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當做是姨娘的這個女子,便是清河縣提刑所已故千戶官西門慶的娘子吳月娘了。
這天午後,清河縣城裏的百姓們得知了金兵即將渡河,來攻清河的消息,因此城中很是慌亂了一陣。幸好知州知縣出榜安民,告訴吏民百姓人等,知州和團練使大人今已有了退敵之策,令城中老幼勿得驚慌,並將四麵城門緊閉,禁止百姓出城漁獵樵采。
吳月娘乍一得知金兵來攻的訊息,和城中的大多百姓一樣,先是驚慌不已,急忙派家裏的小廝玳安到街上和縣裏打聽,看看消息是否確實。
那玳安到了街上,也不聽街上老幼婦孺們的混說,直接來到縣裏,向衙門裏一個經常一起吃酒的差撥探問,得知金軍主力已自邢州南下,奔黃河北岸去了,到清河來的這一支,實乃是數千人的一支偏師而已,知州和團練使大人已經在暗中布置,聽說正在設法全殲這一支來犯之敵。
玳安把打聽到的這些,回到家裏一五一十都對吳月娘說了,並且安慰說道:“娘用不著擔心,州裏的文武官員都在咱清河,聽說已定下了一個計策,要先把來的這支番兵引誘到城裏來,然後給他們來個關門打狗,一個不剩地把他們包了餃子呢。”
吳月娘不大相信地道:“不管是戲文裏唱的還是先生們評書裏說古,都隻聽說要禦敵於城門之外的,哪有一仗未接便將敵人放進城裏來的?我看你得來的這個消息未必確實呢。”
玳安道:“這個娘可就不知道了,聽說這些金人們能騎善射,個個都是砍人的一把好手,而且還善會出計用奇,正麵跟他們硬剛十有八九是要吃虧的。這些金人們向來都有個慣例,他們所到之處若是開城投降,那便毫不殺傷,一切都好,倘若稍有一些抵禦行為,城破之日那便格殺勿論,雞犬不留,就連洞裏的耗子都得掘出來一隻隻地摔死,一個不剩呢。徐知州和陳團練擔心開仗萬一不勝,未免累及闔城的黎民父老,所以才定下來這麽一個計策。可我打聽的那人他也隻是聽說,也說不上這消息確不確實。”
吳月娘道:“你個怪小油嘴,隻顧拿起嘴來混說,金人狠厲,不分良莠地殺人是聽說過的,殺雞屠狗來燉了吃了,也或許是有的,可從來沒聽過連洞裏的耗子都一隻隻地摔死的話,耗子又不曾招惹了他們,他們跟幹嘛跟那些耗子們過不去?”
主仆二人又就這話題說了一陣,後麵五歲的兒子孝哥兒本被讓丫頭們帶著玩耍,這時不知因何事哭嚷了起來,吳月娘遂將這事暫且丟過,扶著一個丫鬟,到後院裏去看孩子去了。臨去之時叮囑玳安,讓他帶人到街上去采買些菜蔬米糧,多預備些在家裏,生怕金兵圍城久了,有錢買不到這些日常家用之物,免得到時候一家老小為吃喝所困。
雖說城裏四處張貼了安民告示,玳安也打聽了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回來,可吳月娘一個婦道人家,撐持著這麽個偌大的家業,心中究竟是免不了害怕憂愁。待得黃昏時分金軍開到了城下,聽說知州徐清臣和團練使陳存寶獻城投降,心中雖覺徐陳二人此舉實屬不忠不義,但想起玳安所說的若是開城投降,他們便毫不殺傷,一切都好的話,心裏便又不自覺地生出了幾分踏實之感,當晚便令人早早地閂了前後院門,不許任何家下人進出走動。
“哎——隻要能讓我們孤兒寡母免去了這場災厄,替先夫守住了這攤子家業,待孩兒成人之後不愁吃穿用度,平平安安地過這一生,其餘的何必多所計較。不管是大宋還是大金,隻要他們不殺不搶,善待群黎,誰來誰去的,於我等這些小民又有什麽關係了?”
果然,金兵進城之後並不騷擾百姓,強占民宅,反倒內外雞犬不驚,市廛不擾,與耳聞中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金兵大不相同。
見到此情此景,本來一直揪心著的吳月娘,更是放下了心來,知道玳安下午探聽得來的消息果真確實,並非坊間毫無根據的道聽途說,隻在心中把“阿彌陀佛”念誦了幾千百遍。
當夜二更之後,天寒露重,大霧迷天,孝哥兒在丫鬟的搖晃下早已經熟睡多時了。吳月娘在燈下給孝哥兒縫了半天年節間穿的虎頭鞋,又拿出了一卷《白衣觀音經》來念了許久,遂覺著有些寒意上來了,打了兩個哈欠之後,便準備寬衣解帶,上床安睡。
恰在這時,忽聽見外麵一片混亂,丫頭小廝們驚慌失措地亂喊。吳月娘不知出了何事,心中隻暗怪下人們不曉事,孩兒這時睡得正熟,吵醒了他又得哄上半天方能安生。
吳月娘罩上外衣,正準備開門出去看看發生了何事,卻聽到小丫鬟秋菊在門外急促的打門聲,而且一連聲地嚷叫:“娘,娘,快起來啦,陳團練帶了不少的節級、押番半夜闖進咱家來,把門的仆人丁智因不給他們開門,被他們撞將進來一刀給砍死啦。”
吳月娘聞言吃了一驚,自先夫西門慶病逝了之後,自己這家中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官府的人來過了,今天忽然間來了這麽多人,且還是這半夜三更的,這究竟是出了何事?
她隱隱地覺得要出大事,而且這事似乎該跟金兵的到來有些牽連,但究竟是怎麽回事,心中卻實在難以逆料。
按理說女人家不宜拋頭露麵,而且自己還又是個喪夫的未亡人,若是大白天裏的話,便就使小廝們去去請自己的兩個兄弟來應付一下,可這深更半夜的,即便派人去請一時半會兒的也請不到,外麵那些如狼似虎的團練和差撥們來得火爆,還不由分說地砍傷了人命,看他們這樣子,豈肯久等?
沒辦法,隻好自己穿戴齊整了,硬著頭皮到外邊看一看,這些人究竟所為何來,自己怎麽也是個有著誥命在身的前官夫人,諒他們也不能把自己怎麽著。
吳月娘由一個小廝打了燈籠在前導引,自己扶著秋菊從後院裏邁著蓮步,忐忑不安地走到前邊的廳上來。
到了前廳上,隻見不大的空間裏,擠滿了公人差撥,燈籠火把照如白晝,陳團練一身披掛整齊地居中而坐,看那模樣不怒自威,一副如臨大敵的氣勢。
見到吳月娘出來相見,陳存寶趕緊起身相迎,衝著她打了個問訊,開口說道:“末將陳存寶深夜來見,驚擾到夫人了,實在是抱愧得緊。”
吳月娘對著他萬福為禮,應道:“妾身自夫主亡故之後,一向自居深宅內院,鮮少出來走動,當此國家危難之際,不知身犯了那條衙門裏的律例,惹得陳團練深夜造訪於我一個婦道人家。”
吳月娘寥寥數語,說得不卑不亢,問得陳存寶一個粗蠢的大漢有口難言。陳存寶對著這麽一個如花似玉的娘子,吭吭哧哧了半晌,也不知道究竟該當從何處說起。
吳月娘見他如此,心中反倒稍微鎮定了一些,從從容容地說道:“團練有話不妨直講,倘若無事的話,就請不要在此滋擾,你們無緣砍死我家下人之過,妾身也不敢深予追究,明日自會派人到衙門裏去,向知州大人稟說明白,果然是妾身犯有重罪的話,倒也不懼那牢門之禁,斧鉞之誅。”
這天午後,清河縣城裏的百姓們得知了金兵即將渡河,來攻清河的消息,因此城中很是慌亂了一陣。幸好知州知縣出榜安民,告訴吏民百姓人等,知州和團練使大人今已有了退敵之策,令城中老幼勿得驚慌,並將四麵城門緊閉,禁止百姓出城漁獵樵采。
吳月娘乍一得知金兵來攻的訊息,和城中的大多百姓一樣,先是驚慌不已,急忙派家裏的小廝玳安到街上和縣裏打聽,看看消息是否確實。
那玳安到了街上,也不聽街上老幼婦孺們的混說,直接來到縣裏,向衙門裏一個經常一起吃酒的差撥探問,得知金軍主力已自邢州南下,奔黃河北岸去了,到清河來的這一支,實乃是數千人的一支偏師而已,知州和團練使大人已經在暗中布置,聽說正在設法全殲這一支來犯之敵。
玳安把打聽到的這些,回到家裏一五一十都對吳月娘說了,並且安慰說道:“娘用不著擔心,州裏的文武官員都在咱清河,聽說已定下了一個計策,要先把來的這支番兵引誘到城裏來,然後給他們來個關門打狗,一個不剩地把他們包了餃子呢。”
吳月娘不大相信地道:“不管是戲文裏唱的還是先生們評書裏說古,都隻聽說要禦敵於城門之外的,哪有一仗未接便將敵人放進城裏來的?我看你得來的這個消息未必確實呢。”
玳安道:“這個娘可就不知道了,聽說這些金人們能騎善射,個個都是砍人的一把好手,而且還善會出計用奇,正麵跟他們硬剛十有八九是要吃虧的。這些金人們向來都有個慣例,他們所到之處若是開城投降,那便毫不殺傷,一切都好,倘若稍有一些抵禦行為,城破之日那便格殺勿論,雞犬不留,就連洞裏的耗子都得掘出來一隻隻地摔死,一個不剩呢。徐知州和陳團練擔心開仗萬一不勝,未免累及闔城的黎民父老,所以才定下來這麽一個計策。可我打聽的那人他也隻是聽說,也說不上這消息確不確實。”
吳月娘道:“你個怪小油嘴,隻顧拿起嘴來混說,金人狠厲,不分良莠地殺人是聽說過的,殺雞屠狗來燉了吃了,也或許是有的,可從來沒聽過連洞裏的耗子都一隻隻地摔死的話,耗子又不曾招惹了他們,他們跟幹嘛跟那些耗子們過不去?”
主仆二人又就這話題說了一陣,後麵五歲的兒子孝哥兒本被讓丫頭們帶著玩耍,這時不知因何事哭嚷了起來,吳月娘遂將這事暫且丟過,扶著一個丫鬟,到後院裏去看孩子去了。臨去之時叮囑玳安,讓他帶人到街上去采買些菜蔬米糧,多預備些在家裏,生怕金兵圍城久了,有錢買不到這些日常家用之物,免得到時候一家老小為吃喝所困。
雖說城裏四處張貼了安民告示,玳安也打聽了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回來,可吳月娘一個婦道人家,撐持著這麽個偌大的家業,心中究竟是免不了害怕憂愁。待得黃昏時分金軍開到了城下,聽說知州徐清臣和團練使陳存寶獻城投降,心中雖覺徐陳二人此舉實屬不忠不義,但想起玳安所說的若是開城投降,他們便毫不殺傷,一切都好的話,心裏便又不自覺地生出了幾分踏實之感,當晚便令人早早地閂了前後院門,不許任何家下人進出走動。
“哎——隻要能讓我們孤兒寡母免去了這場災厄,替先夫守住了這攤子家業,待孩兒成人之後不愁吃穿用度,平平安安地過這一生,其餘的何必多所計較。不管是大宋還是大金,隻要他們不殺不搶,善待群黎,誰來誰去的,於我等這些小民又有什麽關係了?”
果然,金兵進城之後並不騷擾百姓,強占民宅,反倒內外雞犬不驚,市廛不擾,與耳聞中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金兵大不相同。
見到此情此景,本來一直揪心著的吳月娘,更是放下了心來,知道玳安下午探聽得來的消息果真確實,並非坊間毫無根據的道聽途說,隻在心中把“阿彌陀佛”念誦了幾千百遍。
當夜二更之後,天寒露重,大霧迷天,孝哥兒在丫鬟的搖晃下早已經熟睡多時了。吳月娘在燈下給孝哥兒縫了半天年節間穿的虎頭鞋,又拿出了一卷《白衣觀音經》來念了許久,遂覺著有些寒意上來了,打了兩個哈欠之後,便準備寬衣解帶,上床安睡。
恰在這時,忽聽見外麵一片混亂,丫頭小廝們驚慌失措地亂喊。吳月娘不知出了何事,心中隻暗怪下人們不曉事,孩兒這時睡得正熟,吵醒了他又得哄上半天方能安生。
吳月娘罩上外衣,正準備開門出去看看發生了何事,卻聽到小丫鬟秋菊在門外急促的打門聲,而且一連聲地嚷叫:“娘,娘,快起來啦,陳團練帶了不少的節級、押番半夜闖進咱家來,把門的仆人丁智因不給他們開門,被他們撞將進來一刀給砍死啦。”
吳月娘聞言吃了一驚,自先夫西門慶病逝了之後,自己這家中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官府的人來過了,今天忽然間來了這麽多人,且還是這半夜三更的,這究竟是出了何事?
她隱隱地覺得要出大事,而且這事似乎該跟金兵的到來有些牽連,但究竟是怎麽回事,心中卻實在難以逆料。
按理說女人家不宜拋頭露麵,而且自己還又是個喪夫的未亡人,若是大白天裏的話,便就使小廝們去去請自己的兩個兄弟來應付一下,可這深更半夜的,即便派人去請一時半會兒的也請不到,外麵那些如狼似虎的團練和差撥們來得火爆,還不由分說地砍傷了人命,看他們這樣子,豈肯久等?
沒辦法,隻好自己穿戴齊整了,硬著頭皮到外邊看一看,這些人究竟所為何來,自己怎麽也是個有著誥命在身的前官夫人,諒他們也不能把自己怎麽著。
吳月娘由一個小廝打了燈籠在前導引,自己扶著秋菊從後院裏邁著蓮步,忐忑不安地走到前邊的廳上來。
到了前廳上,隻見不大的空間裏,擠滿了公人差撥,燈籠火把照如白晝,陳團練一身披掛整齊地居中而坐,看那模樣不怒自威,一副如臨大敵的氣勢。
見到吳月娘出來相見,陳存寶趕緊起身相迎,衝著她打了個問訊,開口說道:“末將陳存寶深夜來見,驚擾到夫人了,實在是抱愧得緊。”
吳月娘對著他萬福為禮,應道:“妾身自夫主亡故之後,一向自居深宅內院,鮮少出來走動,當此國家危難之際,不知身犯了那條衙門裏的律例,惹得陳團練深夜造訪於我一個婦道人家。”
吳月娘寥寥數語,說得不卑不亢,問得陳存寶一個粗蠢的大漢有口難言。陳存寶對著這麽一個如花似玉的娘子,吭吭哧哧了半晌,也不知道究竟該當從何處說起。
吳月娘見他如此,心中反倒稍微鎮定了一些,從從容容地說道:“團練有話不妨直講,倘若無事的話,就請不要在此滋擾,你們無緣砍死我家下人之過,妾身也不敢深予追究,明日自會派人到衙門裏去,向知州大人稟說明白,果然是妾身犯有重罪的話,倒也不懼那牢門之禁,斧鉞之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