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清暉園,張氏取過常嬤嬤手裏的黑色木匣,放到她與馬太太中間的小炕桌上,笑道“端午快到了,前幾日我去看菱姐兒,見她房裏掛的香包別致的很,照著樣子做了幾個。“


    馬太太麵露喜色 “近來府裏雖然收到了不少,可是家裏這一大攤子等著,這裏送幾個那裏要幾個,輪到清暉園就不夠了,還好你又給我送來幾個。”說罷笑著讓丫鬟將盒子拿去好好收著。


    全程沒碰盒子一下,張氏垂眸喝了口茶接著道“往年在外麵還好些,今年回到京中也不夠使的,丫鬟們做的又拿不出手,偏老爺來信催得緊,沒法子我隻好親自去擷芳館走了一趟,將她家新出的香包買了幾十個,瞧見她家又新出了幾款綃紗花,我給你也帶了幾支。”


    張氏取過常嬤嬤手裏的紅色木匣放到小炕桌上。


    馬太太也笑了“難為你想著,擷芳館新出的款式可不便宜。“一邊說,一邊伸手打開盒子。


    待看清盒子裏的東西,她麵色微變,瞬間鬆開了手。


    隻見紅絲絨襯布上,整整齊齊放著六隻繡著寶相花的香包,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如蘭似麝的清涼香氣。


    “哎呀“張氏懊惱的看向常嬤嬤”你怎麽給我裝錯了。“


    馬太太按捺住想要伸手遮住口鼻的衝動,搖頭笑道“不礙事,近來事情的確忙的很,這香包確實好看。”說完伸手將盒子蓋上,叮囑了幾句讓小丫鬟拿去收好。


    馬太太看向張氏,麵露愁容“張太太,我確實有一事相求。”


    張氏拉住她的手,聲音篤定“馬太太,但說無妨,我能幫一定幫。”


    馬太太神色動容,片刻後緩緩說道“我家清波、清露都差不多了,兩個姐姐的事情一忙完,緊接著就是她們的弟弟清宇。可是與我家相熟的人家的小姐,不是太小就是門第太低,挑了個遍竟然沒一個合適的。”


    張氏聞弦音而知雅意,她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這麽一說我還真想起來一個,我舅舅有個老來女,今年剛十七。舅舅極寵愛她,故而遲遲不肯說人家。”


    馬太太愁容頓掃,驚喜道“吏部尚書家的千金,隻怕我兒配不上。”


    張氏指著她道“現在滿京城誰不知你家出了一個貴妃娘娘,還要再出一個三皇子妃,要給你兒子說親的人怕是要踏破門檻了。“


    二人說笑間,一個身穿寶藍衣裳的少年大步走了進來,少年身量細長,眼神清澈,彎下腰對張氏行禮“清宇見過張夫人。“聲音溫潤,看的出來是個好脾氣的年輕公子。


    張氏忙讓他起身,對馬太太歎道“可惜呀,我女兒今年才九歲,否則高低要來攀一攀你家的高枝兒。’


    馬太太笑著搖頭,看向兒子嗔道“還愣在那裏作甚麽,快去把衣裳換了,去寒山館幫你姐姐寫單子去。“


    趙清宇麵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對張氏再次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這身衣裳的顏色,張氏目光閃了閃,她心裏萌生一個念頭。


    晚間回到府中,張氏衣裳都沒來得及換就被老太太喊去了延年堂。張氏隱去趙清宇,將今日發生的事兒對老太太全盤托出。


    老太太聽完神色平平“我知道了。菱姐兒畢竟是側妃,此事到此為止吧。“


    “那,菱姐兒那邊怎麽辦,兒媳擔心對方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張氏皺眉。


    老太太垂眸“以後的日子終究是要靠她自己走的,我們能幫的了一時卻幫不了一世,以後小心提防就是。”大有撒手不管的意思。


    張氏委婉獻計“側妃進宮可以帶人進去伺候,兒媳以為不如買兩個懂藥理的婆子跟著。“


    老太太聞言點點頭“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回去的路上,常嬤嬤拎著串珠琉璃燈走在前麵,心裏為自家夫人抱屈。


    直至回到院中,常嬤嬤才忍不住道“老太太行事愈發偏頗了。“


    張氏看著小丫鬟將琉璃燈仔細放好才坐下。蓉姐兒、回哥兒見母親回來了,紛紛跑來圍著張氏撒嬌、說話。


    哄好了孩子張氏才讓金禾把他們帶下去,憐愛的看著兩個孩子的小小背影,張氏忽然開口“嬤嬤,孩子其實是母親最大的軟肋。”


    張氏打算去陸菱的院子裏坐坐。


    陸菱正在屋子裏做荷包,不光是她院子裏還有姨娘院子裏的,都在忙著做以後預備著賞人的荷包。


    “嬸嬸來了。”陸菱笑著讓張氏坐到上首,自己親自端了杯茶奉上。


    張氏看了一眼針線匾籮裏的活計,誇道“真是不錯,做的比上次的帕子還好。”說完伸出手在裏麵翻了翻“怎麽不見上次的那隻寶藍色梨花荷包?”


    陸菱聞言猶豫片刻,起身去了臥室將藏在枕頭下的荷包拿了出來“嬤嬤說,這個荷包上麵的梨花意頭不好。“說完淺淺一笑”我也隻是無聊時做著玩,並不打算送人。“


    張氏接過荷包仔細看了看,隻見藍色的斷麵荷包上繡著一枝潔白如雪,形態各異的梨花,為了突出梨花的瑩白,白色絲線中還夾雜了少許的銀線。


    “這梨花真是逼真。”張氏將荷包還給陸菱,看著她溫柔的側臉柔聲道“端午節要到了,嬸子要去給芸姐兒送點過節用的東西,想請你繡幾個香包。“陸菱一口答應。


    出了院子,張氏隨口問道“嬤嬤,咱們府裏可有梨樹?“


    常嬤嬤搖搖頭“老太太嫌棄梨樹意頭不好,所以府裏沒有種過。“


    張氏歎息,本來好好的兩個人,現在卻要變成這番模樣。


    馬太太真是讓豬油糊了腦子,出了一個貴妃再出一個三皇子妃,猶嫌不足,還要給兒子再找一個有本事的嶽父,豈不知樹大招風這個道理。愛子心切也不是這個道理,菱姐兒何其無辜!


    學堂裏放了學,趙清宇如往常一般走在回府的路上,身後跟著文竹。穿過一道巷子時,從牆頭忽然飛出一個黃色包裹,直直衝著他麵門砸過來。


    趙清宇一個閃身躲過,文竹飛快出手抓住包裹,立刻就聞到了一股藥香味兒,他下意識抖了抖,裏麵掉出一個黃色信封,上麵寫著幾個字“趙二公子親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庶女走對抗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油爆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油爆蛋並收藏穿越之庶女走對抗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