命而去。
不多時,太子趙治就出現在眾人麵前。
他身形修長,看著便很是儒雅隨和,笑得又斯文,“兒臣見過父……父皇您的臉?”
在看清楚趙淵的臉時,太子傻眼了。
你誰?
我父皇呢?
我那麽大一個老當益壯、不惑之年的父皇呢?
你把他藏哪兒去了!
聞言,朝臣也不禁有些好奇,偷偷的抬起眼看趙淵,皆是被趙淵那張年輕十來歲的臉給驚住了。
陛下,您這是背著他們吃仙丹了?
“朕怎麽了?少管朕的事。”
趙淵不太待見他,覺得這兒子全身上下沒一點兒像他的。
但趙治是皇長子,腦子還算可以,至少治國沒什麽大問題,所以趙淵才把他提成了太子。
趙淵又道:“朕知道,朕打仗多年,大宴上下民生不穩。法律嚴苛就改、稅收過多就減、勞民傷財事就不做……這些,你們給朕拿個章程出來。”
他隻需要拍板做決定就行。
要是怎麽改革需要他方方麵麵去想,那手底下養的這群人是幹什麽的?
光吃白幹飯了?
眾人聞言更是一驚,就連趙治都忍不住用驚詫的目光看向趙淵。
他這親爹是受什麽刺激……發癲了?
這是要從暴政,轉向仁政的意思?
他爹不是在釣魚吧?
等把他們這群不支持暴政的家夥釣出來,一網打盡?
麵對眾人疑惑的眼神,趙淵麵不改色,“太子。”
“兒臣在。”
“你熟讀儒家經義,又精通法治,就跟他們商量著辦吧。三日之內,朕要看到結果。”
說完,趙淵甩手就走。
留下趙治和幾個朝臣麵麵相覷,半晌都沒人開口說上一句話。
趙治:親爹啊!你不怕孤跟這幾個朝臣聯手,把你給架空了?
朝臣:皇上啊!臣發誓,臣絕對沒有想投靠太子的意思。臣清清白白,隻忠誠於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