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閣內賓客滿座,說書人洋洋灑灑地講述著前陣子的江湖趣事。
“話說這臨安知府家的公子宋景雲去了一趟琉球鬼獄之後,終於見識到江湖險惡,發誓永不入江湖,在家奮發讀書、準備科考。知府大人喜上眉梢,因禍得福,終於將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送上了正道。”
底下的賓客們將這件事情當作笑談,紛紛問道:“不是說宋公子被兩個琉球惡人挾持上島了麽?那他後來又是怎麽得救的呢?”
說書人侃侃而談道:“據我所知,那兩個挾持宋景雲的惡人為了毀屍滅跡,直接將他從山崖上拋入了海中。命懸一線之際,有一個紫衣俠女將他救下,彼時臨安知府宋時覃正好派遣船隊趕來救援,將早已嚇暈的宋景雲平安接回。”
話罷,說書人又繼續說道:“傳言與宋景雲同去鬼獄的還有一人,那就是禦劍山莊的二公子公儀斐。而公儀斐就沒有宋景雲那麽幸運了,聽說他在鬼獄之中受了重傷,右臂骨裂嚴重,恐怕會落下隱疾,如今他已經回到禦劍山莊養傷。
底下有人插話道:“江湖中本來也沒多少人指望公儀斐繼承禦劍山莊,他那手臂廢了就廢了吧!反正又不妨礙他混跡酒樓歌坊、吃女人胭脂!哈哈哈哈!”
此話一出,全場嘩笑。
說書人揚起驚堂木一拍,又起了一個新的話頭。
“說完了趣事,再說一件江湖詭事——黔州界內有個叫做良緣穀的地方,前陣子大雨頻繁,一場山洪衝垮了良緣穀內的一處岩堆,當地人在岩堆中發現了一座天然形成的仙像。當地人覺得這是天降祥瑞,立刻將這座仙像供奉起來。因為這座仙像是在良緣穀內發現的,所以他們就將其拜稱為良緣仙像。據說,有善男信女在這座仙像麵前求緣問卜,仙像給出的卦象都一一應驗了!”
說書人談起江湖詭事之後就滔滔不絕,興致高昂,堂下的賓客們聽著也是滋滋有味。
此時,一個滿臉麻子的少年正坐在角落裏嗑著葵花子,他的腳邊還蹲著一條凶相畢露的黑狗。
一人一狗靜靜地聽著說書人講故事。
“然而不久前,一對有情人在良緣仙像麵前求簽問卦,良緣仙卻給出了大凶的卦象。那對有情人不聽勸,還是訂了婚。結果在訂婚後的第二日,那名女子燒焦的屍體就橫陳在了家門口。更詭異的是,在她的屍體旁邊,還放了一張卦條。卦條上的內容批判譴責了那名女子品行不端、背叛愛人,因此遭受了天譴。”
說書人捋了捋胡須,留下懸念道:“此等奇事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究竟是天譴還是另有隱情?聽說這件事已經引起了不少武林人士的關注,大家都想去良緣穀一探究竟呢!”
眾人的議論聲漸漸升高。
與此同時,坐在角落裏的那名麻子少年卻站了起來,不動聲色地帶著黑狗走出了九霄閣。
當天晚上,彎月中天,夜色融融。
蘭姻隱匿在臨安知府府邸內的一角,透過書房屋頂瓦片間的細小空間,悄無聲息地窺視著室內的情景。
書房內陳設精致考究,古樸典雅的書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茶香混合的氣息。
桌案上的燭燈柔和而昏黃,細微的波光閃爍著掠過那名中年男子的臉頰。
他的麵容沉穩,眼角悄然生出的細紋透露出歲月的痕跡,耳鬢微微泛白,頭發整齊地盤起在頭頂上,幾乎沒有一絲碎發。
他身著一襲繡有金線的官袍,坐在書桌前沉浸地處理著公務,筆尖輕觸宣紙發出沙沙聲,在昏黃燭火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靜謐。
蘭姻伏在屋頂觀察著宋時覃,怎麽看都很普通,不明白羅姬到底看上了他什麽地方?
倍感無趣,蘭姻正欲離開,書房內悠悠傳來宋時覃的聲音。
“既然來了,就下來聊聊吧。”
書房裏沒有其他人,他在和誰說話?
片刻的沉寂之後,宋時覃再次開口道:“想必你這回不是來我家偷東西,是專門來見我的吧?”
蘭姻眸光一沉,遲疑半晌後,她翻身躍下書房,光明正大地推窗入內。
此時的她尚未卸下喬裝易容,仍是一臉麻子的少年模樣。
月色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檀香木桌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
宋時覃輕輕放下手中的羊毫筆,筆尖還帶有未幹的墨跡。
他慢慢站起身來,走到室內一角的茶幾前,輕輕取下一隻精美的瓷杯。
茶壺中的熱水正冒著騰騰熱氣,倒了一杯清茶之後,熱氣嫋嫋上升,在空氣中繪出了淡淡的茶葉香氣。
宋時覃轉身看向站在窗前的蘭姻,微笑著向她伸出邀請的手勢。
蘭姻不曾動作,戒備地凝視著宋時覃。
宋時覃見狀,輕聲說道:“我不會武功,碰不到你的半片衣角,你不必對我如此忌憚,過來喝杯茶吧。”
蘭姻見他似乎並沒有惡意,於是步入內室,“正好我也有事情想要問你。”
兩人相對而坐,宋時覃將手中的茶杯遞給蘭姻,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優雅和從容,“你想問什麽,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蘭姻上來就問了一個大的,“你當年為什麽背叛我師父?你可知她為了你背離故鄉,永失所愛?”
宋時覃眸光一滯,顯然沒料到蘭姻說話這麽直接。
片刻後,他垂下眸子靜靜地看著杯中飄浮的茶葉,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我和她初遇之時,她是琉球死士,而我是本朝使臣。她愛上我,本就是一場錯誤。她可以為了我放棄一切,但我不能。”
蘭姻臉色一沉,聽著宋時覃繼續說道——
“她是個有膽魄、有能力的女子,我很欣賞她。當年她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可惜我和她,道不同,參不破世俗,終歸等不來一場圓滿。”
蘭姻略顯不快,麵無表情地說道:“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你權衡利弊,不夠真心。”
宋時覃出乎意料地接口,“你說得對,是我權衡利弊,是我負了她。”
話罷,宋時覃苦笑一聲,“當年,我本該死在她的刀下,可她留了我一命,而我的侍衛卻射傷了她的一隻眼,我一直為此耿耿於懷。”
蘭姻聽到這裏,不再接話。
宋時覃抬眼看向蘭姻,又說道:“前陣子,她救了景雲,你若回去,還請替我多謝她。”
蘭姻開口道:“你為什麽不自己去謝?”
宋時覃搖了搖頭,淡淡道:“人非故人,若再相見,已是失宜。”
隔了很久,蘭姻靜靜掠過他的眸子,問道:“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愛過我師父嗎?”
宋時覃沉默半晌,說道:“這個的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愛這個詞本來就有失偏頗、欲蓋彌彰,愛又何妨,不愛又何妨,如今再去討論愛與不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桌上的茶涼了,翠綠的新茶已經沉入水底。
蘭姻仿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默默起身離開,走至窗邊又轉過頭說道:“對了,你府上的護衛都太弱了,萬一有人要來取你性命,簡直輕而易舉,你還是加強防備吧。”
宋時覃卻溫柔地笑道:“沒必要,隻要是你想來,臨安知府永遠為你打開一扇窗。”
蘭姻腳步微頓,最終一言不發地躍窗離開。
數日後。
江寧,禦劍山莊。
風雨欲來,團團烏雲宛如厚重的簾幕懸掛在天際。
蜻蜓振翅,煽動者空氣中濕熱的雨息,讓人不禁感到一絲噪鬱與憋悶。
山莊外守門的弟子無所適從地打了個哈欠。
這日子就應該躲在涼快的地方小憩一覺,奈何昨天他和小師弟比武輸了,這才輪班到他來此守門。
就在這時,他忽然遠遠見到一個身材姣好的女子朝著山莊門口緩緩走來。
那女子單手打著一把玄鐵的傘,傘下的麵容若隱若現,看不太清晰,惟見一雙素手骨節分明,如凝脂潤玉般幹淨。
隨著女子的腳步越來越近,守門弟子終於看清了她的臉。
那是一張清秀脫俗的容顏,眉目彎彎似初月的光華。
“請問公儀二公子在貴莊嗎?”女子的聲線清清冷冷,說起話來有種沁人心脾的舒服。
她的出現仿佛給這沉悶的天氣帶來了一絲清新,讓原本鬱鬱寡歡的守門弟子精神為之一振。
“在的,二公子在山莊,請問姑娘為何而來?”
女子從囊中取出一個藥瓶,遞到守門弟子手中,說道:“這是製骨散,對骨裂骨折傷有奇效。”
守門弟子立刻明白過來,想必這女子是來給二公子送藥的。
“我這就去通報二公子,姑娘請先隨我進山莊裏歇息片刻。”
女子阻攔道:“不必麻煩,你把藥轉交到他手中即可......風雨將至,我得走了。”
守門弟子撓了撓頭,急道:“那姑娘的名諱是?”
女子頓了頓,留下一句話,“翠竹山莊,聶仙謠。”
“話說這臨安知府家的公子宋景雲去了一趟琉球鬼獄之後,終於見識到江湖險惡,發誓永不入江湖,在家奮發讀書、準備科考。知府大人喜上眉梢,因禍得福,終於將這個不爭氣的兒子送上了正道。”
底下的賓客們將這件事情當作笑談,紛紛問道:“不是說宋公子被兩個琉球惡人挾持上島了麽?那他後來又是怎麽得救的呢?”
說書人侃侃而談道:“據我所知,那兩個挾持宋景雲的惡人為了毀屍滅跡,直接將他從山崖上拋入了海中。命懸一線之際,有一個紫衣俠女將他救下,彼時臨安知府宋時覃正好派遣船隊趕來救援,將早已嚇暈的宋景雲平安接回。”
話罷,說書人又繼續說道:“傳言與宋景雲同去鬼獄的還有一人,那就是禦劍山莊的二公子公儀斐。而公儀斐就沒有宋景雲那麽幸運了,聽說他在鬼獄之中受了重傷,右臂骨裂嚴重,恐怕會落下隱疾,如今他已經回到禦劍山莊養傷。
底下有人插話道:“江湖中本來也沒多少人指望公儀斐繼承禦劍山莊,他那手臂廢了就廢了吧!反正又不妨礙他混跡酒樓歌坊、吃女人胭脂!哈哈哈哈!”
此話一出,全場嘩笑。
說書人揚起驚堂木一拍,又起了一個新的話頭。
“說完了趣事,再說一件江湖詭事——黔州界內有個叫做良緣穀的地方,前陣子大雨頻繁,一場山洪衝垮了良緣穀內的一處岩堆,當地人在岩堆中發現了一座天然形成的仙像。當地人覺得這是天降祥瑞,立刻將這座仙像供奉起來。因為這座仙像是在良緣穀內發現的,所以他們就將其拜稱為良緣仙像。據說,有善男信女在這座仙像麵前求緣問卜,仙像給出的卦象都一一應驗了!”
說書人談起江湖詭事之後就滔滔不絕,興致高昂,堂下的賓客們聽著也是滋滋有味。
此時,一個滿臉麻子的少年正坐在角落裏嗑著葵花子,他的腳邊還蹲著一條凶相畢露的黑狗。
一人一狗靜靜地聽著說書人講故事。
“然而不久前,一對有情人在良緣仙像麵前求簽問卦,良緣仙卻給出了大凶的卦象。那對有情人不聽勸,還是訂了婚。結果在訂婚後的第二日,那名女子燒焦的屍體就橫陳在了家門口。更詭異的是,在她的屍體旁邊,還放了一張卦條。卦條上的內容批判譴責了那名女子品行不端、背叛愛人,因此遭受了天譴。”
說書人捋了捋胡須,留下懸念道:“此等奇事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究竟是天譴還是另有隱情?聽說這件事已經引起了不少武林人士的關注,大家都想去良緣穀一探究竟呢!”
眾人的議論聲漸漸升高。
與此同時,坐在角落裏的那名麻子少年卻站了起來,不動聲色地帶著黑狗走出了九霄閣。
當天晚上,彎月中天,夜色融融。
蘭姻隱匿在臨安知府府邸內的一角,透過書房屋頂瓦片間的細小空間,悄無聲息地窺視著室內的情景。
書房內陳設精致考究,古樸典雅的書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茶香混合的氣息。
桌案上的燭燈柔和而昏黃,細微的波光閃爍著掠過那名中年男子的臉頰。
他的麵容沉穩,眼角悄然生出的細紋透露出歲月的痕跡,耳鬢微微泛白,頭發整齊地盤起在頭頂上,幾乎沒有一絲碎發。
他身著一襲繡有金線的官袍,坐在書桌前沉浸地處理著公務,筆尖輕觸宣紙發出沙沙聲,在昏黃燭火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靜謐。
蘭姻伏在屋頂觀察著宋時覃,怎麽看都很普通,不明白羅姬到底看上了他什麽地方?
倍感無趣,蘭姻正欲離開,書房內悠悠傳來宋時覃的聲音。
“既然來了,就下來聊聊吧。”
書房裏沒有其他人,他在和誰說話?
片刻的沉寂之後,宋時覃再次開口道:“想必你這回不是來我家偷東西,是專門來見我的吧?”
蘭姻眸光一沉,遲疑半晌後,她翻身躍下書房,光明正大地推窗入內。
此時的她尚未卸下喬裝易容,仍是一臉麻子的少年模樣。
月色透過雕花窗欞灑在檀香木桌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
宋時覃輕輕放下手中的羊毫筆,筆尖還帶有未幹的墨跡。
他慢慢站起身來,走到室內一角的茶幾前,輕輕取下一隻精美的瓷杯。
茶壺中的熱水正冒著騰騰熱氣,倒了一杯清茶之後,熱氣嫋嫋上升,在空氣中繪出了淡淡的茶葉香氣。
宋時覃轉身看向站在窗前的蘭姻,微笑著向她伸出邀請的手勢。
蘭姻不曾動作,戒備地凝視著宋時覃。
宋時覃見狀,輕聲說道:“我不會武功,碰不到你的半片衣角,你不必對我如此忌憚,過來喝杯茶吧。”
蘭姻見他似乎並沒有惡意,於是步入內室,“正好我也有事情想要問你。”
兩人相對而坐,宋時覃將手中的茶杯遞給蘭姻,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優雅和從容,“你想問什麽,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蘭姻上來就問了一個大的,“你當年為什麽背叛我師父?你可知她為了你背離故鄉,永失所愛?”
宋時覃眸光一滯,顯然沒料到蘭姻說話這麽直接。
片刻後,他垂下眸子靜靜地看著杯中飄浮的茶葉,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我和她初遇之時,她是琉球死士,而我是本朝使臣。她愛上我,本就是一場錯誤。她可以為了我放棄一切,但我不能。”
蘭姻臉色一沉,聽著宋時覃繼續說道——
“她是個有膽魄、有能力的女子,我很欣賞她。當年她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可惜我和她,道不同,參不破世俗,終歸等不來一場圓滿。”
蘭姻略顯不快,麵無表情地說道:“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你權衡利弊,不夠真心。”
宋時覃出乎意料地接口,“你說得對,是我權衡利弊,是我負了她。”
話罷,宋時覃苦笑一聲,“當年,我本該死在她的刀下,可她留了我一命,而我的侍衛卻射傷了她的一隻眼,我一直為此耿耿於懷。”
蘭姻聽到這裏,不再接話。
宋時覃抬眼看向蘭姻,又說道:“前陣子,她救了景雲,你若回去,還請替我多謝她。”
蘭姻開口道:“你為什麽不自己去謝?”
宋時覃搖了搖頭,淡淡道:“人非故人,若再相見,已是失宜。”
隔了很久,蘭姻靜靜掠過他的眸子,問道:“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愛過我師父嗎?”
宋時覃沉默半晌,說道:“這個的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愛這個詞本來就有失偏頗、欲蓋彌彰,愛又何妨,不愛又何妨,如今再去討論愛與不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桌上的茶涼了,翠綠的新茶已經沉入水底。
蘭姻仿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默默起身離開,走至窗邊又轉過頭說道:“對了,你府上的護衛都太弱了,萬一有人要來取你性命,簡直輕而易舉,你還是加強防備吧。”
宋時覃卻溫柔地笑道:“沒必要,隻要是你想來,臨安知府永遠為你打開一扇窗。”
蘭姻腳步微頓,最終一言不發地躍窗離開。
數日後。
江寧,禦劍山莊。
風雨欲來,團團烏雲宛如厚重的簾幕懸掛在天際。
蜻蜓振翅,煽動者空氣中濕熱的雨息,讓人不禁感到一絲噪鬱與憋悶。
山莊外守門的弟子無所適從地打了個哈欠。
這日子就應該躲在涼快的地方小憩一覺,奈何昨天他和小師弟比武輸了,這才輪班到他來此守門。
就在這時,他忽然遠遠見到一個身材姣好的女子朝著山莊門口緩緩走來。
那女子單手打著一把玄鐵的傘,傘下的麵容若隱若現,看不太清晰,惟見一雙素手骨節分明,如凝脂潤玉般幹淨。
隨著女子的腳步越來越近,守門弟子終於看清了她的臉。
那是一張清秀脫俗的容顏,眉目彎彎似初月的光華。
“請問公儀二公子在貴莊嗎?”女子的聲線清清冷冷,說起話來有種沁人心脾的舒服。
她的出現仿佛給這沉悶的天氣帶來了一絲清新,讓原本鬱鬱寡歡的守門弟子精神為之一振。
“在的,二公子在山莊,請問姑娘為何而來?”
女子從囊中取出一個藥瓶,遞到守門弟子手中,說道:“這是製骨散,對骨裂骨折傷有奇效。”
守門弟子立刻明白過來,想必這女子是來給二公子送藥的。
“我這就去通報二公子,姑娘請先隨我進山莊裏歇息片刻。”
女子阻攔道:“不必麻煩,你把藥轉交到他手中即可......風雨將至,我得走了。”
守門弟子撓了撓頭,急道:“那姑娘的名諱是?”
女子頓了頓,留下一句話,“翠竹山莊,聶仙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