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先鋒軍討伐匈奴,卻反被匈奴40萬大軍圍困白登山,史稱白登之圍。
漢軍主力部隊得知此消息,全力趕往白登山救援。
高祖由於消息封鎖,不知主力部隊何時能趕到,糧草缺失之下無奈向匈奴求和。
從此,西漢開始長達60餘年向匈奴送禮和親的恥辱曆史。
即便西漢隱忍求和,60餘年間,匈奴還是不斷對西漢邊境騷擾掠奪。
自此,每一個西漢之人對匈奴都發自內心的恐懼和憎恨!
李廣,秦國名將李信後人。
李家世代以箭術聞名,李廣自幼便勤練武藝和箭術,且天賦異稟,身材高大魁梧,一雙手臂如猿臂一般粗壯。
漢文帝時期,匈奴屢擾邊境,並大舉入侵蕭關。
李廣此時參軍報效國家,一身本事也有了用武之地。
在兩軍對壘之中,李廣總是第一個殺入敵陣。
亂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劍過之處人首落地,弦響之時箭必見血。
由於驍勇善戰殺敵眾多,李廣的大名很快流傳在軍中。
戰亂之後,李廣被提拔為武騎常侍,貼身保護漢文帝。
長期相處之中,漢文帝很是欣賞李廣,對他的一身武藝讚不絕口。
可文帝時期,西漢對外持隱忍態度,李廣縱使一身本事也無處施展。
漢文帝逝世,漢景帝即位後,西漢爆發七國之亂。
景帝命周亞夫平叛,李廣被任命為驃騎都尉,追隨周亞夫平叛。
陷陣,斬將,先登,奪旗,被稱為古代四大軍功。
陷陣,深入敵營孤軍奮戰,眾軍重圍之下破陣殺敵,可謂九死一生。
斬將,萬軍叢中取敵將之首級,可謂九死一生。
先登,攻城之中麵對槍林箭雨,率先登上城牆,可謂孤膽英雄十死求生。
奪旗,兩軍交戰之時,擊潰先鋒軍撕開敵人陣型,衝入敵人嚴密防守的中心,奪得敵人帥旗奠定全軍勝局,可謂舉目皆敵十死無生。
李廣跟隨周亞夫鎮壓吳楚叛軍,在決定兩軍成敗的昌邑之戰中,李廣率領先鋒部隊衝入敵陣奪得帥旗,立下頭等之功。
戰後漢景帝弟弟梁王劉武,極其欣賞李廣的勇武,有意拉攏之,為此賜予李廣將軍印。
李廣涉世未深接受賞賜,卻因此舉惹怒漢景帝。
本是平叛頭功,卻私下接受藩王將軍印。
李廣此舉不僅沒有得到封賞,反而被漢景帝貶到邊境防守匈奴。
李廣任邊關太守後,見到太多百姓被匈奴燒殺搶掠,心中憤慨。
有朝一日,定要跟剿滅匈奴,報國仇家恨。
此後,李廣勤勤懇懇駐守邊關,與士兵同吃同住,哪裏有匈奴侵擾,就親自率軍衝鋒在前守護百姓的安危。
一次與匈奴小規模交鋒後,李廣摔一百多士兵抓了幾名匈奴反營途中,不料迎麵撞見匈奴幾千人大部隊。
李廣淡定自若,帶領一百多士兵走到匈奴大軍前與之對峙。
匈奴見領兵之人是李廣,不敢輕舉妄動。
兩軍對峙數個時辰,李廣率先出手射殺了對麵一名騎兵。
匈奴將領見此情況,怕李廣故意誘敵,後方可能有追兵,隨即撤軍。
此事過後,李廣不懼匈奴的英勇形象在漢軍中被廣為流傳。
十幾年轉瞬即逝,李廣在上郡,燕門,隴西,北地,雲中等七郡任太守,與匈奴大小交戰數十場。
西漢被匈奴凶惡的陰影籠罩數十年,百姓乃至士兵軍官都害怕匈奴。
隻有李廣不僅不懼匈奴,反而以殺匈奴為榮。
無論他鎮守哪座城池,隻要匈奴來犯必定親自率軍討伐。
經過十幾年的殺伐生涯,李廣也不知不覺成為百姓和士兵的定心丸。
以至於匈奴燒殺搶掠之時,都會有意避開李廣駐守的城池。
為此,李廣也受到了邊疆百姓的愛戴和士兵的尊重。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逝世漢武帝即位。
這位懷揣遠大抱負的千古一帝,一心隻想洗刷數十年西漢的恥辱。
可西漢隱忍幾十年,被匈奴欺壓了幾十年,放眼全國將軍除李廣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可用之外,其餘皆是無能之輩。
於是李廣被重新啟用,調回京城禁衛軍。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衛青,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各率一萬士兵,兵分四路出擊匈奴。
公孫賀一路未遇到匈奴軍隊,隨即返回軍營。
公孫敖與部分匈奴駐軍交戰,損失7000人,帶著3000殘兵歸來。
衛青一路帶軍來到龍城,斬殺700匈奴士兵凱旋而歸。
而李廣則遭遇了匈奴單於率領的大軍,匈奴單於也早就得知這位大漢著名守將,於是下令活捉李廣。
李廣率軍和匈奴單於大部隊騎兵作戰,可惜人數和實力相差太大,其手下將士全部犧牲。
李廣佯裝不敵被抓,隨後搶奪匈奴戰馬武器,持弓射殺數名追擊的匈奴,策馬而去,數百匈奴無可奈何。
此戰以後,匈奴稱李廣為飛將軍。
李廣孤身一人殺回漢王朝,由於全軍覆沒被漢武帝貶為庶人。
接下來的幾年日光裏,李廣閑雲野鶴與友人喝酒垂釣,似乎已經不再關心邊疆大事。
外人都覺得他年過六十滿頭白發,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堅不可摧的帝國邊疆之盾。
可他內心的躁動又有何人知?
衛青大將軍在邊疆與匈奴大戰,接連傳來捷報。
李廣看似風輕雲淡,內心之中也想再次馳騁沙場為國效力。
即便年過六十,即便滿頭白發。
他也還是那個鎮守邊疆十幾年,令匈奴聞風喪膽的飛將軍。
他那顆守護邊疆百姓,為國馳騁沙場的心,依舊炙熱。
漢武帝對李廣的能力也是十分認可的,大漢帝國除了衛青以外,能夠比肩李廣的將軍屈指可數。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再次啟用李廣跟隨衛青二征漠北。
李廣被任命為後將軍,隨衛青正麵迎敵匈奴單於。
兩軍對壘,十幾萬人大戰兩天一夜。
最終,漢軍斬殺匈奴一萬多,取得慘勝。
也是在這一戰中,漢軍之中出現一顆比肩衛青的璀璨將星。
那就是冠軍侯霍去病!
在李廣衛青跟匈奴主力大戰之時,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奔襲數百裏裏,直接偷襲匈奴後方大營,格殺俘虜2000多人。
看著這個英勇無畏的冠軍侯,李廣第一次覺得自己或許真的老了。
文帝景帝時期,漢王朝與匈奴相比缺乏優良戰馬,隻能打防守反擊戰。
如今武帝時期,漢王朝經過幾十年培育了優良戰馬,能夠直接跟匈奴在草原上正麵交鋒。
回想自己當年兩軍作戰奮勇奪旗,若是他晚出生30年,或許能跟霍去病一起奔襲千裏並肩作戰。
可歲月不饒人,現如今的他難道隻能坐鎮軍中指揮作戰?
公元121年,漢武帝發起河西走廊之戰。
霍去病公孫敖主力進攻河西走廊,李廣張騫右路牽製匈奴左賢王。
李廣率四千先鋒軍在前,張騫率一萬主力在後。
剛出塞外百裏,李廣就正麵撞上匈奴左賢王四萬主力軍。
兩軍相遇,四萬大軍立即朝李廣四千人撲殺而來。
以少敵多,李廣那顆炙熱之心再次被喚醒。
他指揮部隊持盾圍繞中軍,以守為攻,自己則持弓在盾牌之後,以一敵十。
四千人對戰四萬人,整整打了兩天一夜!
李廣率領的漢軍損失殆盡,同時也斬殺匈奴三千多人。
此時,張騫才率領主力姍姍來遲。
原來,張騫在漠北之中率軍迷了路。
匈奴左賢王見漢軍主力趕到,隨即撤軍敗走。
這一戰,由於張騫的失誤,導致李廣先鋒軍損失慘重,念在李廣奮勇殺敵三千多人,功過相抵不予追究。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決定對匈奴發動最後一戰,漠北之戰!
漢武帝認為李廣年事已高,故不打算讓李廣出征。
在漢武帝的運籌帷幄之下,此戰大漢帝國勝算很大。
李廣將軍為大漢戎馬一生,可以安享晚年了。
李廣認為自己戎馬一生,即便是死也想死在征途中。
最終,漢武帝同意李廣參戰。
或許是因為李廣數十年來,為大漢作戰都衝鋒在前。
這最後一戰,漢武帝也將李廣封為前將軍,率主力軍與匈奴正麵作戰。
可也正是這一冊封,成為李廣一生的汙點。
公孫敖因犯錯丟失爵位,想在此戰中立功,故請求衛青讓自己作為先鋒出戰。
衛青無奈之下,隻好臨時讓本為前將軍的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匯合,包抄匈奴單於後路。
可李廣由於臨時過來匯合,沒有提前找到大漠向導,導致決戰之時在大漠之中迷了路。
直到衛青取得大勝後,李廣和趙食其的大軍才姍姍來遲。
戰後,大將軍問李廣為何大戰之時迷了路。
李廣回想這一生,為大漢征戰七十餘場,一心隻想為大漢鏟除匈奴建功立業。
沒想到在暮年的關鍵之戰犯下低級錯誤,羞憤之下拔劍自刎。
他雖不像衛青這般百戰百勝,更不像霍去病那般神兵天降。
但他在無數次在大漢危難之際衝鋒在前,在百姓水深火熱之際,駐守邊疆十餘載,斬殺匈奴不計其數。
或許,隻有邊疆那些一覺醒來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明天太陽的百姓們,才知道這位戍邊將軍有多麽的偉大。
時運不濟也好,孤膽悲情也罷,李廣的一生就此落幕。
“李廣將軍,為百姓國家征戰一生卻落得如此下場,若再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你還會為守護人們浴血奮戰嗎?”
在李廣生命彌留之際,恍惚間見到一個穿著怪異,梳著油頭的胖子走到自己身邊。
“會!”
麵對這個問題,即便至死,李廣還是斬釘截鐵的回答。
漢軍主力部隊得知此消息,全力趕往白登山救援。
高祖由於消息封鎖,不知主力部隊何時能趕到,糧草缺失之下無奈向匈奴求和。
從此,西漢開始長達60餘年向匈奴送禮和親的恥辱曆史。
即便西漢隱忍求和,60餘年間,匈奴還是不斷對西漢邊境騷擾掠奪。
自此,每一個西漢之人對匈奴都發自內心的恐懼和憎恨!
李廣,秦國名將李信後人。
李家世代以箭術聞名,李廣自幼便勤練武藝和箭術,且天賦異稟,身材高大魁梧,一雙手臂如猿臂一般粗壯。
漢文帝時期,匈奴屢擾邊境,並大舉入侵蕭關。
李廣此時參軍報效國家,一身本事也有了用武之地。
在兩軍對壘之中,李廣總是第一個殺入敵陣。
亂陣之中如入無人之境,劍過之處人首落地,弦響之時箭必見血。
由於驍勇善戰殺敵眾多,李廣的大名很快流傳在軍中。
戰亂之後,李廣被提拔為武騎常侍,貼身保護漢文帝。
長期相處之中,漢文帝很是欣賞李廣,對他的一身武藝讚不絕口。
可文帝時期,西漢對外持隱忍態度,李廣縱使一身本事也無處施展。
漢文帝逝世,漢景帝即位後,西漢爆發七國之亂。
景帝命周亞夫平叛,李廣被任命為驃騎都尉,追隨周亞夫平叛。
陷陣,斬將,先登,奪旗,被稱為古代四大軍功。
陷陣,深入敵營孤軍奮戰,眾軍重圍之下破陣殺敵,可謂九死一生。
斬將,萬軍叢中取敵將之首級,可謂九死一生。
先登,攻城之中麵對槍林箭雨,率先登上城牆,可謂孤膽英雄十死求生。
奪旗,兩軍交戰之時,擊潰先鋒軍撕開敵人陣型,衝入敵人嚴密防守的中心,奪得敵人帥旗奠定全軍勝局,可謂舉目皆敵十死無生。
李廣跟隨周亞夫鎮壓吳楚叛軍,在決定兩軍成敗的昌邑之戰中,李廣率領先鋒部隊衝入敵陣奪得帥旗,立下頭等之功。
戰後漢景帝弟弟梁王劉武,極其欣賞李廣的勇武,有意拉攏之,為此賜予李廣將軍印。
李廣涉世未深接受賞賜,卻因此舉惹怒漢景帝。
本是平叛頭功,卻私下接受藩王將軍印。
李廣此舉不僅沒有得到封賞,反而被漢景帝貶到邊境防守匈奴。
李廣任邊關太守後,見到太多百姓被匈奴燒殺搶掠,心中憤慨。
有朝一日,定要跟剿滅匈奴,報國仇家恨。
此後,李廣勤勤懇懇駐守邊關,與士兵同吃同住,哪裏有匈奴侵擾,就親自率軍衝鋒在前守護百姓的安危。
一次與匈奴小規模交鋒後,李廣摔一百多士兵抓了幾名匈奴反營途中,不料迎麵撞見匈奴幾千人大部隊。
李廣淡定自若,帶領一百多士兵走到匈奴大軍前與之對峙。
匈奴見領兵之人是李廣,不敢輕舉妄動。
兩軍對峙數個時辰,李廣率先出手射殺了對麵一名騎兵。
匈奴將領見此情況,怕李廣故意誘敵,後方可能有追兵,隨即撤軍。
此事過後,李廣不懼匈奴的英勇形象在漢軍中被廣為流傳。
十幾年轉瞬即逝,李廣在上郡,燕門,隴西,北地,雲中等七郡任太守,與匈奴大小交戰數十場。
西漢被匈奴凶惡的陰影籠罩數十年,百姓乃至士兵軍官都害怕匈奴。
隻有李廣不僅不懼匈奴,反而以殺匈奴為榮。
無論他鎮守哪座城池,隻要匈奴來犯必定親自率軍討伐。
經過十幾年的殺伐生涯,李廣也不知不覺成為百姓和士兵的定心丸。
以至於匈奴燒殺搶掠之時,都會有意避開李廣駐守的城池。
為此,李廣也受到了邊疆百姓的愛戴和士兵的尊重。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逝世漢武帝即位。
這位懷揣遠大抱負的千古一帝,一心隻想洗刷數十年西漢的恥辱。
可西漢隱忍幾十年,被匈奴欺壓了幾十年,放眼全國將軍除李廣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可用之外,其餘皆是無能之輩。
於是李廣被重新啟用,調回京城禁衛軍。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衛青,李廣,公孫敖,公孫賀各率一萬士兵,兵分四路出擊匈奴。
公孫賀一路未遇到匈奴軍隊,隨即返回軍營。
公孫敖與部分匈奴駐軍交戰,損失7000人,帶著3000殘兵歸來。
衛青一路帶軍來到龍城,斬殺700匈奴士兵凱旋而歸。
而李廣則遭遇了匈奴單於率領的大軍,匈奴單於也早就得知這位大漢著名守將,於是下令活捉李廣。
李廣率軍和匈奴單於大部隊騎兵作戰,可惜人數和實力相差太大,其手下將士全部犧牲。
李廣佯裝不敵被抓,隨後搶奪匈奴戰馬武器,持弓射殺數名追擊的匈奴,策馬而去,數百匈奴無可奈何。
此戰以後,匈奴稱李廣為飛將軍。
李廣孤身一人殺回漢王朝,由於全軍覆沒被漢武帝貶為庶人。
接下來的幾年日光裏,李廣閑雲野鶴與友人喝酒垂釣,似乎已經不再關心邊疆大事。
外人都覺得他年過六十滿頭白發,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堅不可摧的帝國邊疆之盾。
可他內心的躁動又有何人知?
衛青大將軍在邊疆與匈奴大戰,接連傳來捷報。
李廣看似風輕雲淡,內心之中也想再次馳騁沙場為國效力。
即便年過六十,即便滿頭白發。
他也還是那個鎮守邊疆十幾年,令匈奴聞風喪膽的飛將軍。
他那顆守護邊疆百姓,為國馳騁沙場的心,依舊炙熱。
漢武帝對李廣的能力也是十分認可的,大漢帝國除了衛青以外,能夠比肩李廣的將軍屈指可數。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再次啟用李廣跟隨衛青二征漠北。
李廣被任命為後將軍,隨衛青正麵迎敵匈奴單於。
兩軍對壘,十幾萬人大戰兩天一夜。
最終,漢軍斬殺匈奴一萬多,取得慘勝。
也是在這一戰中,漢軍之中出現一顆比肩衛青的璀璨將星。
那就是冠軍侯霍去病!
在李廣衛青跟匈奴主力大戰之時,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奔襲數百裏裏,直接偷襲匈奴後方大營,格殺俘虜2000多人。
看著這個英勇無畏的冠軍侯,李廣第一次覺得自己或許真的老了。
文帝景帝時期,漢王朝與匈奴相比缺乏優良戰馬,隻能打防守反擊戰。
如今武帝時期,漢王朝經過幾十年培育了優良戰馬,能夠直接跟匈奴在草原上正麵交鋒。
回想自己當年兩軍作戰奮勇奪旗,若是他晚出生30年,或許能跟霍去病一起奔襲千裏並肩作戰。
可歲月不饒人,現如今的他難道隻能坐鎮軍中指揮作戰?
公元121年,漢武帝發起河西走廊之戰。
霍去病公孫敖主力進攻河西走廊,李廣張騫右路牽製匈奴左賢王。
李廣率四千先鋒軍在前,張騫率一萬主力在後。
剛出塞外百裏,李廣就正麵撞上匈奴左賢王四萬主力軍。
兩軍相遇,四萬大軍立即朝李廣四千人撲殺而來。
以少敵多,李廣那顆炙熱之心再次被喚醒。
他指揮部隊持盾圍繞中軍,以守為攻,自己則持弓在盾牌之後,以一敵十。
四千人對戰四萬人,整整打了兩天一夜!
李廣率領的漢軍損失殆盡,同時也斬殺匈奴三千多人。
此時,張騫才率領主力姍姍來遲。
原來,張騫在漠北之中率軍迷了路。
匈奴左賢王見漢軍主力趕到,隨即撤軍敗走。
這一戰,由於張騫的失誤,導致李廣先鋒軍損失慘重,念在李廣奮勇殺敵三千多人,功過相抵不予追究。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決定對匈奴發動最後一戰,漠北之戰!
漢武帝認為李廣年事已高,故不打算讓李廣出征。
在漢武帝的運籌帷幄之下,此戰大漢帝國勝算很大。
李廣將軍為大漢戎馬一生,可以安享晚年了。
李廣認為自己戎馬一生,即便是死也想死在征途中。
最終,漢武帝同意李廣參戰。
或許是因為李廣數十年來,為大漢作戰都衝鋒在前。
這最後一戰,漢武帝也將李廣封為前將軍,率主力軍與匈奴正麵作戰。
可也正是這一冊封,成為李廣一生的汙點。
公孫敖因犯錯丟失爵位,想在此戰中立功,故請求衛青讓自己作為先鋒出戰。
衛青無奈之下,隻好臨時讓本為前將軍的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匯合,包抄匈奴單於後路。
可李廣由於臨時過來匯合,沒有提前找到大漠向導,導致決戰之時在大漠之中迷了路。
直到衛青取得大勝後,李廣和趙食其的大軍才姍姍來遲。
戰後,大將軍問李廣為何大戰之時迷了路。
李廣回想這一生,為大漢征戰七十餘場,一心隻想為大漢鏟除匈奴建功立業。
沒想到在暮年的關鍵之戰犯下低級錯誤,羞憤之下拔劍自刎。
他雖不像衛青這般百戰百勝,更不像霍去病那般神兵天降。
但他在無數次在大漢危難之際衝鋒在前,在百姓水深火熱之際,駐守邊疆十餘載,斬殺匈奴不計其數。
或許,隻有邊疆那些一覺醒來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明天太陽的百姓們,才知道這位戍邊將軍有多麽的偉大。
時運不濟也好,孤膽悲情也罷,李廣的一生就此落幕。
“李廣將軍,為百姓國家征戰一生卻落得如此下場,若再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你還會為守護人們浴血奮戰嗎?”
在李廣生命彌留之際,恍惚間見到一個穿著怪異,梳著油頭的胖子走到自己身邊。
“會!”
麵對這個問題,即便至死,李廣還是斬釘截鐵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