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摯友
大唐:誰讓楚王上朝的李寬李世民 作者:君子六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寬不明白,為啥此戰他就做了一下戰前動員,然後當了一回莽夫,衝到城門下擲了馬槊,接著殺回己方陣營,然後……看起來似乎沒他什麽事兒了?!
不對啊,本王才是主角哇!
眼下出盡風頭的竇叔兒的位置,不該是本王的嗎?!
還有李靖……對了……大軍的指揮權還是本王自己讓出去的……
“虧了……虧大發了!”李寬苦著臉,看著即將跟隨竇師綸殺入城內的黑甲軍和他們身後緊緊跟隨的唐軍,李寬突然生出了一種荒謬感:我就打了個盹兒,結果您猜怎麽著兒?嘿!一不留神,仗打完了!
這不行!
本王還打算以後回了長安,再犯事兒挨那昏君的揍,就喊出“我為大唐流過血,我為百姓拚過命”的正義宣言,讓那昏君羞愧欲死下不了手,可這要是定襄城一戰自己就是個劃水的……
自己再喊出這口號來,老爹的巴掌不得呼得更加虎虎生風?
而且以後,要是碰上宮中飲宴,本王不得坐小孩那桌啊?!
不成不成,這樣萬萬不成!
打定主意以後吃飯不要坐小孩那桌兒的楚王殿下,當即便下定決心:“薑去,本王沒時間跟你解釋了,咱們得幹他一票大的!”
"我的楚王殿下,您還想怎麽樣?!"薑去現在就聽不得楚王說什麽“幹一票大的”,因為這貨理解的“大的”,往往跟常人理解的不同——如果非得舉例說明的話,就好比你以為開玄武門就是這小王八蛋的極限了,但這貨搞不好實則是想著改朝換代自己混成一朝高祖。
怎麽說呢,不管是當初想當超越父親的“秦始王“,還是秦王給他養馬的“周天王”,我們的楚王殿下就是想要跟別人有所不同——他就是他,是顏色不一樣的火花。
“你沒看見頡利已經下了城頭?”李寬揮著原本頡利站立的地方,此刻已經是空空如也,他看向薑去:“頡利肯定要帶人跑路了。”
定襄城內地形複雜,大股騎兵肯定無法展開衝殺,如此一來,自己的黑甲軍占盡優勢不說,李靖的三千精兵,和薛萬徹的一千三百騎軍,還有契苾何力和他的四百族人,那也都是百戰老卒,並不怵什麽突厥狼兵。
更重要的是,從方才極短時間內就在定襄城內燃起如此多的大火來看,竇叔兒恐怕早就對此有所準備,而且他安排的人,估計能量也不小,不然不可能這麽快就弄出這麽大的騷亂。
“殿下,您要去活捉頡利?!”薑去現在隻覺得腦袋有些發昏,先不要論頡利如今是在城中召集大軍繼續作戰,還是打算帶人出逃,但不管是哪種情況,人家身邊的護衛都不可能少了。
“不不不,本王要放跑頡利。”李寬看著城頭繼續升騰的火焰,笑容愈發的燦爛。
他已經有了更偉大的征服計劃。
-------------------------------------
待李寬進入定襄城後,看著城內四處燃燒的灰燼,不禁一陣唏噓。
突厥人喜歡住帳篷,哪怕他們修了一座定襄城,可是城內的土木建築還是有限的很,許多突厥貴族甚至包括頡利可汗他自己,還是喜歡住在帳篷裏,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場大火,就幾乎焚毀了一座定襄城。
“還是讓頡利帶著人逃了。”在李寬和薑去進入定襄城後,竇師綸此時已經卸去盔甲,披著一件皮裘來到李寬麵前,他胸前此時已經纏滿了繃帶。
“竇叔……”李寬見到這一幕,也不禁動容:“當真是辛苦您了……”
“我無礙,些許小傷罷了。”竇師綸聞言搖了搖頭,隨後,他又道:“殿下,還請隨我來。”
"幹哈啊……有異族美女啊?你替本王留下啦?嗯,有心了……"一頭霧水的楚王殿下繼續他那不著調的口花花,直到他隨竇師綸進入一個新搭建起來的帳篷,見到了一個盡管兩鬢微霜,卻依舊難掩自身高貴氣質,麵容柔和的老婦人。
“哈?”李寬扭頭看了一眼竇師綸,心說你還真……等等……李寬看著正躬身向老婦人一禮的竇師綸,電光火石之間,壓根就不用再等竇師綸開口,我們的楚王殿下腦子再度那麽靈光一閃,隨後,他朝著老婦人恭敬行禮道:“李寬見過師姑!”
“……”別說老婦人,就是竇師綸一時之間也懵了,但後者隨即便反應過來,隻見竇師綸笑著向眼前的蕭皇後解釋道:“楚王殿下是蕭瑀蕭公的弟子……嗯……頗受蕭公看重……”
蕭公……還請原諒老夫……
擔心不這麽說楚王殿下可能又得鬧幺蛾子的竇師綸,最終還是決定昧著良心說出了這番話。
“你是寬兒?阿菀信中提及的孫兒?”蕭皇後對於李寬是蕭瑀弟子的身份,並沒有太過驚訝,相反的,她最想確認的是對方是不是好友生前在信中提及的頑劣稚童。
“師姑……師姑認識我祖母?”李寬現在覺得腦子有點不夠用,這事兒……自己怎麽從來沒聽祖母說起過呢?
事實上,竇氏之所以不提這些,還是源於一些舊事。
當年,竇氏與蕭皇後本就是閨中好友,隻不過後來隋文帝篡周,蕭皇後又嫁給了楊廣,竇氏便不再主動與蕭皇後來往。
可是蕭皇後卻並沒有忘卻這段情誼,當初李淵因為不肯獻寶馬給楊廣,遭到責罰,後來竇氏勸說丈夫獻馬,而楊廣後來之所以漸漸對李淵打消了疑慮,這其中,也有蕭皇後為其不斷說好話的原因。
而竇氏,又如何不明白其中緣由?
後來,楊廣身死,蕭皇後和其孫楊政道被義成公主接到了定襄城生活,擔心好友遭到脅迫的竇皇後,時常派人前往定襄城,打聽對方的消息,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家臣扮作胡商,帶著從大唐采購而來的胭脂水粉,蜀繡織錦,對突厥貴族許以重金,換來接觸蕭皇後的機會,為的就是確認好友是否真的安然無恙。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注1)
當年在襄陽長公主府的後花園裏,曾經有兩個小姑娘,秋千架下,一人蕩著秋千,一人在身後推秋千,言笑晏晏,把《詩經》裏的這首《木瓜》當做歌謠輕聲哼唱。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蕭皇後此時看著李寬的眼睛,那是她從對方臉上找到的唯一與好友相似的地方……(注2)
此去經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兒時摯友,如今終究是陰陽兩隔,此生不複相見了。
最後,老人在淚眼朦朧,望著怔愣在原地的小小少年,口中喃喃道:“阿菀,你的孫兒,遠比你當初在信中誇讚的還要出色啊……”
不對啊,本王才是主角哇!
眼下出盡風頭的竇叔兒的位置,不該是本王的嗎?!
還有李靖……對了……大軍的指揮權還是本王自己讓出去的……
“虧了……虧大發了!”李寬苦著臉,看著即將跟隨竇師綸殺入城內的黑甲軍和他們身後緊緊跟隨的唐軍,李寬突然生出了一種荒謬感:我就打了個盹兒,結果您猜怎麽著兒?嘿!一不留神,仗打完了!
這不行!
本王還打算以後回了長安,再犯事兒挨那昏君的揍,就喊出“我為大唐流過血,我為百姓拚過命”的正義宣言,讓那昏君羞愧欲死下不了手,可這要是定襄城一戰自己就是個劃水的……
自己再喊出這口號來,老爹的巴掌不得呼得更加虎虎生風?
而且以後,要是碰上宮中飲宴,本王不得坐小孩那桌啊?!
不成不成,這樣萬萬不成!
打定主意以後吃飯不要坐小孩那桌兒的楚王殿下,當即便下定決心:“薑去,本王沒時間跟你解釋了,咱們得幹他一票大的!”
"我的楚王殿下,您還想怎麽樣?!"薑去現在就聽不得楚王說什麽“幹一票大的”,因為這貨理解的“大的”,往往跟常人理解的不同——如果非得舉例說明的話,就好比你以為開玄武門就是這小王八蛋的極限了,但這貨搞不好實則是想著改朝換代自己混成一朝高祖。
怎麽說呢,不管是當初想當超越父親的“秦始王“,還是秦王給他養馬的“周天王”,我們的楚王殿下就是想要跟別人有所不同——他就是他,是顏色不一樣的火花。
“你沒看見頡利已經下了城頭?”李寬揮著原本頡利站立的地方,此刻已經是空空如也,他看向薑去:“頡利肯定要帶人跑路了。”
定襄城內地形複雜,大股騎兵肯定無法展開衝殺,如此一來,自己的黑甲軍占盡優勢不說,李靖的三千精兵,和薛萬徹的一千三百騎軍,還有契苾何力和他的四百族人,那也都是百戰老卒,並不怵什麽突厥狼兵。
更重要的是,從方才極短時間內就在定襄城內燃起如此多的大火來看,竇叔兒恐怕早就對此有所準備,而且他安排的人,估計能量也不小,不然不可能這麽快就弄出這麽大的騷亂。
“殿下,您要去活捉頡利?!”薑去現在隻覺得腦袋有些發昏,先不要論頡利如今是在城中召集大軍繼續作戰,還是打算帶人出逃,但不管是哪種情況,人家身邊的護衛都不可能少了。
“不不不,本王要放跑頡利。”李寬看著城頭繼續升騰的火焰,笑容愈發的燦爛。
他已經有了更偉大的征服計劃。
-------------------------------------
待李寬進入定襄城後,看著城內四處燃燒的灰燼,不禁一陣唏噓。
突厥人喜歡住帳篷,哪怕他們修了一座定襄城,可是城內的土木建築還是有限的很,許多突厥貴族甚至包括頡利可汗他自己,還是喜歡住在帳篷裏,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場大火,就幾乎焚毀了一座定襄城。
“還是讓頡利帶著人逃了。”在李寬和薑去進入定襄城後,竇師綸此時已經卸去盔甲,披著一件皮裘來到李寬麵前,他胸前此時已經纏滿了繃帶。
“竇叔……”李寬見到這一幕,也不禁動容:“當真是辛苦您了……”
“我無礙,些許小傷罷了。”竇師綸聞言搖了搖頭,隨後,他又道:“殿下,還請隨我來。”
"幹哈啊……有異族美女啊?你替本王留下啦?嗯,有心了……"一頭霧水的楚王殿下繼續他那不著調的口花花,直到他隨竇師綸進入一個新搭建起來的帳篷,見到了一個盡管兩鬢微霜,卻依舊難掩自身高貴氣質,麵容柔和的老婦人。
“哈?”李寬扭頭看了一眼竇師綸,心說你還真……等等……李寬看著正躬身向老婦人一禮的竇師綸,電光火石之間,壓根就不用再等竇師綸開口,我們的楚王殿下腦子再度那麽靈光一閃,隨後,他朝著老婦人恭敬行禮道:“李寬見過師姑!”
“……”別說老婦人,就是竇師綸一時之間也懵了,但後者隨即便反應過來,隻見竇師綸笑著向眼前的蕭皇後解釋道:“楚王殿下是蕭瑀蕭公的弟子……嗯……頗受蕭公看重……”
蕭公……還請原諒老夫……
擔心不這麽說楚王殿下可能又得鬧幺蛾子的竇師綸,最終還是決定昧著良心說出了這番話。
“你是寬兒?阿菀信中提及的孫兒?”蕭皇後對於李寬是蕭瑀弟子的身份,並沒有太過驚訝,相反的,她最想確認的是對方是不是好友生前在信中提及的頑劣稚童。
“師姑……師姑認識我祖母?”李寬現在覺得腦子有點不夠用,這事兒……自己怎麽從來沒聽祖母說起過呢?
事實上,竇氏之所以不提這些,還是源於一些舊事。
當年,竇氏與蕭皇後本就是閨中好友,隻不過後來隋文帝篡周,蕭皇後又嫁給了楊廣,竇氏便不再主動與蕭皇後來往。
可是蕭皇後卻並沒有忘卻這段情誼,當初李淵因為不肯獻寶馬給楊廣,遭到責罰,後來竇氏勸說丈夫獻馬,而楊廣後來之所以漸漸對李淵打消了疑慮,這其中,也有蕭皇後為其不斷說好話的原因。
而竇氏,又如何不明白其中緣由?
後來,楊廣身死,蕭皇後和其孫楊政道被義成公主接到了定襄城生活,擔心好友遭到脅迫的竇皇後,時常派人前往定襄城,打聽對方的消息,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家臣扮作胡商,帶著從大唐采購而來的胭脂水粉,蜀繡織錦,對突厥貴族許以重金,換來接觸蕭皇後的機會,為的就是確認好友是否真的安然無恙。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注1)
當年在襄陽長公主府的後花園裏,曾經有兩個小姑娘,秋千架下,一人蕩著秋千,一人在身後推秋千,言笑晏晏,把《詩經》裏的這首《木瓜》當做歌謠輕聲哼唱。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蕭皇後此時看著李寬的眼睛,那是她從對方臉上找到的唯一與好友相似的地方……(注2)
此去經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兒時摯友,如今終究是陰陽兩隔,此生不複相見了。
最後,老人在淚眼朦朧,望著怔愣在原地的小小少年,口中喃喃道:“阿菀,你的孫兒,遠比你當初在信中誇讚的還要出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