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岐王和南越王在司月台祭拜南越天神,商議婚俗流程,南越王擬定求婚書和吉期,指派小南王前往天朝求取公主。雙方增設茶酒互市榷場,兩國邊民互通有無,互惠互利。
另,天朝武試奪魁,南越王允諾可滿足其一個要求,岐王以文書記錄,在南越滿朝文武的見證下,南越王蓋章定允,結成誓約。
七月十一,南越王於王宮為十三公主趙浠瀾舉辦生辰宴,行及笄禮,南越百官同慶。
大殿內,南越王及王後坐於主位,岐王和岐王妃、八公主座位挨在其下,百官依照秩序盤坐於殿兩側。
會宴伊始,宮人搬了編鍾進殿,樂人、琴師或持缶、持琴、持塤、持磬緊跟在後,待一切就緒,琴師領調,抬袖撫琴,琴聲泠泠,一音起,萬音隨,殿內驟然喧鬧起來。
大臣們或拊髕,閉目擊節,或舉起獸麵銅樽,趁樂小酌。
樂音起伏,清朗悅耳,漸入高潮,忽而編鍾起,幾聲清脆悠揚回響殿內,百樂止,唯餘磬音伴奏,其聲輕靈幽遠,眾人凝神靜聽,樂人執丁形木錘和長棒,姿態優美,舞袖依譜敲擊。
正當眾臣入神,殿外忽響起一陣鈴聲,少頃,頭戴五彩孔雀翎羽,身穿粉衣羅裙,腰纏彩帶,踝飾紅繩鈴鐺的舞姬,赤足,踏著輕盈舞步緩緩入得殿中。
眾臣似如夢方醒,殿內漸有談笑聲。
舞姬步調整齊,身形隨鍾聲擺動,鈴鐺聲聲,卻都合乎樂音。
正是興起,眾人隻見舞姬移步殿門邊,麵朝門外,甩袖彎腰,再抬身,卻是簇擁一紅衣美人舞向殿中。
美人紅衫似火,薄紗掩麵,頭飾珍珠紗布,隻餘皓腕裸露在外,同赤足一般,纏了紅繩鈴鐺,此女正是南越第一美人,此次壽宴的主人——十三公主趙浠瀾。
趙浠瀾踏樂而舞,在舞姬的襯托下,美豔不可方物,四座驚歎,十三公主獻舞可是難得一見!
眾臣大飽眼福,而十三公主目光卻緊盯著緊鄰王座下的男人,媚眼如絲,雖然一直靠在他懷中戴著厚重冪籬的女人十分礙事,但這不影響她對自身魅力的自信。
一舞終了,舞姬退出殿內,趙浠瀾朝南越王和王後福身。
“父王,母後,瀾兒來遲,適才獻醜了。”
趙柁拍拍胖手,笑眯眯誇讚。
“瀾兒何時學的這段,這麽精彩絕倫,父王還是頭次見呢,”
一頓,又說。
“今日是瀾兒生辰,瀾兒想要什麽作為生辰禮?父王和你母後定然為你辦到。”
姚夙點頭,她臉色有些不好,趙驤還在牢裏關著,這幾日操心壞她了,趙柁這次像是變了個人,態度強硬,根本不給她勸說的機會。
她瞥了眼位下看似依舊虛弱的趙驥,目光回到女兒身上,勉強笑了笑,點頭。
“是啊,瀾兒可有何想要的?”
趙浠瀾搖搖頭,嬌聲。
“父王母後費心,瀾兒一切齊全,隻求同父王母後,還有王兄一起,團團圓圓,美美滿滿,瀾兒願終身侍奉父王母後身側。”
姚夙嗔她。
“傻孩子,女兒家終究是要擇良配的。”
她瞧一眼魏鏡,見其神色淡淡,興趣缺缺,隻照顧懷中的女人,沒有關心他們對話的樣子。
她臉色一暗,悄聲歎了口氣。
這岐王,終究她啃不動,也罷,瀾兒在她身邊才會有更好的歸宿。
趙浠瀾麵色緋紅,她再次怯怯羞羞望了眼魏鏡,那人卻從始至終未注意她。
趙浠瀾不由咬唇,她對王座上的父母道。
“父王母後,在行笈禮前,女兒準備了一首笛曲,想奏與各位聽聽,”
她說著,擊掌,侍女走進殿內,掌上托著一支翠笛,躬身遞至她麵前。
趙浠瀾取了玉笛,抬眼瞧了瞧魏鏡所在方向,見他終於看向自己,不禁得意一笑。
“此曲我昨日才學會,有不當之處,望各位海涵。”
眾臣客氣一笑,紛紛搖頭,表示不敢當。
南越擅打擊樂,吹奏樂器以塤為常見,至於笛子、琵琶這些,眾人不約而同瞧了瞧殿內怪異二人組——天朝更為精通,而岐王,更是個中高手。
這下大臣們便都明白十三公主的用意了,不由神情微妙,正襟危坐起來。
趙浠瀾說完,取下麵紗,執起短笛,橫置於唇邊,左手捏著笛子前端,右手靠近笛子後端,微微張了唇,往笛孔內送氣。
頃刻,悠揚笛音徐出,笛音悅耳動聽。
眾人詫異,投向趙浠瀾身上的目光多了絲讚賞。
笛音婉轉,漸高漸低,時而短促,時而拉長,音調奇特,卻出奇動聽。
魏鏡盤坐在位置上,他盯著趙浠瀾,聽著笛音,越深入,他眉頭便越皺越緊,目光逐漸陰沉,笛聲越至後麵,越是激昂婉轉,那聲音,他再熟悉不過。
魏鏡擰眉俯視懷中人,麵沉如水。
果然,一聲呻吟傳來,聞昭在魏鏡懷中動了動身,雙手不覺捂向肚子,魏鏡眉峰劇烈一跳,笛音攀至頂峰,隻聽“砰”!的一聲,魏鏡推開桌案,冷喝。
“別吹了!”
然而為時已晚,聞昭掙開他,癱倒在地,來回翻滾起來,幕籬在翻滾中脫落,聞昭的臉清晰地暴露在了眾人眼前,滿座嘩然,有人尖叫一聲,顫顫兢兢,失聲道
“妖!妖怪!”
說著竟將獸形銅樽擲向聞昭,魏鏡極快地擋過去,他麵無表情地盯了眼那人,眸寒如冰,眾人瞬間噤聲,魏鏡抱起聞昭,拾起幕籬,罩住聞昭。
趙柁已從位上站起,他甫一見聞昭的模樣,嚇得差點摔倒,幸得一旁姚夙攙扶,此刻見魏鏡如此神色,他慌忙走下去,想要說些什麽解釋一下,魏鏡卻極快轉身,冷然注視著他,寒聲。
“這就是王上一定讓我攜妻妹赴宴的原因麽?”
趙柁睜大他的綠豆眼,慌忙擺手,由於急促,他喘著氣,小胡須也隨著他喘氣的弧度上下浮動。
“不不不,孤沒有,孤並不——”
“王上,趙柁,我昨日言盡於此,你大可不必聽,我自不會教你們為難,可聞昭,她是天朝皇帝的兒媳,是聞儆元的女兒!”
魏鏡冷若冰霜,嚴厲說完,目光淡淡掃過身後眾人。
趙柁卻渾身僵硬,他打著哆嗦,後退幾步,趙浠瀾早在魏鏡推桌就嚇得跌倒在地,再被聞昭一嚇,也沒有人想到要扶她起來,她便木訥地坐在地板上,又見魏鏡如此作色,連她父王母後都不敢出聲,她更害怕了,意識到自己闖了禍,她連滾帶爬爬到魏鏡身邊,想要說什麽挽救一下,魏鏡卻移步,厭惡地看她一眼,連衣角都不讓她碰到。
他抱著聞昭愈發輕盈的身軀,側對著殿門,在逆光中,冷得像把劍。
“王上,此行便到此,在下來之前已吩咐儀仗候在城外,此刻便要回朝,您,好自為之。”
他說著,看了眼趙驥和姚夙,雲淡風輕。
“許將軍時刻守在邊境,王上有心,還請好生管教身邊人。”
魏鏡說完,不再看他們,他朝小南王微點了下頭,轉身。
“書悅,跟上!”
小南王望著他的背影,皺著眉,她轉向趙柁,麵具下,嘴唇動了動。
趙柁會意,立刻揮手。
“蒙覺,快,你一路護送岐王回京,切不可再有任何閃失!”
“是!”
趙浠瀾看著魏鏡走遠,她一邊哭著一邊轉向趙柁,正要委屈傾訴,哪知迎麵一個巴掌,打得她頭暈眼花,趙柁嚴厲斥責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孽障!孤怎麽生了你們這般蠢物!”
趙驥在一旁冷眼看著,嘴角掛了抹譏笑。
……
新義城外。
“爺,怎麽這麽快——”
譚齊迎上前,在接觸到魏鏡冰冷的神色後止住問話,他堪堪看了眼聞昭,小聲。
“王妃她——”
“整理一下,準備回朝吧。”
魏鏡輕聲,聞昭依舊在他懷裏顫抖著,他不敢再拖延了,他耗不起。
譚齊看魏鏡抱著聞昭準備上馬車,他皺著眉,握了握掌,追上去。
“爺,回朝路途遙遠,少則兩個月,多則三個月,且神醫行蹤不定,王妃她——”
“譚齊,即便如此,難道有更好的辦法?”
魏鏡止住腳步,歎了口氣,眉間盡是陰鬱之色。
譚齊盯著他的背影,懇切。
“爺,您何不上蟒川一試,蟒川多奇珍異寶,聞聖水可解百毒,且距此處不過七八日腳程,快的話,可能隻需四五日,”
魏鏡抱著聞昭,筆直地站在車前沉默著,似在考慮。
“屬下瞧著王妃身子越來越差,恐怕毒已深入,實在拖不得了!”
魏鏡還是沒有動,良久,他淡淡斜睨身後一眼,輕聲。
“那便依你之言吧,我畢竟不能再看昭兒受苦——高詢!”
譚齊放下掌心,聽到魏鏡叫高詢,便退到一邊。
“王爺有何吩咐?”
“上車說吧,我手有點酸。”
魏鏡疲憊道。
“是。”
高詢扶著魏鏡上了馬車,譚齊正要跟上去,魏鏡溫聲。
“你待在下邊照看車馬,你隨我一道去蟒川,我同高護衛吩咐回京事宜。”
譚齊點頭,整頓車馬去了……
“書悅,路上要好好聽高護衛的話,不能再闖禍了。”
魏鏡摸摸魏書悅的頭,那丫頭現在正哭成淚人。
“嗚嗚,哥哥呀,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照顧嫂嫂,一定一定讓她好好的,我在路上等你們,我會好好聽話,不惹事,你要記得把我健健康康活蹦亂跳的嫂嫂還給我啊。”
魏書悅在魏鏡掌下嗚咽著。
魏鏡笑了笑,擦擦她的淚,輕捏她的臉,抱了抱她,承諾。
“嗯,我一定一定保護好昭兒,將她完完整整,活蹦亂跳地帶回去,書悅相信哥哥?”
魏書悅吸吸鼻涕,點頭,哽咽。
“我相信!哥哥拉勾,”
她伸出小指,魏鏡看了片刻,抬手和她拉上。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是烏龜王八蛋!”
“我們書悅眼看著十六,其實還隻有三歲呢。”
魏鏡在日光下睨她一眼,促狹道。
高詢等在一旁,魏鏡揉了揉她的頭發,揮手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魏書悅不依不舍地上了馬車。
魏鏡回神,蕭衡立在不遠處,神情冰冷嚴肅,見魏鏡看向自己,他猶豫片刻,還是動身上前。
“你想揍我嗎?”
魏鏡指著他握緊的拳頭,問。
蕭衡瞅著他,咬牙承認。
“想,但是我不能!”
“為何?”
魏鏡表情平靜。
“你要是出了意外,就沒人可以救聞昭了。”
蕭衡冷然道。
魏鏡聞言,默默打量他片刻,忽然笑了笑。
他抬頭,輕聲。
“那算我欠你一記拳頭吧,待我回去,你隨時可以找我要回來,我不會還手。”
蕭衡挑眉。
“這可是你說的。”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哼,這次饒過你,下次你若再讓聞昭受到傷害,我便將她搶回來,你一輩子也別想再見到她了。”
魏鏡淡笑,眉眼卻很認真。
“不會了,這是最後一次,我發誓,”
他一頓,睨一眼蕭衡,略帶挑釁
“不過,你可以試試,如果你做的到的話。”
蕭衡望著魏鏡略微欠扁的背影,握緊了拳,要不是高詢攔著,他當時就履行了那個約定。
……
另,天朝武試奪魁,南越王允諾可滿足其一個要求,岐王以文書記錄,在南越滿朝文武的見證下,南越王蓋章定允,結成誓約。
七月十一,南越王於王宮為十三公主趙浠瀾舉辦生辰宴,行及笄禮,南越百官同慶。
大殿內,南越王及王後坐於主位,岐王和岐王妃、八公主座位挨在其下,百官依照秩序盤坐於殿兩側。
會宴伊始,宮人搬了編鍾進殿,樂人、琴師或持缶、持琴、持塤、持磬緊跟在後,待一切就緒,琴師領調,抬袖撫琴,琴聲泠泠,一音起,萬音隨,殿內驟然喧鬧起來。
大臣們或拊髕,閉目擊節,或舉起獸麵銅樽,趁樂小酌。
樂音起伏,清朗悅耳,漸入高潮,忽而編鍾起,幾聲清脆悠揚回響殿內,百樂止,唯餘磬音伴奏,其聲輕靈幽遠,眾人凝神靜聽,樂人執丁形木錘和長棒,姿態優美,舞袖依譜敲擊。
正當眾臣入神,殿外忽響起一陣鈴聲,少頃,頭戴五彩孔雀翎羽,身穿粉衣羅裙,腰纏彩帶,踝飾紅繩鈴鐺的舞姬,赤足,踏著輕盈舞步緩緩入得殿中。
眾臣似如夢方醒,殿內漸有談笑聲。
舞姬步調整齊,身形隨鍾聲擺動,鈴鐺聲聲,卻都合乎樂音。
正是興起,眾人隻見舞姬移步殿門邊,麵朝門外,甩袖彎腰,再抬身,卻是簇擁一紅衣美人舞向殿中。
美人紅衫似火,薄紗掩麵,頭飾珍珠紗布,隻餘皓腕裸露在外,同赤足一般,纏了紅繩鈴鐺,此女正是南越第一美人,此次壽宴的主人——十三公主趙浠瀾。
趙浠瀾踏樂而舞,在舞姬的襯托下,美豔不可方物,四座驚歎,十三公主獻舞可是難得一見!
眾臣大飽眼福,而十三公主目光卻緊盯著緊鄰王座下的男人,媚眼如絲,雖然一直靠在他懷中戴著厚重冪籬的女人十分礙事,但這不影響她對自身魅力的自信。
一舞終了,舞姬退出殿內,趙浠瀾朝南越王和王後福身。
“父王,母後,瀾兒來遲,適才獻醜了。”
趙柁拍拍胖手,笑眯眯誇讚。
“瀾兒何時學的這段,這麽精彩絕倫,父王還是頭次見呢,”
一頓,又說。
“今日是瀾兒生辰,瀾兒想要什麽作為生辰禮?父王和你母後定然為你辦到。”
姚夙點頭,她臉色有些不好,趙驤還在牢裏關著,這幾日操心壞她了,趙柁這次像是變了個人,態度強硬,根本不給她勸說的機會。
她瞥了眼位下看似依舊虛弱的趙驥,目光回到女兒身上,勉強笑了笑,點頭。
“是啊,瀾兒可有何想要的?”
趙浠瀾搖搖頭,嬌聲。
“父王母後費心,瀾兒一切齊全,隻求同父王母後,還有王兄一起,團團圓圓,美美滿滿,瀾兒願終身侍奉父王母後身側。”
姚夙嗔她。
“傻孩子,女兒家終究是要擇良配的。”
她瞧一眼魏鏡,見其神色淡淡,興趣缺缺,隻照顧懷中的女人,沒有關心他們對話的樣子。
她臉色一暗,悄聲歎了口氣。
這岐王,終究她啃不動,也罷,瀾兒在她身邊才會有更好的歸宿。
趙浠瀾麵色緋紅,她再次怯怯羞羞望了眼魏鏡,那人卻從始至終未注意她。
趙浠瀾不由咬唇,她對王座上的父母道。
“父王母後,在行笈禮前,女兒準備了一首笛曲,想奏與各位聽聽,”
她說著,擊掌,侍女走進殿內,掌上托著一支翠笛,躬身遞至她麵前。
趙浠瀾取了玉笛,抬眼瞧了瞧魏鏡所在方向,見他終於看向自己,不禁得意一笑。
“此曲我昨日才學會,有不當之處,望各位海涵。”
眾臣客氣一笑,紛紛搖頭,表示不敢當。
南越擅打擊樂,吹奏樂器以塤為常見,至於笛子、琵琶這些,眾人不約而同瞧了瞧殿內怪異二人組——天朝更為精通,而岐王,更是個中高手。
這下大臣們便都明白十三公主的用意了,不由神情微妙,正襟危坐起來。
趙浠瀾說完,取下麵紗,執起短笛,橫置於唇邊,左手捏著笛子前端,右手靠近笛子後端,微微張了唇,往笛孔內送氣。
頃刻,悠揚笛音徐出,笛音悅耳動聽。
眾人詫異,投向趙浠瀾身上的目光多了絲讚賞。
笛音婉轉,漸高漸低,時而短促,時而拉長,音調奇特,卻出奇動聽。
魏鏡盤坐在位置上,他盯著趙浠瀾,聽著笛音,越深入,他眉頭便越皺越緊,目光逐漸陰沉,笛聲越至後麵,越是激昂婉轉,那聲音,他再熟悉不過。
魏鏡擰眉俯視懷中人,麵沉如水。
果然,一聲呻吟傳來,聞昭在魏鏡懷中動了動身,雙手不覺捂向肚子,魏鏡眉峰劇烈一跳,笛音攀至頂峰,隻聽“砰”!的一聲,魏鏡推開桌案,冷喝。
“別吹了!”
然而為時已晚,聞昭掙開他,癱倒在地,來回翻滾起來,幕籬在翻滾中脫落,聞昭的臉清晰地暴露在了眾人眼前,滿座嘩然,有人尖叫一聲,顫顫兢兢,失聲道
“妖!妖怪!”
說著竟將獸形銅樽擲向聞昭,魏鏡極快地擋過去,他麵無表情地盯了眼那人,眸寒如冰,眾人瞬間噤聲,魏鏡抱起聞昭,拾起幕籬,罩住聞昭。
趙柁已從位上站起,他甫一見聞昭的模樣,嚇得差點摔倒,幸得一旁姚夙攙扶,此刻見魏鏡如此神色,他慌忙走下去,想要說些什麽解釋一下,魏鏡卻極快轉身,冷然注視著他,寒聲。
“這就是王上一定讓我攜妻妹赴宴的原因麽?”
趙柁睜大他的綠豆眼,慌忙擺手,由於急促,他喘著氣,小胡須也隨著他喘氣的弧度上下浮動。
“不不不,孤沒有,孤並不——”
“王上,趙柁,我昨日言盡於此,你大可不必聽,我自不會教你們為難,可聞昭,她是天朝皇帝的兒媳,是聞儆元的女兒!”
魏鏡冷若冰霜,嚴厲說完,目光淡淡掃過身後眾人。
趙柁卻渾身僵硬,他打著哆嗦,後退幾步,趙浠瀾早在魏鏡推桌就嚇得跌倒在地,再被聞昭一嚇,也沒有人想到要扶她起來,她便木訥地坐在地板上,又見魏鏡如此作色,連她父王母後都不敢出聲,她更害怕了,意識到自己闖了禍,她連滾帶爬爬到魏鏡身邊,想要說什麽挽救一下,魏鏡卻移步,厭惡地看她一眼,連衣角都不讓她碰到。
他抱著聞昭愈發輕盈的身軀,側對著殿門,在逆光中,冷得像把劍。
“王上,此行便到此,在下來之前已吩咐儀仗候在城外,此刻便要回朝,您,好自為之。”
他說著,看了眼趙驥和姚夙,雲淡風輕。
“許將軍時刻守在邊境,王上有心,還請好生管教身邊人。”
魏鏡說完,不再看他們,他朝小南王微點了下頭,轉身。
“書悅,跟上!”
小南王望著他的背影,皺著眉,她轉向趙柁,麵具下,嘴唇動了動。
趙柁會意,立刻揮手。
“蒙覺,快,你一路護送岐王回京,切不可再有任何閃失!”
“是!”
趙浠瀾看著魏鏡走遠,她一邊哭著一邊轉向趙柁,正要委屈傾訴,哪知迎麵一個巴掌,打得她頭暈眼花,趙柁嚴厲斥責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孽障!孤怎麽生了你們這般蠢物!”
趙驥在一旁冷眼看著,嘴角掛了抹譏笑。
……
新義城外。
“爺,怎麽這麽快——”
譚齊迎上前,在接觸到魏鏡冰冷的神色後止住問話,他堪堪看了眼聞昭,小聲。
“王妃她——”
“整理一下,準備回朝吧。”
魏鏡輕聲,聞昭依舊在他懷裏顫抖著,他不敢再拖延了,他耗不起。
譚齊看魏鏡抱著聞昭準備上馬車,他皺著眉,握了握掌,追上去。
“爺,回朝路途遙遠,少則兩個月,多則三個月,且神醫行蹤不定,王妃她——”
“譚齊,即便如此,難道有更好的辦法?”
魏鏡止住腳步,歎了口氣,眉間盡是陰鬱之色。
譚齊盯著他的背影,懇切。
“爺,您何不上蟒川一試,蟒川多奇珍異寶,聞聖水可解百毒,且距此處不過七八日腳程,快的話,可能隻需四五日,”
魏鏡抱著聞昭,筆直地站在車前沉默著,似在考慮。
“屬下瞧著王妃身子越來越差,恐怕毒已深入,實在拖不得了!”
魏鏡還是沒有動,良久,他淡淡斜睨身後一眼,輕聲。
“那便依你之言吧,我畢竟不能再看昭兒受苦——高詢!”
譚齊放下掌心,聽到魏鏡叫高詢,便退到一邊。
“王爺有何吩咐?”
“上車說吧,我手有點酸。”
魏鏡疲憊道。
“是。”
高詢扶著魏鏡上了馬車,譚齊正要跟上去,魏鏡溫聲。
“你待在下邊照看車馬,你隨我一道去蟒川,我同高護衛吩咐回京事宜。”
譚齊點頭,整頓車馬去了……
“書悅,路上要好好聽高護衛的話,不能再闖禍了。”
魏鏡摸摸魏書悅的頭,那丫頭現在正哭成淚人。
“嗚嗚,哥哥呀,你一定一定要好好照顧嫂嫂,一定一定讓她好好的,我在路上等你們,我會好好聽話,不惹事,你要記得把我健健康康活蹦亂跳的嫂嫂還給我啊。”
魏書悅在魏鏡掌下嗚咽著。
魏鏡笑了笑,擦擦她的淚,輕捏她的臉,抱了抱她,承諾。
“嗯,我一定一定保護好昭兒,將她完完整整,活蹦亂跳地帶回去,書悅相信哥哥?”
魏書悅吸吸鼻涕,點頭,哽咽。
“我相信!哥哥拉勾,”
她伸出小指,魏鏡看了片刻,抬手和她拉上。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誰是烏龜王八蛋!”
“我們書悅眼看著十六,其實還隻有三歲呢。”
魏鏡在日光下睨她一眼,促狹道。
高詢等在一旁,魏鏡揉了揉她的頭發,揮手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魏書悅不依不舍地上了馬車。
魏鏡回神,蕭衡立在不遠處,神情冰冷嚴肅,見魏鏡看向自己,他猶豫片刻,還是動身上前。
“你想揍我嗎?”
魏鏡指著他握緊的拳頭,問。
蕭衡瞅著他,咬牙承認。
“想,但是我不能!”
“為何?”
魏鏡表情平靜。
“你要是出了意外,就沒人可以救聞昭了。”
蕭衡冷然道。
魏鏡聞言,默默打量他片刻,忽然笑了笑。
他抬頭,輕聲。
“那算我欠你一記拳頭吧,待我回去,你隨時可以找我要回來,我不會還手。”
蕭衡挑眉。
“這可是你說的。”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哼,這次饒過你,下次你若再讓聞昭受到傷害,我便將她搶回來,你一輩子也別想再見到她了。”
魏鏡淡笑,眉眼卻很認真。
“不會了,這是最後一次,我發誓,”
他一頓,睨一眼蕭衡,略帶挑釁
“不過,你可以試試,如果你做的到的話。”
蕭衡望著魏鏡略微欠扁的背影,握緊了拳,要不是高詢攔著,他當時就履行了那個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