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劉冬當學徒
年代文男主?哪有嫁給禁欲軍官香 作者:下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老劉家終於要出一個工人了。”
劉母喜笑顏開。
“媽,你這話說的,大姐不也是工人。”
劉冬搭腔。
“這倒是,我這不是高興嗎。”
劉母笑的嘴巴都合不攏,“啥時候上班啊?”
“盡快吧,廠裏讓最好月底過來上班。”
現在能當工人可是很光榮的事。
特別是現在很多工廠都停止招人了。
城裏大批年輕人失業,整日無所事事的。
江月英覺得劉瑤沒理由會拒絕這麽好的機會。
田秀芳開口:“這麽急?”
現在都二十多號了,離月底也沒剩下幾天了。
“急啥呢,這麽好的機會,不早點去就被人搶了。”
“要我說,瑤瑤明天就去廠裏報到吧,越晚變故越多,等下月底廠裏又改變主意,不招人了。”
這種事劉母還真聽說過。
之前村裏有戶人家花大價錢買工作。
錢都交了,說好的月底上班。
結果到月底,廠裏突然發通知,說廠裏效益不好,那條生產線撤了,廠裏不招人了。
“對對,早點去好。”
劉冬也跟著起哄。
“我可以不去嗎?”
劉瑤隨軍了,又在部隊那邊上了一年高中。
現在她的戶口還在部隊那邊呢,來這邊上班挺麻煩的,得轉關係轉戶口。
江彥隻是沒回來,等他回來,她肯定還是要去部隊那邊生活的。
“啥?”
劉母還以為自己幻聽了。
白送的工作,天底下還有人會拒絕?
劉瑤:“我都隨軍了,在這邊上班不方便。”
“這有啥,大把軍嫂沒隨軍。”
跟工作比起來,劉母覺得其他都不叫事。
“小兩口一直分開也確實不是很好。”
江月英也意識到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這工作非得我去嗎?能換人嗎?”
現在工作難得,劉瑤也不想就這麽浪費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名額。
“換人?”
江月英麵露詫異。
“對,我想讓冬冬去幹。”
劉梅自己有工作。
劉瑤本來想讓田秀芳去的。
但是田秀芳還大著肚子,顯然不可能。
讓劉明去,也不太現實。
縣城遠,去廠裏上班的話,得住單位宿舍。
田秀芳馬上要生了,劉明身為丈夫總不好不在身邊。
此外,劉明是家裏的壯勞力,他一個月拿的工分並不少。
這工作隻是個臨時工、學徒,工資並不高,折合下來還沒劉明在家種地劃算,還能照顧點家裏。
劉冬去是最適合的。
現在學校到處鬧罷課,劉冬沒法上學。
他本人也不是學習的料,去學校都是玩。
真參加高考,他肯定也是考不上。
現在才67年,等到76年恢複高考,劉冬都24歲了。
那會沒準劉冬都早成家立業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
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反正劉瑤是不讚同死磕讀書這條路。
前世網上就有個男的死磕高考,複讀了十幾年。
等他考上大學,自己都三十多了,爹媽也老了,同齡人早成家立業了。
反正劉瑤是看不懂這種操作。
你高考出來還不是一樣要打工,還是從頭開始打工。
每個人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
有的人擅長讀書。
有的人擅長其他。
隻要有門手藝,總歸是餓不死的。
人有時候也需要跟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平庸。
“冬冬?人家要他嗎?”
劉母狐疑看向劉冬。
這兩年劉瑤結婚後,家裏夥食好了很多。
吃的好,劉冬個頭竄的很快,一下飆到一米七多了,臉上也長了點肉,看著跟個小大人一樣了。
“他多大了?”
來劉家這麽多次,江月英還沒問過劉冬年紀呢。
劉母:“今年正好15歲。”
“才15歲啊,那是有點小。”
當兵都要16歲才能報名。
劉冬才15歲,實屬有點小。
“不過問題應該不大,廠裏有個木工才14歲就跟著他爸在廠裏當學徒了。”
學徒一般都要學好幾年才能出師。
很多工廠都喜歡招收年紀小點的。
一來是年紀小沒定性,學東西快,還聽話,好使喚。
二來是年紀小沒結婚,沒家庭壓力,不會嫌棄學徒收入低,還可以心無旁騖學習。
廠裏每年轉正的名額有限,都是要排隊的。
一般都是三年以上才能轉正。
不過廠裏也有人排了整整五年都沒轉正。
劉冬今年15歲,三年後也才18歲,就算五年後,也才20歲。
到時候轉正了,工資就高了,正好可以娶妻生子。
“這事我回頭再問問廠裏吧,應該問題不大。”
江月英:“其實這工作冬冬去也確實更合適。”
“為啥?”
劉冬有點納悶。
“因為是木工學徒啊,男同誌手腕有勁點,學的快。”
江月英一開始也覺得讓劉瑤去學木工不太合適。
但是廠裏工人指標有限,就剩下這麽一個崗位,沒的挑。
廠裏也說了,讓劉瑤先在木工房幹著,回頭再有合適的崗位再給她調崗。
“啥?你想讓我姐去當木工啊。”
劉冬實在無法想象劉瑤去當木工的樣子。
劉母也是一臉的無語。
江月英隻說了廠裏有臨時工指標,也沒說什麽臨時工。
江月英工廠是食品廠,劉母一直以為是搓搓麵團之類的流水作業。
結果沒想到,竟然是讓劉瑤去學木工。
“那這工作小妹確實不合適。”
田秀芳也有點無語。
“我一開始也覺得不合適,但是廠裏說了,讓她過去幫忙掃掃地,收拾收拾,後麵廠裏有其他合適的崗位再調崗。”
江月英解釋。
“這樣啊,我說呢。”
劉母了然。
劉冬:“那你們廠領導還怪好的。”
田秀芳:“其實我覺得冬冬去當木工學徒也挺好的,木工多吃香啊,打一套家具下來就幾十塊錢了,回頭就算廠裏不要他了,他也能自己幫著村裏人打點家具賺點小錢。”
劉母:“這倒是,有門手藝,怎麽著都餓不死,就是這小子能學會嗎。”
“媽,你咋還瞧不起人呢,我咋就學不會了,我厲害著呢。”
劉冬不服氣了。
“媽,你別說,冬冬沒準真能做,我看他平時弄的那個打鳥的彈弓就弄的挺好的,上回家裏的凳子不是壞了,我看冬冬修的也挺好的。”
田秀芳笑。
劉冬腦子有點不好使,學習不行。
但是他手確實挺巧的,人也勤快。
江月英:“那就這麽說定了,我一會回去跟廠裏說一聲,可以的話就讓冬冬月底過來上班。”
劉母:“行。”
“你們廠裏有食堂嗎?”
劉冬問。
“有,當然有,裏頭還天天有肉呢。”
江月英笑。
“太好了,我要去上班。”
劉冬大喜。
劉瑤不說話,江月英就當她是默認同意去廠裏上班了。
劉母喜笑顏開。
“媽,你這話說的,大姐不也是工人。”
劉冬搭腔。
“這倒是,我這不是高興嗎。”
劉母笑的嘴巴都合不攏,“啥時候上班啊?”
“盡快吧,廠裏讓最好月底過來上班。”
現在能當工人可是很光榮的事。
特別是現在很多工廠都停止招人了。
城裏大批年輕人失業,整日無所事事的。
江月英覺得劉瑤沒理由會拒絕這麽好的機會。
田秀芳開口:“這麽急?”
現在都二十多號了,離月底也沒剩下幾天了。
“急啥呢,這麽好的機會,不早點去就被人搶了。”
“要我說,瑤瑤明天就去廠裏報到吧,越晚變故越多,等下月底廠裏又改變主意,不招人了。”
這種事劉母還真聽說過。
之前村裏有戶人家花大價錢買工作。
錢都交了,說好的月底上班。
結果到月底,廠裏突然發通知,說廠裏效益不好,那條生產線撤了,廠裏不招人了。
“對對,早點去好。”
劉冬也跟著起哄。
“我可以不去嗎?”
劉瑤隨軍了,又在部隊那邊上了一年高中。
現在她的戶口還在部隊那邊呢,來這邊上班挺麻煩的,得轉關係轉戶口。
江彥隻是沒回來,等他回來,她肯定還是要去部隊那邊生活的。
“啥?”
劉母還以為自己幻聽了。
白送的工作,天底下還有人會拒絕?
劉瑤:“我都隨軍了,在這邊上班不方便。”
“這有啥,大把軍嫂沒隨軍。”
跟工作比起來,劉母覺得其他都不叫事。
“小兩口一直分開也確實不是很好。”
江月英也意識到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這工作非得我去嗎?能換人嗎?”
現在工作難得,劉瑤也不想就這麽浪費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名額。
“換人?”
江月英麵露詫異。
“對,我想讓冬冬去幹。”
劉梅自己有工作。
劉瑤本來想讓田秀芳去的。
但是田秀芳還大著肚子,顯然不可能。
讓劉明去,也不太現實。
縣城遠,去廠裏上班的話,得住單位宿舍。
田秀芳馬上要生了,劉明身為丈夫總不好不在身邊。
此外,劉明是家裏的壯勞力,他一個月拿的工分並不少。
這工作隻是個臨時工、學徒,工資並不高,折合下來還沒劉明在家種地劃算,還能照顧點家裏。
劉冬去是最適合的。
現在學校到處鬧罷課,劉冬沒法上學。
他本人也不是學習的料,去學校都是玩。
真參加高考,他肯定也是考不上。
現在才67年,等到76年恢複高考,劉冬都24歲了。
那會沒準劉冬都早成家立業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
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
反正劉瑤是不讚同死磕讀書這條路。
前世網上就有個男的死磕高考,複讀了十幾年。
等他考上大學,自己都三十多了,爹媽也老了,同齡人早成家立業了。
反正劉瑤是看不懂這種操作。
你高考出來還不是一樣要打工,還是從頭開始打工。
每個人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
有的人擅長讀書。
有的人擅長其他。
隻要有門手藝,總歸是餓不死的。
人有時候也需要跟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平庸。
“冬冬?人家要他嗎?”
劉母狐疑看向劉冬。
這兩年劉瑤結婚後,家裏夥食好了很多。
吃的好,劉冬個頭竄的很快,一下飆到一米七多了,臉上也長了點肉,看著跟個小大人一樣了。
“他多大了?”
來劉家這麽多次,江月英還沒問過劉冬年紀呢。
劉母:“今年正好15歲。”
“才15歲啊,那是有點小。”
當兵都要16歲才能報名。
劉冬才15歲,實屬有點小。
“不過問題應該不大,廠裏有個木工才14歲就跟著他爸在廠裏當學徒了。”
學徒一般都要學好幾年才能出師。
很多工廠都喜歡招收年紀小點的。
一來是年紀小沒定性,學東西快,還聽話,好使喚。
二來是年紀小沒結婚,沒家庭壓力,不會嫌棄學徒收入低,還可以心無旁騖學習。
廠裏每年轉正的名額有限,都是要排隊的。
一般都是三年以上才能轉正。
不過廠裏也有人排了整整五年都沒轉正。
劉冬今年15歲,三年後也才18歲,就算五年後,也才20歲。
到時候轉正了,工資就高了,正好可以娶妻生子。
“這事我回頭再問問廠裏吧,應該問題不大。”
江月英:“其實這工作冬冬去也確實更合適。”
“為啥?”
劉冬有點納悶。
“因為是木工學徒啊,男同誌手腕有勁點,學的快。”
江月英一開始也覺得讓劉瑤去學木工不太合適。
但是廠裏工人指標有限,就剩下這麽一個崗位,沒的挑。
廠裏也說了,讓劉瑤先在木工房幹著,回頭再有合適的崗位再給她調崗。
“啥?你想讓我姐去當木工啊。”
劉冬實在無法想象劉瑤去當木工的樣子。
劉母也是一臉的無語。
江月英隻說了廠裏有臨時工指標,也沒說什麽臨時工。
江月英工廠是食品廠,劉母一直以為是搓搓麵團之類的流水作業。
結果沒想到,竟然是讓劉瑤去學木工。
“那這工作小妹確實不合適。”
田秀芳也有點無語。
“我一開始也覺得不合適,但是廠裏說了,讓她過去幫忙掃掃地,收拾收拾,後麵廠裏有其他合適的崗位再調崗。”
江月英解釋。
“這樣啊,我說呢。”
劉母了然。
劉冬:“那你們廠領導還怪好的。”
田秀芳:“其實我覺得冬冬去當木工學徒也挺好的,木工多吃香啊,打一套家具下來就幾十塊錢了,回頭就算廠裏不要他了,他也能自己幫著村裏人打點家具賺點小錢。”
劉母:“這倒是,有門手藝,怎麽著都餓不死,就是這小子能學會嗎。”
“媽,你咋還瞧不起人呢,我咋就學不會了,我厲害著呢。”
劉冬不服氣了。
“媽,你別說,冬冬沒準真能做,我看他平時弄的那個打鳥的彈弓就弄的挺好的,上回家裏的凳子不是壞了,我看冬冬修的也挺好的。”
田秀芳笑。
劉冬腦子有點不好使,學習不行。
但是他手確實挺巧的,人也勤快。
江月英:“那就這麽說定了,我一會回去跟廠裏說一聲,可以的話就讓冬冬月底過來上班。”
劉母:“行。”
“你們廠裏有食堂嗎?”
劉冬問。
“有,當然有,裏頭還天天有肉呢。”
江月英笑。
“太好了,我要去上班。”
劉冬大喜。
劉瑤不說話,江月英就當她是默認同意去廠裏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