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傍晚。


    逐漸歸於沉寂的北京城,被巨大的鼓聲擾動。


    一時間,皇帝之下,督察院,翰林院,錦衣衛,欽天監,東廠人馬都慌慌張張行動了起來。


    很快,便有錦衣衛到達,將正在擊鼓的朱武捉住帶到了督察院。


    督察院升堂負責審訊,翰林院在一旁負責記錄,並決定要不要將冤情匯報給皇帝陛下。


    欽天監則關注是不是哪裏的天地發聲了大變。


    畢竟,這可是登聞鼓!


    可當擊鼓之人被錦衣衛帶到,一時間,上下麵麵相覷。


    來人居然是朱武!


    朱武一戰成名,楊榮都閉門謝客了,皇上還讓楊榮上自辯折子,可見這場交鋒之中,皇上是支持朱武的。


    此時此刻的朱武,在楊榮的事情沒理清結局之前,他可以說是無敵的。


    是以,本該審查的督察院居然不敢開口。


    翰林院學士則抬頭看天,別看他,他是負責記錄的。


    至於欽天監,發現不是天地大變,也和他們無關。


    錦衣衛,紀綱謀逆才沒過去幾年,正在低調做人,這種大事哪裏會插嘴?


    此時,代表皇帝意誌的內官監太監、欽差總兵太監、正使太監鄭和終於到達,剛剛進房間,鄭和還奇怪這壓抑的氣氛呢,看見朱武,頓時詫異道:


    “朱武,如何是你?”


    “閣下何人?”


    朱武朝來人抱拳。


    “朱武,還不給鄭公公賠罪!”


    朱武眼睛一亮,上上下下打量來人,明白了,大名鼎鼎的三寶太監麽。


    鄭和驚詫過後,很快平靜下來,笑著說道:


    “朱武,若無要事,敲響登聞鼓等同擾亂國綱,乃是大罪,你可知曉?”


    “下官正有要事。”


    朱武朝眾人抱拳道:


    “請問陛下何在?”


    “若非要事,你上個折子或者等下次大朝……”


    “當然是要事!”


    朱武立馬打斷鄭和:


    “阻攔禦史見駕,鄭公公想要阻塞言路嗎?”


    “阻塞言路,陛下聖君在朝,咱家倒要看看誰這麽大膽。”


    隨著聲音,又一名麵白無須的宦官走了進來。


    “拜見廠公!”


    在場眾人,除卻鄭和之外,紛紛朝來人躬身。


    “是你說三寶賢弟阻塞言路?”


    來人陰惻惻笑著,盯著朱武。


    朱武感覺全身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朝來人一拱手:


    “閣下何人?


    “周公公提督東廠,還不快給周公公賠罪!”


    鄭和立馬嗬斥道。


    “不必!”


    周思雨冷冷一擺手:


    “擅自敲響登聞鼓,大罪,於督察院大呼小叫,指斥鑾輿之嫌,來啊,拉下去,打二十板子!”


    “廠公,朱武要見陛下,廠公覺得可便可,不可便不可,不必再多生枝節吧?”


    一直裝死的督察院禦史劉觀站了出來,陪笑道。


    朱武的死活,他才不在乎呢。


    但在督察院,打督察院的人……傳出去,他這個左都禦史也不必幹了,他還沒貪夠呢!


    “看來劉公是要維護此子了。”


    周思雨冷笑一聲:


    “咱家便帶著他去見陛下,不過啊,若出了什麽事,劉公記得擔待些。”


    “我……我沒有!”


    被這麽多人看著,劉觀不想認慫,但也不想承擔責任,連忙道。


    周思雨冷哼一聲,懶得理會劉觀,轉身就走,一邊走,一邊語氣不屑道:


    “小子,你最好當真有事,不然的話,驚擾了陛下,砍掉你的狗頭都不夠。就算陛下會放過你,咱家也要幫陛下清理沒用的貓貓狗狗。”


    這明晃晃的威脅,跟著的督察院,翰林院,錦衣衛官員,全都低頭裝作沒聽到,可見東廠權柄和淫威!


    朱武心中哼了一聲。


    “跟上吧!”


    鄭和淡淡道。


    很快,朱武被帶著來到了朱棣麵前。


    身後,督察院,翰林院,錦衣衛,東廠都跟著一人或者二人,登聞鼓響了,他們要記錄全部經過和結果,這是程序。


    去年新建起來的乾清宮裏麵,朱棣冷笑一聲,大剌剌坐下:


    “敲響登聞鼓,是國朝大事,還是千古奇冤,說說吧!”


    “啟稟陛下,臣打算彈劾朱勇!”


    朱武拱手,正色道:


    “臣彈劾朱勇媚上欺下,臣被陛下鞭子教訓,本該在家中好好養傷,等身子好了再為陛下效力,誰曾想,朱勇為了不得罪楊學士,居然強拉著臣起床,要讓臣去給楊學士賠罪,請陛下治朱勇死罪!”


    朱武義正詞嚴的說道。


    朱棣隨意點點頭:


    “不關國事,也非奇冤,還有呢?”


    “第二個,臣繼續彈劾楊榮楊學士!”


    朱武道:


    “臣彈劾楊學士身為首輔,肩負社稷之重,卻無絲毫的擔當!”


    朱棣終於皺眉,彈劾朱勇那個,聽聽就是了,可繼續彈劾楊榮,朱棣有點沒想明白,便道:


    “朕已經讓楊學士上自辯折子了,屆時事情自然分明,朕說過,再有人擅言楊學士結黨,斬!”


    “陛下這是要包庇楊榮到底嗎?”


    朱武忽然激動的喊道:


    “子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出事了,閉門謝客,躲起來事情便會過去嗎?陛下讓這樣的人擔當首輔,難道是天下之福嗎?”


    “他若是覺得自己做錯了,認錯便是,陛下還會處罰他嗎?”


    “若是覺得自己沒錯,或者自辯,或者不理會都可。”


    “夠了!”


    朱棣大聲喝道:


    “楊學士如何,不是你能議論的,下去!”


    說著不耐煩的一甩大袖。


    他這又是生氣,也是對朱武的保護。


    畢竟,朱武是朱能的孩子,朱能是他麾下張玉之外的第二功臣。


    不然的話,光是敲響登聞鼓,就足夠朱武喝一壺的了。


    “陛下這是要包庇嗎?”


    朱武立馬大聲喊道:


    “臣彈劾陛下包庇!”


    “那是朕的首輔,朕就是包庇他了,如何?”


    朱棣被氣笑了,冷冷的盯著朱武。


    皇帝包庇首輔?就沒這個說法麽。


    政治生態上,皇帝和首輔是一體的。


    “臣說的包庇,不僅僅是楊學士,臣主要彈劾陛下包庇東廠!”


    朱武看了眼一旁的周思雨,繼續拱手。


    周思雨驟然看向朱武,眸子裏麵好似閃爍著雷電,若是換個地點,朱武這會兒估計是個死人了。


    “內外有別,區區九品檢校,你還要幹涉內廷嗎?”


    朱棣冷冷盯著朱武,身子微微前趨,明顯動了殺心。


    一時間,乾清宮氣溫都低了好幾度。


    他用太監,自然有自己的道理,豈能給別人解釋?正因為不能解釋,不光明正大,東廠,是朱棣的禁臠!


    誰敢伸手,朱棣就砍誰的手!


    “陛下,豈不聞唐朝神策軍之亂!”


    朱武感受到了高壓,卻盯著朱棣,堅定的大聲喊道。


    朱棣本來都站起來,打算離開了,聽到朱武這話,頓時原地呆住。


    神策軍之亂,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就是本該保衛宮廷的神策軍,忽然就變成了王室的屠刀,盛唐繁華一朝崩塌,直到太祖建立大明,中原才複歸漢人主導的華夏一統!


    神策軍禍亂天下的原因,史家早就講的清清楚楚了,因為他們既有軍權,又有財權!


    有軍權,無所謂,任何一支隊伍都有一定的軍權。


    關鍵是財權……有了足夠的財權,必然會招人擴張,擴張到一定程度,便會生出野心。


    此刻的東廠,軍權不大,財權很強。


    又有他這位天子保駕護航,都沒人監督的,人也越來越多……多到一定地步,人數,自然而然就演變成了軍權!


    甚至此時此刻,鄭和手底下就有兩萬大軍!


    現在他在,鄭和在,這股力量不屬於東廠。


    但將來呢?


    想到這一步,朱棣都悚然一驚,回頭看向鄭和和東廠提督周思雨。


    鄭和與周思雨都被嚇到了,連忙跪在地上道:


    “陛下,臣對陛下忠心耿耿……”


    “平身。”


    朱棣重新坐下,朝兩人伸手。


    錦衣衛立馬放開朱武。


    “你覺得,東廠能成為神策軍?”


    朱棣盯著朱武,忍不住嗤笑一聲,他承認東廠製度有缺陷,但成長為能禍亂天下的神策軍,那東廠的能量未免也太大了?


    “差不離。”


    朱武整理著自己衣服道。


    “哦,為何?武人犯上者無數,東廠不過是一群閹人而已。”


    朱棣說道。


    “東漢黃門換皇帝者不計其數。”


    朱武道:


    “這和他們是不是閹人並沒關係,天子身邊近臣,既掌握了武力,又手握財權,犯上或者架空皇帝,乃是必然之事,和皇帝是否明君,太監是否忠君,都沒任何關係。”


    朱棣深深呼吸著,盯著朱武。


    這個道理很淺顯,身為天子近臣,有錢有人有權力,就算沒一丁點野心,但加入這個組織的人會越來越多吧?


    下麵的人都想要進步,想要更多的好處。


    上麵的人不想被下麵的人頂翻出去,就隻有擴大權柄,擴大財路,擴充人力了。


    最終,不管是和武將爭鋒,還是和文臣爭雄,結果都是架空皇權,甚至反噬皇權!


    朱棣越想越遠,尤其想到東漢黃門隨隨便便都能換皇帝之事,一時間,冷汗都要下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進攻型禦史,朱棣崩潰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點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點墨並收藏大明:進攻型禦史,朱棣崩潰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