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不小心成了棋盤上的棋子?李元吉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 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頓飯,眾人吃得滿足,可謂是極大的滿足了他們的口腹之欲,韋挺等人數次感歎這裏的不同,要不是他們知道這是在哪裏,他們恐怕還會以為進入到其他的國度裏麵了。
李元吉看著留下的岑文本,心中也是一陣好奇,岑文本幾人今天可是走了不少路,從船上下來,還沒有休息,每個人都是無比勞累的。
岑文本對他表現出來的好感,李元吉能夠感受得到,但即便是這樣,他也很是好奇,有什麽事是這麽急,必須要現在說,不能放到明天的嗎?
“景仁,想必你也累了,這麽晚,先下去休息吧,可別累壞了自己才是啊。”
李元吉開口勸著岑文本,他卻是渴望能夠爭取到岑文本的,但他更清楚這事得慢慢來,加上這裏又不如長安,不僅苦寒,還遠離中樞,他給人的印象,一向都是不如李建成與李世民的。
所以今天他才這麽安排,也沒想過這麽幾天就能改變岑文本的想法,而且今天他自己也確實很累。
岑文本聽後,笑道:“有勞大王關心,臣無礙,累雖有些累,但臣有一事,必須要先與大王說來,不然臣即便身子再困乏,也合不著眼。”
李元吉頓時更加好奇了,究竟是什麽事,竟然能讓岑文本這麽迫不及待?
“景仁,你盡可說來,放心大膽的說,今日之言,出於你口,終於我耳。”
李元吉直接開始給岑文本吃定心丸,岑文本聽後也是笑了,他算是發現,這個齊王,當真是不一樣,完全不像之前聽聞的那樣,像個沒有腦子的莽夫,這不,挺有腦子的嘛。
隨後岑文本收起笑意,先是將懷中李淵的密詔拿了出來。
“大王,此乃聖人密詔,您看後便知。”
李元吉變得嚴肅,接過之後打開一看,過了一會,李元吉滿心複雜,他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密詔上的內容也很簡單,簡單的同時卻又無比的絕密,不僅有李淵對他的愛,也有威脅,可以說方方麵麵都有了。
李淵給李元吉的密詔,首先就是肯定了李元吉的付出,然後就是問責,畢竟給李淵才送去那麽點,說是製造艱難,結果轉頭就在做生意,簡直就是在挑戰李淵的智商。
李元吉知道,李淵借著這事發火是假,擺明了問他要好東西是真,這麽淺薄的道理他還是看得明白的,畢竟位置越高的人,越看重利益,現在有了一個借著由頭打劫他的機會,李淵怎麽可能會錯過。
至於後麵,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爭鬥讓李淵很是火大,但李淵有些控製不住了,就要讓他跟著李淵混,李建成與李世民那裏讓他誰也不要去搭理。
然後他和李淵綁定,李淵得以控製長安局勢,然而想要形成這個局勢,如今他的勢力還是太小了,李淵答應給他瘋狂增加實力,讓他在嶺南快速發展壯大,從而直接讓李建成與李世民不敢跳得太歡。
要讓李建成與李世民知道,他李淵還有一個選擇,並非是在李建成與李世民之中二選一。
李淵的密詔雖然說得沒這麽露骨,隻是說李建成與李世民兩哥倆越來越不聽他話,加上他老了,李建成與李世民越發的出色,家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感到憂慮,現在最關鍵的就是他這個老三了。
就這麽一些家常訴苦的話,李元吉要是還看不明白,那他感覺自己是真不用活了。
然後看著李淵先期給他送來的,足夠裝備一萬軍所需要一切軍械,以及領兵大將武士彠,還有五千大唐精銳,包括岑文本,全都是李淵為了加強他的實力,送過來的。
而且在信中李淵更是說明,後麵還會再將一些世家之中優秀的人送來嶺南幫助他,從而讓這些世家與他李元吉進行綁定,增加他的話語權。
在後麵還會對他有援助,並且還直接挑明,隻要他李元吉有孝心,願意跟著李淵,今後他提出的要求,都會盡可能的去滿足。
李元吉看著密詔看了許久,一時間心中滿是複雜,他這會是真的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憂慮了,如今李淵差不多已經是對他明牌了,很顯然,李淵這是一點都不杵他。
李元吉敢保證,他但凡要是靠近李建成或者李世民,李淵絕對要對他下重手,嶺南這裏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李元吉很是惆悵,長安的局勢哪怕他沒有特意去查,他知道必然局勢緊張,但他是真沒有想到,他都已經來到嶺南了,李淵竟然還不放過他,將他用作籌碼,去平衡李建成與李世民,防止兩人狗急跳牆。
李元吉是怎麽都沒有想到,他跑這麽,一不小心還是成了別人棋盤上的棋子,想他堂堂齊王,尤其都跑到嶺南了,竟然還淪落為棋子,說出去誰信?
至於李淵送過來的這些物資、軍械,以及人,他同樣喜憂參半,這些軍械、物資,以及人才,不是那麽好拿的啊,能夠被李淵送過來,顯然就是隻要他乖乖聽話,這些人就是屬於他的。
平日裏這些人聽他的,一旦李淵來指示,這些人就必然聽李淵的,而他如今尷尬的局麵就是,自己的人很少,想要發展嶺南,就必須要人,李淵這是篤定了他必須得要,而且還必須得用。
隻因為這些人都是李淵送過來的,他就必須要用,而且還是重用,一旦讓李淵知曉他有其他想法,李元吉都已經能夠想到,接下來麵對的就是李淵狂風暴雨的報複了。
然後離開嶺南,回到長安,再被圈禁至死?
至於被殺,他是完全都沒有考慮的,李淵再怎麽樣,都不會下那個手,但必然會將他召回,以免再次培養出一個李世民,畢竟有著李世民的前車之鑒,隻培養,不安插後手,造成的後果就是如今李淵已經快控製不住了。
這就是李淵往他這裏塞人的原因,就是為了間接性的掌控他。
李元吉心頭無奈,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李淵玩平衡,竟然這麽走火入魔了啊,如今即便李淵對他的幫助能夠很大的解決他目前的很多問題,但李元吉卻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李元吉還在沉思,想了一會,卻是突然笑了。
他忽然發現,這次李淵考慮的確實非常全麵,但唯獨有一點,李淵沒有算到,那就是他在嶺南的威望,不管李淵派多少人來,隻要他在這裏的威望持續,這些人,就掀不起風浪。
這些人,也無法阻攔他的意誌,而且,他又不是不能挖這些人過來,在他這裏能夠得到的,可是比在李淵那裏得到的更多,雖然不可能是全部人都能挖過來,就比如這個武士彠,但也有有機會能夠挖過來的啊,比如岑文本。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李淵才意識到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爭鬥他已經控製不住,如今晚了,李建成與李世民是不可能停下來,兩者隻能存在一個。
現在即便李建成與李世民想要和好如初,東宮與秦王府底下的人,都不會願意,尤其是李世民底下的那幫子人,李世民即便不做,他們都會一起推著李世民去做。
如今到了他們這一步,已經是身不由己,不得不爭了,早已經演變成伱死我活的爭鬥了。
雖然他離開了長安,玄武門不一定會在武德九年,也就是明年爆發,但李元吉非常清楚,必然會爆發,到時不管誰勝誰負,李淵都必定要下台,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到時一旦李淵下台,現在李淵送過來的這些,不就是在便宜他嗎?
想通這些,李元吉頓時有些興奮了,玩平衡?用他當棋子來平衡李建成與李世民?那可真是太好了!
起碼這段時間,是他絕對的發展時間,想要增強他的實力是吧,那他就不能讓李淵失望,李元吉很清楚,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而且他還有一個倚仗,那就是他有信鴿,消息的傳遞速度,比起其他任何渠道,都要快,李淵想要算計他,不是那麽容易的,隻要李淵敢派人來,隻要有真本事,他就敢重用。
在嶺南這一畝三分地上,他李元吉說了才算,李淵都不行,哪怕他是皇帝。
李元吉心頭冷笑,如今看似是他吃虧,但究竟是誰得利,是誰吃虧,還不一定呢。
“老頭子,既然吃虧是福,那我就多吃一點虧,接下來,我可是不會跟你客氣了,你自己說的盡可能答應我的要求,到時候可別說話不算話啊。”
李元吉心頭自言自語,他是越發的期待了起來,過後李淵看著他的這些要求,不知道會不會瘋?
過了許久,岑文本也安靜的等待了許久,李元吉才緩緩開口。
“景仁,你可有什麽對我說的嗎?”
李元吉對岑文本還抱有希望的,因為岑文本對他的好感,他相信自己沒有感覺錯,而且這樣的一個人,似乎也是反感這種無間道的?
如今不管怎麽樣,他都必須要試試了,至於武士彠,他是直接想都沒想,隻要李淵不倒台,這個人直接不用想了,沒有任何機會。
而且爭取武士彠來幹嘛?年紀又大了,兩個兒子也是不爭氣,沒有什麽本事,難道就為一個武媚?
誒?那似乎也不是不行?不過武媚的事情,完全不用去費那個功夫,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李元吉看向岑文本,岑文本也是看向李元吉,片刻後,岑文本突然一笑,隨後又滿臉嚴肅起身,站到李元吉身前。
“大王,臣此來嶺南,雖還沒有全部看完,但就今日所見,大王在嶺南所做的一切,臣盡皆有目共睹,大王之能,絕不在太子與秦王之下,大王所為,更是臣心中所想。
臣雖是聖人派來的天使,但從此刻起,臣將不再是天使,隻是大王之臣,隻是齊王府一屬官,臣隻聽大王之令!
但是臣,想要將嶺南治理起來,臣聽聞這裏可以種植兩季水稻,如此糧倉,必不可錯過,臣願隨大王,讓整個嶺南,徹底煥然一新!”
岑文本沒得選,與其被動,不如自己主動,既然在李元吉這裏已經板上釘釘,那就全心全意的跟隨李元吉,在這裏,正好有他一身本事,滿腹才華發揮的餘地,心甘情願的留在嶺南,有何不可?
李元吉聽著岑文本的話語,瞪大眼睛的看向岑文本,他雖然確實想要爭取岑文本,讓岑文本真心實意的幫他,因為隻要岑文本同意,他後續會將嶺南的所有政務,逐漸交到岑文本手上,相當於他是準備要把岑文本當做宰相來用了。
雖然他不怕岑文本是李淵的人,但畢竟會有點膈應,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岑文本會這麽主動啊,這人今天才來的吧?怎麽就這麽主動的與他說起了這個呢?
李元吉頓時被岑文本的不按套路出牌給震驚住了,但凡岑文本緩個兩三天跟他這麽說,他都不會震驚,因為那時已經完全了解嶺南了,知道他真正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了,他相信還是會有很大的機會。
加上李淵都已經這樣明說了,他感覺爭取岑文本的難度不會大,但就是這麽倉促,讓他一時間緩不過神來。
沒一會,李元吉平靜下來,神情嚴肅的看向岑文本。
“景仁,你可當真是決定好了,進入本王的齊王府為屬官?”
李元吉不得不確認好,進入齊王府與齊王府之外的職位,意義是不一樣的,就像李世民的天策上將軍府,雖然也聽李世民的調令,但其中的成分嘛,就不那麽單一了,而秦王府的人,則是李世民完全可以信任的人,這就是區別。
岑文本聽聞,肅然開口。
“稟大王,臣已經想好,如今臣在嶺南,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大王也知曉,但因為今日所見,不僅是嶺南,還有大王,臣願意相信大王,更相信臣的直覺!
與其就這樣留在這裏,不如全心全意跟著大王發展嶺南,也算是為大唐、為社稷,做出了力所能及之事。”
感謝:衝天雲大佬打賞的1666幣打賞!再次感謝打賞支持。
今天才看到,實在是有些意外,看的時候都不敢相信,因為寫這本書以來,就有一次收到一百幣吧,好像就沒有了。
這次是真的有些高興,再次感謝支持。
(本章完)
李元吉看著留下的岑文本,心中也是一陣好奇,岑文本幾人今天可是走了不少路,從船上下來,還沒有休息,每個人都是無比勞累的。
岑文本對他表現出來的好感,李元吉能夠感受得到,但即便是這樣,他也很是好奇,有什麽事是這麽急,必須要現在說,不能放到明天的嗎?
“景仁,想必你也累了,這麽晚,先下去休息吧,可別累壞了自己才是啊。”
李元吉開口勸著岑文本,他卻是渴望能夠爭取到岑文本的,但他更清楚這事得慢慢來,加上這裏又不如長安,不僅苦寒,還遠離中樞,他給人的印象,一向都是不如李建成與李世民的。
所以今天他才這麽安排,也沒想過這麽幾天就能改變岑文本的想法,而且今天他自己也確實很累。
岑文本聽後,笑道:“有勞大王關心,臣無礙,累雖有些累,但臣有一事,必須要先與大王說來,不然臣即便身子再困乏,也合不著眼。”
李元吉頓時更加好奇了,究竟是什麽事,竟然能讓岑文本這麽迫不及待?
“景仁,你盡可說來,放心大膽的說,今日之言,出於你口,終於我耳。”
李元吉直接開始給岑文本吃定心丸,岑文本聽後也是笑了,他算是發現,這個齊王,當真是不一樣,完全不像之前聽聞的那樣,像個沒有腦子的莽夫,這不,挺有腦子的嘛。
隨後岑文本收起笑意,先是將懷中李淵的密詔拿了出來。
“大王,此乃聖人密詔,您看後便知。”
李元吉變得嚴肅,接過之後打開一看,過了一會,李元吉滿心複雜,他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密詔上的內容也很簡單,簡單的同時卻又無比的絕密,不僅有李淵對他的愛,也有威脅,可以說方方麵麵都有了。
李淵給李元吉的密詔,首先就是肯定了李元吉的付出,然後就是問責,畢竟給李淵才送去那麽點,說是製造艱難,結果轉頭就在做生意,簡直就是在挑戰李淵的智商。
李元吉知道,李淵借著這事發火是假,擺明了問他要好東西是真,這麽淺薄的道理他還是看得明白的,畢竟位置越高的人,越看重利益,現在有了一個借著由頭打劫他的機會,李淵怎麽可能會錯過。
至於後麵,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爭鬥讓李淵很是火大,但李淵有些控製不住了,就要讓他跟著李淵混,李建成與李世民那裏讓他誰也不要去搭理。
然後他和李淵綁定,李淵得以控製長安局勢,然而想要形成這個局勢,如今他的勢力還是太小了,李淵答應給他瘋狂增加實力,讓他在嶺南快速發展壯大,從而直接讓李建成與李世民不敢跳得太歡。
要讓李建成與李世民知道,他李淵還有一個選擇,並非是在李建成與李世民之中二選一。
李淵的密詔雖然說得沒這麽露骨,隻是說李建成與李世民兩哥倆越來越不聽他話,加上他老了,李建成與李世民越發的出色,家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感到憂慮,現在最關鍵的就是他這個老三了。
就這麽一些家常訴苦的話,李元吉要是還看不明白,那他感覺自己是真不用活了。
然後看著李淵先期給他送來的,足夠裝備一萬軍所需要一切軍械,以及領兵大將武士彠,還有五千大唐精銳,包括岑文本,全都是李淵為了加強他的實力,送過來的。
而且在信中李淵更是說明,後麵還會再將一些世家之中優秀的人送來嶺南幫助他,從而讓這些世家與他李元吉進行綁定,增加他的話語權。
在後麵還會對他有援助,並且還直接挑明,隻要他李元吉有孝心,願意跟著李淵,今後他提出的要求,都會盡可能的去滿足。
李元吉看著密詔看了許久,一時間心中滿是複雜,他這會是真的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憂慮了,如今李淵差不多已經是對他明牌了,很顯然,李淵這是一點都不杵他。
李元吉敢保證,他但凡要是靠近李建成或者李世民,李淵絕對要對他下重手,嶺南這裏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李元吉很是惆悵,長安的局勢哪怕他沒有特意去查,他知道必然局勢緊張,但他是真沒有想到,他都已經來到嶺南了,李淵竟然還不放過他,將他用作籌碼,去平衡李建成與李世民,防止兩人狗急跳牆。
李元吉是怎麽都沒有想到,他跑這麽,一不小心還是成了別人棋盤上的棋子,想他堂堂齊王,尤其都跑到嶺南了,竟然還淪落為棋子,說出去誰信?
至於李淵送過來的這些物資、軍械,以及人,他同樣喜憂參半,這些軍械、物資,以及人才,不是那麽好拿的啊,能夠被李淵送過來,顯然就是隻要他乖乖聽話,這些人就是屬於他的。
平日裏這些人聽他的,一旦李淵來指示,這些人就必然聽李淵的,而他如今尷尬的局麵就是,自己的人很少,想要發展嶺南,就必須要人,李淵這是篤定了他必須得要,而且還必須得用。
隻因為這些人都是李淵送過來的,他就必須要用,而且還是重用,一旦讓李淵知曉他有其他想法,李元吉都已經能夠想到,接下來麵對的就是李淵狂風暴雨的報複了。
然後離開嶺南,回到長安,再被圈禁至死?
至於被殺,他是完全都沒有考慮的,李淵再怎麽樣,都不會下那個手,但必然會將他召回,以免再次培養出一個李世民,畢竟有著李世民的前車之鑒,隻培養,不安插後手,造成的後果就是如今李淵已經快控製不住了。
這就是李淵往他這裏塞人的原因,就是為了間接性的掌控他。
李元吉心頭無奈,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李淵玩平衡,竟然這麽走火入魔了啊,如今即便李淵對他的幫助能夠很大的解決他目前的很多問題,但李元吉卻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李元吉還在沉思,想了一會,卻是突然笑了。
他忽然發現,這次李淵考慮的確實非常全麵,但唯獨有一點,李淵沒有算到,那就是他在嶺南的威望,不管李淵派多少人來,隻要他在這裏的威望持續,這些人,就掀不起風浪。
這些人,也無法阻攔他的意誌,而且,他又不是不能挖這些人過來,在他這裏能夠得到的,可是比在李淵那裏得到的更多,雖然不可能是全部人都能挖過來,就比如這個武士彠,但也有有機會能夠挖過來的啊,比如岑文本。
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李淵才意識到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爭鬥他已經控製不住,如今晚了,李建成與李世民是不可能停下來,兩者隻能存在一個。
現在即便李建成與李世民想要和好如初,東宮與秦王府底下的人,都不會願意,尤其是李世民底下的那幫子人,李世民即便不做,他們都會一起推著李世民去做。
如今到了他們這一步,已經是身不由己,不得不爭了,早已經演變成伱死我活的爭鬥了。
雖然他離開了長安,玄武門不一定會在武德九年,也就是明年爆發,但李元吉非常清楚,必然會爆發,到時不管誰勝誰負,李淵都必定要下台,這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到時一旦李淵下台,現在李淵送過來的這些,不就是在便宜他嗎?
想通這些,李元吉頓時有些興奮了,玩平衡?用他當棋子來平衡李建成與李世民?那可真是太好了!
起碼這段時間,是他絕對的發展時間,想要增強他的實力是吧,那他就不能讓李淵失望,李元吉很清楚,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而且他還有一個倚仗,那就是他有信鴿,消息的傳遞速度,比起其他任何渠道,都要快,李淵想要算計他,不是那麽容易的,隻要李淵敢派人來,隻要有真本事,他就敢重用。
在嶺南這一畝三分地上,他李元吉說了才算,李淵都不行,哪怕他是皇帝。
李元吉心頭冷笑,如今看似是他吃虧,但究竟是誰得利,是誰吃虧,還不一定呢。
“老頭子,既然吃虧是福,那我就多吃一點虧,接下來,我可是不會跟你客氣了,你自己說的盡可能答應我的要求,到時候可別說話不算話啊。”
李元吉心頭自言自語,他是越發的期待了起來,過後李淵看著他的這些要求,不知道會不會瘋?
過了許久,岑文本也安靜的等待了許久,李元吉才緩緩開口。
“景仁,你可有什麽對我說的嗎?”
李元吉對岑文本還抱有希望的,因為岑文本對他的好感,他相信自己沒有感覺錯,而且這樣的一個人,似乎也是反感這種無間道的?
如今不管怎麽樣,他都必須要試試了,至於武士彠,他是直接想都沒想,隻要李淵不倒台,這個人直接不用想了,沒有任何機會。
而且爭取武士彠來幹嘛?年紀又大了,兩個兒子也是不爭氣,沒有什麽本事,難道就為一個武媚?
誒?那似乎也不是不行?不過武媚的事情,完全不用去費那個功夫,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李元吉看向岑文本,岑文本也是看向李元吉,片刻後,岑文本突然一笑,隨後又滿臉嚴肅起身,站到李元吉身前。
“大王,臣此來嶺南,雖還沒有全部看完,但就今日所見,大王在嶺南所做的一切,臣盡皆有目共睹,大王之能,絕不在太子與秦王之下,大王所為,更是臣心中所想。
臣雖是聖人派來的天使,但從此刻起,臣將不再是天使,隻是大王之臣,隻是齊王府一屬官,臣隻聽大王之令!
但是臣,想要將嶺南治理起來,臣聽聞這裏可以種植兩季水稻,如此糧倉,必不可錯過,臣願隨大王,讓整個嶺南,徹底煥然一新!”
岑文本沒得選,與其被動,不如自己主動,既然在李元吉這裏已經板上釘釘,那就全心全意的跟隨李元吉,在這裏,正好有他一身本事,滿腹才華發揮的餘地,心甘情願的留在嶺南,有何不可?
李元吉聽著岑文本的話語,瞪大眼睛的看向岑文本,他雖然確實想要爭取岑文本,讓岑文本真心實意的幫他,因為隻要岑文本同意,他後續會將嶺南的所有政務,逐漸交到岑文本手上,相當於他是準備要把岑文本當做宰相來用了。
雖然他不怕岑文本是李淵的人,但畢竟會有點膈應,然而他怎麽也沒有想到,岑文本會這麽主動啊,這人今天才來的吧?怎麽就這麽主動的與他說起了這個呢?
李元吉頓時被岑文本的不按套路出牌給震驚住了,但凡岑文本緩個兩三天跟他這麽說,他都不會震驚,因為那時已經完全了解嶺南了,知道他真正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了,他相信還是會有很大的機會。
加上李淵都已經這樣明說了,他感覺爭取岑文本的難度不會大,但就是這麽倉促,讓他一時間緩不過神來。
沒一會,李元吉平靜下來,神情嚴肅的看向岑文本。
“景仁,你可當真是決定好了,進入本王的齊王府為屬官?”
李元吉不得不確認好,進入齊王府與齊王府之外的職位,意義是不一樣的,就像李世民的天策上將軍府,雖然也聽李世民的調令,但其中的成分嘛,就不那麽單一了,而秦王府的人,則是李世民完全可以信任的人,這就是區別。
岑文本聽聞,肅然開口。
“稟大王,臣已經想好,如今臣在嶺南,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大王也知曉,但因為今日所見,不僅是嶺南,還有大王,臣願意相信大王,更相信臣的直覺!
與其就這樣留在這裏,不如全心全意跟著大王發展嶺南,也算是為大唐、為社稷,做出了力所能及之事。”
感謝:衝天雲大佬打賞的1666幣打賞!再次感謝打賞支持。
今天才看到,實在是有些意外,看的時候都不敢相信,因為寫這本書以來,就有一次收到一百幣吧,好像就沒有了。
這次是真的有些高興,再次感謝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