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滿滿當當的坐了數十桌,屋子裏卻隻擺了一桌。
張若雖然是主人,但卻請蕭長車坐在了上首主位。
真要論起地位來,張若是正三品的副都禦史,關外監察使,地位經起安西都護府的蕭長車,是要高上半格的,不過在以實力論高下的關外,而且是在大秦如今實力下降明顯,對關外的控製力幾近於無的情況之下,蕭長車坐首位卻又顯得那麽自然而然。
沒有任何人覺得有什麽不妥。
便連張若也這樣覺得。
隻不過蕭長車明顯的還是氣不順,她一向便是冷臉,今日更是冷眼。
李國華再也坐不住了,霍地站了起來,瞪著李大錘道:“李副都護,莫要戲耍我們。”
“大家都是大秦國邊軍,自當守望相助!”張若連連點頭:“上一次蕭都護圍獵沙列文的時候,雲台荒的陳良將軍便作出了策應之舉,使得青銅峽、野豬嶺的元軍不得不跟著作了應對之舉,為最後全殲沙列文所部也是作出了貢獻的,我亦在給朝廷的奏文之中將這些事情列明了,以後自當更加緊密的配合,上一次如果陳將軍再大膽一些,能夠出兵青銅峽與李副都護聯軍的話,說不定就能奪回這一重要關隘了!”
席間所有人齊唰唰地看向李國華。
“蔡將軍說得不有錯。”李大錘笑道:“我也是這麽想的。第三個情報,北元南疆統帥要換人了,我們判斷是哲別。”
李國華緩緩坐下,端起一杯酒,喝了一口平複了一下心情:“李副都護不要血口噴人,據我們掌握到的情況,到是李副都護你一直在與阿可敦他們做生意!”
李國華瞅著李大錘,拱手道:“如此倒是要多謝了,隻是不知是些什麽樣的情報?”
李大錘雙手一攤,笑道:“大概是吧,誰知道呢!反正哲別來到南疆,不管是對我們安西都護府,還是對安東都護府,影響都會極大,李掌書記,哲別可不是鐵勒,鐵勒是一個可以談生意,講價錢的人,哲別這個人,自視極高,而且很是瞧不起我們這些他嘴裏的南人,接下來,你們可要小心哦!”
不管李大錘出於一種什麽目的,把這些明顯還是絕密情報的東西說給自己聽,自己都得承情。因為這些情報,對於安東都護府的確非常有用。
長春穀主傅青主應邀入北元這件事情,他們自然是知道的,不過英卓的具體情況,他們卻一無所知了。
“蕭都護還是一顆赤子之心,當了都護,仍然未變,李副都護隻怕是為安西操碎了心吧!”陰陽怪氣的自然是李國華。
李大錘卻是放下筷子,看著諸人道:“正好今天李書記也來了,我們安西都護府這邊獲得了一些情報,亦想與安東都護府共享。”
李國華麵色古怪,嘴裏發苦,卻還隻能說這是應該做的。
張若的語氣之中充滿了遺憾。
包括李國華。
蔡天佑和徐子奇以前都沒有見過蕭長車。
“我戲耍你幹什麽!”李大錘笑道:“怎麽了李掌書記,你們與沙列文阿可敦關係這麽好,他們沒有把這件事告知伱們?”
隻有先有了準確的情報,才會有針對性的部署,才不會在接下來的事情發展中失去了先機。
堂堂左賢王,死得不明不白,而且現在北元已經判斷是被某個王子的勢力給幹掉了,這樣的醜事自然是不能公諸於外。
他臉色瞅著挺鄭重,但眼神兒卻不以為然。
席間官位最小的徐子奇,提壺為大家倒酒。
“英卓命不久矣,阿斯圖被殺,燕都衛戍將領會換人,哲別將來南疆,這幾件事情是互相勾連著的,對我們關外有著極大影響,接下來的一兩年,說不準就會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李大錘站起身來,舉起酒杯道:“諸位,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想罵上幾句吧,不說蕭長車的官職,便是他的武道修為和脾氣,誰都不想去觸這個黴頭。
而傅青主與安西都護府走得更近卻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自然自然!”李大錘笑道:“來來,滿飲此杯。”
一邊坐著的李大錘可是心裏笑開了花。
一杯下肚,大家不管是臉色還是心情,都是自然了起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情報先行。
“蕭都護一心為國,我輩楷模。”這是徐子奇終於逮著了拍馬屁的機會。
李大錘哈哈一笑道:“阿斯圖死了,北元燕都衛戍權力即將換人了,北元的權力架構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李國華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而席間其他人的麵色也都是凝重起來。
“傅穀主的判斷?”李國華問道。
作為獨縣地頭蛇的徐子奇敬陪末座,就如坐針氈,如芒在背。
阿斯圖被殺在北元,都還是最高機密事件,被北元上下瞞得死死的。
因為蕭長車自顧自地吃得飛快,似乎整張桌子就隻有她一個人般,除了張若向她敬酒,她舉杯意思了一下之後,剩下的人向她舉杯邀請,都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就在張若準備熱絡一下場麵的時候,蕭長車卻是已經放下了筷子,站了起來,冷冷地道:“我吃飽了,你們自便!”
眼見為虛,耳聽為實。
果然是敢堵門毆打左將軍和衛將軍,連令狐大帥的帳都不買的跋扈將軍,
不賣大家的麵子,豈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大家也覺得麵子上能抹得開了,紛紛起身舉杯。
“不必道謝!”李大錘收斂了笑容:“因為北元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北元平安無事的話,我們或者還能與其相安無事,北元一旦內部出現了什麽問題,隻怕會第一時間會向我們動手。哲別因為這件事情被趕到南疆,不管是拿我們泄憤也好,還是為了爭奪皇位而迫切需要再立戰功也好,咱們關外都不會太平無事了,我們安西一直在為抵抗北元作準備,你們安東如何,掌書記心中清楚,莫要到時候被哲別打一個措手不及。”
想奉承兩句吧,這家夥的舉動委實是煞了風景。
“有蕭都護坐鎮安西,我輩安矣,再也不怕土匪和元人來騷攏了!”這是本地的德高望重的鄉紳,倒是真心實意。
“看來都護心中還是怪我把監察使衙門搬到了獨縣。”張若苦笑:“內裏苦衷,還望李副都護在蕭都護麵前幫我解釋解釋。”
除了極少數人知情外,這件事情外界當真是一無所知。
張學士這可真是神助功,妙極,妙極,想來陳無良這家夥接下來又要被穿小鞋了。
李國華拱拱手,“多謝李副都護與我們共享這些情報。”
李大錘嘿嘿一笑,豎起了第二根手指:“北元左賢王阿斯圖被人誅殺於自己的莊園,包括阿斯圖親衛在內上下兩千餘人,無一存活,莊園之內,雞犬不留。”
蕭長車這個異類,不管是在那裏,總是能把熱熱鬧鬧的場麵弄得立時冷場,這個功力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不曾改變,別說是今天這樣的場麵,便是以前令狐野的振武城,蕭長車也能讓人掃興無比。
可蕭長車的傳說卻在這片大地之上四處流傳。
“安東十萬大軍,可不是安西都護府這種草台班子可比,哲別真要打,隻怕也會掂量掂量打哪個更容易!”李國華笑道:“如果到時候安西都護府需要支援,盡管開口。”
蔡天佑和徐子奇一看這架式,自然不肯自取其辱,幹脆就停著不食,隻是拿眼看著這位帶著傳奇色彩的安西都護府都護。
有她在場,很明顯的屋裏氣氛就冷得很。
“李副都護,能殺阿斯圖的,莫非是哪一位北元王子?”一直在仔細觀察著諸人的蔡天佑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真需要支援的時候,我們會毫不客氣的,張學士,您說是不是?”李大錘轉頭看向張若。
李大錘點頭:“正是。”
“第一個,大元皇帝英卓命不久矣!”李大錘豎起了一根手指:“可靠情報,他最多隻有一年,興許還會更短。”
大概是覺得,即便是真有什麽重要的情報,李大錘也絕不會向他們透露,能給他們講的,隻怕就是大路貨。
看著轉身便離開的蕭長車,一桌子的人都有些傻眼,眼看著直接穿堂離開的蕭長車,一時之間竟然不知說什麽好。
李大錘嗬嗬笑著解釋道:“蕭都護這一個多月一直在作戰,累得很,被我強拉過來已是不開心,現在隻怕是想著倒頭好好睡上一覺,明天便又要赴黑域作戰,我們不管他了,來來來,我敬大家一杯,算作是替都護賠罪,請,請!”
“是哲別殺了阿斯圖?”蔡天佑脫口發問。
“如此說來,北元將有大變!”李國華道。
張若亦是站了起來,舉杯道:“李副都護說得極好,李掌書記,還請轉告令狐大帥,安東安西,聚則力強,分則力弱,一心對外,方不墜我大秦之威。有朝一日,如若能提兵北伐,犁庭掃穴,張某願為令狐大帥牽馬墜鐙。”
“如果令狐大帥願意舉兵北伐,安西都護府亦願奉令狐大帥為首!”李大錘哈哈大笑。“李掌書記,請滿飲此杯。”
(本章完)
張若雖然是主人,但卻請蕭長車坐在了上首主位。
真要論起地位來,張若是正三品的副都禦史,關外監察使,地位經起安西都護府的蕭長車,是要高上半格的,不過在以實力論高下的關外,而且是在大秦如今實力下降明顯,對關外的控製力幾近於無的情況之下,蕭長車坐首位卻又顯得那麽自然而然。
沒有任何人覺得有什麽不妥。
便連張若也這樣覺得。
隻不過蕭長車明顯的還是氣不順,她一向便是冷臉,今日更是冷眼。
李國華再也坐不住了,霍地站了起來,瞪著李大錘道:“李副都護,莫要戲耍我們。”
“大家都是大秦國邊軍,自當守望相助!”張若連連點頭:“上一次蕭都護圍獵沙列文的時候,雲台荒的陳良將軍便作出了策應之舉,使得青銅峽、野豬嶺的元軍不得不跟著作了應對之舉,為最後全殲沙列文所部也是作出了貢獻的,我亦在給朝廷的奏文之中將這些事情列明了,以後自當更加緊密的配合,上一次如果陳將軍再大膽一些,能夠出兵青銅峽與李副都護聯軍的話,說不定就能奪回這一重要關隘了!”
席間所有人齊唰唰地看向李國華。
“蔡將軍說得不有錯。”李大錘笑道:“我也是這麽想的。第三個情報,北元南疆統帥要換人了,我們判斷是哲別。”
李國華緩緩坐下,端起一杯酒,喝了一口平複了一下心情:“李副都護不要血口噴人,據我們掌握到的情況,到是李副都護你一直在與阿可敦他們做生意!”
李國華瞅著李大錘,拱手道:“如此倒是要多謝了,隻是不知是些什麽樣的情報?”
李大錘雙手一攤,笑道:“大概是吧,誰知道呢!反正哲別來到南疆,不管是對我們安西都護府,還是對安東都護府,影響都會極大,李掌書記,哲別可不是鐵勒,鐵勒是一個可以談生意,講價錢的人,哲別這個人,自視極高,而且很是瞧不起我們這些他嘴裏的南人,接下來,你們可要小心哦!”
不管李大錘出於一種什麽目的,把這些明顯還是絕密情報的東西說給自己聽,自己都得承情。因為這些情報,對於安東都護府的確非常有用。
長春穀主傅青主應邀入北元這件事情,他們自然是知道的,不過英卓的具體情況,他們卻一無所知了。
“蕭都護還是一顆赤子之心,當了都護,仍然未變,李副都護隻怕是為安西操碎了心吧!”陰陽怪氣的自然是李國華。
李大錘卻是放下筷子,看著諸人道:“正好今天李書記也來了,我們安西都護府這邊獲得了一些情報,亦想與安東都護府共享。”
李國華麵色古怪,嘴裏發苦,卻還隻能說這是應該做的。
張若的語氣之中充滿了遺憾。
包括李國華。
蔡天佑和徐子奇以前都沒有見過蕭長車。
“我戲耍你幹什麽!”李大錘笑道:“怎麽了李掌書記,你們與沙列文阿可敦關係這麽好,他們沒有把這件事告知伱們?”
隻有先有了準確的情報,才會有針對性的部署,才不會在接下來的事情發展中失去了先機。
堂堂左賢王,死得不明不白,而且現在北元已經判斷是被某個王子的勢力給幹掉了,這樣的醜事自然是不能公諸於外。
他臉色瞅著挺鄭重,但眼神兒卻不以為然。
席間官位最小的徐子奇,提壺為大家倒酒。
“英卓命不久矣,阿斯圖被殺,燕都衛戍將領會換人,哲別將來南疆,這幾件事情是互相勾連著的,對我們關外有著極大影響,接下來的一兩年,說不準就會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李大錘站起身來,舉起酒杯道:“諸位,希望我們能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想罵上幾句吧,不說蕭長車的官職,便是他的武道修為和脾氣,誰都不想去觸這個黴頭。
而傅青主與安西都護府走得更近卻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自然自然!”李大錘笑道:“來來,滿飲此杯。”
一邊坐著的李大錘可是心裏笑開了花。
一杯下肚,大家不管是臉色還是心情,都是自然了起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情報先行。
“蕭都護一心為國,我輩楷模。”這是徐子奇終於逮著了拍馬屁的機會。
李大錘哈哈一笑道:“阿斯圖死了,北元燕都衛戍權力即將換人了,北元的權力架構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李國華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而席間其他人的麵色也都是凝重起來。
“傅穀主的判斷?”李國華問道。
作為獨縣地頭蛇的徐子奇敬陪末座,就如坐針氈,如芒在背。
阿斯圖被殺在北元,都還是最高機密事件,被北元上下瞞得死死的。
因為蕭長車自顧自地吃得飛快,似乎整張桌子就隻有她一個人般,除了張若向她敬酒,她舉杯意思了一下之後,剩下的人向她舉杯邀請,都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就在張若準備熱絡一下場麵的時候,蕭長車卻是已經放下了筷子,站了起來,冷冷地道:“我吃飽了,你們自便!”
眼見為虛,耳聽為實。
果然是敢堵門毆打左將軍和衛將軍,連令狐大帥的帳都不買的跋扈將軍,
不賣大家的麵子,豈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大家也覺得麵子上能抹得開了,紛紛起身舉杯。
“不必道謝!”李大錘收斂了笑容:“因為北元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北元平安無事的話,我們或者還能與其相安無事,北元一旦內部出現了什麽問題,隻怕會第一時間會向我們動手。哲別因為這件事情被趕到南疆,不管是拿我們泄憤也好,還是為了爭奪皇位而迫切需要再立戰功也好,咱們關外都不會太平無事了,我們安西一直在為抵抗北元作準備,你們安東如何,掌書記心中清楚,莫要到時候被哲別打一個措手不及。”
想奉承兩句吧,這家夥的舉動委實是煞了風景。
“有蕭都護坐鎮安西,我輩安矣,再也不怕土匪和元人來騷攏了!”這是本地的德高望重的鄉紳,倒是真心實意。
“看來都護心中還是怪我把監察使衙門搬到了獨縣。”張若苦笑:“內裏苦衷,還望李副都護在蕭都護麵前幫我解釋解釋。”
除了極少數人知情外,這件事情外界當真是一無所知。
張學士這可真是神助功,妙極,妙極,想來陳無良這家夥接下來又要被穿小鞋了。
李國華拱拱手,“多謝李副都護與我們共享這些情報。”
李大錘嘿嘿一笑,豎起了第二根手指:“北元左賢王阿斯圖被人誅殺於自己的莊園,包括阿斯圖親衛在內上下兩千餘人,無一存活,莊園之內,雞犬不留。”
蕭長車這個異類,不管是在那裏,總是能把熱熱鬧鬧的場麵弄得立時冷場,這個功力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不曾改變,別說是今天這樣的場麵,便是以前令狐野的振武城,蕭長車也能讓人掃興無比。
可蕭長車的傳說卻在這片大地之上四處流傳。
“安東十萬大軍,可不是安西都護府這種草台班子可比,哲別真要打,隻怕也會掂量掂量打哪個更容易!”李國華笑道:“如果到時候安西都護府需要支援,盡管開口。”
蔡天佑和徐子奇一看這架式,自然不肯自取其辱,幹脆就停著不食,隻是拿眼看著這位帶著傳奇色彩的安西都護府都護。
有她在場,很明顯的屋裏氣氛就冷得很。
“李副都護,能殺阿斯圖的,莫非是哪一位北元王子?”一直在仔細觀察著諸人的蔡天佑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真需要支援的時候,我們會毫不客氣的,張學士,您說是不是?”李大錘轉頭看向張若。
李大錘點頭:“正是。”
“第一個,大元皇帝英卓命不久矣!”李大錘豎起了一根手指:“可靠情報,他最多隻有一年,興許還會更短。”
大概是覺得,即便是真有什麽重要的情報,李大錘也絕不會向他們透露,能給他們講的,隻怕就是大路貨。
看著轉身便離開的蕭長車,一桌子的人都有些傻眼,眼看著直接穿堂離開的蕭長車,一時之間竟然不知說什麽好。
李大錘嗬嗬笑著解釋道:“蕭都護這一個多月一直在作戰,累得很,被我強拉過來已是不開心,現在隻怕是想著倒頭好好睡上一覺,明天便又要赴黑域作戰,我們不管他了,來來來,我敬大家一杯,算作是替都護賠罪,請,請!”
“是哲別殺了阿斯圖?”蔡天佑脫口發問。
“如此說來,北元將有大變!”李國華道。
張若亦是站了起來,舉杯道:“李副都護說得極好,李掌書記,還請轉告令狐大帥,安東安西,聚則力強,分則力弱,一心對外,方不墜我大秦之威。有朝一日,如若能提兵北伐,犁庭掃穴,張某願為令狐大帥牽馬墜鐙。”
“如果令狐大帥願意舉兵北伐,安西都護府亦願奉令狐大帥為首!”李大錘哈哈大笑。“李掌書記,請滿飲此杯。”
(本章完)