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回到紙鳶店,見武媚與武順在紙鳶店挑選好紙鳶後乖巧的等著,頓時會心一笑。


    “媚兒,順兒,走,我帶你們去吃好吃的。”


    看見李元吉武媚頓時跑到麵前,一把拉住李元吉的手。


    “東家你可算來了,快走吧,我好餓啊。”


    摸了摸武媚的頭,又用右手拉著武順往外走去。


    “去告訴徐聞縣令,準備好吃的,快一些,本王餓了。”


    楊建河當即帶著人親自下去,其餘跟人李元吉一邊逛,一邊往縣府走去。


    本來李元吉是不打算去縣府的,但徐聞的種種變化,李元吉發現有必要去見一見,該肯定的還是要肯定,畢竟要讓底下的人更加用心的去做才是。


    來到縣府,徐聞縣令與縣丞兩人迎接,其餘人都被趕走了,這是楊建河的要求,以免李元吉的蹤跡被泄露。


    “參見大王,大王前來,未能及時迎接,請大王恕罪。”


    李元吉揮手示意兩人起身。


    “起來吧,這次是本王突然前來,不怪你們。


    讓伱們準備吃的,都準備好了吧?”


    “大王,都準備好了,裏麵請。”


    徐聞縣令名叫寧敘然,縣丞名叫樊智。


    聽著李元吉的話語,兩人是一點也不敢耽擱,他們仍舊記得,當楊建河拿著令信讓他們做好準備的時候,他們是真的被嚇得六神無主。


    一點風聲沒有,現在有人告訴他們,他們的大王來了,這事說出來誰信?


    進入到府衙後麵的庭院之中,已經擺好了一桌子飯菜,李元吉帶著武媚與武順就坐了上去。


    看著這一桌子菜,李元吉也是食欲大開,桌上的菜可謂極為豐厚,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走的,包括海裏的,都有。


    最多的還是海鮮,畢竟徐聞靠海,海鮮是比較多的,海蝦、螃蟹,以及一些魚肉,幾個湯。


    原本大唐主要是食物都是用煮、蒸、烤,因為油的稀缺,幾乎沒有人炒菜。


    炒菜的普及,主要還是在宋,因為製油工藝的進步,官營與民營的油坊遍布大街小巷,除了麻油,又開發出豆油,使得油不再是那麽金貴,尋常人也能夠吃得起了。


    像炒菜的鐵鍋,也就是在宋出來的。


    而如今在他到來後,就改進了製油工藝,並且除了芝麻做出的麻油,包括豆油,也都普及下去,如今在嶺南,在他的封地,炒菜幾乎是隨處可見的。


    原本之前,隻有麻油,以及羊脂、牛脂、豕膏,且都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有的,因為量少,價格貴,一般百姓,哪裏買得起。


    麻油在漢朝,就已經出現,用芝麻製作而出,而這芝麻,還得感謝張騫從西域帶回來,不然嘛,傳進來的時間不知得往後推多少年。


    羊脂,則是羊油,牛脂為牛油,豕膏為豬油,有腳為脂,無腳為膏。


    至於製油工藝,如今有官營,也有民營的,李元吉並沒有做出什麽限製,這本身就是為了提升民生的。


    隻是不管官營還是民營,防範意識都很好,這個工藝到如今都沒有泄露出去。


    所以嶺南的油,如今對外也是暢銷品,外麵甚至已經出現了提供原料的商人。


    反正是隻要能夠賺錢的,這些商人的嗅覺那是真的靈敏,幾乎都不會錯過,你賺你的,我賺我的,互不衝突。


    “媚兒,順兒,要吃什麽自己夾,開始吃吧。”


    李元吉開始吃後,武媚與武順才開始動筷子,李元吉也時不時的給兩女夾菜。


    至於其他人,早就已經站得老遠了,沒有下去,是在等著李元吉會不會有其他吩咐。


    一頓飯吃完,吃得七分飽,李元吉隨即停了下來。


    “大王,吃得可還滿意?”


    寧敘然來到李元吉身旁,便是一臉擔心與忐忑,他們也不知道李元吉喜歡什麽口味,隻能按照最好的,以及常見的進行準備了。


    李元吉看著兩人,頓時笑了。


    “本王也不是猛虎,不用這般緊張,放鬆些。


    準備的飯菜很可口,不錯,除了飯菜不錯,你們在這裏做的,也不錯。


    本王從碼頭到城中,又在城中逛了一圈,看到的是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之象。


    這些都說明,你們做得很好啊,繼續努力,不僅要保持下去,盡量還要做得更好。”


    寧敘然與樊智血脈噴張,李元吉的這番誇讚,讓兩人都是一陣激動,徐聞的改變,他們兩人也確實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作為海康的次級中心點,上麵對這裏的發展尤為看重,兩人也都擔心做不好,如今有著李元吉的肯定,兩人都是一陣舒暢與興奮。


    “大王誇讚,這些都是臣等應當做的,今後必然更加努力,謹遵大王指示。”


    看著兩人興奮的樣子,李元吉也尤為高興,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說幾句誇人的話,讓這些人更加用心,怎麽看怎麽劃算。


    “嗯,你們有這個心就好,如今城中已經見過了,你們現在帶本王去鄉下看看吧。


    尤其是農田、開荒、河道,以及新來人丁的安置等等,帶本王去看一看,有什麽變化,你們在路上說。”


    兩人一愣,隨即也不敢耽擱,準備好車馬,帶著李元吉就往外走去。


    “大王,耕地主要是在城北,城東與城西都開發得差不多了,城西又臨海,唯有向北發展。


    同時向北發展,距離海康也更近一些。


    通往各庒的道路,都是已經修繕過的,如今除了城內是石板路,其餘皆是水泥路,不僅是方便百姓出行,更是方便往來的商人行商。


    去往海康的道路,都已經打通,全程都是水泥路,最狹窄的地方,也足夠三人並肩前行。”


    走在鄉間,寧敘然全程不停地說著,各方麵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一圈了解下來,李元吉最終是無比的滿意。


    “很不錯,你們做得很好,各項事宜都在井然有序的推進,這非常好。”


    這次下來巡視,可以說是突然到來,寧敘然與樊智定然沒有準備的可能,他如今所見到的,也都是最為真實的。


    正是因為這點原因,李元吉才非常肯定寧敘然與樊智兩人的工作,所看見的,都是百姓對生活的向往與渴望,百姓對官府的熱情,以及寧敘然受到百姓的歡迎,都是真實的,李元吉才欣慰。


    “臣都是根據大王的指示,用心做好這些事情,當不得大王誇讚,這是臣應當做的。”


    寧敘然滿臉肅然,並不沒有因為李元吉的這些誇讚而有半分欣喜之色,反而是將功勞往李元吉頭上推。


    李元吉聽得也是笑了,他發現寧敘然這個人,是真的謹慎,拍馬屁倒是不至於,但這些話,他聽得也很舒服。


    “行了,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你隻管好好做,差不多明年,你的升任文書就會下來。


    另外有一件事,天竺那邊的紫檀木與黃花梨木正在流入本王封地,你這裏可有發現這個情況?”


    寧敘然聽後開始沉思起來,想了半天,還是沒有什麽發現。


    “大王,這個情況臣這裏不知,或許南州府才清楚這個事情。”


    李元吉點點頭,也沒有說話,從這裏他大概也看得出來,那就是戒日王朝那裏流出來的紫檀木與黃花梨木,應該還不多。


    要是太多,怎麽可能會沒有引起重視,早就有人反映上去了。


    如今他也確實要去南州府那裏去看看了,戒日王朝雖然他是打定主意要幹掉,但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少,要是這段時間讓那些人將這些木材的價格給弄亂了,那他這裏,可就直接少了一個賺錢的大生意。


    敢斷他的生意,李元吉是絕對不能容忍這些事情發生的。


    隨即開始返回,回到縣府,楊建河就匆匆來到李元吉身前。


    “大王,那個樓硯,已經問出來了。


    去抓這人的時候,這人還想跑,又哪裏能夠跑得掉。


    這些是審問出來的,人如今關在縣府另外一側。”


    李元吉拿過觀看,看完後便是沉思起來。


    審問出來的,與他想的差不太多,這個樓硯確實是驃國人,不過卻也是戒日王朝的人,不僅是樓硯,包括其家族中的人,都是負責與戒日王朝與驃國之間的往來。


    而這次,就是想要幫戒日王將戒日王朝之內的紫檀木與黃花梨木外銷,賺取錢財,但因為貿易不發達,以及如今沒有大型海船,才將主意打到他的封地上。


    而樓硯也確實帶了紫檀木與黃花梨木過來,用於試驗市場是否可行,驗證之後正要準備回去。


    然後看到他像初次經商的人,以為他好忽悠,便是找上了他。


    然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戒日王朝派出來的,不止樓硯一人,而樓硯與那些人,互不知曉,隻是知道有其他人存在。


    李元吉不斷的思考著,僅僅憑借樓硯一人,那都還好,但如今還有其他人,那麽必然已經在聯係對外的渠道了,肯定會有人心動的。


    這點李元吉都不用想,這麽好的利潤,隻需要多派些海船,再和那邊的人談一談,壓一壓價格,利潤空間還會更大。


    樓硯說的一根二十兩銀子的利潤,隻是初步給出來的,真要談,或許能夠談到三十兩?甚至更多?


    想著這些,李元吉驟然一笑,這個場景,多麽像那些電視劇裏演的走私啊,別人想要在他的地盤上,走私這些紫檀木與黃花梨木呢。


    李元吉是真的來興趣了,雖然共同販賣的人沒法處理,但想要解決這件事,法子還是有的。


    李元吉隨即讓楊建河拿來筆墨紙硯,寫好後看向楊建河。


    “將這封信,派人親自送到岑文本手中,告訴岑文本,收到之後,立即著手開始排查,同時告訴海關局,各處碼頭,都要做好甄別。


    尤其是大型海船,從哪裏來的,都要做好登記。”


    從戒日王朝經過海路過來,必須得要大型海運貨船才行,不然過去一次,賺的再減去成本,實際利潤就沒有那麽多了。


    不僅是檢查,包括大型海運貨船的製造,是誰要的,這些都是可以查到幕後的人的。


    想要運過來,一切運作都需要在他這裏處理,想要查,有點難度,但也沒有那麽難。


    隨即李元吉又開始寫上一封信。


    “將這封信交給宇文寶。”


    想要運過來,就要走孟加拉灣以及馬六甲海峽,他在驃國那裏,可是同樣有海軍的。


    這些海軍,必要時也可以是海盜。


    待楊建河再次回來後,李元吉緩聲道:“做好準備,補給好淡水後,我們就立即出發,去南州府。”


    徐聞這裏基本都見過了,李元吉也沒有繼續待下去的想法,南州府的這項生意,才是如今最為重要的。


    至於樓硯,李元吉也沒去說該怎麽處置,但楊建河已經知道該怎麽做了。


    兩日時間過去,直到劉仁軌那裏全部準備好,李元吉再次踏上大船,準備去往南州府。


    寧敘然與樊智見李元吉走後,心頭也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實在是李元吉在這裏的時候,兩人做起事來都是膽顫心驚的。


    明明他們沒有做任何不好的事情,明明就是做平日裏做的那些事,但感覺就是緊張與忐忑。


    航行在海麵,武媚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找上李元吉。


    “大王,我們去放紙鳶吧,好不好?”


    李元吉來到外麵,風和日麗,隨即便同意了下來。


    “可以是可以,但必須要做好防備,不然待會大風刮過來,可別把你們都帶到空中去了。”


    李元吉說得雖然誇張,但風險也是真的有,該做的準備,還是不能少。


    武媚與武順都有些被嚇到了,武順更是拉著武媚,顯然已經有些不想放紙鳶了。


    李元吉見狀頓時笑了,隨後開始製作一個滑輪,將紙鳶的線放在滑輪上,隨後拿出一根繩子,綁在武媚與武順的腰上,另一側係在船的支架上。


    雖然有些怪異,但李元吉覺得自己也是防患於未然。


    “待會放紙鳶的時候,不能讓滑輪裏的線全部出去,必須要留下一部分在滑輪上,若是有大風,滑輪的線不斷出去時,你們就將滑輪給丟掉,知道了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下棋隻玩心之鋼並收藏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