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時代的奢侈品,高貴的棉花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 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元吉想著這些事情,心中不斷的在猶豫著,嶺南這邊種植棉花,雖然不如西域那些地方,但也還算可以,尤其是海南,也能找到不少野生的棉花,棉花種子也根本不需要兌換,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麽種植。
但現在又有一個問題擺在他麵前,那就是如今耕地有限,一旦種植棉花,還怎麽種植糧食?
以及兌換縫紉機、彈棉花的機床,這些都需要貢獻點啊,還有棉花的種植,也是一個頭疼的事情。
縫紉機五百點,彈棉花的需要三百點,這就去了八百點,他還剩下啥?種植棉花的種植手冊,也需要兩百點,合著一千點就這麽沒了唄?
李元吉很是糾結,很快他也就不想了,彈棉花的機床一時半會用不了,起碼得等棉花種植出來,那也是大幾個月後的事情了,現在隻需要兌換的就是一個縫紉機。
想好之後,李元吉當即點開縫紉機的製作圖紙以及工藝,點擊兌換,五百貢獻點就這樣消失,李元吉雖然心疼,但想著過後的回報,勉強填平了那份失落。
“明和,去將劉三叫來。”
有了工藝和圖紙,李元吉是一刻都不想等待了,過了一會,劉三便是到來。
“參見大王。”
李元吉將手中的圖紙以及工藝盡數交給劉三。
“這是縫紉機,你拿下去之後好生研讀,盡快將這個縫紉機製造出來,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出這個縫紉機,其他的都先丟一邊,過後再去做。”
劉三聞言,當即應了下來,隨後李元吉又寫上兩封書信,以及畫著棉花的紙。
做好之後,李元吉又想到什麽,當即點開係統,看著兌換的價格,李元吉也是咬牙開始兌換,兩百貢獻點又沒有了,這次兌換的是棉花的種植方法以及技巧。
李元吉看了一遍,進行了一些簡單的修改,比如施肥,種植棉花需要底肥,改成用糞便代替,李元吉看完,發現這種植棉花比種植水稻還要難,對水的要求也不小,至於除蟲,李元吉也是改成適量的草木灰。
李元吉也是沒有辦法,如今這些都沒有,他能咋辦,隻能用現有的去種植了,大不了收成差一些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唯一好一點的是,如今這裏的土壤,都還非常肥沃,在這一點占有很大的優勢。
做好之後,便是叫來了虞明和。
“明和,你派人去將這封信,交給馮智戣,另外這封信派人給馮盎送去,務必親自交到他們手中。”
如今適合種植的地方,還是廣東以及海南比較適合,李元吉也隻有讓馮盎與馮智戣去做了,第一年他是打定主意,看看這個棉花種植,究竟如何。
安排下去之後,李元吉也總算是又清閑了下來,看著自己還剩下三百二十的貢獻點,一陣難受,用的時候知道必須得用,用了之後的心疼,也是真的疼。
隨後,李元吉又讓人叫來了寧純和楊樹。
“達和,如今城內基本建設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城牆,這個必須要重視,然後再分出一些人手,開始修建王宮吧,伱們的房舍修建好了,怎麽也到本王的王宮了吧。”
李元吉說完之後都是笑了,如今他的王宮,別說和長安裏的那些富貴人家比了,哪怕是尋常地上的富貴之人,府邸都要比他如今的王宮要好,李元吉也是迫切得很呢。
寧純聽後笑著應了下來。
“大王放心,臣這就下去開始安排,明日就開始動工,到時臣多調些人手過來,爭取早日將大王的王宮建造完成。”
李元吉就喜歡這種會來事的人,懂得舉一反三,讓他省心。
“好,這便交給你了,還有另外一件事,抓緊百姓的入籍,丁冊盡早登記出來,現在又有不少撩人願意入籍,早點將這件事落實完成,以後要嚴格把關。”
寧純當即應了下來,見沒有什麽事,才緩緩退了出去。
李元吉隨即看向楊樹。
“楊樹,接下來交給你一件任務,去周邊洞酋,將願意入籍的撩人遷入城中,暫定一萬人,達到人數之後,就停下來,除非有人主動願意入籍,不然就不要去理會。”
海康城人丁達到五萬?這個任務對李元吉而言,真心不難,若是剛開始的時候很難,但現在海康的變化都已經傳出去了,每天都有撩人主動願意入籍,這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也就是如今海康還沒有徹底發展起來,等到收成之後,等到這裏貿易起來,那些撩人要來求著他入籍,進入海康城內,到時候入籍可以,想要入城,可就有控製了。
楊樹聽後一怔,但也沒有多想,至於為什麽前麵還說停下,現在又讓再遷入一萬人,楊樹根本不去考慮這些,在他這裏,李元吉說什麽那就是什麽。
“是,大王,末將這便去。”
安排好兩人,李元吉也是徹底閑了下來。
時間過去兩天,李元吉正在院裏,完成了今天的任務,貢獻點又增加了十點,現在有三百三十點了。
楊清婉來到李元吉身旁。
“夫君,這裁剪縫紉衣物,妾身以及帶來的幾個侍女,根本就不夠啊,你可得再給我安排點人才行,還有地方,人要是多了,總不能都在王宮裏做這事吧。”
李元吉拉著楊清婉坐了下來,看著一心想要做事的楊清婉,李元吉隨即開口。
“放心吧,這事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也不要夫人你自己動手,我讓達和單獨建了一個院子,又找了一百個手巧的女子,你直接過去接收就是了。
隻要你把她們教會了,後麵這個衣紡再行擴大,如今你先適應著,你也不用親手去做這些了,看好這個衣紡就好。
另外還給你準備幾間屋子,都是街上要道,過後必然繁華,到時也可以開一些鋪子,做一些營生,就像在長安一般,這樣王府也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了。”
開店鋪做生意,並不是什麽稀奇事,在長安,東宮、秦王府,都有自己的商鋪生意,都是為了增加進項的,哪怕是李淵,同樣也有。
(本章完)
但現在又有一個問題擺在他麵前,那就是如今耕地有限,一旦種植棉花,還怎麽種植糧食?
以及兌換縫紉機、彈棉花的機床,這些都需要貢獻點啊,還有棉花的種植,也是一個頭疼的事情。
縫紉機五百點,彈棉花的需要三百點,這就去了八百點,他還剩下啥?種植棉花的種植手冊,也需要兩百點,合著一千點就這麽沒了唄?
李元吉很是糾結,很快他也就不想了,彈棉花的機床一時半會用不了,起碼得等棉花種植出來,那也是大幾個月後的事情了,現在隻需要兌換的就是一個縫紉機。
想好之後,李元吉當即點開縫紉機的製作圖紙以及工藝,點擊兌換,五百貢獻點就這樣消失,李元吉雖然心疼,但想著過後的回報,勉強填平了那份失落。
“明和,去將劉三叫來。”
有了工藝和圖紙,李元吉是一刻都不想等待了,過了一會,劉三便是到來。
“參見大王。”
李元吉將手中的圖紙以及工藝盡數交給劉三。
“這是縫紉機,你拿下去之後好生研讀,盡快將這個縫紉機製造出來,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出這個縫紉機,其他的都先丟一邊,過後再去做。”
劉三聞言,當即應了下來,隨後李元吉又寫上兩封書信,以及畫著棉花的紙。
做好之後,李元吉又想到什麽,當即點開係統,看著兌換的價格,李元吉也是咬牙開始兌換,兩百貢獻點又沒有了,這次兌換的是棉花的種植方法以及技巧。
李元吉看了一遍,進行了一些簡單的修改,比如施肥,種植棉花需要底肥,改成用糞便代替,李元吉看完,發現這種植棉花比種植水稻還要難,對水的要求也不小,至於除蟲,李元吉也是改成適量的草木灰。
李元吉也是沒有辦法,如今這些都沒有,他能咋辦,隻能用現有的去種植了,大不了收成差一些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唯一好一點的是,如今這裏的土壤,都還非常肥沃,在這一點占有很大的優勢。
做好之後,便是叫來了虞明和。
“明和,你派人去將這封信,交給馮智戣,另外這封信派人給馮盎送去,務必親自交到他們手中。”
如今適合種植的地方,還是廣東以及海南比較適合,李元吉也隻有讓馮盎與馮智戣去做了,第一年他是打定主意,看看這個棉花種植,究竟如何。
安排下去之後,李元吉也總算是又清閑了下來,看著自己還剩下三百二十的貢獻點,一陣難受,用的時候知道必須得用,用了之後的心疼,也是真的疼。
隨後,李元吉又讓人叫來了寧純和楊樹。
“達和,如今城內基本建設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城牆,這個必須要重視,然後再分出一些人手,開始修建王宮吧,伱們的房舍修建好了,怎麽也到本王的王宮了吧。”
李元吉說完之後都是笑了,如今他的王宮,別說和長安裏的那些富貴人家比了,哪怕是尋常地上的富貴之人,府邸都要比他如今的王宮要好,李元吉也是迫切得很呢。
寧純聽後笑著應了下來。
“大王放心,臣這就下去開始安排,明日就開始動工,到時臣多調些人手過來,爭取早日將大王的王宮建造完成。”
李元吉就喜歡這種會來事的人,懂得舉一反三,讓他省心。
“好,這便交給你了,還有另外一件事,抓緊百姓的入籍,丁冊盡早登記出來,現在又有不少撩人願意入籍,早點將這件事落實完成,以後要嚴格把關。”
寧純當即應了下來,見沒有什麽事,才緩緩退了出去。
李元吉隨即看向楊樹。
“楊樹,接下來交給你一件任務,去周邊洞酋,將願意入籍的撩人遷入城中,暫定一萬人,達到人數之後,就停下來,除非有人主動願意入籍,不然就不要去理會。”
海康城人丁達到五萬?這個任務對李元吉而言,真心不難,若是剛開始的時候很難,但現在海康的變化都已經傳出去了,每天都有撩人主動願意入籍,這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也就是如今海康還沒有徹底發展起來,等到收成之後,等到這裏貿易起來,那些撩人要來求著他入籍,進入海康城內,到時候入籍可以,想要入城,可就有控製了。
楊樹聽後一怔,但也沒有多想,至於為什麽前麵還說停下,現在又讓再遷入一萬人,楊樹根本不去考慮這些,在他這裏,李元吉說什麽那就是什麽。
“是,大王,末將這便去。”
安排好兩人,李元吉也是徹底閑了下來。
時間過去兩天,李元吉正在院裏,完成了今天的任務,貢獻點又增加了十點,現在有三百三十點了。
楊清婉來到李元吉身旁。
“夫君,這裁剪縫紉衣物,妾身以及帶來的幾個侍女,根本就不夠啊,你可得再給我安排點人才行,還有地方,人要是多了,總不能都在王宮裏做這事吧。”
李元吉拉著楊清婉坐了下來,看著一心想要做事的楊清婉,李元吉隨即開口。
“放心吧,這事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也不要夫人你自己動手,我讓達和單獨建了一個院子,又找了一百個手巧的女子,你直接過去接收就是了。
隻要你把她們教會了,後麵這個衣紡再行擴大,如今你先適應著,你也不用親手去做這些了,看好這個衣紡就好。
另外還給你準備幾間屋子,都是街上要道,過後必然繁華,到時也可以開一些鋪子,做一些營生,就像在長安一般,這樣王府也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了。”
開店鋪做生意,並不是什麽稀奇事,在長安,東宮、秦王府,都有自己的商鋪生意,都是為了增加進項的,哪怕是李淵,同樣也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