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外頭亂
年代文男主?哪有嫁給禁欲軍官香 作者:下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啊,還好我媽退休了。”
一大早,宋彩寧跑了過來。
“咋了?”
劉瑤正在院子裏喂雞。
“你不知道嗎,我們文工團出事了,之前劉甜甜那事,我媽不是被辭退了嗎,然後我媽一個死對頭上位了,我媽那會還氣的好幾天吃不下飯呢,現在看來,還好我媽提前退休了。”
“那些人跑文工團去了?”
劉瑤也聽到了風聲。
最近這場運動鬧的越來越大了。
現在讀書學費貴,能讀書的都是地主、資本家的子女。
知識掌握在少數富人的手裏,高考晉升的路子被權貴壟斷了。
一開始,上頭取消高考,本意都是想保障工人和貧下中農的利益。
但是政策這東西,頒布是一回事,實施到基層又是另外一回事。
高考取消後,城裏大批青年無所事事,借著破四舊聚在一起鬧事,搞的現在人人自危。
“對,跑文工團去了,那阿姨不知道被誰舉報了,早上我們還在團裏練舞呢,一群學生鬧哄哄進來,直接把那阿姨揪走了,可慘了,一群人鬧哄哄的把她拖到公共舞台上,還有往她身上扔衝雞蛋,爛菜葉的。”
“我媽當時正好過來,都被嚇壞了。”
宋彩寧說起這事就一陣後怕。
那群人像瘋子一樣。
還好馬香琴提前退休了。
不然現在被拽到上麵的人就是她了。
現在工廠停止招工、大學停止招生,城裏大批年輕人沒工作,正是鬧的最凶的時候。
“現在文工團怎麽樣了?”
劉瑤問。
“怕是要解散了,團裏很多典籍和道具都被他們破壞了,我們以前的歌曲他們說是靡靡之音,那些服裝說太暴露了,傷風敗俗。”
“不是,我咋感覺這股風有點不對勁呢。”
一開始,國家為了公平公正取消高考,宋彩寧是一萬個支持的。
政府號召學習蘇聯年輕人去西伯利亞墾荒,鼓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建設邊疆,她也是躍躍欲試,想報名。
報紙上說要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她也覺得有道理。
但是最近發生的事讓宋彩寧迷惑了。
這些人破壞典籍,搗毀文物,舉報成風。
“這段時間你少出門。”
劉瑤提醒。
“你別說,我剛想報名上山下鄉呢。”
城裏大批年輕人沒工作,城裏糧食緊張,農村生產方式落後。
知青上山下鄉,一來可以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可以改進農村生產方式,縮小城鄉差距。
到農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很光榮、很偉大的事業。
這項運動其實從5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了。
報紙上還報道過,55年那會,首都就有60個知識青年組成第一支墾荒隊奔赴哈市,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之後,陸續有知青上山下鄉。
到66年,下鄉插隊的知青已經先後有將近兩百萬。
“想去哪?”
劉瑤問。
68年之後,知青下鄉都是強製的,不去也得去,還不能自己選下鄉的地方,得花錢走關係。
現在則不同。
現在知青上山下鄉都是自願的,報名的基本都是首都和東北發達城市的進步青年,學曆和家境都屬於不差的那種,下鄉地點可以自己選擇。
“當然是去建設大西北了。”
宋彩寧一臉自豪。
“大西北啊。”
劉瑤建議:“其實你可以選擇和田夢雅一個地方,兩個人正好有伴。”
“我才不要跟她一個地方。”
宋彩寧嫌棄。
她不喜歡田夢雅,嬌滴滴的,動不動就哭。
劉瑤:“她插隊的地方可是我老家鄉下哦。”
“你老家鄉下?”
宋彩寧眼睛一下亮了。
“對,離孫彪家很近。”
劉瑤瞥了眼宋彩寧。
宋彩寧眼底明顯閃過一絲異色,但是麵上還是如常,“這樣啊。”
當天下午,宋彩寧還真報名了下鄉,填的地址還是跟田夢雅一個地方的。
然而,宋彩寧落選了。
原因是,她的學曆太低,被刷下來了。
66年下鄉的青年都是進步青年,學曆普遍都是高中以上。
宋彩寧隻念了初中就進文工團了。
她這個學曆其實還行,在這年代的鄉下屬於文化人了。
但這裏是60年代的東北,僅次於首都的地方,人才輩出。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今年高考剛取消,大批應屆高中生待業在家。
這批待業的高中生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想著去建設大西北,幾乎全報名了。
宋彩寧初中學曆,年紀又大了,都20歲了,理所當然被刷了下來。
宋彩寧落選的事很快在家屬院傳開了。
有安慰她的,也有背地裏嘲笑她的。
太丟臉,宋彩寧在家哭了好幾天。
“哈哈哈。”
孫彪笑的前俯後仰。
“你再笑,再笑,信不信我抽死你!”
宋彩寧擼起拳頭衝上去就要揍他。
“你揍我也沒用,人家就是不要你。”
孫彪憋著笑。
“懶的理你。”
宋彩寧扭頭去摟劉瑤的胳膊。
“最近在忙啥呢,天天看你早出晚歸的。”
下鄉被刷下來了,文工團又在整頓,宋彩寧最近都快閑出屁來了。
“沒啥,無聊,到處轉轉。”
最近外麵鬧的凶,劉瑤就想著出去看看能不能撿點漏。
不過很可惜,她轉了幾天,什麽收獲都沒有。
“外頭亂,你最近還是少出去的好。”
宋彩寧提醒。
劉瑤點頭:“我知道。”
“哦對了,我三哥來信了。”
宋彩寧想起正事。
“說啥了?”
孫彪好奇問。
實在是江彥這次出去太久了。
江月榮那邊發了好幾次電報問情況。
現在連帶著孫彪都開始忍不住擔心他。
“你自己看。”
宋彩寧將信遞給孫彪。
孫彪瞥了眼,一臉懵逼。
“不是,你該不會不認識字吧。”
宋彩寧狐疑打量著他。
“咋可能,我上過學,咋可能不認識字。”
孫彪腰杆子一下挺直了。
他可是從小就在江月榮單位托兒所長大的。
“那你這啥表情。”
宋彩寧翻了個白眼。
“上麵很多字我不認識。”
孫彪不好意思撓撓頭。
他不是讀書的料,每次上課就想睡覺。
上了幾年學,他除了會寫自己的名字,也就認識一些阿拉伯數字了。
江月榮當初氣的不行,堅決要把他送到部隊當兵。
宋老三這信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孫彪看著就頭暈。
“你不是高小畢業的嗎。”
宋彩寧都無語了。
這貨竟然比他還水。
她好歹能認全信上的字。
“你還初中畢業呢,不也沒法下鄉。”
孫彪反駁。
宋彩寧:……
這是一回事嗎!
一大早,宋彩寧跑了過來。
“咋了?”
劉瑤正在院子裏喂雞。
“你不知道嗎,我們文工團出事了,之前劉甜甜那事,我媽不是被辭退了嗎,然後我媽一個死對頭上位了,我媽那會還氣的好幾天吃不下飯呢,現在看來,還好我媽提前退休了。”
“那些人跑文工團去了?”
劉瑤也聽到了風聲。
最近這場運動鬧的越來越大了。
現在讀書學費貴,能讀書的都是地主、資本家的子女。
知識掌握在少數富人的手裏,高考晉升的路子被權貴壟斷了。
一開始,上頭取消高考,本意都是想保障工人和貧下中農的利益。
但是政策這東西,頒布是一回事,實施到基層又是另外一回事。
高考取消後,城裏大批青年無所事事,借著破四舊聚在一起鬧事,搞的現在人人自危。
“對,跑文工團去了,那阿姨不知道被誰舉報了,早上我們還在團裏練舞呢,一群學生鬧哄哄進來,直接把那阿姨揪走了,可慘了,一群人鬧哄哄的把她拖到公共舞台上,還有往她身上扔衝雞蛋,爛菜葉的。”
“我媽當時正好過來,都被嚇壞了。”
宋彩寧說起這事就一陣後怕。
那群人像瘋子一樣。
還好馬香琴提前退休了。
不然現在被拽到上麵的人就是她了。
現在工廠停止招工、大學停止招生,城裏大批年輕人沒工作,正是鬧的最凶的時候。
“現在文工團怎麽樣了?”
劉瑤問。
“怕是要解散了,團裏很多典籍和道具都被他們破壞了,我們以前的歌曲他們說是靡靡之音,那些服裝說太暴露了,傷風敗俗。”
“不是,我咋感覺這股風有點不對勁呢。”
一開始,國家為了公平公正取消高考,宋彩寧是一萬個支持的。
政府號召學習蘇聯年輕人去西伯利亞墾荒,鼓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建設邊疆,她也是躍躍欲試,想報名。
報紙上說要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她也覺得有道理。
但是最近發生的事讓宋彩寧迷惑了。
這些人破壞典籍,搗毀文物,舉報成風。
“這段時間你少出門。”
劉瑤提醒。
“你別說,我剛想報名上山下鄉呢。”
城裏大批年輕人沒工作,城裏糧食緊張,農村生產方式落後。
知青上山下鄉,一來可以解決年輕人就業問題,二來可以改進農村生產方式,縮小城鄉差距。
到農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是一項很光榮、很偉大的事業。
這項運動其實從5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了。
報紙上還報道過,55年那會,首都就有60個知識青年組成第一支墾荒隊奔赴哈市,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之後,陸續有知青上山下鄉。
到66年,下鄉插隊的知青已經先後有將近兩百萬。
“想去哪?”
劉瑤問。
68年之後,知青下鄉都是強製的,不去也得去,還不能自己選下鄉的地方,得花錢走關係。
現在則不同。
現在知青上山下鄉都是自願的,報名的基本都是首都和東北發達城市的進步青年,學曆和家境都屬於不差的那種,下鄉地點可以自己選擇。
“當然是去建設大西北了。”
宋彩寧一臉自豪。
“大西北啊。”
劉瑤建議:“其實你可以選擇和田夢雅一個地方,兩個人正好有伴。”
“我才不要跟她一個地方。”
宋彩寧嫌棄。
她不喜歡田夢雅,嬌滴滴的,動不動就哭。
劉瑤:“她插隊的地方可是我老家鄉下哦。”
“你老家鄉下?”
宋彩寧眼睛一下亮了。
“對,離孫彪家很近。”
劉瑤瞥了眼宋彩寧。
宋彩寧眼底明顯閃過一絲異色,但是麵上還是如常,“這樣啊。”
當天下午,宋彩寧還真報名了下鄉,填的地址還是跟田夢雅一個地方的。
然而,宋彩寧落選了。
原因是,她的學曆太低,被刷下來了。
66年下鄉的青年都是進步青年,學曆普遍都是高中以上。
宋彩寧隻念了初中就進文工團了。
她這個學曆其實還行,在這年代的鄉下屬於文化人了。
但這裏是60年代的東北,僅次於首都的地方,人才輩出。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今年高考剛取消,大批應屆高中生待業在家。
這批待業的高中生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想著去建設大西北,幾乎全報名了。
宋彩寧初中學曆,年紀又大了,都20歲了,理所當然被刷了下來。
宋彩寧落選的事很快在家屬院傳開了。
有安慰她的,也有背地裏嘲笑她的。
太丟臉,宋彩寧在家哭了好幾天。
“哈哈哈。”
孫彪笑的前俯後仰。
“你再笑,再笑,信不信我抽死你!”
宋彩寧擼起拳頭衝上去就要揍他。
“你揍我也沒用,人家就是不要你。”
孫彪憋著笑。
“懶的理你。”
宋彩寧扭頭去摟劉瑤的胳膊。
“最近在忙啥呢,天天看你早出晚歸的。”
下鄉被刷下來了,文工團又在整頓,宋彩寧最近都快閑出屁來了。
“沒啥,無聊,到處轉轉。”
最近外麵鬧的凶,劉瑤就想著出去看看能不能撿點漏。
不過很可惜,她轉了幾天,什麽收獲都沒有。
“外頭亂,你最近還是少出去的好。”
宋彩寧提醒。
劉瑤點頭:“我知道。”
“哦對了,我三哥來信了。”
宋彩寧想起正事。
“說啥了?”
孫彪好奇問。
實在是江彥這次出去太久了。
江月榮那邊發了好幾次電報問情況。
現在連帶著孫彪都開始忍不住擔心他。
“你自己看。”
宋彩寧將信遞給孫彪。
孫彪瞥了眼,一臉懵逼。
“不是,你該不會不認識字吧。”
宋彩寧狐疑打量著他。
“咋可能,我上過學,咋可能不認識字。”
孫彪腰杆子一下挺直了。
他可是從小就在江月榮單位托兒所長大的。
“那你這啥表情。”
宋彩寧翻了個白眼。
“上麵很多字我不認識。”
孫彪不好意思撓撓頭。
他不是讀書的料,每次上課就想睡覺。
上了幾年學,他除了會寫自己的名字,也就認識一些阿拉伯數字了。
江月榮當初氣的不行,堅決要把他送到部隊當兵。
宋老三這信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孫彪看著就頭暈。
“你不是高小畢業的嗎。”
宋彩寧都無語了。
這貨竟然比他還水。
她好歹能認全信上的字。
“你還初中畢業呢,不也沒法下鄉。”
孫彪反駁。
宋彩寧:……
這是一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