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帶著謝叔方往外麵走去,來到城外五裏等待著馮盎的到來,李元吉心中,也是充滿好奇,他是真的很想知道,馮盎的選擇,以及為什麽做出這樣的選擇。


    馮盎不同於談殿與陳龍樹,對於這兩人,李元吉軟硬都可以拿捏,然而馮盎那強大的實力,加上在嶺南經營已久,他想要發展嶺南,他也隻能拉攏,戰爭隻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而已。


    等了許久,遠方逐漸出現數道人影,李元吉身旁的謝叔方當即開口。


    “大王,那就是馮盎,一個護衛都沒有帶,這一路是楊建河護衛著。”


    李元吉聽後笑意更甚了。


    “走,隨本王一同迎接明達。”


    李元吉拍馬上前,謝叔方隨後跟上,後麵還有為馮盎單獨準備的上好馬匹。


    “臣馮盎,參見大王。”


    來到近前,馮盎率先行禮開口,李元吉翻身下馬,來到馮盎身前將其扶起。


    “明達快起,這次過來也不提前說一聲,我也好做安排迎接明達才是。


    我們先進城,有什麽時候我們進去談,看看這匹馬是否喜歡,這是從長安帶過來的好馬,這裏可是沒有的。”


    這個時代的男兒,尤其是征戰的男人,對於戰馬是無比喜歡的,就相當於後世的車一樣。


    馮盎接過馬匹,看了片刻,目光之中充滿火熱。


    “大王,此馬臣甚為喜歡,在嶺南馬匹很少,更別說這樣的好馬了,臣謝過大王。”


    李元吉也是笑了。


    “行了,喜歡就好,這馬就交給你了,走,進城。”


    幾人翻身上馬,很快就進入到城中,來到李元吉的臨時王宮之內,這一路,馮盎也在仔細觀察著這裏的變化,這裏發生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準確來說,嶺南各州,都是有知道一些風聲的,李元吉在雷州大刀闊斧的發展,大部分人都在觀望。


    進入到房內,就剩下李元吉和馮盎兩人,桌上也已經準備好了酒菜。


    “明達,你看這裏如何?”


    兩人喝了一杯酒,李元吉才問向馮盎,馮盎放下酒杯,肅然道:“大王,這裏原本的情況,臣也是知曉的,如今再次看見,卻是和之前大為不同了。


    以前的城牆,如今也沒有了,城內的房舍,原本破爛,四麵漏風,下雨漏水,街道也泥地,下雨之後行走都困難,而且還比較髒亂。


    如今見到,無比的幹淨舒爽,新建的房舍臣看見都想要一套了,街上也是安上了石磚,這樣即便下雨,也沒有影響了,而且臣若是沒有看錯,城內的規劃,比之前更大了。


    尤其是看見的百姓,臣從未想過,這些百姓,以及撩人能夠自然的生活在一起,即便做著活,但臉上的笑容,卻是充滿了希望,尤其是那些撩人,能夠這麽融入,臣是真沒有想到的。


    大王仁德,此後嶺南百姓與撩人,都有福了啊。”


    馮盎也是真的佩服李元吉,他所了解的,誰去了自己封地,不是首先打造王宮,然後征收賦稅,打造大軍,過自己的好日子呢,然而李元吉偏偏不是這樣。


    李元吉在這裏的王宮,是他見過以及了解過的,最寒酸的王宮了,來了之後不僅沒有征收賦稅打造大軍,反而將自己從長安帶來的物資投入到城池的建設中,發展民生,改善百姓生活。


    他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李元吉蠢還是真的有仁善之心了,但在蒼梧的會麵,他知道,李元吉不蠢,這裏所見的,他更清楚仁善之心也是真的。


    李元吉聽著也很高興,他高興的不僅是馮盎的誇讚、吹捧,更因為這裏的改變是實打實的,而他也是這樣覺得的,他來嶺南,這裏的人是真的有福了。


    這些改變,都是他用自己帶來的物資改變,雖然物資消耗了,但改變之後的新麵貌,他自己也非常自豪的。


    “明達就不要誇我了,我來嶺南,就是來發展嶺南的,打造嶺南的,不僅是這裏,我希望的是,整個嶺南都變得越發的富裕,作為本王的封地,怎麽也不能差了才是。


    而我作為嶺南的王,嶺南的實際負責人,也有這個責任讓嶺南富裕起來,明達莫要再這般誇了。”


    李元吉說著,嘴角也是忍不住往上翹,馮盎聽後也是接著道:“大王,臣說的都是發自內心的,臣真心敬佩大王,其實臣那裏,臣也已經開始安排各州在開始發展民生了。


    雖然做得沒有大王你這裏好,但是大王都這樣做了,臣作為大王臣子,理應跟隨。


    這次來見大王,臣知曉這裏缺少物資,便是帶來了,也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王,大王若是有需要,盡管下令便是,無論何事,但凡大王之令,臣定當遵從!”


    聽到這裏,李元吉與馮盎的神情都變得嚴肅起來,片刻後李元吉突然一笑。


    “好,有明達此言,我也放心了,不過我心中尚有疑問,不知明達可否解惑?”


    馮盎聽聞笑道:“大王,臣知曉大王疑惑,為何臣明明占據二十一州之地,可以說是嶺南權勢最大的人,為何會甘願跟隨大王,臣此來,也是為了此事。


    上次在蒼梧與大王初見,臣那時心中也是忐忑,但那次交談,臣知曉,大王絕非往日所傳聞的那般,後大王在這裏所做的一切,更是讓臣下定決心。


    大王對待這些百姓、撩人尚且如此這般好,以大王心胸,臣相信臣跟隨大王,必然也不會差。


    其實這個原因也都是次要的,還不足以讓臣做出抉擇,最重要的是,大王來這裏,臣若不跟隨大王,過後也總有一戰,一旦大戰起,臣便是叛唐,隻因大王是大唐的齊王。


    臣即便勝了,過後也會麵臨大唐的大軍,臣必敗無疑,家破人亡,族人也將遭受牽連。


    過後即便是太子亦或者秦王上位,無論是誰,臣若是對大王不利,大唐顏麵必然受損,臣也必然會成為亂臣賊子。


    所以臣隻能跟隨大王,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與族人。


    臣也聽聞過大王在長安與秦王等人的爭鬥,臣之所以說這些,就是想要告訴大王,長安無論誰勝出,臣也隻聽從大王一人之令!


    此心此誓,天地共鑒,若臣有違,必將不得好死!”


    馮盎麵色肅然而堅定,他這次來的目的,就是表忠心的,之前在蒼梧他沒有下定決心,就是那時還沒有清楚李元吉究竟是什麽樣的人。


    如今李元吉在這裏所做的一切,馮盎別的不知,他隻知道,李元吉隻要這樣做下去,在嶺南這裏必定深得人心,李元吉在這裏的根基,就不會因為長安那裏的動蕩而動搖。


    而他能選擇的,就像他對李元吉說的,很有限,一旦他與李元吉起衝突,最後是他要被安上叛唐的罪名。


    他也可以去投靠李建成或者李世民,但是如今長安局勢,他並不清楚,且他的根基就在嶺南,讓他離開嶺南,他就沒有了任何資本。


    如今嶺南已然成為李元吉封地,且馮盎看得出來,李元吉也絕不像表麵那麽簡單,更是和傳聞完全不同,如今他對李元吉最為了解,且都是嶺南,他也隻能投李元吉。


    而且李元吉對他,也是有著好感的,他能感受得到,跟隨李元吉,也不用擔心李元吉會對他出手,這是他這麽久的時間以來的了解而判定的。


    馮盎承認自己有賭的成分,但如今,也隻能搏一搏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棋隻玩心之鋼並收藏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