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之後,首腦那道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命令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迅速地衝破了重重阻礙,層層傳遞到了偏遠的猛裏縣。與這道命令一同抵達的,還有一群從京城遠道而來、肩負重任的幹部們。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前往猛裏縣兵工廠任職,並執行接管猛裏縣兵工廠的工作。


    一直以來,猛裏縣都將兵工廠和摩托車廠視為自己懷中的兩隻能夠源源不斷地下出“金蛋”的老母雞。如今要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被奪走,心中的失落感和不舍之情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然而,麵對來自首腦的命令,即便是滿心不願,猛裏縣也不敢有絲毫的違抗之意。


    就在接到命令後的第一時間,趙陽這位盡職盡責的縣長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積極配合。他帶著複雜而沉重的心情,與那些隨著命令而來的幹部們開始著手辦理兩個廠的管理權交接手續。每一步操作,都像是在割舍自己身上的一塊肉一般,讓他心痛不已。


    原本以為失去這兩個廠就已經足夠令人痛心疾首了,可當得知還需要上繳軍火收入的一半時,趙陽隻覺得眼前一黑,仿佛整個世界都突然崩塌了下來。他下意識地伸出雙手緊緊捂住胸口,身體微微顫抖著,臉色變得蒼白如紙,看上去就像一位心髒病即將發作的重症患者。這一刻,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幾乎要將他吞噬殆盡。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京城方麵在收取了猛裏縣的這些好處之後,表示對於之前該縣私自倒賣軍火的事情將不再予以追究。這個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給陷入絕望邊緣的趙陽帶來了一線希望。想到這裏,他那顆懸在半空的心終於緩緩落回了原處,胸口的疼痛感也逐漸減輕,呼吸漸漸平穩了下來。


    隨著接管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沒過多久,一座嶄新的、規模宏大的西南重工便在猛裏縣拔地而起。這無疑給這座縣城帶來了全新的氣象和活力。


    起初,牟靈對許多曾與自己默契配合的工作人員被替換一事頗感不適。畢竟,長期以來形成的工作模式和人際關係突然發生改變,讓他一時難以接受。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他漸漸發現,新來的這批幹部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工作能力。


    這些幹部們普遍具備極高的執行力,牟靈隻需簡單地布置任務,他們便能迅速且有效地予以執行,完全無需像從前那樣還得詳細地向工作人員解釋具體該如何去做。這種高效的工作方式讓牟靈既驚訝又欣喜。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牟靈驚喜地發現,軍工廠不僅沒有因大量管理層人員的更替而出現生產力下降的情況,反而呈現出顯著的提升態勢。尤其是當來自京城的政工幹部們全麵展開工作以後,整個工廠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工人們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每天清晨,陽光灑在軍工廠寬敞的廠區內,工人們精神抖擻地走進車間,開始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他們麵帶微笑,相互問候,充滿激情地投入到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環節。在政工幹部的組織下,各種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和技能培訓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極大地激發了工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如今的西南重工,已然成為了猛裏縣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著眾多關注的目光。而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那些優秀的幹部以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有了這些出類拔萃、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幹部的加入,牟靈那一直緊繃著的心弦總算能稍微鬆一鬆了。他如釋重負般長舒一口氣,終於能夠從那日複一日繁瑣且沉重的工廠管理事務當中徹底解脫出來。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牟靈決定將工廠的管理大權放心地交付給那位從京城空降到廠裏的副廠長——李金。這位副廠長不僅有著深厚的行業背景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對於工廠管理的理念與牟靈不謀而合,相信他一定能夠把工廠打理得井井有條。


    交接完工作後的牟靈並沒有閑下來,而是馬不停蹄地召集起了來自理工大學的眾多機械工程領域的權威專家們。他們齊聚一堂,專注而投入地開始對小型農機展開深入細致的研究。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牟靈突然萌生出要研究小型農機這個念頭呢?其實背後的緣由並不複雜。隨著猛裏縣近年來工業化進程的大規模推進,當地原本數量龐大的農業人口紛紛響應號召,離開農田走進工廠,成為了產業工人。這固然推動了猛裏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嚴重短缺。再加上此時農村用於耕作的水牛等傳統畜力資源也比較稀缺,無法做到普及畜力,使得農業生產麵臨巨大壓力。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牟靈經過反複思考和調研,最終想出了一個創新的解決方案——利用先進的農業機械來替代人力和畜力。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猛裏縣乃至整個滇省的地形地貌十分特殊,大部分的耕地都分布在高低起伏的山地上。這樣崎嶇不平的地勢條件顯然無法容納那些體積龐大的大型農業機械施展拳腳,進行機械化耕種作業。因此,研發適應當地特殊地理環境的小型農機便成了當務之急。


    牟靈自從穿越到六十年代以來,親身經曆並參與了一段不短時間的農業生產活動。在這期間,他深切體會到了農耕勞作中的種種艱辛和不易。然而,如果要評選出農耕過程中最為辛苦勞累的一項工作,牟靈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歸為翻地莫屬。


    每當回憶起那漫長且繁重的翻地勞動,牟靈都不禁感歎萬分。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深刻的親身體驗,當他萌生出發展小型農業機械這個念頭的時候,腦海裏首先浮現出來的便是後世在滇省農村地區頗為常見的旋耕機。


    旋耕機作為一種與拖拉機相互配套的耕耘機械,可以完美地完成耕、耙等一係列農田作業任務。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具備強大的碎土能力,能夠將堅硬的土地破碎成細小均勻的顆粒,同時還能保證耕地後的地表呈現出平坦整齊的狀態。正由於這些顯著優點,旋耕機在農業領域獲得了極為廣泛的運用和推廣。


    特別是在後世,隨著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以及製造工藝日益精進,旋耕機逐漸實現了小型化設計。如此一來,這種便捷高效的農業機械在滇省眾多農村地區變得越來越普及和常見。值得一提的是,牟靈本人也曾有幸親自試用操作過這類先進的小型旋耕機,對其性能和特點可謂了如指掌。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牟靈下定決心以旋耕機作為切入點,逐步深入展開對小型農業機械的研發探索之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模擬器:從讀大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牟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牟靈並收藏人生模擬器:從讀大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