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嘴角露出笑意,這次楊氏與韋氏到來,雖然盡管隻是一房,不,準確來說一房的都不完整,像和韋圓成同一房的韋圓照,那些就就沒來。


    但是有才能的人卻是不少。


    無論這些人抱著什麽想法來,但都必須要成為他的牛馬,要是敢亂來,他就敢懲戒。


    隨即不再去想,李元吉叫來一人。


    “去告訴王妃,長安來人了,讓人做好飯食,待會一起就食。”


    好歹是自己的老丈人,除了老丈人,其他人或多或少都和他後宮裏的幾女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該好好招待的還得好生招待。


    許久,楊建河領著幾人來到殿內。


    “參見大王。”


    來的就有三人,分別是韋圓成、楊則、楊師道。


    李元吉來到下方,扶起幾人。


    “來了也不提前給本王說一聲,本王也好提前去碼頭接你們啊。


    快坐,這一路,舟車勞頓,吃了不少苦吧?”


    楊則幾人滿臉笑意,看向李元吉的目光很是熱情。


    “我等前來,哪能麻煩大王,這一路還好,進入嶺南後,道路並沒有想象中的難走。


    在廣州府,我們便是乘船過來,這把骨頭,還遭得住。”


    楊則率先開口,韋圓成與楊師道都沒有插嘴。


    無他,隻因為楊清婉是齊王妃,在這裏,他們幾人之中楊則的地位就是最高的。


    楊則說完,隨即收起笑意,向著李元吉鄭重行禮,沉聲開口。


    “大王,老朽特向大王請罪,族人擅自做出決定,讓先前過來之人,做出那等卑劣之事,是老朽的不是。


    此次來嶺南,除了因為大唐之內已無我等容身之地,也是因為族內壓力,無法待下去,特來投靠大王。”


    楊則話閉,韋圓成與楊師道緊接著出聲,紛紛向著李元吉請罪。


    其實那事,楊則幾人都有些委屈,因為這事還真不是他們幾人下發的指令,而是族內比他們更老的老家夥,見到嶺南的暴利,忍不住想要開始收之前扶持李元吉的利息了。


    楊則幾人在知道這個消息後,頓時就急了,本來幾人是準備後麵慢慢來的,但發生這樣的事情後,幾人都坐不住了。


    他們已經都沒有了退路,大唐的路已經徹底沒有了,就剩下李元吉這裏,若是再將李元吉這裏都得罪了,他們這一脈的人,就真的到頭了。


    到時別說在嶺南將他們這一脈給發展壯大起來,能不保住傳承,他們都覺得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才是幾人丟下後麵的大部隊,著急忙慌先過來的原因,就是要跟李元吉將這件事說清楚。


    李元吉聽後也是微微一愣,他是真的一直以為就是眼前這幾人等不了了,沒想到那件事卻是其他人在作祟。


    對於楊則說的這些,他也沒有去懷疑過多,這件事他真要查,是查得出來的,隻不過需要些時間與人手罷了。


    就這些,還不至於讓楊則幾人說謊。


    李元吉微微一笑。


    “那件事已經過去了,本王也不想繼續追究了,是誰做的,已經不重要了。


    先前你們傳來的書信本王已經知道了,如今既然來了,那就在這裏重頭再來就是。


    曾經在長安,以及本王初來嶺南時你們對本王的支持,本王並沒有忘。


    如今伱們初來,待休息好之後,本王會讓人給你們劃出一片區域來,讓你們修建宅院安家。”


    三人聽聞,並沒有因此露出笑意。


    “大王,雖是如此,但那些人到來,惹出這麽大的亂子,我等聞之有愧。


    這件事,是族內的老者,他們在聽聞大王這裏的事情後,才讓人來聯係他們的。


    他們的家眷又都在族內,不得已那樣做。


    在聽聞之後,我心中很是憤怒,但沒有任何辦法,族內的情況,大王也同樣知道。


    加上那位新的陛下排斥,我們幾人商議一番之後,便是決定前來大王這裏。


    雖然有些難以啟齒,但真實的原因,我等不想對大王有任何隱瞞。


    至於宅子的事情,我等知曉大王這裏都在開荒,我等也不給大王添麻煩,大王給我們一些荒地便可,我們自己動手去開荒便是。


    這次我們幾人雖然來得有些匆忙,也是帶了不少錢財過來,我們可以用錢雇人先行幫我們開荒,這樣也不會大王增添麻煩,還望大王不要拒絕。”


    楊則說得無比誠心,一副低低在下的姿態,絲毫沒有因為李元吉的一句話而出現欣喜之色。


    而李元吉聽著,心中也是來了興趣,楊則的這些話,他知道是什麽意思,就是在告訴他,那次的事情,與他們都無關,是族內的老家夥插手了。


    對於這個,李元吉很清楚的,別看每個族內的那些老家夥平日裏不露麵,即便露麵,外人看著也非常和善,但在族內,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些人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除了各自的族長,以及一房主事可以勉強招架一番,其他人隻能乖乖聽話。


    而來到他這裏的原因,除了這一點,就是因為李二的壓力。


    這個壓力是什麽,楊則雖然還沒有說,但李元吉敢保證,接下來楊則必然會說這個問題。


    既然已經來了,那就是已經下定決心的,那就不能讓他有絲毫不爽以及懷疑,不然他們帶來的人,就很難壯大起來。


    而修建家宅,這點更是巧妙,若是他一切給幾人準備好,相當於他在還情了,前麵他們付出的許多,在過後他還情的過程中,都會打一個折扣。


    現在他們要自己來修建,說得好聽是不想麻煩他,潛在意思就是以往對他的種種支持,不希望他將這些情用在家宅建立這上麵。


    有什麽要求楊則沒有提,李元吉也相信楊則不會提,因為他必然會楊氏與韋氏過來的人進行扶持,這是一個沒有任何約定的約定。


    李元吉不得不感慨,這些老狐狸確實是有想法的。


    雖然知道楊則想要做什麽,但他也不準備拒絕,楊氏與韋氏的人,他肯定要用,世家還會有,但不會像李二那樣,離開世家朝堂與天下政務,甚至是大軍就得癱瘓的地步。


    哪怕沒有楊氏與韋氏,他這裏還有岑氏、馮氏、寧氏等等,他勢力的擴大,這些是避無可免會滋生的。


    但他有反製手段,他也不怕,他也不擔心會有哪一家做大,亦或者所有世家做大,讓他不得不妥協。


    李元吉頓時一笑,緩聲道:“既然你們堅持,那便按你們說的做吧。


    家宅的地方,到時本王會讓人盡快規劃出來,給你們挑選一個好地方。


    至於之前發生的那些事,都已經過去了,該罰的也都罰了。


    在這裏,隻要不去做那些事,隻需要做好手中的事務,上對得起王府,也就是本王,下對得起黎明百姓,就可以了。”


    聽到這裏,楊則與韋圓成心中都悄然鬆了一口氣。


    楊則隨即憂慮道:“多謝大王體恤。


    除了此事,還有一事需要向大王說來,之前皇帝叫上了所有世家大族作出指示。


    我們雖然也去了,但是沒有能夠入席,具體是什麽我們並不清楚,但後麵我們也有了解。


    便是皇帝利用大王所研發出來的印刷術,以此來讓各家出了不少錢糧給朝廷,然後朝廷就不會將印刷術進行推廣。


    為此,不少心中都記恨於大王,認為大王這是在挖他們的根。


    且皇帝還向各家許諾了一定的利益,具體是何利益還不清楚,但想來應該是稅收或者入仕這些方麵。


    各家都拿了不少的錢糧出來,才讓朝廷穩住了當時的民生。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據傳,當初李勣率領去往倭國的大軍,動用的是數個府庫的錢糧,如今長安周邊府庫,又已經存下了不少錢糧,幾乎都是各家給出來的。


    我們也是因為皇帝容不下,事事對我們隱瞞,家中不少入仕之人被莫名踢出,商業貿易也遭到不少針對。


    原本我們也有想法遷移至大王這裏,加上這些事的發生,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決心,故而來了。”


    聽到這些,李元吉雖麵不改色,但心中卻是豁然開朗。


    之前他就在疑惑,李二在與頡利的爭鬥之中失敗,必然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才能換取頡利願意撤軍的同時,還反而向大唐‘賠償’牛羊,歸還數千漢人。


    然而在付出這麽大的代價之後,長安以及周邊,卻是仿佛沒有受到什麽影響一般,該恢複的民生在恢複,其他各項事務的支出,都沒有耽擱。


    當時李元吉就很是懷疑,僅僅憑借李二與周邊小國的貿易,就能得到那麽多錢糧嗎?


    而且通過貿易得來的錢糧,哪有那麽快進入到大唐,進入到長安周邊的府庫之中,而且那時李二雖然有從其他地方的府庫調集錢糧,但隻是小部分,大部分都沒有去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沒有出現崩潰,如今他的疑惑總算被解開了,搞了半天,是這些世家出了這麽一筆錢糧。


    這筆錢糧,看著非常多,但由這麽多世家大族來出,每家所出的就遠沒有那麽大,不過就是家族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或許比九牛一毛多,但絕對是不會傷及到各家根基的,不然那些無利不起早的人,不會同意得那麽幹脆。


    想著李二用他弄出來的印刷術去搞那些世家的錢糧,李元吉是又氣又愛。


    欣喜的是,李二這貨還知道反擊世家,從世家那裏拿錢糧,而沒有去找百姓拿,來彌補府庫的缺失。


    而氣的就是,這個印刷術可是他弄出來的,他就是想要造福一下天下人,提升一下自己的聲望,結果被李二拿去轉手威脅世家,憑白賺了那麽多錢糧,愣是一點都沒有分給他。


    當初出兵大唐,李二派魏征來和解,他還在為李二考慮,主要討要了人丁,其他錢糧物資要的都不多,以免大唐真的搞垮了。


    現在想想,李元吉就想打人,虧他還考慮這些,結果李二暗地裏賺了這麽多。


    最關鍵的是,好處讓李二得了,那些世家大族,最後恨的人卻是他李元吉,這事想想都滿是不爽,很不爽。


    在李元吉看來,這事他還不如不知道,知道了之後反而鬧心,一想到李二有好日子過,他就不舒服。


    很快,李元吉也是調整了過來,還好他對大唐還有‘送錢’大計,到時候還能給李二來一次狠的。


    到時李二想要出兵突厥?


    他倒要看看,明年李二拿什麽來出兵,到時不來好好求他,這事想解決就沒有那麽容易。


    片刻,李元吉看向楊則幾人。


    “無妨,李二得位不正,不得人心,便讓他再猖狂一番。


    既然你們已經確定留在這裏了,以後就好好經營,不該做的,不要去碰就行。


    正好你們來了,本王這裏缺人,想來你們都知道了,我也知道你們兩家家中都需要人留下居中發展。


    這樣吧,景猷來幫本王做事,幫本王管吏部。


    你們若是有好的人才,可千萬別藏著,都可以舉薦過來,但是要品行過關的。


    你們覺得如何?”


    幾人都是微微一愣,隨後心中狂喜,他們的目的是什麽?不就是這些嗎?


    支持他們家族的發展,就是要給他們一些貿易上的利益了,讓他們舉薦族中的人,就是進入仕途,尤其是楊師道,直接被李元吉叫去管理吏部,得到的,比他們想象之中的,都還要多。


    幾人一番道謝,李元吉也是笑得無比開心。


    隨後帶著幾人一起就食,楊清婉與韋珪皆在,吃得一眾人都無比開心。


    安置好楊則等人沒幾日,馮盎也終於是來到海康。


    李元吉親自來到碼頭,等著馮盎的船隻抵達。


    船上的馮盎,早早就已經發現了李元吉,此刻的馮盎,心中滿是感動。


    以前他來這裏,李元吉也是這般親自來接他,如今,李元吉依舊還親自來接他。


    在船上整理好衣襟,馮盎便來到船邊,等船靠岸,扶梯立好,馮盎就迫不及待的下船,向著李元吉徑直跑來。


    “末將馮盎,參見大王!”


    李元吉拉著馮盎的人,扶起馮盎。


    “許久沒有見,明達你黑了不少。


    走,隨我一同回王宮。”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棋隻玩心之鋼並收藏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