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李二的大手筆,十多國聯軍攻嶺南!
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麽了 作者:下棋隻玩心之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元吉目光火熱,越想,就越是心動。
他封地擴展到如今,但他還沒有正兒八經的在戰場上率軍征戰過,一時間很是意動。
下方的岑文本也是一愣,隨即一臉的苦澀。
“大王,臣還沒有說完,還有一事,最為嚴重。”
李元吉回過神來,看著岑文本,目光驚疑不定,剛才說的兩件事,合著還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消息還在後麵?
“究竟是何事?”
李元吉無比嚴肅,能夠比戒日王朝的那番變化還要壞的事情,顯然不會是小事。
岑文本從懷中拿出一個折章,雙手遞給李元吉,隨即緩緩開口。
“大王,這是謝叔方與馮智戣傳來的加急軍報,吐蕃形勢危急,吐蕃國內,原本舊貴族集體反叛,原國王囊日鬆讚被殺。
於此同時,蘇毗王子不知什麽原因,突然現身蘇毗,號召民眾反叛吐蕃,進行複國。
羊同在吐蕃西側出兵,東女國、黨項人在吐蕃東側發起進攻。
鬆讚幹布臨時坐上讚普之位,如今率領大軍正在南瓊結、澤當一帶抵禦叛軍,羊同在在楚河地區被娘氏所抵擋。
但是羊同不知和西突厥談妥了什麽,西突厥派出兩萬軍支援羊同,楚河地區的娘氏力量無法抵擋,羊同大軍已然攻破吐蕃西側,沿河直下。
東側東女國與黨項已經攻至波窩地區,與蘇毗王子的複國大軍組成聯軍,正在向吐蕃邏些地區進發。
寧純前番和吐穀渾達成合作,本來吐穀渾準備對蘇毗出兵,但西突厥在與吐穀渾的邊境之地集中了數萬軍,且唐軍也在向著吐穀渾邊境集結,至少兩萬以上唐軍,集結在河州等地。
謝叔方率領的一萬軍,被牛進達率領近兩萬唐軍所阻,無法對吐蕃進行增援。
現如今,謝叔方與鬆讚幹布大軍正在逐漸向著邏些地區撤離。
而最為重要的是,戒日王朝十萬軍,正在對泥婆羅發起進攻。
泥婆羅一旦失守,屆時即便謝叔方與鬆讚幹布退至邏些地區,都難以抵擋。
據消息,前年之時,李世民派出一僧人,以前往天竺交流佛經為由,派人護送這僧人快馬加鞭趕往天竺。
我們沒有任何消息,如今這個消息,都還是在天竺之內行商的商人反饋過來的,大唐的僧人,到了天竺。
臣料想,必然是李世民借著交流佛法為名,實際上卻是另有其人在聯係戒日王,最終達成了統一,戒日王朝才會悍然對泥婆羅發起進攻,同時對高達國加強攻勢。”
李元吉看完折章,聽著岑文本的話語,一顆心徑直沉到穀底,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本以為穩妥的吐蕃,如今卻是遭逢這樣的變故。
西突厥、東女國、黨項人、戒日王朝等國,哪怕就是曆史上,都沒有插手吐蕃的事情啊,如今卻是全都變了。
曆史上的鬆讚幹布,也是在囊日鬆讚被舊貴族毒殺後,臨危受命成為吐蕃國王,也就是繼承讚普之位,但好在最終守住了,並且再次完成了吐蕃的大統一。
而哪怕是蘇毗,盡管曆史上也在那段時間有複國,但幾乎沒有掀起什麽浪花。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蘇毗的複國,直接拉起了數萬軍,這裏麵要是沒有李二的支持,李元吉絕對不信。
一個逃亡到他國避難的蘇毗王子,一回到蘇毗就拉起這麽一支大軍,他要是有這個力量,蘇毗就不會被囊日鬆讚給滅國了。
而西突厥、東女國、黨項、戒日王朝的參與,哪怕李元吉如今沒有任何證據,他都篤定,這中間,絕對少不了大唐的牽橋搭線。
李元吉都挺佩服李二的魄力了,在東州府與安東府兩場大敗,如今在西域,卻是給他準備了這麽大一個驚喜。
說服這麽多國對吐蕃發起進攻,將他的力量從西域徹底抹去,在更西之地又聯係戒日王朝,意圖將他西側、北側兩個擴張的方向都給封鎖。
不僅是封鎖,更是聯合他周邊的小國,開始對他的封地發起反攻,壓縮他的封地,使得他無法發展。
李元吉不得不承認,這當真是一個好算計啊。
如今他才攻下東州府沒有多久,安東府又是新下,東夷府還在打,他在東側布置的大軍都達到十多萬,占據了他接近一半的兵力。
李二這是拿準他在其他地方的兵力不足,向他全麵發難了啊。
李元吉算是看明白了,李二這是在東側失了臉麵,要在西側找回來了,這還真應了那句話,東邊不亮西邊亮了。
尤其是以交流佛經之名,派人護送僧人去天竺,這個僧人,難道就是唐僧,唐三藏?
曆史上的唐僧去天竺,可是沒有得到官方認可,也就是沒有得到李二的許可,私自前往天竺的。
那麽一條艱險的路,一個人往返六年,總共出行十七年,最終回到大唐。
如今有著李二派去的人護送,又有著官身,兩年到達天竺,已經算是比較慢的速度了。
唐僧怎麽樣,不是他關心的重點,他關心的是,李二派去護衛這個唐僧的人,和戒日王究竟談了什麽,給出了什麽承諾,讓戒日王這麽果斷就開始用兵。
剛才說戒日王朝出兵高達國,他沒有絲毫驚訝,因為這哪怕是在曆史上,也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如今戒日王朝攻高達國,竟然還有著這麽一層原因。
而至於吐穀渾,李元吉一時間也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一點忙沒有幫上,如今看這個樣子,恐怕也要被李二聯合西突厥給幹了。
同時向邊境陳兵,再聯合吐穀渾對大唐邊境的威脅,李二要是沒有這個想法,他都不信。
之前他還以為李二要對東突厥動手,如今看來,完全就是一副要對吐穀渾動手的樣子啊。
隻要李二攻占吐穀渾,大唐的觸手將會真正放在西域之上,這次對吐蕃以及他的攻勢,大唐都能從中得到大量利。
這一刻,李元吉對李二,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同時對大唐的體量,也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這時,岑文本的聲音繼續傳來。
“大王,此事雖沒有任何證據,但臣篤定,必然是大唐在其中串聯諸國,不然不會這樣對吐蕃發起攻勢。
尤其是蘇毗、東女國、黨項,蘇毗本就亡國,哪裏能夠這麽快就拉起一支數萬人的大軍。
而東女國如今國弱,早已不是當初,黨項人一度都曾極力防範大唐,如今卻是一同出兵,肯定是與大唐達成了協議。
現在鬆讚幹布與謝叔方在吐蕃形勢危急,西域之地,之前沒有辦法,無法插手,但如今有吐蕃,有鬆讚幹布存在,吐蕃之地,就是大王的封地,我們決不能拱手相讓。
有了這個地方,我們的影響力將會延伸至西域諸國,屆時大唐在西域的影響力,都將會被大王影響。
若是將這個地方讓出,那麽大唐在這裏的聲望,將無人可比,無國可比,屆時被大唐蠶食,我們也會麵臨險地。
臣建議,必須要調集大軍,吐蕃之地必須要拿回來!”
聽著岑文本的話語,李元吉也是笑了。
如今吐蕃之地危急,其實最為穩妥的方法,就是放棄吐蕃之地,不然在那裏,就是一人戰諸國聯軍,極為不討好。
加上如今他的大軍分布較遠,出兵吐蕃即便贏了,也不過是得到原本的吐蕃之地。
但岑文本的這番話,李元吉是真的喜歡啊,他自己,就沒有想過要將吐蕃放棄,他是絕對不會將西域就這麽給李二的。
好不容易有了吐蕃這麽一個在西域的支撐點,這個支撐點,他絕對不容許消失。
“景仁所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啊。
既然你已經有想法出兵,你先說一說,如今我們可以支撐多少大軍出征?”
岑文本自信拱手,眼中滿是煞氣。
“大王,臣已經詳細估算,如今我們可以調動的大軍,有十二萬,這是能夠調動的最大限度。
但考慮到大唐一下子聯係周邊各國發起如此攻勢,我們在周邊的布防同樣需要加深,再除卻各地基本的防守,以及結合如今的糧草,可出八萬軍,征戰吐蕃!
且這八萬軍之中,可以配備火炮三十五門,火銃八千,糧草可以支撐大軍至少三年所需!”
李元吉靜靜的聽著,八萬可用之軍,這八萬軍一旦動用,就意味著他的甲種軍在短時間內,也就是在任何一方戰事沒有結束之前,無法參與到其他戰事當中。
除非停下一麵戰事,才能將那裏相應的大軍往其他地方進行轉移。
亦或者放棄一部分府,用乙種軍進行駐守,解開甲種軍的束縛。
李元吉沉思片刻,隨即看向岑文本。
“那就按你所言,八萬軍盡快完成集結,火銃、火炮盡快讓發放至軍中。
這一戰,關乎著我們的未來,本王這次,將會親征諸國!”
話音落下,岑文本當即不願了。
“大王,大戰之事,讓蘇定方率軍過去便是,大王如何能夠親身前往,戰場凶險,大王萬不可犯險啊!”
岑文本苦口婆心的勸著,他是真的不願李元吉去戰場,如今李元吉雖然是以齊王自稱,但在這裏,跟皇帝又有什麽區別?
他們可都在等著李元吉帶領他們反攻大唐的那一天,等著李元吉真正的入主大唐。
現在李元吉要親自去戰場,要是出現什麽意外,這裏在頃刻之間,就會崩潰,如今這裏的一切,都是靠著李元吉撐起來的,李元吉若是死了,如今封地之內的各府,要麽被複國,要麽會成為大唐的疆域。
而他們這些人,更是不能接受那樣的結果。
李元吉聽後徑直搖頭,肅聲開口。
“景仁,此事不必再勸,別說是伱勸,哪怕就是他們都來勸,本王這次也要親征。
這次戰事,關乎著我們發展的未來,一旦我們失敗,我們的影響力,將會出現極大的削弱,不少府本身就還有人在反抗,到時周邊諸國肯定不會放過這麽一個機會。
這次戰事若是敗了,我們損失的,不僅僅是吐蕃,不僅僅是西出、北進的道路受阻,而是現有的,都會出現動搖。
這次戰事,不能敗,本王絕不容忍失敗!
這次唯有本王親自前去,本王才能放心!”
李元吉滿臉狠厲,他這次去,可不僅僅隻是督戰的,若是有機會,這些敢對他動手的諸國,他還要打回去。
他要讓世界諸國的人知道,敢惹他李元吉,他就敢滅其國!
李元吉說完,想起什麽,隨即看向岑文本。
“你現在去擬招,東夷府的戰事,讓馮盎去負責,將東州府、東夷府,以及安東府交給馮盎負責,原本的廣州府、泉州府、琉州府,另外派人前去。
將薛萬徹與席君買調回來,這次去吐蕃,本王要將他們一起帶上。
這件事你盡快去安排!”
岑文本很是不願,但又無可奈何,李元吉下定決心,真不是他們勸一勸,就能勸回來的。
而就在這時,楊建河卻是匆忙走了進來。
“大王,三佛齊傳來消息,三佛齊集結十萬軍,正在向北部集結,目標正是吳州府。
並且三佛齊有人正在聯係扶南、羅越、菌羅、哥穀羅,以及真臘餘孽,現在羅越等國似乎已經同意,都在集結大軍,而扶南以及真臘餘孽,也在準備策應三佛齊進攻。”
李元吉看著楊建河,過了片刻,當即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好,好啊,好得很啊!
李二當真是好本事啊,就連三佛齊,他都勾搭上了,還說動對方出兵,如今西側有戒日王朝,北側有諸國聯軍,南側也有三佛齊等國的聯軍,來得可真的是好啊!”
李元吉是真的被氣笑了,他本以為吐蕃那裏的事情就是極限了,結果還不是李二的極限,竟然還把三佛齊都給拉上了。
李元吉隨即看向地圖,越看,目光越是陰冷。
“好!都來攻本王是吧,這次本王讓你們看看,什麽叫戰力!
這次你們敢攻本王的諸國,本王若不將你們滅國,誓不為人!”
(本章完)
他封地擴展到如今,但他還沒有正兒八經的在戰場上率軍征戰過,一時間很是意動。
下方的岑文本也是一愣,隨即一臉的苦澀。
“大王,臣還沒有說完,還有一事,最為嚴重。”
李元吉回過神來,看著岑文本,目光驚疑不定,剛才說的兩件事,合著還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消息還在後麵?
“究竟是何事?”
李元吉無比嚴肅,能夠比戒日王朝的那番變化還要壞的事情,顯然不會是小事。
岑文本從懷中拿出一個折章,雙手遞給李元吉,隨即緩緩開口。
“大王,這是謝叔方與馮智戣傳來的加急軍報,吐蕃形勢危急,吐蕃國內,原本舊貴族集體反叛,原國王囊日鬆讚被殺。
於此同時,蘇毗王子不知什麽原因,突然現身蘇毗,號召民眾反叛吐蕃,進行複國。
羊同在吐蕃西側出兵,東女國、黨項人在吐蕃東側發起進攻。
鬆讚幹布臨時坐上讚普之位,如今率領大軍正在南瓊結、澤當一帶抵禦叛軍,羊同在在楚河地區被娘氏所抵擋。
但是羊同不知和西突厥談妥了什麽,西突厥派出兩萬軍支援羊同,楚河地區的娘氏力量無法抵擋,羊同大軍已然攻破吐蕃西側,沿河直下。
東側東女國與黨項已經攻至波窩地區,與蘇毗王子的複國大軍組成聯軍,正在向吐蕃邏些地區進發。
寧純前番和吐穀渾達成合作,本來吐穀渾準備對蘇毗出兵,但西突厥在與吐穀渾的邊境之地集中了數萬軍,且唐軍也在向著吐穀渾邊境集結,至少兩萬以上唐軍,集結在河州等地。
謝叔方率領的一萬軍,被牛進達率領近兩萬唐軍所阻,無法對吐蕃進行增援。
現如今,謝叔方與鬆讚幹布大軍正在逐漸向著邏些地區撤離。
而最為重要的是,戒日王朝十萬軍,正在對泥婆羅發起進攻。
泥婆羅一旦失守,屆時即便謝叔方與鬆讚幹布退至邏些地區,都難以抵擋。
據消息,前年之時,李世民派出一僧人,以前往天竺交流佛經為由,派人護送這僧人快馬加鞭趕往天竺。
我們沒有任何消息,如今這個消息,都還是在天竺之內行商的商人反饋過來的,大唐的僧人,到了天竺。
臣料想,必然是李世民借著交流佛法為名,實際上卻是另有其人在聯係戒日王,最終達成了統一,戒日王朝才會悍然對泥婆羅發起進攻,同時對高達國加強攻勢。”
李元吉看完折章,聽著岑文本的話語,一顆心徑直沉到穀底,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本以為穩妥的吐蕃,如今卻是遭逢這樣的變故。
西突厥、東女國、黨項人、戒日王朝等國,哪怕就是曆史上,都沒有插手吐蕃的事情啊,如今卻是全都變了。
曆史上的鬆讚幹布,也是在囊日鬆讚被舊貴族毒殺後,臨危受命成為吐蕃國王,也就是繼承讚普之位,但好在最終守住了,並且再次完成了吐蕃的大統一。
而哪怕是蘇毗,盡管曆史上也在那段時間有複國,但幾乎沒有掀起什麽浪花。
但現在,一切都變了,蘇毗的複國,直接拉起了數萬軍,這裏麵要是沒有李二的支持,李元吉絕對不信。
一個逃亡到他國避難的蘇毗王子,一回到蘇毗就拉起這麽一支大軍,他要是有這個力量,蘇毗就不會被囊日鬆讚給滅國了。
而西突厥、東女國、黨項、戒日王朝的參與,哪怕李元吉如今沒有任何證據,他都篤定,這中間,絕對少不了大唐的牽橋搭線。
李元吉都挺佩服李二的魄力了,在東州府與安東府兩場大敗,如今在西域,卻是給他準備了這麽大一個驚喜。
說服這麽多國對吐蕃發起進攻,將他的力量從西域徹底抹去,在更西之地又聯係戒日王朝,意圖將他西側、北側兩個擴張的方向都給封鎖。
不僅是封鎖,更是聯合他周邊的小國,開始對他的封地發起反攻,壓縮他的封地,使得他無法發展。
李元吉不得不承認,這當真是一個好算計啊。
如今他才攻下東州府沒有多久,安東府又是新下,東夷府還在打,他在東側布置的大軍都達到十多萬,占據了他接近一半的兵力。
李二這是拿準他在其他地方的兵力不足,向他全麵發難了啊。
李元吉算是看明白了,李二這是在東側失了臉麵,要在西側找回來了,這還真應了那句話,東邊不亮西邊亮了。
尤其是以交流佛經之名,派人護送僧人去天竺,這個僧人,難道就是唐僧,唐三藏?
曆史上的唐僧去天竺,可是沒有得到官方認可,也就是沒有得到李二的許可,私自前往天竺的。
那麽一條艱險的路,一個人往返六年,總共出行十七年,最終回到大唐。
如今有著李二派去的人護送,又有著官身,兩年到達天竺,已經算是比較慢的速度了。
唐僧怎麽樣,不是他關心的重點,他關心的是,李二派去護衛這個唐僧的人,和戒日王究竟談了什麽,給出了什麽承諾,讓戒日王這麽果斷就開始用兵。
剛才說戒日王朝出兵高達國,他沒有絲毫驚訝,因為這哪怕是在曆史上,也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如今戒日王朝攻高達國,竟然還有著這麽一層原因。
而至於吐穀渾,李元吉一時間也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一點忙沒有幫上,如今看這個樣子,恐怕也要被李二聯合西突厥給幹了。
同時向邊境陳兵,再聯合吐穀渾對大唐邊境的威脅,李二要是沒有這個想法,他都不信。
之前他還以為李二要對東突厥動手,如今看來,完全就是一副要對吐穀渾動手的樣子啊。
隻要李二攻占吐穀渾,大唐的觸手將會真正放在西域之上,這次對吐蕃以及他的攻勢,大唐都能從中得到大量利。
這一刻,李元吉對李二,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同時對大唐的體量,也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這時,岑文本的聲音繼續傳來。
“大王,此事雖沒有任何證據,但臣篤定,必然是大唐在其中串聯諸國,不然不會這樣對吐蕃發起攻勢。
尤其是蘇毗、東女國、黨項,蘇毗本就亡國,哪裏能夠這麽快就拉起一支數萬人的大軍。
而東女國如今國弱,早已不是當初,黨項人一度都曾極力防範大唐,如今卻是一同出兵,肯定是與大唐達成了協議。
現在鬆讚幹布與謝叔方在吐蕃形勢危急,西域之地,之前沒有辦法,無法插手,但如今有吐蕃,有鬆讚幹布存在,吐蕃之地,就是大王的封地,我們決不能拱手相讓。
有了這個地方,我們的影響力將會延伸至西域諸國,屆時大唐在西域的影響力,都將會被大王影響。
若是將這個地方讓出,那麽大唐在這裏的聲望,將無人可比,無國可比,屆時被大唐蠶食,我們也會麵臨險地。
臣建議,必須要調集大軍,吐蕃之地必須要拿回來!”
聽著岑文本的話語,李元吉也是笑了。
如今吐蕃之地危急,其實最為穩妥的方法,就是放棄吐蕃之地,不然在那裏,就是一人戰諸國聯軍,極為不討好。
加上如今他的大軍分布較遠,出兵吐蕃即便贏了,也不過是得到原本的吐蕃之地。
但岑文本的這番話,李元吉是真的喜歡啊,他自己,就沒有想過要將吐蕃放棄,他是絕對不會將西域就這麽給李二的。
好不容易有了吐蕃這麽一個在西域的支撐點,這個支撐點,他絕對不容許消失。
“景仁所言,正是本王心中所想啊。
既然你已經有想法出兵,你先說一說,如今我們可以支撐多少大軍出征?”
岑文本自信拱手,眼中滿是煞氣。
“大王,臣已經詳細估算,如今我們可以調動的大軍,有十二萬,這是能夠調動的最大限度。
但考慮到大唐一下子聯係周邊各國發起如此攻勢,我們在周邊的布防同樣需要加深,再除卻各地基本的防守,以及結合如今的糧草,可出八萬軍,征戰吐蕃!
且這八萬軍之中,可以配備火炮三十五門,火銃八千,糧草可以支撐大軍至少三年所需!”
李元吉靜靜的聽著,八萬可用之軍,這八萬軍一旦動用,就意味著他的甲種軍在短時間內,也就是在任何一方戰事沒有結束之前,無法參與到其他戰事當中。
除非停下一麵戰事,才能將那裏相應的大軍往其他地方進行轉移。
亦或者放棄一部分府,用乙種軍進行駐守,解開甲種軍的束縛。
李元吉沉思片刻,隨即看向岑文本。
“那就按你所言,八萬軍盡快完成集結,火銃、火炮盡快讓發放至軍中。
這一戰,關乎著我們的未來,本王這次,將會親征諸國!”
話音落下,岑文本當即不願了。
“大王,大戰之事,讓蘇定方率軍過去便是,大王如何能夠親身前往,戰場凶險,大王萬不可犯險啊!”
岑文本苦口婆心的勸著,他是真的不願李元吉去戰場,如今李元吉雖然是以齊王自稱,但在這裏,跟皇帝又有什麽區別?
他們可都在等著李元吉帶領他們反攻大唐的那一天,等著李元吉真正的入主大唐。
現在李元吉要親自去戰場,要是出現什麽意外,這裏在頃刻之間,就會崩潰,如今這裏的一切,都是靠著李元吉撐起來的,李元吉若是死了,如今封地之內的各府,要麽被複國,要麽會成為大唐的疆域。
而他們這些人,更是不能接受那樣的結果。
李元吉聽後徑直搖頭,肅聲開口。
“景仁,此事不必再勸,別說是伱勸,哪怕就是他們都來勸,本王這次也要親征。
這次戰事,關乎著我們發展的未來,一旦我們失敗,我們的影響力,將會出現極大的削弱,不少府本身就還有人在反抗,到時周邊諸國肯定不會放過這麽一個機會。
這次戰事若是敗了,我們損失的,不僅僅是吐蕃,不僅僅是西出、北進的道路受阻,而是現有的,都會出現動搖。
這次戰事,不能敗,本王絕不容忍失敗!
這次唯有本王親自前去,本王才能放心!”
李元吉滿臉狠厲,他這次去,可不僅僅隻是督戰的,若是有機會,這些敢對他動手的諸國,他還要打回去。
他要讓世界諸國的人知道,敢惹他李元吉,他就敢滅其國!
李元吉說完,想起什麽,隨即看向岑文本。
“你現在去擬招,東夷府的戰事,讓馮盎去負責,將東州府、東夷府,以及安東府交給馮盎負責,原本的廣州府、泉州府、琉州府,另外派人前去。
將薛萬徹與席君買調回來,這次去吐蕃,本王要將他們一起帶上。
這件事你盡快去安排!”
岑文本很是不願,但又無可奈何,李元吉下定決心,真不是他們勸一勸,就能勸回來的。
而就在這時,楊建河卻是匆忙走了進來。
“大王,三佛齊傳來消息,三佛齊集結十萬軍,正在向北部集結,目標正是吳州府。
並且三佛齊有人正在聯係扶南、羅越、菌羅、哥穀羅,以及真臘餘孽,現在羅越等國似乎已經同意,都在集結大軍,而扶南以及真臘餘孽,也在準備策應三佛齊進攻。”
李元吉看著楊建河,過了片刻,當即大笑出聲。
“哈哈,哈哈哈!好,好啊,好得很啊!
李二當真是好本事啊,就連三佛齊,他都勾搭上了,還說動對方出兵,如今西側有戒日王朝,北側有諸國聯軍,南側也有三佛齊等國的聯軍,來得可真的是好啊!”
李元吉是真的被氣笑了,他本以為吐蕃那裏的事情就是極限了,結果還不是李二的極限,竟然還把三佛齊都給拉上了。
李元吉隨即看向地圖,越看,目光越是陰冷。
“好!都來攻本王是吧,這次本王讓你們看看,什麽叫戰力!
這次你們敢攻本王的諸國,本王若不將你們滅國,誓不為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