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帝見她這般模樣便把人往懷裏攬,姚淑妃就順勢靠在文昭帝的懷裏。


    “放心,以後我們還會有孩子的。”


    姚淑妃沒有再說什麽,文昭帝的目光晦暗不明,不知道在想什麽。


    姚淑妃無子,在宮裏也不爭寵,若不是因為她還是四妃之一,若不是皇上每個月也都會照例來她宮裏一次,這宮裏怕是沒人在乎她了。


    文昭帝在姚淑妃的宮裏歇下了,第二日早朝的時候文昭帝給五皇子與三皇子的處罰就下來了。


    文昭帝前些日子就準備給幾位成年皇子封王了,三皇子與五皇子本來也是要被封親王的,可卻出了這種事,兩人便隻能被降為了郡王。


    三皇子廣郡王,五皇子安郡王,二皇子宸王,四皇子容王。


    除了四位成年皇子,其餘皇子還未成年,所以要等到他們成年了搬出宮去住了才能封王。


    除了降了兩位皇子的王爵外,三皇子禁足三個月,罰俸一年,這是明麵上的,私下裏文昭帝讓他的收的那些金銀全部上交國庫。


    五皇子同樣禁足三個月,罰俸一年,之前五皇子在兵部領了差事,文昭帝直接罷免了他的所有差事。


    這對五皇子來說才是罰的最重的,罷免了他的所有差事,就是要他遠離朝堂。


    遠離朝堂他還怎麽去爭那個位置,可是他如今隻能受著不能做什麽。


    三皇子沒被罷免自己的差事,心裏鬆了口氣。


    處理了三皇子與五皇子,文昭帝又賞賜了二皇子好多東西,畢竟他是受害者。


    幾個牽扯其中的官員要麽被貶職,要麽就是被罷官了。


    至於四皇子,好像就是一個陪跑的,沒罰也沒賞。


    說了給四位皇子封王的事後,文昭帝便讓劉福拿出了一道聖旨。


    “眾臣聽旨!”


    劉福打開聖旨,眾大臣聞聲便紛紛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姚氏淑妃德賢有加,入宮多年行事得體,並無過錯,朕心甚喜,封姚氏淑妃為皇貴妃,掌鳳印,封號淳熙,尊淳熙皇貴妃,欽此!”


    眾人都沒想到文昭帝會封姚淑妃為皇貴妃,皇貴妃僅次於皇後,如今文昭帝讓皇貴妃掌鳳印就是沒有打算再立後的事。


    “陛下,不可啊!”


    “姚淑妃無子嗣,沒為皇室開枝散葉,無功無勞,何以當得起皇貴妃之位。”


    丞相與太師沒有開口,內閣的幾位大臣都是文昭帝的人,也沒有開口。


    說這話的人是禮部的一個官員,他此話一出便也引得不少人附和。


    這其中就有大理寺少卿和信國公,兩家因為之前陸明楓和信國公府二姑娘的事,如今便勉為其難的結為了殷親。


    但是信國公府還是看不上大理寺少卿陸家的,可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女方還是信國公府的姑娘,所以信國公府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了這門婚事。


    好在兩家人站隊都是站三皇子那一方的,在利益相同的情況下那點兒女婚事就沒什麽影響了。


    文昭帝聽著一個個言之鑿鑿的說話聲,說什麽姚淑妃無兒無女,對皇室沒有功勞,不能為皇貴妃的話,文昭帝隻是在心裏嗬嗬的冷笑兩聲。


    說得這麽冠冕堂皇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而已。


    時丞相與盧太傅兩人對視一眼,默默的低著頭自顧自的遠離的吵鬧的包圍圈。


    兩人都是聰明人,當了這麽多年的臣子,文昭帝的心思兩人還是能猜出幾分的。


    文昭帝此舉的目的一是為了給姚家一個交代,沒看到兩個皇子都受罰了嗎?


    其二姚將軍這次又立下了大功,姚家是要賞的,可文昭帝不想給姚家爵位,隻賞一些金銀玉器擺件未免有些小氣了,於是便把這賞賜給了姚淑妃。


    冊封姚淑妃為皇貴妃也是抬了姚家的身份。


    其三如今朝堂上雖是三位皇子在爭,四皇子如今倒是沒看出來有什麽打算。


    可前段時間眾人逼著文昭帝立後,最有希望入主中宮的就隻有李貴妃和徐德妃。


    這兩人其中不管是誰成了皇後都會再出一個嫡子。


    太子才走,皇帝如今可不需要一個成年的嫡子了,所以皇帝這是要扶持姚家。


    姚淑妃無子,這就是最好拿捏姚家的原因,姚家與她的一切榮寵都在文昭帝的一念之間。


    時丞相與盧太師兩人看出來了,所以兩人默默的沒說話。


    一些大臣本來想開口的,可是看到這兩人沒出聲,他們便也跟著沒出聲。


    “朕就是要封她,說到底這是朕的家事,朕要立誰為後就立誰為後,朕要冊封誰為皇貴妃就冊封誰為皇貴妃。”


    “別忘了朕是君,你們一個個一天天的正事不做,非得盯著朕的家事,朕養著你們可不是為了讓你們對朕的家事指手畫腳的。”


    文昭帝看著底下的朝臣發了好大一通火。


    “陛下英明,淳熙皇貴妃賢惠端莊,齊家治國平天下,後宮有皇貴妃娘娘前朝有陛下,我大周定能盛世繁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昭帝的話音落下,便有人開口附和,開口的人是禦史大夫,眾所周知禦史大夫與禮部尚書是親家,禮部尚書乃是徐德的的娘家。


    所以禦史大夫可以說是二皇子那邊的人了。


    禦史大夫已經開口了,時丞相與盧太師兩人便也跟著一起三呼萬歲。


    接著便有人跟著陸陸續續的跟著一起三呼萬歲。


    文昭帝見狀臉色才好了點,吩咐禮部的人擇良辰吉日準備冊封大典,後便退朝了。


    文昭帝已經冊封姚淑妃為皇貴妃,這也是給姚家的交代和補償了。


    姚老將軍在府裏逗鳥,今日他沒去上朝。


    他已經把兵權交給了自己的兒子,他就是除了每個月大朝會的時候才會去朝堂上走一遭,其餘時間他都不用去上朝。


    姚老將軍得知朝堂上的事後沒什麽說什麽,他知道見好就收,沒有再揪著那點事不放。


    再說了就算是繼續揪著那點事不放又能怎麽樣?文昭帝不可能再殺一個兒子。


    更何況姚家的的身份地位還不夠陛下為了姚家而殺自己的兒子。


    再繼續揪著那點事不放說不定到時候這些人看的就是姚家的笑話了。


    姚老將軍想得很開,反正不管怎麽樣他兒子沒事,隻要他兒子沒事這件事就這樣吧。


    文昭帝讓禮部準備姚淑妃,不,現在是淳熙皇貴妃了,讓禮部準備的冊封大典就是在抬舉姚家。


    姚家也不能一點也不識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娶了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某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某某並收藏重生後我娶了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