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二十九年,夏。
三皇子意圖謀逆,事敗賜死,其家眷,遷居西山皇莊至死不得出。太子貶為庶人,幽禁山皇家別院,亦終身不得出。
丞相盧旦,貪汙斂財,作用親信,更事涉二、三皇子,藐視天威。抄沒家產,免其官職並盧氏闔族遣回原籍,子孫三代不得考科舉。
定遠伯趙端救駕有功,擢為丞相,賞金千兩,爵位襲三代。
雨聲中,陸芸和大收、柔嘉對坐品茗。采荷撐著傘走進來,阿桃跟在身後手裏拎著一個食盒。陸芸不想起身,采荷就把飯菜擺到了小炕桌上。
養傷的這些日子,吃的都是這些清淡但是滋補的飯菜,陸芸隻動了兩筷子就放下了。柔嘉吃了不少,一臉懷念“這道八珍湯也就宮裏才有,趙娘娘宮裏倒是有,但是她嫌棄太補不利養生,隻在父皇去的時候才做一回。”
陸芸聞言摸了摸臉頰上的肉“我是不是胖了?”養傷的這段時間,早課沒做,禦膳房還變著法的給她送飯,點心、參湯從不間斷,整天除了吃就是躺。
飯後,采荷帶人收拾行李,主子說傷差不多好了該回西山了。
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嚇一跳,當初的幾個箱籠已經變成了十幾個。其中有陛下賞的,還有宮裏各處送的禮物,還有定遠伯府送的,林林總總塞了好幾個箱子。
柔嘉隨手取過一旁的卷軸“這是什麽?”看清畫中內容,她眉毛微挑“陸小三,這是誰?”
陸芸打了個哈欠“這位雄鷹一般的男子,就是曹國的穆哈小王子。”
柔嘉眼睛微眯,語氣近乎篤定。“這畫是李娘娘給你的。”
宮變後,隆慶帝便降旨將李貴妃降成三品的庶妃,挪出榮華宮。現如今住在離鹹福宮不遠的靜安堂。
陸芸沒有否認,將畫卷起丟到一邊“采荷,這畫用不著了,等會兒讓阿桃將畫送回靜安堂。”
“雄鷹?”大收取過畫,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將畫丟到一邊。而後提起桌上的茶壺,給每人倒了一杯茶,忽聽她“哎呀”一聲,整杯茶水盡數潑到了畫中男人的臉上。
“姐姐,畫髒了,不能要了。”
碧玉手腳麻利,迅速將畫拿走“郡主,畫濕了,奴婢拿去茶爐邊上烤一烤。”
柔嘉心中默念,數到第十下時。
碧玉提著根棍,棍還在冒煙兒。“郡主恕罪,奴婢不小心將畫給燒了。”
柔嘉輕咳一聲,壓住嘴角的笑意“碧玉也不是故意的,李娘娘如今恐怕也沒有心思計較這些。”
陸芸無奈點頭“我並不是怕她怪罪,隻是道家認為活人的畫像最好物歸原主。”
沒想到,我不去就山,山卻來就我。
宮變第二日,采荷就將碧羅打發到了外麵做粗使的宮女。當碧羅領著李庶妃進來時,雨已經停了,陸芸在院子裏散步活動筋骨。
比起貴妃的錦繡華服,如今的李庶妃隻著一身素雅的青色蘭花錦緞宮裝,頭上簡單的插戴著幾根金釵,及小米珠攢成的珠花。
人肉眼可見的消瘦許多,可見她這些日子過得並不好。
畢竟是長輩,陸芸淺淺行了禮,將人帶到屋子裏坐下,奉茶。
李庶妃打量著屋子裏的擺設,雙層仙鶴蓮花紋的蟬翼紗帷幕,用織金雙股流蘇繩子係在月洞門邊上。
地上鋪著藍地蓮花紋地毯,錯金鏤空的圈足香爐裏填的是各宮主位才配用的四時香,香氣蓊鬱,餘韻悠長。
六扇檀木雕花緙絲屏風上,講的是道家焚香銷閑、聽琴、告天、祝聖圖。就連桌上的茶具也是價比千金的八仙粉彩玉蓋碗。
與之前的鹹福宮堪稱天壤之別,當然這宮裏的人更是。
李庶妃端起茶碗,難掩眼中複雜情緒“真是好茶!”
陸芸忍住摸鼻子的衝動,這話聽起來委實不大對勁。
李庶妃端起茶杯並未喝 “郡主身體大好了,我今日前來是有一事不解,還請郡主為我解惑。”
陸芸“娘娘久居深宮,應更能察明上意。”
李庶妃仔細打量對麵人的五官“郡主出身民間,陛下何至於僅因為本宮算計你去和親而將我貶為庶妃,曹國良駿赫赫有名,可謂一舉多得。”
陸芸不慌不忙“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娘娘不能理解陛下對您的責罰,那必定也不能理解曹國要用五千匹駿馬換我這個半路出家的郡主罷?”
李庶妃盯著手邊的茶碗“永樂常說曹國人愚直,不可以常理度之。”
陸芸“娘娘,永樂公主在曹國可好?”
提起女兒,李庶妃鬆快了些“曹國朝堂分三份,其中一份便屬永樂。”
觀其神情,隻怕還不止。陸芸是笑著開口的“娘娘,永樂公主可不是曹國人。不知陛下眼中,我價值幾何?”
李庶妃一怔,陷入沉思之中,片刻後一言不發起身離開。
陸芸等了一會,采荷帶著宮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主子,這是李庶妃娘娘送來的。”
陸芸看著宮人手中的托盤,一對青玉竹鳳紋如意,一頂紅珊瑚座雕,一對粉彩琉璃大度瓷瓶,一盒珍珠,一盒寶石,一對五十年份的野山參——
想了想,讓采荷拿了荷包挨個賞了。
采荷疑惑“主子,李娘娘的禮送的太重了。奴婢擔心——”
陸芸搖搖頭“無事,若我不收,才不好。”
李庶妃大張旗鼓的派人給自己送來這麽多禮物,賠禮隻占一分,剩下的都是做給別人看的,順便還能賣自己一個人情。
紫宸殿依舊是威嚴肅穆的皇家氣象,之前的血腥消失的幹幹淨淨。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沉香味兒。
原先的四足鏨刻龍紋戲珠琺琅香爐因為豁了個口子,換成了圈足鏨金九龍逐日青銅香爐。爐子是汪大公公親自挑的,又大又重特別耐摔。
隆慶帝躺在南窗下,手邊放著一摞奏折。“寧安都收下了?”
汪大公公小心回稟“是的,陛下。”
隆慶帝以手抵口,咳嗽了幾聲,有些浮腫的臉泛起幾絲潮紅“小五還在淮州?”
汪大公公端來一碗湯藥,小心道“淮州旱情已解,得益於郡主的糧種,還有土豆,淮州雖遭旱情,可百姓挺過這個夏天就不必再挨餓了。故而五殿下遞了消息已經在回來的路上,老奴估摸著再有三日就能到。”
隆慶帝笑了“你這老貨,今天的話有些多。”燥氣上湧忍不住又咳了幾聲才接著道“牛不喝水強按頭,沒意思。”
但是,一個對覃朝皇室產生齟齬抱有成見的天命女,卻該斟酌一下。
“寧安何時出宮?”
“啟稟陛下,就在三日後。”
“三日後,寧安出宮前,請她來見朕。”
汪公公低聲應是。
三皇子意圖謀逆,事敗賜死,其家眷,遷居西山皇莊至死不得出。太子貶為庶人,幽禁山皇家別院,亦終身不得出。
丞相盧旦,貪汙斂財,作用親信,更事涉二、三皇子,藐視天威。抄沒家產,免其官職並盧氏闔族遣回原籍,子孫三代不得考科舉。
定遠伯趙端救駕有功,擢為丞相,賞金千兩,爵位襲三代。
雨聲中,陸芸和大收、柔嘉對坐品茗。采荷撐著傘走進來,阿桃跟在身後手裏拎著一個食盒。陸芸不想起身,采荷就把飯菜擺到了小炕桌上。
養傷的這些日子,吃的都是這些清淡但是滋補的飯菜,陸芸隻動了兩筷子就放下了。柔嘉吃了不少,一臉懷念“這道八珍湯也就宮裏才有,趙娘娘宮裏倒是有,但是她嫌棄太補不利養生,隻在父皇去的時候才做一回。”
陸芸聞言摸了摸臉頰上的肉“我是不是胖了?”養傷的這段時間,早課沒做,禦膳房還變著法的給她送飯,點心、參湯從不間斷,整天除了吃就是躺。
飯後,采荷帶人收拾行李,主子說傷差不多好了該回西山了。
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嚇一跳,當初的幾個箱籠已經變成了十幾個。其中有陛下賞的,還有宮裏各處送的禮物,還有定遠伯府送的,林林總總塞了好幾個箱子。
柔嘉隨手取過一旁的卷軸“這是什麽?”看清畫中內容,她眉毛微挑“陸小三,這是誰?”
陸芸打了個哈欠“這位雄鷹一般的男子,就是曹國的穆哈小王子。”
柔嘉眼睛微眯,語氣近乎篤定。“這畫是李娘娘給你的。”
宮變後,隆慶帝便降旨將李貴妃降成三品的庶妃,挪出榮華宮。現如今住在離鹹福宮不遠的靜安堂。
陸芸沒有否認,將畫卷起丟到一邊“采荷,這畫用不著了,等會兒讓阿桃將畫送回靜安堂。”
“雄鷹?”大收取過畫,看了一眼,麵無表情的將畫丟到一邊。而後提起桌上的茶壺,給每人倒了一杯茶,忽聽她“哎呀”一聲,整杯茶水盡數潑到了畫中男人的臉上。
“姐姐,畫髒了,不能要了。”
碧玉手腳麻利,迅速將畫拿走“郡主,畫濕了,奴婢拿去茶爐邊上烤一烤。”
柔嘉心中默念,數到第十下時。
碧玉提著根棍,棍還在冒煙兒。“郡主恕罪,奴婢不小心將畫給燒了。”
柔嘉輕咳一聲,壓住嘴角的笑意“碧玉也不是故意的,李娘娘如今恐怕也沒有心思計較這些。”
陸芸無奈點頭“我並不是怕她怪罪,隻是道家認為活人的畫像最好物歸原主。”
沒想到,我不去就山,山卻來就我。
宮變第二日,采荷就將碧羅打發到了外麵做粗使的宮女。當碧羅領著李庶妃進來時,雨已經停了,陸芸在院子裏散步活動筋骨。
比起貴妃的錦繡華服,如今的李庶妃隻著一身素雅的青色蘭花錦緞宮裝,頭上簡單的插戴著幾根金釵,及小米珠攢成的珠花。
人肉眼可見的消瘦許多,可見她這些日子過得並不好。
畢竟是長輩,陸芸淺淺行了禮,將人帶到屋子裏坐下,奉茶。
李庶妃打量著屋子裏的擺設,雙層仙鶴蓮花紋的蟬翼紗帷幕,用織金雙股流蘇繩子係在月洞門邊上。
地上鋪著藍地蓮花紋地毯,錯金鏤空的圈足香爐裏填的是各宮主位才配用的四時香,香氣蓊鬱,餘韻悠長。
六扇檀木雕花緙絲屏風上,講的是道家焚香銷閑、聽琴、告天、祝聖圖。就連桌上的茶具也是價比千金的八仙粉彩玉蓋碗。
與之前的鹹福宮堪稱天壤之別,當然這宮裏的人更是。
李庶妃端起茶碗,難掩眼中複雜情緒“真是好茶!”
陸芸忍住摸鼻子的衝動,這話聽起來委實不大對勁。
李庶妃端起茶杯並未喝 “郡主身體大好了,我今日前來是有一事不解,還請郡主為我解惑。”
陸芸“娘娘久居深宮,應更能察明上意。”
李庶妃仔細打量對麵人的五官“郡主出身民間,陛下何至於僅因為本宮算計你去和親而將我貶為庶妃,曹國良駿赫赫有名,可謂一舉多得。”
陸芸不慌不忙“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娘娘不能理解陛下對您的責罰,那必定也不能理解曹國要用五千匹駿馬換我這個半路出家的郡主罷?”
李庶妃盯著手邊的茶碗“永樂常說曹國人愚直,不可以常理度之。”
陸芸“娘娘,永樂公主在曹國可好?”
提起女兒,李庶妃鬆快了些“曹國朝堂分三份,其中一份便屬永樂。”
觀其神情,隻怕還不止。陸芸是笑著開口的“娘娘,永樂公主可不是曹國人。不知陛下眼中,我價值幾何?”
李庶妃一怔,陷入沉思之中,片刻後一言不發起身離開。
陸芸等了一會,采荷帶著宮人從外麵走了進來。
“主子,這是李庶妃娘娘送來的。”
陸芸看著宮人手中的托盤,一對青玉竹鳳紋如意,一頂紅珊瑚座雕,一對粉彩琉璃大度瓷瓶,一盒珍珠,一盒寶石,一對五十年份的野山參——
想了想,讓采荷拿了荷包挨個賞了。
采荷疑惑“主子,李娘娘的禮送的太重了。奴婢擔心——”
陸芸搖搖頭“無事,若我不收,才不好。”
李庶妃大張旗鼓的派人給自己送來這麽多禮物,賠禮隻占一分,剩下的都是做給別人看的,順便還能賣自己一個人情。
紫宸殿依舊是威嚴肅穆的皇家氣象,之前的血腥消失的幹幹淨淨。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沉香味兒。
原先的四足鏨刻龍紋戲珠琺琅香爐因為豁了個口子,換成了圈足鏨金九龍逐日青銅香爐。爐子是汪大公公親自挑的,又大又重特別耐摔。
隆慶帝躺在南窗下,手邊放著一摞奏折。“寧安都收下了?”
汪大公公小心回稟“是的,陛下。”
隆慶帝以手抵口,咳嗽了幾聲,有些浮腫的臉泛起幾絲潮紅“小五還在淮州?”
汪大公公端來一碗湯藥,小心道“淮州旱情已解,得益於郡主的糧種,還有土豆,淮州雖遭旱情,可百姓挺過這個夏天就不必再挨餓了。故而五殿下遞了消息已經在回來的路上,老奴估摸著再有三日就能到。”
隆慶帝笑了“你這老貨,今天的話有些多。”燥氣上湧忍不住又咳了幾聲才接著道“牛不喝水強按頭,沒意思。”
但是,一個對覃朝皇室產生齟齬抱有成見的天命女,卻該斟酌一下。
“寧安何時出宮?”
“啟稟陛下,就在三日後。”
“三日後,寧安出宮前,請她來見朕。”
汪公公低聲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